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避我国对外贸易“贫困化增长”隐患的策略研究

2016-05-12 02:23曹兰英
关键词:贸易条件社会福利

曹兰英

(河南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 河南 洛阳 471023)



【经管探新】

规避我国对外贸易“贫困化增长”隐患的策略研究

曹兰英

(河南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 河南 洛阳 471023)

摘要:从贸易条件、显性比较优势、资源环境和社会福利等多个角度综合研究我国是否发生贫困化增长,结果证实我国不完全具备“贫困化增长”发生的条件。但我国出口产品具有较低的附加值,出口商品结构有待提高;资源和环境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受到严重破坏,出现生态贫困;技术升级缓慢、外贸“联动效应”弱等原因使我国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社会福利提高缓慢,存在“贫困化增长”的隐患。

关键词:贫困化增长;贸易条件;社会福利

一、引言

“贫困化增长”的概念是由印度经济学家巴格瓦蒂20世纪50年代首次提出的。它是指一些发展中国家所生产和出口的多为低附加值、需求弹性较低的初级产品,在通过扩大出口来达到收益增加的同时,会导致出口产品价格降低和本国贸易条件恶化,出现社会福利净损失,本国居民真正的收入和个人消费水平因此下降。彼特·林德提出:“贫困化增长”发生要具备三个必要条件:一是经济增长更多地倾向出口部门;二是出口国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出口拉动,出口贸易条件下降会给国内福利水平造成不利影响;三是出口的商品需求弹性较低,出口量增加会引起均衡价格大幅下降,而均衡数量只出现小幅上涨。我国学者王如忠补充提出了“贫困化增长”发生的第四个条件:出口国是一个贸易大国,出口国扩大产品对外出口量足以影响到该产品在世界市场的价格,会降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贫困化增长”越来越成为困扰发展中国家贸易发展的一个难题。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过去多年一直受出口导向型战略指导,出口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比较大,出口商品结构偏低,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中游、“微笑曲线”的底端。因此“贫困化增长”一直被我国众多学者所关注。国内学者龚家友、钱学峰分析了我国20年的外贸总量指标数据,认为“贫困化增长”发生的必要条件我国是满足的,我国目前存在“贫困化增长”[1]。林林等从“贫困化增长”的前提条件、贸易条件以及国际竞争力角度论证了我国出口贸易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扩张可能导致“贫困化增长”[2]。邓志新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要素市场出现了严重扭曲现象,要素集中至一到两个部门,出口量的大幅度上升使出口部门出现低价竞销现象,出口价格的持续下降使价格贸易条件持续恶化,进而发生“贫困化增长”[3]。刘渝琳和梅新想从贸易条件的角度判定我国并没有发生“贫困化增长”[4]。刘萍和汪艳均从贸易条件分析认为我国对外贸易已发生“贫困化增长”[5-6]。综观学者的观点,大家局限于从贸易条件的变化来验证“贫困化增长”的发生与否。笔者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贸易条件只是社会福利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我们应该在贸易条件的基础上综合资源及社会福利等其他角度,来全面综合地研究一国“贫困化增长”发生的可能性,这样才能较为全面客观地判断一国贸易增长状况。

二、我国“贫困化增长”的条件分析

(一) 我国GDP与出口额的相关性分析

研究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出口总额(EX)的关系,需要找出GDP与EX各自的变动趋势。通过观察2000—2014年我国GDP和EX数据可以看出,我国GDP和EX是逐年上升的(图1);从GDP与EX的相关图(图2)则大致可以看出我国GDP增长和EX增长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两者呈现非线性曲线相关关系。

