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北平

2016-05-14 20:40祝新宇
中国新闻周刊 2016年16期
关键词:风物北平北京

祝新宇

自打北京迅速变为国际化大都市后,叙写、怀念老北京风物的图书像开春的野草,陈鸿年《北平风物》却算是老树开花,因为此书最早以《故都风物》为名,1970年台湾出版。此书“风”“物”兼备,尤其是三教九流、市井人情、五行八作、日用器皿方面的记叙,生动详实、纤毫毕现,真有让读者置身于老北京皇城根儿底下,随手就能买一条小金鱼儿,转身就能拐进戏园子看谭老板的错觉。

北京这个城市,名字就反复改了好几次。本文的“北平”,主要指它的地理位置;写成“老北京”,侧重它的风土人情。其实在1928年国民政府不再将其作为首都后,就已出现故都、北平的叫法了。北京一些胡同的名字也来回改过几次,从中皆可看见历史与政治的影子,叫法的流传和被认可,除了行政上的硬性规定,里面亦能觅出一点人们在各个时期的不同的微妙心态。

陈鸿年乃北京耆旧,1949年去了台湾。曾有很多在台文人撰写怀念故都文章,以唐鲁孙、夏元瑜和陈鸿年为代表的作家,并无于右任“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那种悲怆与无法回避的政治失落感,他们的文章唯见去国怀乡的眷恋,仿佛每写毕一篇,思乡之情便可以略减一分。今天我们读之,感触恰好相左。北京随时可去,或者就住在北京;然而北平不可去。“一下雪,北京就变成了北平。”我们的确需要一种外在的东西来遮蔽如今道路拥堵、满眼高楼的北京,从而显示出她的往昔风姿。

民国时期的北平,有提笼架鸟、不失侠气的老炮儿,有满身酸腐、凡事讲究老规矩老文化的满清遗老,也有童叟无欺、精明百倍的老字号。陈鸿年说那时候的人情味儿“和气、敦厚”,打听个道儿,老北京人会掰开了弄碎了给说清楚。

书中的北平风物,除了一些名胜古迹,大多为今天所不见。譬如老北京各种叫卖声,各种旧事物,大肥子儿、拉洋片、手巾把儿等等诸如此类的已经彻底消失的事物。听侯宝林相声,读老舍小说,大约能捕捉到一丝残留的信息。

我们怀念从前,怀念从前的人从前的物,基本是怀念它的好。即便不好,也会在怀念中镀上一层美丽的光环。老北京市政建设差劲,多为土路,刮风于是叫“刮土”,雨雪天则泥泞不堪。现在没这个问题,但有了堵车的新问题。至于那些老风俗,或消失,或徒有其表,皆属无可奈何。无论怎样,北平已经离去,我们如今生活在新北京里。我们这一代读此类书,或多或少还有些经验与感触,90后、00后肯定是一点感性认识都没了。就如同我们读清代以前人的笔记,徒增知识而已。赵珩先生在代序里叹息没人能听懂、能体味老北京话了,其实我们现在还能从六七十岁的老北京人嘴里听到纯正的京片子儿语言,他们那一代人若没了,赵珩先生的担忧可能就真的成了现实。这让我想起特修斯之船的古老哲学问题,一艘船几乎换掉了所有部位、零件,它还是原来的那艘船么?一个城市“推倒”重建,抛弃了过去几乎所有的要素,它还是原来的城市么?

旧时风物当然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可是,当人们“敢教日月换新天”,当人们把玩古董作投资,当一切都急匆匆、不管不顾,当樱桃沟的水真的快流尽了,拿什么弘扬呢?如果你不喜欢读书,也就只能在粗制滥造的影视剧里看那个被当代编剧、导演篡改了的北平城了。

然而还未到无可挽回的地步。一个有力的证明便是我们在食文化上的继承与发扬。陈鸿年列出的老北京食物,爆肚儿、豆汁儿、炒肝儿、糖葫芦……如今全部“健在”!而且我以为味道不比以前差。之所以敢下断言,皆因中国人好吃!若真正热爱一个事物,它就绝不会中断。北京当然不会、亦无必要再度以原有风貌出现,但我们盼望以前那些动人、宜人的“风物”能渐渐恢复起来,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老北京的活法儿”。

《北平风物》

作者:陈鸿年

出版:九州出版社

定价:49.8元

猜你喜欢
风物北平北京
“四时风物岁华中”之“日下春和”展览
国学小笔记:“可盐可甜”的地下第一IP
遥想右北平(散文)
北平的零食小贩
木槿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过骊山
北京,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