华芷晗
【摘要】中西方音乐形式的结合,在当下跨界艺术的发展或综合音乐可能性形式来说是一种顺应潮流的必由之路,音乐艺术应该是人类感情主观力量的先行者,率先打破固有陈旧的墙,并不是不伦不类之辈,简单来说是音乐艺术寻求“世界语”的过程,但这种中西方音乐形式结合既不同于民族乐派和萨义德的镜像东方主义的后殖民主义话语下的音乐形式,而是一种类似于“杂食动物”的多方摄取音乐形式素养的一种选择方式。
【关键词】中西结合;音乐形式
老子有道“大音希声”,老子认为世间万物的运行在于“道”,而支撑其内部发展的为“气”,因此世界上最大的声音是十分稀疏的甚至说是不能为人所道清楚其中的道理的,是一种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玄妙内蕴。因此在中国古典的音乐艺术中大量存在着“留白”和“意境之美”所以有我们所熟知的盲人阿炳的《二泉映月》的二胡独奏,寥寥的音符描述,却勾勒出了悲凉幽怨的凄惨场景。而西方音乐多以“壮丽高亢”“恢弘史诗”的音乐为主。因此若中西音乐结合的话正所谓虚实相生,相得益彰,互为补充。当”减法音乐”与“加法音乐”相结合之时将焕发出无穷的生命力。笔者突出从“艺术内蕴”、“技术方式”“音乐载体”“思想碰撞”四个方面进行详实分析。
一、藝术内蕴为中西音乐结合之“魂”
魏晋时期,嵇康提出了“声无哀乐论”的主张,他认为音乐同自然界当中的声音一样,是客观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而人们之所以听到哀乐而感到忧伤是因为主观上精神被触动后的感情,因此嵇康认为音乐和人的感情并无关联。他的这种推断和臆测在当今已经被证实是片面的,各种音乐疗法和音乐催眠大量应运而生。可见音乐这种形式作为客观存在的声音是客观的,而作为具有人的主观创造的音乐艺术来说,的确是主客观的统一,承载着大量人的主观精神和其中所深深存在的艺术内蕴带给人们的享受。
艺术内蕴与艺术思想的区别类似于“道”与“气”之分别,一个是最根本的反映普遍真理的根本主旨,而后者表现为部分真理和有局限性的范围思想。是“升华”与“主旨”的区别。因此一个好的音乐作品必然会有艺术内蕴,而兼收中西双方的艺术内蕴则为艺术创新现象中的“逸品”如何调和地域文化带来的根本性质上的不同,则是一个重要难题。而著名的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是由作曲家何占豪创作于九十年代初。他来源于《岳飞》,而采用了我们所熟知的《满江红》,而这其中的音乐内蕴则是要表现家国大义,有一种壮志未酬的悲壮感情,而最终被小人陷害致死与临安的一段历史。在后来发现了琵琶协奏曲和古筝协奏曲的力度感,可以表现出浓厚的感情色彩,悠远缠绵,道出其中“剪不断理还乱”的英雄悲剧,具有内涵和深沉只感,而在其中却加入了钢琴这一西洋弹奏乐器,而钢琴在其中一点不显得突兀,反而钢琴的长跨度容易展现人物的内心情感,富于层次感,塑造出鲜活的“立体人物”,然而钢琴的快速音阶转换,让整支乐曲如行云流水般顺畅自如,让人浮想联翩。
二、技术方式为中西音乐结合之“魄”
我们所熟知的西方音乐以和声音乐为主,其来源于唱诗班,而黑人音乐多以强烈的节奏为主,南美音乐多以富于变换的桑巴伦巴为主,而现如今各个音乐类别和音乐技法相互融合,因此不断成长为强壮的“体魄”,拥有千变万化的本领。其中各种技术相互杂糅使得,音乐多姿多彩的绽放。中国音乐和西方音乐不太相同的是,没有严谨的音乐理论,也没有成文的技术规范,而导致中国音乐技术成为一种单线形式的发展,而且类似于“老师带学生”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音乐真谛式的传授方式,会让一些技法失传。由于没有体系,中国传统音乐呈现出元素化和碎片化的技术展现,藏族长音、蒙古呼麦、劳动号子等等都为我们所熟知。中国传统音乐注重内在的气的涌动,而西方的古典音乐重视节奏,而双方技巧和音色以及演奏方式相差很大,体系也很不相同,但是都各有侧重,两者若是相结合,一定会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内涵。例如我们所熟知的深圳卫视曾经举办的节目《sing-off清唱团》就采用了最新的音乐形式“阿卡贝拉”,而其中的总冠军“自由人”团队却用来源于西方唱诗班的无伴奏合唱艺术加入了藏族长音的演唱技巧,老歌新唱《北京的金山上》赋予这一首老歌以新的艺术形式与技艺方法中西方的融合。同一舞台拿了亚军的“麦克疯”组合不光利用“阿卡贝拉”形式,而且还采用了人声打击中京剧所特有的“锣鼓”演奏出了《北京一夜》这首歌曲,赋予了浓浓的京城根儿味道。中西方技术的融合,更加拓宽了我们普通意义上的音乐范围,也是强壮了音乐发展形式的“体魄”所在。