图1 2000—2014年我国GDP与EX的时间序列趋势

图2 GDP与EX相关图

注:数据来源于http://www.stats.gov.cn/

为了进一步对我国GDP与EX的相关性进行检验,我们选取EX为解释变量,GDP为被解释变量,创建一元回归模型。在进行回归分析时,首先要检验数据是否具有平稳性。利用Eviews 3.1对GDP和EX进行ADF检验得知,GDP与EX的t值分别为1.314 921和2.416 304,为正值且大于方程的临界值,没有理由拒绝原假设,于是可以认为二者的数据均是非平稳的。因此,必须要对GDP和EX的数据进行单整,消除数据的非平稳性才能建立模型进行回归。用Eviews 3.1分别对GDP和EX进行一阶单整以后,根据两者的时间序列图和ADF检验值可知,单整后的数据具有平稳性,所以二者是协整的,传统的回归结果是有意义的。利用平稳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首先创建方程模型为:LnGDP = α+βLnEX+ε,对GDP、EX取对数后进行回归分析,由图3可知,可决系数为0.920 585,调整的可决系数为0.914 477,说明该方程的拟合优度较好。EX的系数为0.908 123,是GDP对EX的弹性系数,表明EX增加一个百分点会导致GDP同时上升0.908 123个百分点,说明EX和GDP存在较强的线性相关关系,出口额增长对我国GDP增长具有较大拉动作用。

图3 GDP对出口额的回归分析

(二)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分析

对外贸易依存度表示一国对外贸易总额所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它反映的是一国经济发展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外。外贸依存度太低,表明本国经济不容易受国外经济环境影响,但也表明本国基本没有享受到参与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给本国带来的好处;外贸依存度过高,表明本国经济较容易受到其他国家经济波动的影响。从表1可以看出,2014年我国货物贸易总额达到266 922亿元,相对于2008年增幅达48.35%。2014年GDP达到636 463亿元,与2008年相比增幅达100.93%。外贸依存度虽从2008年的56.80%下降至2014年的41.94%,但不能否认我国经济的发展高度依赖出口。

表1 2008—2014年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4》

(三) 我国出口产品的需求弹性分析

表2描述了2013年我国各种类型产品的出口额相对于我国出口总额的占比。2013年我国出口货物总额为22 090.04亿美元,其中需求弹性高的商品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78%。这类产品主要有三大类:一是机械及运输设备的出口额为10 385.34亿美元,占比约47%。这类产品在我国主要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进行生产的。二是轻纺制品,出口额为5 522.51亿美元,占比25%。它的生产主要通过利用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获得竞争力,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三是化学品及有关产品,出口额1 196.17亿美元,占比约6%。需求弹性低的商品出口总额占比只有22%,主要也有三大类:一是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占比约16%;二是矿物燃料、润滑油有关原料,占比3%;三是农产品及其他,占比3%。因此,总的看来我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较高,不满足出现“贫困化增长”出口产品需求弹性低这一必要条件。

表2 2013年我国各类商品出口额相对出口总额的占比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4》

(四) 我国的国际贸易地位分析

近30年来,我国经济以年均10%左右的增长速度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尽管2012年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GDP的增速有所放缓,维持在7%-8%之间,但持续的经济增长推动了中国中产阶层财富的积累以及全球贸易的增长。从表3可以看出,2009年以来我国进出口总额逐年升高,2013年达4.16万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3.48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2014年达到4.30万亿美元,再次超过美国(3.70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

表3 2008—2014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变化表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4》

通过以上分析得知,我国作为贸易大国,GDP与出口额具有较大相关性,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出口产品价格弹性也较高,满足了发生“贫困化增长”四个前提条件中的三个,确实具有出现“贫困化增长”的隐患。

三、我国“贫困化增长”的存在性检验

(一)基于贸易条件视角

“贫困化增长”与贸易条件具有较大的相关性,它会伴随着贸易条件的恶化而发生,贸易条件分为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单要素贸易条件。贸易条件的变动对经济造成的影响与技术变化对经济的影响相类似,一国的贸易条件上升和技术发展进步会使产出在同等投入的前提下得到提升。

1.价格贸易条件变化趋势分析

价格贸易条件是国际贸易理论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指的是商品的出口价格指数和进口价格指数的比率,即NBTT=Px/ Pm× 100%[8]。用价格贸易条件计算公式得出的商品出口对进口交换比可以大致衡量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的商品交换能力,如果计算结果增大表明交换能力提高,则一单位出口商品能换来的进口商品的数量增加,价格贸易条件改善,该国从贸易中获得更多好处。价格贸易条件恶化可能会致使“贫困化增长”的发生,说明本国出口商品相对于国外进口商品的交换能力降低。价格贸易条件恶化可能会致使“贫困化增长”的发生,说明本国出口商品相对于国外的进口商品的交换能力降低。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动表现出该国的贸易利益发生变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这一指数并不能表示一国从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中所得到的绝对利益。从2001年为基期计算的进出口价格指数变化趋势线(图4)可以看出,我国自2001年起,进口价格指数和出口价格指数都不断地上升并且呈现持续攀升的变动趋势,进口价格指数增率高于出口价格指数增率。

