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 杰,粟 伟(深圳大学经济学院;深圳大学创新型城市建设与治理研究中心,广东 深圳 518060)
价值链视角下创意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研究
——以深圳为例
段 杰,粟 伟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深圳大学创新型城市建设与治理研究中心,广东 深圳 518060)
[摘要]新世纪以来,创意产业已经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受到了全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创意产业除了作为产业本身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还能够为整个经济体系带来多方面的正效应,实现经济的增长。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仍然处于微笑曲线的最低端,高附加值仍然是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的目标。在分析创意产业的价值创造过程中,创意产业的集聚现象尤为突出,从价值链视角来研究创意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深圳为例,选取创意产业增加值、创意产业园区数、科技研发投入等指标,构建了创意产业集聚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深圳相关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计算10多年来深圳创意产业集聚因子综合得分;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创意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二者互为因果关系;并将深圳与北京、上海、广州进行横向比较,以借鉴其他城市创意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结合深圳创意产业发展特征,提出促进创意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策略,为深圳构建创意城市指明新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价值链;创意产业集聚;经济增长;深圳
粟 伟(1988—),男,湖南邵阳人,深圳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
自2003年提出“文化立市”战略以来,深圳创意产业以年均25%的速度快速发展,2014年创意产业增加值达1553.64亿元,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1998至2014年,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由6.9‰提高到9.8‰,成为深圳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而在深圳创意产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创意产业呈现出明显的集聚现象。因此,探究深圳创意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对于更好地促进深圳经济的持续发展、更好地提升深圳的综合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
(一)创意产业价值链分析
创意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要素的新兴产业,既有自身的产业链——从创意产品的生产到创意商品的销售,同时又贯穿于各传统产业,丰富了传统产业的内容。跟传统的产业比起来,创意产业具有创新性、渗透性、高增值性、强辐射性、高科技含量以及高风险性等特点。
创意产业以创意为核心,将抽象的文化赋予了经济价值,以实现文化的产业化。这样一个产业化的过程,必然包含了作为生产要素的创意内容,生产创意产品的各个环节,以及最终以创意商品形态实现经济价值的购买阶段。因此,我们可以把创意产业价值链分解为以下几个部分(如图1所示)。
图1 创意产业的基本价值链
内容创意,即创意内容的形成,通常由创意阶层所生产出来。该环节位于创意产业价值链的顶端,是控制整个价值链的关键,是创意产业价值增值的主要部分。生产制造,即将创意内容变成实物形态的创意产品,通过技术、工艺等生产流程批量生产创意产品的环节。营销推广,即创意产品的推广过程,代理商、策划人、经纪人运用各种营销模式将创意产品推向大众,将创意产品价值让渡给消费者的过程。分销传播,产品要变成产业的关键是渠道,电影、电视的播映机构、报刊、电台、演出经营场所以及网络运营商构成创意产业价值链上分销渠道主体,从事创意产品的分销传播活动。交换消费,创意产品只有通过交换消费,才能最终实现其价值。消费者不断增长的需求是创意产业价值链上的最终决定环节,通过创意产品的消费过程得到满足,消费者对整个价值链条具有反馈和互动的作用。
(二)创意产业的生产要素构成
产业发展和价值创造离不开生产要素。同样,在创意产业价值链体系中,从创意内容到创意产品,到创意产业到最终的价值实现,必不可少的是创意产业的各项资本要素,由人力资本、产业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构成。其中,人力资本是发展创意产业、实现价值增值的关键。佛罗里达认为,社会已经分化成四个主要的职业群体:农业阶层、工业阶层、服务业阶层和创意阶层。创意阶层包括了社会的核心人物,例如科学家、工程师、建筑设计师与艺术家等,他们对社会最大的贡献在于为社会提供创造性内容,这些创意要素对整个国民经济有着重大的作用。产业资本是实现创意产业价值增值的保障,创意本身的非物质性使得创意产业的价值实现必须依赖于传统的产业基础。文化资本是创意产业价值链不可缺少的基础要素,创意产业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就是以文化创意为主,创意产业的价值实现离不开文化资本。同时,存在于社会结构关系中的资源,社会资本是一种基于信任合作的无形资产,反映的是整个社会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也是创意产业价值实现过程中的环境要素。
(三)创意产业价值链系统
创意产业是一个经济活动群组,创意产业的价值创造过程可以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增值活动。在创意产业基本价值链的基础上,将基本价值链、价值实现体系和四大资本要素有机结合,通过资本投入和知识产权交易共同构成上下联动、左右衔接、一次投入、多次产出的综合体系,形成创意产业全景价值链系统。这个系统不仅包括内容创意、生产制造、营销推广、传播分销和消费交换在内的创意产业价值链环节,通过价值创造、价值开发、价值捕捉、价值挖掘,最终实现价值最大化与增值过程,同时也整合了创意产业的各项资本要素:人力资本、产业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彼此依赖,相互作用,互为影响,共同构成创意产业价值链系统①厉无畏:《创意改变中国》,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年版,第146页。(如图2)。
图2 创意产业全景价值链系统示意图②厉无畏:《创意改变中国》,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年版,第147页。
(一)深圳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早在1998年,英国率先提出创意产业的概念,随后,创意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受到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关注。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创意产业的发展起步相对较早。1998年,深圳创意产业增加值就已经占到GDP比重的6.89%,其对GDP的贡献率也占到7.75%,2003年深圳提出文化立市战略之后,创意产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2004年深圳创意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就达到了14.97%,创意产业对经济的拉动率也达到了2.33%,见表1。
