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记者 林涵
意愿强烈 互动积极 中国—东盟产能合作进行时
□ 文/本刊记者 林涵
2015年,中国明确提出国际产能合作。在中国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了12个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的重点领域,包括钢铁、有色、建材、铁路、电力、轻纺、化工、汽车、通信、工程机械、航空航天、船舶和海洋工程等。
随着相关文件的落实,中国推动的国际产能合作画卷正在展开。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东盟毋庸置疑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中国在谈国际产能合作的时候,作为产业承接地的东盟,又是怎么考虑的?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提出的国际产能合作,绝不是指落后产能和淘汰产能走出去。“当前要开展的产能合作是产业的输出,是能力的输出。我们不是简单地把产品卖到国外,核心是要通过这样的合作推进到产业输出和能力输出上来。”中国国家发改委外资司司长顾大伟说。他表示,国际产能合作是优势产能的合作。
在此基础上,一些东盟人士表示,当前,东盟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潜力很大,对外来资金、设备、技术有巨大而迫切的需求。
缅甸外交部副部长吴丁乌伦称,中国与东盟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将会为政府和企业带来更多机遇,也将促进各自产能释放,实现互利共赢。
“在国际产能合作方面,从短期和长期来说,老挝都有对于先进产能的需求。”在参加第1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时,老挝计划投资部副部长本达维·西苏潘通说,“短期来看,政府非常欢迎在能源制造、农业、教育、医疗和服务等领域的先进技术支持和转让。从长远角度来看,老挝希望得到人力资源发展的帮助。”
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在承接国际产能合作上,也抱着积极态度。该公司招商部相关负责人曾对媒体表示,柬埔寨有丰富的自然和劳动力资源,对于中国先进的产能和装备制造有需求。
印度尼西亚对中国产能合作也有着强烈的意愿。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维多多上任以来也尤其重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强调消除贫困,加大引进外资,增加就业机会,未来投资环境还将进一步改善。印度尼西亚国有企业部长莉尼·苏马尔诺也多次公开表示,希望能与中国国有企业在基础设施、产业以及其他领域开展务实合作。
在国际产能合作中,中国与东盟国家的铁路合作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关于铁路合作,中国和东盟国家各具优势,中国铁路具备技术、装备、人才、资源、管理等诸多优势;东盟国家具有工业化、市场、资源等优势,也具有吸收消化国外铁路先进技术的能力。双方加强铁路合作前景广阔,中老铁路、中泰铁路,中印尼高铁的推进就是有力证明。
中马“两国双园”则成为了承载国际产能合作的典型代表。中马“两国双园”的合作模式,开启了两个主权国家在对方国家互设园区、联袂发展的先河。不仅是中马两国紧密合作的重要象征,也为国际产能合作提供了新的实践和新的借鉴。2015年11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马来西亚时,发表署名文章称,中马双方应继续发挥互补优势,大力开展国际产能合作,鼓励更多企业参与钦州、关丹两个产业园区发展,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互联互通条件等。通过务实有效的产能合作,惠及的不仅是两国人民,还将为区域繁荣注入强劲的动力。
联系编辑:38142864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