图4 以2001年为基期计算的进出口价格指数变化趋势线

从图5可以看出,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自1997年以后基本呈现下降趋势。2009年,金融危机对我国贸易造成较大的影响,我国的进出口价格指数均下降,进口价格指数相对于出口价格指数来说出现了更大幅度的下降,价格贸易条件有所改善。从2009年至今,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出现陡升陡降、剧烈波动现象。随着我国产业的不断升级和技术创新的加强,2014年,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有所改善。

图5 我国各年的价格贸易条件变化图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4》

2.收入贸易条件变化趋势分析

收入贸易条件在数值上为价格贸易条件和出口量指数的乘积,公式为:ITT=NBTT*Q。收入价格指数又称为出口上的进口能力,表示经济发展与扩大消费的能力。当出口数量指数上升速度快于出口价格指数下降速度时,出口量的增加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由于出口价格下降而导致损失的不利影响,所以价格贸易条件与收入贸易条件会呈现出相反的变动趋势,收入贸易条件会得到改善。因此,仅用收入贸易条件来判定一国产品是否具有竞争力存在局限性,收入贸易条件不能很好的反映出一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和实际竞争力。

图6是我国收入贸易条件与单要素贸易条件变化图,从中可以看出:自1981年起至2014年,我国出口量的大幅上升致使我国收入贸易条件从16.8上升到396.3,上升了约24倍,我国价格贸易条件下降引起的损失由我国不断增加的出口量所弥补。但我国主要以加工贸易的形式进行,我国的出口额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外商投资企业进行生产并出口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因此,收入贸易条件与价格贸易条件相反的变动趋势反映出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我国对外贸易主要靠提高出口量拉动经济增长。

图6 我国收入贸易条件与单要素贸易条件变化图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4》

3.单要素贸易条件变化趋势分析

单要素贸易条件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的价格贸易条件和出口部门某要素(一般为劳动)生产率的乘积,所得数值表示一国单位劳动力在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交换国外产品的能力。劳动生产率提升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出口产品价格降低,单要素贸易条件上升的同时可能会伴随价格贸易条件下降,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所带来的收益不会被由此引起的出口商品价格下降全部抵消。

由上图6我国单要素贸易条件变化曲线可以看出:自1981年以来,我国单要素贸易条件大幅提高,这说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我国各部门劳动生产率有了很大的提升,抵消了出口产品价格降低所带来的不利影响。200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世界市场需求下降和我国出口量下滑,使我国单要素贸易条件出现明显波动。2012年以后开始下降,说明我国各部门劳动生产率尽管有了很大的提升,却抵消不了出口产品价格降低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贫困化增长”理论认为只有价格、收入、要素贸易条件均下降时才会出现“贫困化增长”,而由以上实证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价格贸易条件长期以来呈现下降趋势,近几年已有所回升;收入贸易条件每年都有所上升,单要素贸易条件也呈现上升的态势,我国存在贫困化增长的必要条件并不充分,所以我国经济并没有出现“贫困化增长”。

(二)基于资源环境与社会福利视角

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衡量不仅包括经济效益,还应该综合考虑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福利水平。“贫困化增长”的实质是社会福利水平的降低,“贫困化增长”发生的“显示器”是一国出现恶化的贸易条件,对外贸易状况仅仅是社会福利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其全部,仅从贸易条件的角度去判定一国有没有发生“贫困化增长”是不完全合理的。因此,我们还应该从资源和社会整体福利的角度去分析中国是否存在“贫困化增长”。

我国的对外贸易在迅速发展的同时致使我国的资源环境为之付出很大代价。出口的初级产品消耗了国内大量资源,破坏了国内环境。化工农药等产品的生产出口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煤炭等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环境失衡。资源环境的破坏限制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劲,使我国出现“生态贫困”。

