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一个国际大奖,打赢了一场跨国官司。
在人们的认知里,这家叫触宝的上海互联网公司,在海外的8年里大体上就做了上述两件扬眉吐气的事。
鲜为人知的是,“我们这个决定早两年做的话,有可能现在没搜狗什么事儿了。”
据触宝官方宣称,目前触宝产品用户数超过7亿,其中触宝输入法3亿,触宝电话用户数达4亿(日活跃用户5000多万)。
圈地收钱:每部手机收2块
2007年,张瞰和王佳梁去美国出差,恰逢苹果公司和HTC发布了智能手机新品,智能手机开始爆发出强劲势头。两人预感PC时代很快就要过去,移动将成为未来的方向。
张瞰专门买了一部iPhone,想着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王佳梁喜欢用手机收发邮件,用的是黑莓手机。
尽管这两款手机在当时已是佼佼者,但输入法体验都很糟,易按错,还无法自动纠错。两人把目光聚焦在了输入法。
张瞰跟王佳梁打赌,用一个周末,做出一款输入法。两天后,他做出了一个很傻的原型,不过能在手机上搭载运行,更为关键的是,体验比原生的输入法更好。这一点令王佳梁异常惊喜,两人开始动手改良。当时他们还在微软,白天上班,晚上回去写代码,经常写到深夜。
做了两个月时间,产品大体成型,体验得到了改善。他们把输入法放到网上,跟别人分享,简单地把下载链接发到了论坛上,便没有再管。那个时候还没有专门的应用下载渠道,主要的分发渠道是论坛。下载还非常麻烦,先要手机连接电脑,然后通过电脑把软件装上。
两个星期后,王佳梁给张瞰打来电话,放在网上的输入法两周内产生了10万下载量,甚至还有老外给他们写感谢信。
这一突如其来的成功让王佳梁感觉大有可为,便正儿八经决定,把这件事情做成一件伟大的事情。
2008年初,两人离职创办触宝(touch pal),同年8月,公司正式注册成立。考虑到赢利,两人把输入法基础的功能免费,额外的功能需要用户付费,每部手机12.99美元。当时一个月能收入几万块,日子还算凑合,但这种模式不可能做大。
转折发生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
2009年,公司成立不到一年的王佳梁决定参加在巴塞罗那举办的通信展评选,冠军将免费获得参展资格。触宝亟需在这种世界舞台。
2009年2月,经过四轮评选,触宝和全球另外7支队伍进入总决赛,并最终获得了“全球移动创新大奖”,这是中国人首次获得这一奖项。当选的理由除了输入法自身的价值因素,也在于王佳梁在每一轮参赛都有新的创新,这被认为符合创新的本质。
与得奖一块到来的是媒体报道和厂商订单。合作方纷纷上门,包括Orange(法国运营商)、中兴、HTC都找上门合作。触宝得以成功出海。
合作方的涌入给触宝带来了第一次商业模式转变——从原本向用户收费改为厂商预装,收专利授权费,每装一部手机给一笔钱。这种做法持续了两年,年收入达到2000万人民币上下。
“HTC卖一台手机,天上就飘了几块钱下来。”张瞰对创业家&i黑马说,好的情况下,一台手机可以收0.3美元,相当于人民币2块多。
“早两年,可能就没搜狗什么事儿了”
坐收专利授权费的美好时代,没多长时间就遭到了巨头的挑战。
当年触宝最大的合作方来自高通。这家全球最大的芯片供应商当时在牵头做一款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需要在全球范围内采购输入法,触宝最终被选中。这是一笔大买卖,将近150万美元。
尽管订单诱人,其中反映的问题对张瞰触动很大。高通特别强势,原本触宝希望按台收费,每装一台手机,给一份钱。这么做容易形成规模。但这个想法遭到高通无情地碾压。高通当时毫不避讳地告诉他,作为一家中国公司,授权费就不应该比美国公司贵,就算技术好,也不能贵,这是我们用你的理由之一。
