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卿峰
为海派文化传承者点赞
文/赵卿峰
赵卿峰上海滑稽笑朋友工作室创办人,代表作品有独脚戏《吉祥三宝》,小品《如此孝子》,说唱《魅力上海》,滑稽戏《老顾家的战争》,时尚新喜剧《非诚勿爱》等,先后参演了大型滑稽戏《阿福嫂到上海》《七十二家房客》等
2016年新春佳节刚过,上海滑稽曲艺界就传来第一件喜讯:2月28日滑稽说唱名家徐世利拜滑稽泰斗小刘春山为师。
我受师徒之邀有幸参加了此次拜师仪式。现场气氛热烈,刘敏、龚伯康、刘福生、林锡彪、张定国、葛明铭、俞蓓蓓、沈介仁等滑稽曲艺名家、演员及上海戏剧家协会、上海演艺工作者联合会、上海通俗文艺研究会的相关领导和上海电视台高级编导张文龙悉数到场致贺。拜师仪式简洁而庄重,徐世利向师傅小刘春山行鞠躬礼、敬茶、赠予礼物。四代滑稽曲艺人共同见证了这一神圣时刻。
说起今年91岁高龄的小刘春山,多数年轻的观众对他很陌生。事实上,小刘春山成名很早,他在16岁时已开始登台唱戏,还在电台播音,曾在多个滑稽剧团担任主要演员。上世纪40年代中期他与程笑飞、俞祥明搭档唱独脚戏,被称为“阵头雨”(程、刘、俞的谐音),是滑稽界里的响档,曾在上海红极一时。小刘春山的父亲刘春山是上海滑稽的鼻祖之一,上世纪20年代与王无能、江笑笑一起合称为“滑稽三大家”。其父刘春山擅长“唱新闻”,能将当天报纸上的新闻现编现唱,并加以评论,有机的融入滑稽元素,故而又被誉为“潮流滑稽”。刘春山还育一女,就是广大观众非常熟悉的情景喜剧《老娘舅》中“富贵嫂”的扮演者刘敏。小刘春山与胞妹刘敏受父亲的影响和熏陶,继承了父辈之长,分别从事了滑稽、评弹艺术。
天生的一副好嗓子和别具韵味的演唱是小刘春山的艺术“招牌”。他演唱的代表作《新游码头》、《一百零八将》等节目,沙中带糯,余音绕梁,深受观众和同行赞许。小刘春山也是目前滑稽界最老的一位前辈。
而今年68岁的徐世利则是上海滑稽剧团的国家一级演员、滑稽说唱名家,在滑稽界享有“万能胶”的美誉,因为他吹、拉、弹、唱样样在行,演员、编剧、导演、作曲样样精通。从艺至今共编导演了700余部上海说唱、独脚戏、浦东说书、小品、滑稽戏等作品,并有40余次在全国、全市及江、浙、沪的各类文艺会演中荣获大奖。2013年在“上海笑天地”——黄浦剧场成功举办《欢声笑语石库门——徐世利作品演唱会》。
多才多艺的徐世利退而不休,始终活跃在文艺战线的台前幕后。他不仅成立徐世利喜剧艺术团,带领团员们积极开展各类创作演出,还为推广沪语和培养滑稽曲艺新苗不遗余力。
这次举行的拜师仪式令不少人感到疑惑不解的是,徒弟徐世利已是功名成就,68岁的他为什么还要去拜91岁的小刘春山为师?拜师仪式上,徐世利的一番话道出他的真实想法:“祖师爷刘春山和师傅小刘春山都是上海滑稽界‘唱派滑稽’的代表人物,我拜小刘春山为师,是为了更好的弘扬海派文化,传承说唱事业。我唱了整整50年的说唱,要为自己奋斗了一辈子的艺术找到根和源。拜师没有早晚和年龄之分,一个人应该活到学到老,也希望通过拜师让自己在艺术上得到精进和提高。”从徐世利的言语流露中,让我感受到了他拜师的诚意和对滑稽曲艺事业的执著。
近些年来,上海方言和艺术日渐式微,徐世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一直说:“如果我们再不去传播上海话、传承好上海滑稽曲艺,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真的很快就要消失。”徐世利用很多实际行动来传承保护我们的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独脚戏、滑稽戏、上海说唱,积极传播推广沪语。由他编撰的《标准上海话自学法》一书,非常热销,在短短半年多的时间里连续印刷了三版,全部销售一空。现在又是一版一版地印刷。与此同时,他还陆续出版了《徐世利滑稽说唱精选集》DVD光碟和《徐世利说唱与滑稽艺术》一书。去年,徐世利顶着巨大的风险压力,自掏腰包的在杨浦大剧院举办了《“上海的记忆”——经典海派交响说唱音乐会》,他将上海滑稽曲艺界里的说唱精英来了一次大集结,运用现代交响乐来伴奏演绎经典传统的滑稽唱段,并借此机会推出了多个说唱新作。以新老结合、推陈出新的方式来争取新的观众。此外,徐世利将自己主讲的《上海话拼音法》《滑稽与说唱艺术》推进了校园,教小朋友及幼儿园、小学的老师学说上海话、学唱上海说唱。他千方百计地从校园里发掘滑稽曲艺新苗,手把手地辅导这些爱好曲艺的孩子们。如今,在他的组织带领下,成立了一支“上海市红领巾说唱团”。拜师仪式上,几位红领巾说唱团的小朋友,字正腔圆地演唱了徐世利的代表作《美食大世界》,赢得了所有在场者的阵阵掌声。这些孩子们让老一辈艺术家看到了滑稽曲艺的未来。红领巾说唱团今年将举办一场青少年曲艺专场,令人十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