三、音乐载体为中西音乐结合之“基”
常言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那么在这里的水被比喻为民众,而舟被比作君王,强调的是民众其实决定着君王的民本思想。如果运用在音乐艺术中,水是各种样式的乐器,而舟则是美妙的音乐,舟的航行方向则是音乐技巧所在。因此乐器作为音乐艺术的载体,则像地基一样,必须牢固和可靠。中国传统音乐讲求“儒释道”的一种“出世入世”的圣人思想或者是通晓万物的“慧根艺术”,即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万里都难寻”的一种主观悲情色彩掺杂其中,因此在古代,箜篌、筝、古琴、筑、排箫、瑟、阮、埙、缶、这些乐器都显出了孤寂悲凉之感。通感的手法也可以从“马一角”“夏半边”和“八大山人”的画中凸显中国传统艺术的“留白技法”和体现了伊瑟尔所提倡的“召唤结构”,即通过艺术欣赏者本人对艺术作品的空白部分进行自己独特的“文本创造”,乐器的不同也就是音色的不同,欣赏者对于每件乐器的音色赋予自己所独特的感受,那么便会产生“一千个读者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独特感受,中国传统音乐的“多义性”与“升华性”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显现的淋漓尽致。
而不确定性在西方古典音乐中的成分较少,有严格的律法和组织方式,西方古典音乐更像是数学律法和建筑学构成,西方交响乐的严密布局和结构,例如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马林巴、黑管、长号、圆号等等器乐还有钢琴的精密程度,更像是一台仪表,好像音色赋予的意义在器乐出厂时就已经赋予,是一种不断填满的音乐形式艺术。由此可见,中西方的器乐的承载额、本质就有所不同,表达的形式与方式更是大相径庭,但是如果将两者结合起来我们会发现奇妙的现象,这时感受到的地基之牢固是前所未有的。
四、结构梳理为中西音乐结合之“本”
日本著名美学家今道友信提出的东西方近代的艺术流变,即以表现为主的东方艺术向再现转变,而以再现为主的西方艺术向表现转变。例如日本现代话剧的演出内容多以刻画现实生活为主,社会问题剧成为主流,中国音乐则以针砭时弊的民谣为广大音乐发烧友所深深喜爱。但是诸如法国和德国等国近现代的意识流、存在、象征等后现代音乐主义诞生,以至于在1952年约翰凯奇演奏出了一首没有任何演奏的《四分三十三秒》达到西方表现艺术的顶峰。
但是中西方结合时就存在结构的组织上孰轻孰重的问题,这个问题成了难题。笔者认为,再现和表现都一定程度的存在于任何音乐中,即便是死板的巴赫平均律也能够表现出作曲家内心的主观内心活动,而《四分三十三秒》也都是严格遵循了钢琴的舞台程式的一个作品。因此如果还是僵硬化的对待结构构成的话,将不利于最后音乐“骨骼之本”的形成,将是贻害无穷的一件事。
五、结语
通过“艺术内蕴”、“技术方式”、“音乐载体”和“结构梳理”四个模块的仔细梳理和展现,有立体感和纵深感的分析了,中西音乐结构的结合对于将来世界音乐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对于构筑音乐真正的“无国界”将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邓 昆. 有感古筝与钢琴协奏《临安遗恨》[J]. 大众文艺, 2010,(09).
[2] 孙凌晓. 中国民族器乐古筝独奏曲的钢琴伴奏研究[J]. 东北师范大学, 2010,(06).
[3] 张丽娜. 古筝协奏曲的和声技法研究——以四首古筝的钢琴协奏曲为例[J]. 山东师范大学,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