表1 深圳主要年份创意产业发展指标
(二)深圳创意产业集聚特征
在传统区位论中,影响产业布局的区位因子主要是交通、资源等,而创意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其区位因子不同于传统产业,最先形成创意产业集聚的区域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1. 闲置的旧厂房、旧仓库
在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城市范围的扩张,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工业区逐渐从城市中心向外围转移,城市中心区原有的厂房仓库就被闲置下来。这些闲置的旧厂房租金廉价,室内空间宽敞,正适合创意阶层进行艺术创造;他们将旧厂房本身的沧桑与现代化艺术所具有的时尚结合,营造出一个个充满艺术特色的创意产业集聚区。例如深圳华侨城LOFT创意产业园,正是利用遗留下来的工业厂房改造而成,并进一步吸引大批的创意人才与创意企业,成为全国闻名的创意产业集聚地。
2. 大学、研发机构周边区域
创意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是知识信息时代的产物,对科技和创意的依赖性较大,特别是设计类和多媒体类的产业,因而需要高品质的大学与科研机构。深圳大学的“三号艺栈”就是依托于大学为其提供人才保证和技术支持;同时,开放包容的氛围也是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大学培养出大量的创意人才,在这些大学周边从事创意产业实践活动,逐步形成创意人才的集聚,最终实现了创意产业的集聚。
3. 有特色的古村落、老社区
深圳布吉大芬油画村,就是老社区的一个典型。大芬村最初只是一个很普通的社区,由于偶然的机会,开始制作油画,逐步形成了现在闻名遐迩的大芬油画村。而深圳观澜版画村,原本是一个在城市化进程中衰败的古老村落,因为其古朴的建筑风格和优美的环境,成为了艺术家偏爱的工作场所,进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版画创作者入驻其中,成为独具特色的观澜版画原创基地。
(三)创意产业集聚度的测量
区位熵也称为专业化指数,经常用于衡量一个地区产业结构和全国平均水平之间的差异,可以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评价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其计算公式为:
在本文中,我们用创意产业增加值作为创意产业发展水平的代表。目前国内没有形成统一的创意产业行业标准,为了使得数据具有一致性,本文采用第三产业中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教育以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四个部分加总来进行衡量。根据上述公式及从统计年鉴得到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从1998年至2014年深圳、北京、上海、广州四个一线城市的创意产业集聚区位熵,见表2。
1998年至2014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的创意产业集聚程度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北京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其历年区位熵均保持在2以上,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上海次之,从2001年开始区位熵就已大于1,创意产业集聚初步形成;而深圳创意产业集聚现象形成较晚,直至2007年,深圳创意产业区位熵才大于1,可见深圳创意产业虽然取得了飞速发展,但早期并未形成明显的集聚现象。总体而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城市的创意产业集聚都处于一个逐渐上升的趋势,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产业的集聚会形成规模效益,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区域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会促进该地区产业的集聚。因此,为了更好地研究创意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我们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进行实证分析。
表2 深圳、北京、上海、广州创意产业区位熵
(一)评价指标的选取和数据说明
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从人力资本、产业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四个方面来构建创意产业集聚评价指标体系,共选取了12个指标来测度创意产业集聚度,见表3。
表3 创意产业集聚度评价指标体系
1. 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其核心价值就是内生的、潜在的创造力。本文选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X1)、高校毕业生人数(X2)来衡量创意产业的人力资本现状及规模。创意产业从业人员是一个存量,衡量的是整个创意产业已经拥有的人力资本量;高校毕业生人数是一个流量,衡量的是每年能够为创意产业新增加的潜在人力资本量。
2. 产业资本
创意产业的产业资本,是指进入产品生产制造阶段的资本,包括货币资本、技术资本和生产资本三种职能形式。本文选取了地区生产总值(X3)、地区各项贷款总额(X4)、专利申请数(X5)、第二产业增加值(X6)来衡量创意产业的产业资本。地区生产总值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衡量指标,宏观地反映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地区贷款总额反映了该地区可供给的货币资本情况,专利申请数则衡量了该地区的技术水平,而第二产业增加值则体现了生产制造业所拥有的生产资本现状。
3. 文化资本
文化资本标志着一个社会参与文化活动的广度和水准。本文选取了人均文化娱乐消费额(X7)和创意产业增加值(X8)两个指标,分别从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来衡量整个社会参与文化活动的基本情况。人均文化娱乐消费额反映的是整个社会参与文化活动的投入,而创意产业增加值反映了整个社会参与创意产业活动的产出。
4. 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是存在于社会结构关系中的资源,是一种基于信任合作的无形资产,反映的是整个社会的开放性与包容性。本文选取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1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X11)和对外贸易总额(X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出的是社会总需求,对创意产业的集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反映的是社会的基础投资支出情况,能够减少交易费用,降低交易成本,对整个经济产生正的外部性。
(二)深圳创意产业集聚的动态评价
1. 相关性检验
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对原始数据进行相关矩阵分析,分析结果不难看出,各个指标间的相关系数都在0.3以上,呈正相关关系。同时,采用KMO和巴特利球形检验(见表4)。
表4 KMO 和Bartlett的检验
从上表可以看出,KMO的统计量为0.705,巴特利球形检验Sig为0。该结果表明,样本数据非常适合做因子分析,统计学意义显著。
2. 因子综合得分
