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花钱买快乐

2016-05-14 11:46张静黄旻旻
博客天下 2016年9期
关键词:湘灵程砚秋实验者

张静++黄旻旻

能买来的幸福,也是真幸福

信奉“金钱买不到快乐”的人们可能要失望了,英国最近一项研究表明,金钱本身不能生产快乐,但“花钱”这种行为确实可以带来快乐。工资卡上的数字折算为购买力才有意义,把心仪的物品放进购物车只是开始,支付成功的那一刻,才是幸福巅峰。

买买买的确能使幸福感提升,只是有个前提:钱得花对了。

让人高兴的不是花钱,是挑拣的过程

民国时期的挣钱能手、戏曲名家程砚秋在戏曲《锁麟囊》里刻画了一位购物达人薛湘灵。母亲为她备嫁妆时,她百般挑剔:

薛湘灵:梅香!

梅香:哎,来啦!小姐什么事?

薛湘灵:那花样儿要鸳鸯戏水的……鸳鸯么,一个要飞的,一个要游的,不要太小,也不要太大……鸳鸯要五色,彩羽透清波。莫绣鞋尖处,提防走路磨。

大小姐的乐趣不是买到昂贵物品,而是挑挑拣拣,这和今天的女性在淘宝上不停换关键词搜索、比价同类产品一样。按照康奈尔大学心理学家特拉维斯·卡特(Travis Carter)和汤姆·季洛维奇(Tom Gilovich)的说法,“比起物质上的拥有,追寻快乐的过程更能使人产生强烈、持久的愉悦感。”

献给公益事业好处多

在程砚秋先生看来,买买买比珠宝有趣,而拿钱帮助别人更有意义。

薛湘灵出嫁时,听见贫穷的新娘子啼哭,便把自己装满首饰的昂贵包包送给了对方:人情冷暖凭天造,何不移动它半分毫。我正富足她正少,她为饥寒我为娇。

雷锋叔叔也认为,给别人花钱其乐无穷。

《雷锋日记》中写道:“每月发6元‘津贴费,入伍半年多,节约了32元,加上我在工厂节余的工资,现在储蓄了200多元。支援人民公社和辽阳灾区,就是用的这笔钱。”“我觉得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

有科学实验表明,当我们捐钱给希望工程时,大脑中活跃的区域,跟受到奖励时活跃的区域相同—在大脑看来,捐钱就是一种自我奖赏。

自暴自弃的解忧

冯小刚扮演的老炮儿“六爷”路遇落难的女大学生时掏了200元钱,此时他正为一笔巨额赔款焦头烂额。而在郁达夫的《春风沉醉的晚上》里,主人公困顿时收到了5元汇款单,这笔看起来不多不少的钱,还不够买下一件早春的夹衫:“横竖是不够用了,我索性来痛快地用它一下罢。”

这种看似自暴自弃的排忧方式,其实是人类自我保护的本能。心情不好?不如买买买开心一下。一句俗语对此早有印证: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

超纲的消费带来超纲的快乐

文学青年只有5块钱但还是愿意拿出1块来买零食并非是偶然,相比日常消费,跃升层级的超常消费往往能带来更多快乐。这和大部分初入职场的年轻女孩子拼了老命也要买奢侈品包包的心态类似:伸伸手才能够到的东西才是好东西。

小说《麦琪的礼物》里,穷夫妻双双牺牲自己,为对方购买礼物,即使阴差阳错,也是幸福满满。人世间没有比互相竭尽全心、尽力照料更快乐的了。

别控制,花俩钱试试

买买买的确能使幸福感提升,不过也有个前提:钱得花对了。英国一项研究表明,符合自己人格特质的开销越多,人就越快乐。

比如去酒吧消费的实验者中,外向者比内向者快乐;而去书店消费的实验者中,内向者比外向者快乐。此外,外向者平均每年会比内向者多花73美元来泡吧。

这是条很有用的提示:比消费技巧更重要的是追随自己的内心。爱喝酒的喝酒,爱买书的买书。如果连自己都无法取悦,未免有些可怜。

变成信用卡刷爆也根本停不下来的殿堂级“剁手党”,则可能是脑血清素过低的错,这种内分泌失调会导致行为控制的失调,让你冲动消费停不下来(比如《最爱女人购物狂》里的张柏芝)。

这是病,得治。

拖延的乐趣

正取代线下购物的网购延长了购买者从取货的时间,人们不得不忍受等待中的轻度焦虑,好处是,拿到货时你可能会更快乐。

有种说法是,这跟“蔡格尼克记忆效应”有关:人们对于尚未完成的事情,比已经解决的事情的印象更加深刻。

所以,别催快递小哥了,他正在帮你酝酿快乐。

猜你喜欢
湘灵程砚秋实验者
探讨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情况及对应的措施
喉气管狭窄外科治疗效果的分析
梅兰芳、程砚秋、齐如山与早期京剧导演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On chante,on s’aime
学不会珍惜
Aimer et partager
Échange humain sous le contexte de la mondialisation
梨园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