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长青++张白茹
[摘 要]邓小平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和思考。文章对邓小平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参照系和主要做法,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绩效和启示做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邓小平;经济体制改革;思想
[中图分类号] F091.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6)05-0017-03
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其经济体制改革思想和实践,有着深刻的国情背景和时代要求,可以说是顺势而为,顺历史潮流而动,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
(一)对苏联模式弊端的清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在两大阵营对立的情况下,选择了倒向社会主义苏联一边。苏联模式最明显的特征是高度集中或高度集权,它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邓小平对苏联模式的弊端有着深刻的体会,在20世纪60年代经济调整过程中,他就曾对苏联经济体制的一些弊端做出过改变。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重申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提出的基本方针,提出要全面恢复和坚持党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各项经济政策。邓小平结合“文革”结束后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交往的新形势,不断总结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的新鲜经验,对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深刻地指出:“过去我们搬用别国的模式,结果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思想上导致僵化,妨碍人民和基层积极性的发挥。”[1]
(二)对“文革”及以前“左”的体制惨痛教训的总结。邓小平反复提及“文革”对于中国改革的促进作用。他指出:“二十年的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告诉我们,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不行。”改革“就是要选择好的政策”。“我是主张改革的,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中国社会从1958年到1978年20年时间,实际上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和提高。这种情况不改革行吗?”[2]
邓小平还反复提及“文革”对中国改革的催化作用,因为“文革”,中国社会各个层面在改革问题上思想前所未有的一致。邓小平指出:“没有‘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就不可能制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和一系列政策。三中全会确定将工作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发展生产力、建设四个现代化为中心,受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拥护。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有‘文化大革命作比较,‘文化大革命变成了我们的财富。”[3]1988年7月15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国务卿乔治·舒尔茨,在谈到中国的改革时说:中国不仅领导层支持改革,而且全国人民上上下下都要求改革。这要归功于“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变成了全国人民的大课堂。中国有“文化大革命”和没有“文化大革命”不同,所以我们不能只讲“文化大革命”的阴暗面,它也有些作用,这种作用就是教育我们要改革开放。[4]
(三)中国新的发展目标对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二大提出了本世纪末的宏伟目标,就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邓小平认为要实现发展目标,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1980年4月10日邓小平会见日本客人时指出:中国搞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现在还只是开步走。一开步走,就发现我们许多方面不适应,面临的问题成堆,如体制臃肿、官僚主义严重、人浮于事、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低等。解决这些问题,不是容易的事,不改是不行的。
1985年8月30日邓小平会见日本客人时指出: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社会。现在看来,翻两番有希望,可能超过一点,我们制定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过去我们搞土地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现在搞体制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也是一场革命。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一个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进行的,这就要求改革者必须具有高度的智慧和手段,邓小平选准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参照系,并在改革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做法,确保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
(一)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邓小平摒弃了曾经盛极一时的意识形态标准,以马克思主义的坚定立场,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标准。邓小平反复强调要发展生产力,“改革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5]“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6]1985年6月29日邓小平在会见阿尔及利亚客人时指出:搞社会主义,中心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方法,包括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我们都采用。
(二)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党内关于改革开放的不同意见的争论有所发展。为了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避免不必要的争论,1992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针对一段时期以来党内和国内不少人在改革开放问题上迈不开步子、不敢闯,以及理论界对改革开放性质的争论,指出:“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掷地有声,平息了很多不切实际的争论。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进行的,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改革,邓小平领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有着较多好的做法和经验。