判断一国对外贸易的贡献度不能只考虑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还要看其是否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福利是能提高人们生活幸福度的各种因素,既包括物质生活上的富足,也包括内心世界的满足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年增加的出口额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GDP由1978年的3 650.2亿元上升到2014年的636 463亿元,增长了约174倍,居民的收入与消费水平分别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提高。2014年我国人均GDP尽管已达7 261.58美元,但仅占美国人均GDP的13.8%,是世界平均水平的64.2%,在世界排名还是在90名左右。按照世界银行有关标准,我国还有2亿左右的贫困人口,我国依然存在较大的贫富差距,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者工作量大,工资待遇较差,部分劳动者人身安全甚至得不到保障,社会整体福利水平还比较低。

由以上分析可知,我国的贸易条件并没有显示我国发生“贫困化增长”,但我国的资源环境为之付出了较大的代价,社会整体福利水平偏低,由此可见我国仍有发生“贫困化增长”的潜在可能性。

四、消除我国“贫困化增长”隐患的策略

(一)创立有中国特色的贸易理论指导我国的贸易实践

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在重商主义观点的指导下,我国通过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出口,限制进口,追求出口创汇和贸易顺差,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对外贸易中的主要形式是加工贸易,结果使我国成为世界制造工厂。我国大量生产并出口资源密集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飞跃式发展。然而,在出口量攀升的同时,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的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出现了低价竞销,在国际分工中处于被动地位,陷入比较优势陷阱,贸易条件恶化。 因此突破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局限,创立有中国特色的贸易理论指导我国的贸易实践就要为我国学者所重视。因为每一种贸易理论都有它的局限性,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但我国具有独特的社会政治环境、独特的经济环境,我们应立足国情,脚踏实地研究自己的贸易实践,在借鉴传统贸易理论的基础上,积极探究创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对外贸易理论来指导我国对外贸易实践的健康发展。

(二)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改善贸易条件

目前,中国的关税和对外贸易政策是鼓励企业使用外国产的设备而不使用国产设备, 高技术含量机器设备和软件的进口占中国进口的很大部分。结果导致出口和进口产品价格的严重落差。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人口来说极为贫乏,因此,未来我们面临的真正经济问题是中国人均资源拥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们要向经济强国转变,就必须成为以生产高技术含量产品(包括机器设备的生产)为支柱产业的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侧重于生产机器设备和装备制造业以及其它技术含量高的产品,进口则以资源和初级产品为主。因此,我们要加强自主创新,提升我国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发挥技术溢出效应,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另外一方面,使我国出口产品的加工往纵深方向发展,进行细加工、深加工,获得非价格竞争优势,改善贸易条件,消除“贫困化增长”的隐患。

(三)加大政治体制改革力度,增强贸易“联动效应”

贸易“联动效应”指各部门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因国际贸易得到加强,并最终促进经济发展。我国较低的市场化程度导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国内企业和外贸企业之间、贸易与科技、工业间缺乏“联动效应”。地方政府为了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阻碍了当地资源的流动;我国外贸企业出口的主要形式是加工贸易,加工贸易两头在外,我国只负责加工组装环节,产业链由跨国公司控制,生产要素与国内企业的联系甚微,阻碍了我国优化贸易结构和发挥贸易的前后带动效应;工业和科技是外贸的支撑,出口产品附加值与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工业企业的创新与科技的发展。我国工业科技与贸易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工业企业缺乏足够的创新动力。因此,增强贸易“联动效应”的关键,在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如何使地方和中央的步调保持一致,如何使我们整个国家的收益最大化,同时又能兼顾地方的收益最大化,这将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难点也是重点。我国必须加大力度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早日实现各级政府官员都能有民族责任感,顾大局、重科学效率、重服务民众和市场,同时又能引导各类企业有效合作,使“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我国对外贸易才能健康快速稳定发展。