在强势的高通面前,需要生存的触宝将商业模式切换成按年收费。不管装多少台,钱一次性付清。后来华为、中兴、HTC都改成这种模式。为了降低边际成本,厂商尽可能给每一台手机都安装。
虽然带来了收入,却扼杀了触宝的想象空间。张瞰算过一笔账,全世界所有的手机都装上触宝输入法,每年大概也就上亿美元的规模。“因为授权费不可能越收越多,你真的全装了,又会被告垄断。”
与厂商在价格上的强势相比,终端用户的疏远才真正令触宝感到害怕。早期,王佳梁把产品直接放到网上,用户去下载,然后给他们写邮件反馈。而与厂商们的合作,无形之中触宝的所有反馈都来自厂商,而厂商并不完全理解用户。张瞰发现,厂商经常提一些奇奇怪怪的需求,而这个需求可能只是来自于某个领导,但拿人钱手短的触宝却不得不遵旨照办。
此时的触宝在悄悄地失去另一个机会。
2009年前后,触宝已经开发了中文输入法,当时搜狗输入法在电脑端已经相当强悍,市场占有率达到70%。但手机端市场大局未定,搜狗才刚刚推出移动端产品。另外几家还是创业公司,包括后来被百度收购的点讯梅花,被腾讯收购的A4输入法。国内市场早期还是一片蓝海。
很遗憾,触宝这家有先发优势的企业却与国内市场失之交臂。
面对诱人蛋糕,作为创始人兼CEO的王佳梁并非毫无心动。只是当触宝把输入法免费放在应用市场下载时,很快受到了来自厂商的压力。“他们说为什么要把产品免费地放在网上,同时还要卖给我们?”一方面是实实在在的收入,另一方面是无法预知的未来。王佳梁只能从中二选一,于是他把触宝输入法在国内下线。
王佳梁的选择有大环境的因素。除了国内市场在专利保护不力、抄袭横行外,那个时候的创投环境远没有当下火热,现在所有的公司恨不得半年融一次资,两年上市。在触宝初期,没有公司敢这么玩,资本未热,投资人非常有限,融到一笔钱实属不易,每个人都精打细算。
跟多数公司一样,触宝也变得稳扎稳打,“我要考虑的肯定是至少收入能够解决一大部分成本,然后融到的这笔钱可以作为备用,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用。”
在风投不发达的年份,钱往往令人难以自持。在可期的收入和海量的用户面前,王佳梁同样没能做出最恰当的选择,更不敢与厂商决裂。
“现在回过头来看,就是很傻,很天真”,王佳梁坦承这是战略失误。“当时如果能够把这些用户给抓住的话,有可能触宝输入法在中国的用户就能够达到上亿了。”目前,触宝官方宣称,输入法在全球的用户量超过3亿。
“我们如果早两年做这个决定的话,可能会完全不一样,也有可能现在没搜狗什么事儿了。” 时隔七年,对于当下的输入法格局,王佳梁无不感慨。
回过头来看,有营收的触宝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缺钱。它的第一笔融资在2010年,420万美元,那笔钱直到B轮融资时还有相当一部分没有用完。“回过头来看,我可能会直接把这些钱投入到生产上的。”
2012年,王佳梁终于下定决心,取消了输入法的预装授权费,没有厂商会介意他把输入法免费放在手机应用市场上了,触宝再一次面临国内与海外市场的抉择。
王佳梁进行过沙盘推演,如果重回国内,最多只能做到第二。触宝在拓展海外市场的那两年,国内的手机输入法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搜狗再一次在手机端获得领先,其体量已经比第二名多了好几个量级。而QQ、百度、讯飞这些入局者也在快速增长。
最终,失去了国内市场的触宝,已经意识到一切为时已晚。错过一次的触宝决定再次放弃国内,专注海外。并定下目标:输入法成为全球的NO.1。“如果我能够成为全球第一的话,干嘛要跟搜狗争中国第一?”