(一)选准改革的突破点,推进渐进性改革。中国改革从农村开始,这不是历史的巧合,而是从中国国情做出的战略性的选择。正如万里所说:“为什么家庭联产承包制首先在最贫困的地区突破?这一点很值得深思。我认为主要是因为贫困地区的农民受‘大锅饭、‘瞎指挥的祸害最深,对改革的要求最强烈最迫切。”[7]农村的改革,得到了邓小平的首肯。就全国整体而言,农村改革也关乎全局。农村改革释放出来的活力,推动了整个的改革。1985年6月29日邓小平在会见阿尔及利亚客人时指出: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农村见了成效,我们才有勇气进行城市的改革。城市改革实际上是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这是要冒很大风险的。要理顺各种经济关系需要几年时间。
(二)以开放促改革,注重借鉴外国经验,适应国际规则来倒逼国内改革。改革开放初期,在国内改革对一些问题还有争论的时候,国家加大了对外开放的力度。通过对外开放,引进了资金技术及先进的管理经验等,局部地区发展很快,用发展的实际成果回应了国内的某些争论,为顺利推进国内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支持。
对外开放促进国内改革初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制定国内对外开放方面的法律,保护外资在华的利益;二是通过改革开放,迫使中国企业和政府在对外经济交往中遵守国际法,按国际经济惯例行事,从而倒逼国内的改革。
1985年10月23日邓小平会见美国高级企业家代表团时指出:多年的经验表明,要发展生产力,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吸收资本主义中一些有用的方法来发展生产力。现在看得很清楚,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搞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进行一系列的体制改革,这个路子是对的。
(三)保持国内政治局势的稳定,争取最大多数人的支持,注重培养年轻的改革人才。改革是全民利益的调整,势必要触动一些人的利益。1980年4月8日邓小平会见马来西亚客人时指出:体制改革是不容易的,要逐步地做。我们国家太大了,处理一个问题,就会涉及成百万、成千万人的利益,所以很不容易。国家大有国家大的困难,特别又是一个穷的大国,处理问题更不容易。
中国的改革除了要争取各级领导干部支持外,还要积极培养有改革意识的年轻人,让年轻人把改革事业继承发展下去,以保持改革开放政策的延续性。鉴于“文革”结束后老干部大多处于工作第一线的现实,邓小平、陈云等提出了要大力培养中青年干部的任务要求。1982年5月2日邓小平会见卢森堡客人,在介绍中国情况时指出:为了保证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得以实现,我们首先注重体制改革。体制改革的目标不仅要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还要使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专业化、知识化、比较年轻化。[8]
1982年7月26日邓小平同姚依林、宋平谈“六五”计划和长期规划时指出:体制改革,中心应当抓住两条。第一条是建立起管理体制、责任制,制定出规章制度、定额等等;第二条是解决好领导班子,选出“明白人”组成领导班子,这一条可能比第一条更重要。没有“明白人”出来当家,一个单位搞不出什么成绩出来。
(四)统筹兼顾体制改革目标和国家发展战略。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重新确立了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以后邓小平又陆续提出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邓小平在体制改革中,紧紧结合中国的发展战略目标推进改革,这一方面推进了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另一方面国家的发展战略目标也得以顺利推进。
邓小平对改革和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反复论述。1985年7月15日他在会见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总理时指出:我们的开放政策,一系列的政策以及我们搞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都是一种试验。不搞改革,不坚持开放政策,我们的发展战略目标就不可能实现。[9]1986年4月13日他在会见缅甸总理时说:更重要的是通过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可以为今后的十年长期稳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创造好的条件。[10]1986年6月10日邓小平听取当前经济情况的汇报时指出:通过改革,要取得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条件。[11]这些论述,深化了改革和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认识,坚定了坚持改革开放的决心。
(五)经济体制是整体改革的重要一环,要和其他方面的改革配套。邓小平一再强调改革是全面的改革,不仅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还包括科技、教育等各行各业的改革。他认为:“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是互相联系的。城市改革的同时,农村改革还要继续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1982年4月3日邓小平同胡乔木、邓力群谈话,就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证问题发表意见时指出:全面的体制改革包括好多方面,像政治体制的改革、经济体制的改革、领导体制的改革。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宪法有密切的联系。[12]
邓小平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特别强调了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互相配套的问题。1986年6月28日邓小平在政治局常委会议讲话指出: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13]
(六)从各自国家的实际出发,探索有自己特色的体制。中国有着自己的特殊的国情,有着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别的国家任何模式、经验,都可以借鉴,为我所用,但中国要坚持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在中国改革过程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他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旗帜鲜明地指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14]正是由于坚持了中国特色的改革道路,没有走苏联模式及中国改革开放前的老路,也没有照搬西方、走资本主义的邪路,更没有跟随苏联走上解体的不归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世界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兼容并包,为我所用,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新路。
参考文献
[1][2][3][5][1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7.237.272.142.160.
[4][8][9][10][12][13][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1241-1242.821.1060.1111.809.1126.1006.
[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14.
[7]万里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48.
作者单位:姜长青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张白茹系国网北京电力公司
责任编辑:卞吉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