运用SPSS软件,根据因子分析结果,得到深圳1998年至2014年份创意产业集聚综合得分,见表5。
表5 深圳创意产业集聚度F值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深圳市创意产业的集聚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创意产业的集聚程度正在逐年上升。
3. 人均GDP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在一个既定时期内某一国家或地区所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本文选取人均GDP来衡量深圳经济发展状况。1998年至2014年,深圳经济发展迅速,人均GDP呈上升趋势,如图3。
图3 近年来深圳人均GDP增长趋势
深圳创意产业集聚度和人均GDP均呈现出上升趋势,二者是否存在相互关系,本文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二者进行实证研究。
(一)时间序列平稳性的单位根检验
格兰杰因果检验的一个前提条件是所考察的对象的时间序列必须是平稳的,非平稳时间序列可能会导致“伪回归”。在检验之前,我们首先要用ADF(Augmented Dickey-Fuller)单位根检验法对时间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见表6。
表6 ADF检验结果统计表
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深圳市创意产业集聚指数F、人均国内生产总值Y样本数据原序列及一阶差分序列均接受原假设,存在单位根,为不平稳序列;进行二阶差分后的序列在5%的显著水平下都拒绝了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是平稳序列,表明创意产业集聚度和人均GDP是二阶单整序列,它们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
(二)协整检验
为了验证反映创意产业集聚程度的集聚指数F和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Y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必须进行协整检验。本文采用Engel-Granger法检验两个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首先,用OLS进行回归,得到协整回归方程:
然后,对回归残差序列进行ADF单位根检验,得到表7:
如上表所示:残差序列的ADF值为-3.280849‰,小于5%显著性水平的临界值-1.966270,且P值为0.0029,小于0.05,表明残差序列通过单位根检验,为平稳序列,这就证明了深圳市创意产业集聚指数F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Y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为了进一步确定两者可能的因果关系,下文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
(三)格兰杰因果检验
格兰杰指出,当两个变量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时,至少存在一个方向上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因果关系的方向如何,可以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来判断。检验结果见表8。
表8 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
由上表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我们不难看到:在滞后期为2的时候,原假设Y不是F的格兰杰原因和F不是Y的格兰杰原因都被拒绝,表明在滞后期为2的时候,深圳创意产业集聚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
(四)评价结果分析
通过对深圳创意产业集聚度和人均GDP两个变量之间相互关系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通过对创意产业集聚度F值和人均GDP 两个变量之间进行协整检验,发现二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说明深圳创意产业集聚跟人均GDP之间是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的;第二,通过对创意产业集聚度F值和人均GDP两个变量之间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发现当滞后期为2时,F值是人均GDP的格兰杰原因,人均GDP也是F值的格兰杰原因,说明创意产业集聚和经济增长存在着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关系。深圳创意产业集聚形成了规模效益,推动了深圳的经济增长,反过来,深圳经济的高速增长为深圳创意产业的发展乃至集聚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从格兰杰检验结果中,我们发现在滞后期为1和3的时候并不存在相互的因果关系,说明深圳创意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强,这可能是由于,相比北上广而言,深圳创意产业集聚形成比较晚,集聚程度还不够,因此我们要借鉴其他城市的经验,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增强创意产业的集聚度,进而实现创意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创意产业价值链由低价值向高价值迈进。
(一)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和提升创意产业价值链
一条完整的创意产业价值链,大致可以分为创意生成阶段、产品生产制造阶段、营销推广传播阶段,最终到达消费者,这几个部分相互衔接,互为关联。创意生成是整个创意产业价值链的上游环节,生产制造是其中游环节,而最下游的环节就是推广以致最终到达消费者的阶段。一个地区创意产业的发展程度,主要取决于该地区创意产业是否属于价值链上游环节。目前深圳创意产业仍然以加工制作的中间环节为主,上游环节的高端创意生产明显不足,终端的营销推广能力有所欠缺。深圳在发展创意产业的过程中,必须优化整个经济结构体系,打造出一条完整的创意产业价值链,在整体上提升深圳创意产业的竞争力水平。
完善创意产业价值链,不是在规模上简单复制,而是结合深圳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逐步调整创意产业价值链构成,探索适合创意产业发展的深圳模式。一方面,生产加工制作是目前深圳创意产业的优势所在,根据价值链微笑曲线,创意产业价值链的中游环节又是价值量最低的环节,因而,单纯依赖生产制作环节不可能成为深圳创意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深圳创意产业的未来,更多的还是需要原创,通过创新来占据创意产业价值链的上游创造环节;另一方面,目前深圳创意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发达的制造业,要继续重视中游价值链的制造环节,同时完善相应的制度和市场机制,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深圳品牌。
(二)强化人才培养机制,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创意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通过将创意转化为产品来实现其价值的,因而创意产业价值链中最重要的是创意人才。加强与外界的交流,营造开放的环境,吸纳更多的创意人才,才能更好地实现创意产业的发展。2008年被授予设计之都以来,深圳更加积极向创意城市迈进,更需要大量的创意人才作保障。因此,强化与完善人才的培养引进机制,是深圳吸引创意人才、实现创意内容集聚的关键。