(四)实行有管理的贸易,维持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我国可以通过对出口贸易实行有序管理,通过调节贸易量来调节贸易价格,进而改善贸易条件。政府应该通过对低价竞销的企业限期整改、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出口秩序。鼓励企业进行创新,给予出口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出口优惠政策,形成良好的出口氛围,支持出口产品品牌建设。对一些重要战略或稀有资源,为了能够可持续发展,为了后代子孙的利益,政府完全可以收归国有进行垄断,实行有管理的出口,甚至禁止出口。对一些造成环境污染产品的生产,政府应加大监督、治理力度,甚至迫使其停产。这些做法可能会导致中国的出口增长速度放慢,对外贸易占中国GDP的比例下降,但这是保证我国未来经济进一步高速增长,国家经济实力综合提升,社会福利水平整体提高,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经历的调整过程。

五、结 论

当一个国家贸易条件下降导致的损失无法由扩大的出口量进行弥补,社会整体福利出现净损失时就会出现“贫困化增长”,“贫困化增长”会对该国的经济造成严重影响。“贫困化增长”的发生要满足四个前提条件,我国出口商品主要以机电、机器设备和纺织制品为主,这几类商品的需求弹性较高,不满足“贫困化增长”发生的条件;我国制成品的显性比较优势表明我国制成品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整体社会福利有了显著提高,由此得知我国并没有发生“贫困化增长”。但我国出口产品具有较低的附加值,出口商品结构有待提高;资源和环境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受到严重破坏,出现生态贫困。这些说明我国仍存在“贫困化增长”的隐患。 目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结构调整期,只要从理论上、政策上、行动上下大功夫,致力于内在经济环境的优化,就能从根本上消除贸易“贫困化增长”隐患,实现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龚家友,钱学峰.中国对外贸易贫困化增长的实证分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3(4):25-27.

[2]林林,周觉,林豆豆.我国贸易战略选择与“贫困化增长”[J].国际贸易问题,2005 (6):14-20.

[3]邓志新.市场扭曲条件下的出口贸易过度竞争与“贫困化增长”陷阱[D].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

[4]刘渝琳,梅新想.“贫困化增长”的衡量:贸易条件及其局限性[J].经济问题探索, 2012(2):165-172.

[5]刘萍.我国煤炭国际贸易的“贫困化增长”问题研究[J].煤炭技术,2014(3):3-5.

[6]汪艳.中国对外贸易“贫困化增长”的实证分析研究[J].特区经济,2014(7):25-27.

[7]刘丽杰.浅谈中国对外贸易中的“贫困化增长”问题[J].北方经贸,2010(2):22-23.

[8]张鸿,文娟. 国际贸易[M].第1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7-34.

[9]BALAGTAS J V, HOLT M T. The Commodity Terms of Trade, Unit Roots, and Nonlinear Alternatives: A Smooth Transition Approach[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08, 91(1):87-105.

[10]REINERT K. The Princeton Encyclopedia of the World Economy[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0:1085.

Strategies to Eliminate Hidden Dangers of “the Impoverished Increase” in Foreign Trade

CAO Lan-ying

(Hen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Luoyang471023,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whether an impoverished increase will take place in China comprehensively in terms of trade,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and social welfare, which results in that China doesn’t have such a complete condition of that. However, export products of our country have lower added value and the structure of export goods have much room for improvement. With rapid economic increase,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have been damaged, which results in the ecological unbalance. Meanwhile, slow upgrading of technologies and feeble linkage effect of the foreign trade lead to deterioration in price trade, slow growth in social welfare, and hidden dangers about the impoverished increase exist. Therefore, practical strategies are brought forward to eliminate hidden dangers and boost healthy and stable growth of the economy.

Key words:the impoverished increase; terms of trade; social welfare

文章编号:1672-3910(2016)02-0074-07

中图分类号:G790.2914

文献标志码:A

作者简介:曹兰英(1968— ),女,河南洛阳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应用经济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12CJL052);河南省社科规划办项目(2013BJJ080)

收稿日期:2016-01-04

DOI:10.15926/j.cnki.hkdsk.2016.02.011

猜你喜欢
贸易条件社会福利
从“和谐发展”到“共享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福利重要著述的发展逻辑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贸易条件的影响研究
我国猪肉贸易条件变化及影响因素
贸易条件对实际汇率的影响
——基于国际经验的对比分析
英国计划推进儿童社会福利改革
社会福利视角下的专利制度问题
社会福利与欧债危机
中国贸易条件变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论中国的社会福利建设:在转型经济体中提供退休收入
贸易条件及中国制成品贸易条件变动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