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某三级医院抗菌药物应用与细菌耐药性分析

2016-05-12 05:33:05刘舜莉郑志明向蓉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广东中山528415
山东医药 2016年11期
关键词:用药频度抗菌药物

刘舜莉,郑志明,向蓉(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广东中山 528415)



2013、2014年某三级医院抗菌药物应用与细菌耐药性分析

刘舜莉,郑志明,向蓉(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广东中山 528415)

摘要:目的了解2013、2014年某三级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和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方法统计2013、2014年小榄医院全院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并分析临床同期送检标本的细菌培养鉴定以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2013年抗菌药物DDDs排名前5位的依次为头孢地嗪(23 805.00)、头孢拉定(14 259.25)、头孢替唑(8 125.58)、甲硝唑(6 581.63)、左氧氟沙星(6 016.60),2014年依次为头孢地嗪(17 818.00)、头孢拉定(15 953.00)、头孢替唑(10 094.75)、头孢硫脒(6 266.00)、左氧氟沙星(6 111.80)。2013年临床分离率为前6位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32.75%)、肺炎克雷伯菌(21.01%)、铜绿假单胞菌(15.22%)、白假丝酵母菌(12.95%)、金黄色葡萄菌(10.64%)、鲍曼不动杆菌(7.43%),2014年分别为大肠埃希菌(31.13%)、肺炎克雷伯菌(21.38%)、铜绿假单胞菌(15.75%)、金黄色葡萄菌(15.54%)、白假丝酵母菌(9.17%)、鲍曼不动杆菌(7.04%)。2013、2014年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呋喃妥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奎奴普丁/达福普丁的敏感性高,均较高。与2013年比较,2014年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福平、复方新诺明及四环素的耐药率下降,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克林霉素、红霉素耐药率下降。2013、2014年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均超80%。与2013年比较,2014年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降低。结论2013、2014年该医院DDDs前3位均为头孢地嗪、头孢拉定、头孢替唑。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是分离出的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并且对大部分抗菌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分离出的主要革兰阳性菌,但对多种抗菌药物仍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关键词:抗菌药物;细菌耐药性;用药频度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滥用抗菌药物的现

象已成为我国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敏感菌株逐渐减少,而细菌为适应环境不断自身进化,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细菌耐药率也因此不断升高。为控制耐药细菌的出现,保持抗菌药物在临床抗感染治疗的持续有效,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和耐药细菌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3、2014年某三级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和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以及控制耐药细菌率提供指导。

1资料分析

1.1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从医院信息系统提取2013、2014年小榄医院抗菌药物名称、剂量、规格和用药频度(DDDs)的有效数据。用药频度(DDDs)为药品的年消耗量/限定日剂量,其中限定日剂量参照WHO药物统计方法合作中心提供的ATC Index。2013年抗菌药物DDDs排名前10位的依次为头孢地嗪(23 805.00)、头孢拉定(14 259.25)、头孢替唑(8 125.58)、甲硝唑(6 581.63)、左氧氟沙星(6 016.60)、头孢曲松(5 925.50)、头孢硫脒(5 849.67)、红霉素(4 782.25)、头孢替安(4 415.25)及阿莫西林/钠舒巴坦(4 259.50);而2014年依次为头孢地嗪(17 818.00)、头孢拉定(15 953.00)、头孢替唑(10 094.75)、头孢硫脒(6 266.00)、左氧氟沙星(6 111.80)、头孢克洛(5 470.75)、头孢曲松(4 891.50)、阿莫西林/舒巴坦(4 845.00)、头孢替安(4 724.00)及阿莫西林(4 436.25)。

1.2细菌耐药情况标本选自2013、2014年小榄医院临床送检的痰液、尿液、创面分泌物、脓液和血液等,并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剔除同一部位的重复菌株,选取分离率为前6位的病原菌。采用API、ATB板条及配套试剂进行细菌鉴定、药敏分析,结果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标准。质控细菌选用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2013年临床分离率为前6位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32.75%,736/2 247)、肺炎克雷伯菌(21.01%,472/2 247)、铜绿假单胞菌(15.22%,342/2 247)、白假丝酵母菌(12.95%,291/2 247)、金黄色葡萄菌(10.64%,239/2 247)、鲍曼不动杆菌(7.43%,167/2 247),2014年临床分离率为前6位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31.13%,747/2 400)、肺炎克雷伯菌(21.38%,513/2 400)、铜绿假单胞菌(15.75%,378/2 400)、金黄色葡萄菌(15.54%,373/2 400)、白假丝酵母菌(9.17%,220/2 400)、鲍曼不动杆菌(7.04%,169/2 400)。2013、2014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分别为25.9%(62/239)、26.80%(100/373),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27.5%(130/472)、20.9%(107/513),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分别为45.1%(332/736)、48.8%(365/747)。主要革兰阳性、阴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见表1、2。

表1 主要革兰阳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表2 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2讨论