放弃圈地收钱
事实上,触宝当年看中的授权费,在不到两年时间就被触宝取消了。授权费并没有看上去这么美。王佳梁把它形容为“圈地收钱”,它需要靠大量的专利保护自己,然后不停地向对手发起诉讼,“有点像变相讹诈的感觉”。
更为重要的是,专利授权阻碍了触宝进一步壮大。
手机厂商都是定制的产品,需要触宝单独为各家提供技术支持。而厂商的出货周期漫长,基本上全年都在忙活。王佳梁算过一笔账,加上各种专利和人工成本,“相当于我是给他(厂商)打工的,我觉得没有什么必要。”
这是toB生意的通病,起步容易,但做不快,也不易做大。饿了么投资人朱啸虎也曾表达过toB生意难做的观点:toB的企业就一年涨个两三倍,已经很好了,它就保持这样的数据,很稳定。所以toB的企业就不要有爆发的幻想,如果有爆发的幻想肯定会失望,就这样很稳定的增长,然后把这些企业服务好,把员工培训好,这就是企业服务的本质。
另外一个让触宝最终放弃预装的原因是,按台付费的预装模式打消了厂商的积极性。从成本考虑,厂商并不愿把所有机型装上付费的输入法,而是更多装在中高端机型。最终的结果是,触宝输入法的普及度和用户数将越来越低。
而导火索则来自美国的竞争对手——Nuance,它凭借与苹果手机的合作,成长为全球输入法的霸主。
触宝与Nuance的矛盾由来已久,真正爆发是在2012年触宝与高通的合作,原本Nuance给高通的报价是300万美金,而触宝报出的价格只有一半。
2012年圣诞节前夕,王佳梁收到了来自美国的传票。
这给他们带来了麻烦。此时的触宝获得了高通的大额订单, 1000万美元融资也已到账,前景璀璨。只是没想到,钱刚打过来,一个月后触宝就收到了法院的传票,Nuance要告他们,原因是专利侵权。
这在当时是轰动一时的案子。触宝当年的员工不过百人,面对的是美国一家市值百亿美金的上市公司。
这是一场消耗战,应诉不仅需要花费高昂的诉讼费,中途的不确定性也使得客户大量流失。此事还惊动了国家商务部,专门给了触宝一些补助。
打官司的费用贵得出奇,五个专利起诉加起来,前后预计花费800万美元。连锁反应是,触宝丢了很多合同,收入急剧下降。
2012年,与Nuance打官司前后,王佳梁决定放弃授权做法,转变商业模式,调整战略重心。“这纯粹就是收保护费,这个市场不可能是未来,”王佳梁说。
触宝开始对中小企业打免费牌,而大企业在原有合同到期之后,也切换到免费模式;其次是把重心放在海外,尤其是美国。
“放弃掉那几千万的收入尽管非常可惜,但是回过头来看,这是一笔非常划算的生意。”触宝的收入并未因此出现太大波动,收入从输入法的流量中产生,譬如皮肤定制等产生的收入、输入内容的个性化推送,与厂商分成。目前光靠这一块儿的收入,触宝每天进账好几万美元。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做法也让触宝重新掌握了与厂商之间的话语权。
“互联网时代,这个商业模式(收保护费模式)本身还有硬伤”,王佳梁对创业家&i黑马说。而一直坚持专利授权的Nuance如今活得也愈发艰难,甚至主要的大客户苹果,也已经开始自己开发语音输入法。
触宝的野心
“我们海外市场做得比较早,但是真正提到海外市场时,这方面并没有太多人会想到触宝。”王佳梁越来越难以忍受这种低速了。
触宝从成立到现在走过了八个年头,拿到三轮融资,尽管员工和收入已经实现好几倍增长,但相比于部分后起步的公司,其发展速度已经被远远甩在了身后。
“如果我们2010年就做了现在做的事情,输入法也能够在国内市场和全球市场发力的话,我们至少能做到像猎豹这样,在移动输入法上成为霸主。”
事实上,触宝的前几年在闷声发财,在2014年触宝电话出来之前,几乎没有太多的媒体报道触宝。它的前两轮融资也没有对外披露,甚至也没让投资人披露。这有好处,避免了巨头的直接竞争。
“现在看来,这种策略太过保守。”王佳梁把这种做法看成“很大的失败教训”。猎豹同样从工具起家,已经被视为中国互联网公司出海的典型。2014年5月,猎豹登录纽交所,市值接近20亿美元。
很明显,猎豹当下的体量早已不是靠一款浏览器和清理工具来支撑。猎豹的产品矩阵涵盖了杀毒软件、手机助手、Wi-Fi、浏览器,甚至游戏和净化器等。从工具切入的猎豹,早已经努力地往厚延伸。
比猎豹更早出海的触宝同样面临着做厚的考验。
当前,王佳梁的野心将依托于输入法和网络电话两款产品,做周边的发掘和延伸。除了之前的O2O开放平台,触宝的新产品BB也将面市,这是一款类似于微信语音通话的实时通信软件。
只是,当下触宝,“不管是用户的量级,还是使用的习惯,知名度,其实都还有很大的距离。”王佳梁很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