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秀文
【内容摘要】“资料分析”的课程资源,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加以利用。教材上的“资料分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关键词】资料分析 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和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我们在挖掘各种形式素材的同时,不要忽视了作为教师安排教学重要依据的教材。人教版生物教材上的“资料分析”是一种很好的素材资源,它的使用,是值得我们好好考虑的问题。
一、多种形式地利用教材中的“资料分析”
我们不能把“资料分析”当作科普文章,带着学生朗读一遍,然后让学生思考回答其中的问题就了事。在教学过程中是可以有多种形式加以利用的。以生物必修1第3章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中的“细胞核具有什么功能”的“资料分析”为例,它是由“美西螈的胚胎细胞核移植”、“蝾螈的受精卵横缢后的发育”、“变形虫切半后的生命活动”、“伞藻的嫁接和核移植”四个实验组成。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的形式进行演绎。
1.采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演绎
课件可以生动、形象地描述各种教学问题,增加课堂教学气氛,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处理“细胞核具有什么功能”部分内容,幻灯片可以采用教材上的图片,也可以借助动画的形式展示变化过程,增加学生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去思考。
2.视频教学
视频教学,不但充实了学习内容,而且能形象和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理解和思考。处理“细胞核具有什么功能”部分内容,可以在网上下载本“资料分析”中四个实验的相关视频,进行剪辑与合辑。生命的变化过程在电视主持人富有磁性的讲解声中,会变得更加有魅力和吸引力。
3.教师自制教具的形式进行演绎
自制教具因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常常被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近些年气球表演非常流行,气球达人很受学生们追捧。如果教师能够利用气球表演的形式将本“资料分析”中四个实验进行演绎,会让学生更有直观的感觉,更重要的是能够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和增加教师的受欢迎程度。
4.学生根据教材上的资料,自主进行复述,并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这样做的效果至少要比老师“填鸭式”的讲解好很多。
二、“资料分析”不一定就用教材上的内容
凡是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因素,都可以叫做课程资源。所以,教材上“资料分析”固然经典,但同样可以按照需要,以其它内容代替。比如“细胞核具有什么功能”的资料分析,其中的“美西螈的胚胎细胞核移植”实验与“伞藻的嫁接和核移植”的实验可以拿“克隆羊多利产生”的实验代替,通过故事讲解与动画演示展示过程,同样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新课程理念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才是主体。不应把“资料分析”上所呈现的知识点视为学生毫无保留地完全接受的对象,而应发挥学生对课程的批判能力和建构能力的作用。学生在与课程的接触中,时刻用自己独有的眼光去理解和体验课程,并创造出鲜活的经验,而这些鲜活的经验又是课程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学生在课程实施中具有主观能动性,学生能生成新的课程。教师最好能在课前适当引导,让学生有兴趣通过复习、查阅和思考,获得相关的知识。
资料只是为主干知识服务的,它不是学习的重点和终点。所以不能让“资料分析”喧宾夺主了。
【参考文献】
[1] 张行涛、郭东岐 主编.《新世纪教师素养》,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钟祖荣、刘维良 主编.《教育理论(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