感染性疾病一直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难题之一,由于滥用抗菌药物现象普遍存在,细菌耐药率也逐年攀升,导致临床上常有无药可用的现象。2011年6月“全国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深入开展规范了抗菌药物的品种数以及合理使用的相关规定。根据DDDs值结果所示,排列前10位的主要是β-内酰胺类的抗菌药物。一般情况下,抗菌药物的DDDs值越大,临床上对该类药物的选择倾向性越大。β-内酰胺类的抗菌药物主要包括头孢菌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及其他β-内酰胺类[1]。本研究我院2013、2014年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主要为头孢菌素,其中头孢地嗪始终位于DDDs排序的第一位,头孢拉定及头孢替唑紧随其后。与2013年比较,2014年头孢地嗪的DDDs值明显降低,而头孢拉定及头孢替唑较2013年升高,说明我院临床应用头孢地嗪的倾向性降低,抗菌药物的选择及使用情况趋于合理。我院2013、2014年喹诺酮类药物左氧氟沙星的DDDs呈上升趋势。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除了使DNA旋转酶A亚单位突变外,还能改变自身对药物的渗透性,降低药物对其的亲和力,当细菌对一种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则对所有喹诺酮类药物均有交叉耐药[2]。因此,为防止细菌对喹诺酮类耐药性的发展,我院仍需加强该类药物临床应用的监管。

本研究临床送检标本分离细菌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与全国大多数医院所得结果[3]一致,其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分别位列病原菌的前3名。大肠杆菌是引起院内感染最为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且耐药率较高。本研究中大肠杆菌对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的敏感性最高,基本达到100%,但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在45%上,并且对其他抗菌药物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有研究[4]发现,具有ESBLs质粒的大肠杆菌往往还携带着喹诺酮类、氨基糖胺修饰酶的耐药基因质粒,经过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筛选后,还能产生碳青霉烯酶,因此大肠埃希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率,并且我院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有上升趋势。近年来随着β-内酰胺酶类、氨基糖胺类药物等的广泛使用,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逐年增高[5,6],而我院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则有下降趋势,这可能与第三代β-内酰胺酶类的使用减少有关。除了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以外,该菌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30%,该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有所上升,这应引起临床对抗菌药物使用指征的高度重视,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尽可能以药敏结果作为用药指导,降低耐药菌的产生。

本研究临床送检标本中葡萄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率有所上升,与既往研究[7]相符。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化脓性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而该菌的致病能力强弱主要取决于其产生的毒素和侵袭性酶[8]。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肿瘤患者的放化疗治疗以及侵袭性操作增多,金黄色葡萄球菌院内感染率和多重耐药菌(如MRSA)的检出率逐年上升。本研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对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50%以下,对呋喃妥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奎奴普丁/达福普丁的敏感率达100%。虽然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最高,但为了防止耐药菌的产生,临床上应根据药敏结果指导用药,同时仅推荐中重度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使用万古霉素[9]。

可见,2013、2014年我院DDDs前3位均为头孢地嗪、头孢拉定、头孢替唑。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是分离出的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并且对大部分抗菌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分离出的主要革兰阳性菌,但对多种抗菌药物仍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参考文献:

[1] 叶峥嵘,吴琳,朱琳.我院2011-2013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与细菌耐药性分析[J].中国药房,2015,26(14):1935-1938.

[2] 林惊世,顾晟琰,蒋震媚.喹诺酮类抗菌药的耐药机制及其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2012,24(9):8-10.

[3] 李耘,吕媛,薛峰,等.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mohnarin)2011-2012年革兰阴性菌耐药监测报告[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4,30(3):260-277.

[4] 钟桥石,胡龙华.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1,23(12):1148-1149,1152.

[5] 席雅利,范常胜,郭雪梅.细菌耐药性机制的相关探讨[J].医学信息,2013,27(16):609.

[6] 齐海宇,文艳,阴赪宏.临床常见耐药菌耐药机制及治疗对策[J].中国医刊,2013,48(1):1-4.

[7] 李耘,吕媛,薛峰,等.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mohnarin)2011-2012年革兰阳性菌耐药监测报告[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4,30(3):251-259.

[8] 黄惟彬,黄静.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及其致病性与防治研究进展[J].国际呼吸杂志,2014,34(2):100-106.

[9] 向在永.2013-2014年南阳市市区五家三级综合医院细菌耐药监测评价[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5,35(19):1783-1787.

(收稿日期:2015-11-23)

中图分类号:R37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2-266X(2016)11-0051-03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6.11.019

基金项目: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20122A030)。

猜你喜欢
用药频度抗菌药物
应用抗组胺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处方分析
某院2015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及合理用药评价
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分析
微量激素联合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
医学信息(2016年29期)2016-11-28 09:45:48
儿科门诊1850张处方分析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9:41:04
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54例观察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2:14:46
基于BI的个性化抗菌药物用药体系的设计
2013—2015年我院手术药房麻醉药品应用数据分析
上海医药(2016年7期)2016-05-09 23:22:50
2013—2014年华山医院北院门诊心血管类药物应用分析
上海医药(2016年7期)2016-05-09 23:19:59
上海市同济医院2011—2014年口服降糖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上海医药(2016年7期)2016-05-09 23: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