一方面,要依托于本土高校,加大教育研发投入,重视创意人才的实践学习,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既要充分利用大学和科研机构丰富的资源与人才优势,对创意产业发展形成良性的知识外溢,同时也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和就业机会;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机制,通过制定各种有吸引力的人才优惠政策,更好吸引国内外创意人才的集聚。
(三)借助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科技与文化的融合
文化创意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都属于深圳的支柱产业。借助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是深圳创意产业进一步向高附加值的价值链顶端迈进的重要环节。创意产业的价值实现过程是从无形的作品到有形的产品,到最后能够实现其价值的商品。通过将高科技融入无形的作品,一方面,高新技术大大拓展了创意产业的表现形式,如多媒体演艺业;另一方面,科技创新也催生了相应的新产业业态,如依赖于互联网的网络文化。由网络技术所催生的网络文化,为创意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市场基础。因此,逐步完善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市场机制,完善文化与科技融合及转化的平台服务,推动文化科技成果的市场化,是实现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关键,是创意产业实现市场价值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肖骁.创意产业价值链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8(3).
[2]厉无畏.创意改变中国[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
[3] 贺媛媛,刘军.基于价值链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路径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1).
[4]张艳辉.价值链视角下创意产业功能演化研究[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5]郭梅君.创意转型——创意产业发展与中国经济转型的互动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6]张科静等.基于价值链的创意城市竞争力指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9(4).
Study of Creative Industry Agglomer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the Perspective of Value Chain in Shenzhen
DUAN Jie, SHU Wei
(School of Economics, Shenzhen University, Guangdong Shenzhen 518060)
Abstract:Since the new century, creative industry has been a way to transfe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 very important means to promote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and economic growth realizing, which has earned the widespread attention around the world. Creative industry in China is developing rapidly, but it is still in the bottom of smile curve so that high additional value is still the important objectives of creative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During analyzing the value creation of creative industry, the agglomeration phenomenon is especially obvious, so there ar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eative industry agglomer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alue Chain.Taking Shenzhen for instance in this paper, selecting the index such as the number of employee in the third industry, the added value of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the number of creative industry park, the number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tc. to build up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reative industries agglomeration, then based on the recent respectrive data in Shenzhen, caculate the comprehensive score of creative industry agglomeration in Shenzhen through Factor Analysis;And through Granger Causality Test, obtain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reative industry agglomer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Horazontally comparing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development in Shenzhen with Beijing, Shanghai and Guangzhou etc, borrow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these cities.On this basis and combining with the creative industry development feature in Shenzhen, put forward the strategies of promoting the creative industry agglomer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to indicate a new development path for Shenzhen to be a creative city.
Key Words:Value Chain, Creative Industry Agglomer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Shenzhen
[作者简介]段 杰(1970—),女,甘肃兰州人,副教授,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与区域经济;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GD13CYJ08);深圳大学创新型城市建设与治理研究中心课题项目。
[收稿日期]2016-3-1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572(2016)02-0092-11
﹝责任编辑:冯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