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卞小燕
驻站记者如何应对突发事件报道
——“6·23”盐城特大龙卷风冰雹灾害抢险救灾报道心得
□ 文/卞小燕
·采写札记·
骤临大灾,驻站记者要在第一时间准确判断突发事件的传播价值,快速深入现场,并成为“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全能型战士,才能守土有责,在第一时间发声,客观、权威地进行报道,向社会传递受众最关心的第一手信息。应对突发事件,驻站记者功夫源于平时各方面的积累,人脉的积累,写作能力的积累,作风的磨练,关键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
驻站记者 突发事件 应变能力 新华日报 灾害
6月23日14:20-14:50,盐城阜宁、射阳两县遭遇特大龙卷风冰雹灾害,最大风力超过17级的飓风在数十公里长、1.7公里宽的区域内横扫而过,顷刻间造成8970多户、31841间房屋倒塌受损,99人遇难,846人受伤……
骤临大灾,对媒体人而言无疑是一场大战役。作为《新华日报》驻盐城站的一名记者,如何才能守土有责,在第一时间发声,客观、权威地报道灾情和抢险救灾情况,向社会传递受众最关心的第一手信息,这些都考验着党报驻站记者的采访和应变能力。
“6·23”盐城特大龙卷风冰雹灾害是当时一大焦点灾害事件,然而要在第一时间内,准确判断突发事件的传播价值并非易事。
6月23日15:30,灾害发生一小时左右,记者在微信朋友圈看到阜宁县吴滩街道党工委书记许山发出的首条求助信息:吴滩蔡河村三个组遭龙卷风冰雹袭击,有人员伤亡,并配有现场图片。记者立即联系许山,但由于对方信号受阻,电话怎么也打不通。记者随即拨打阜宁县委宣传部的电话,得到的答复是下去摸情况的工作人员手机联系不上,目前还没有回音,具体受灾情况尚不清楚。
坐等肯定不行,先得做点功课。记者迅速从网上搜索相关信息,发现江苏6月份发生龙卷风次数约占全年21%,多发生在南通和响水、阜宁一带。其中较重的几次是1966年3月3日凌晨1点,盐城3个县遭遇龙卷风,87人遇难;仅3个月后, 6月3日凌晨,盐城3个县再遭龙卷风袭击,80多人死亡;同年6月18日,阜宁、响水等地又遭龙卷风袭击,死亡3人,重伤1人。此后的1975年、1981年、2000年,盐城都有龙卷风袭击记录,但威力、影响都不是特别严重。
这次龙卷风会不会发飙?在暂时没有信息的情况下,记者迅速向盐城市气象局求证,对方当时监测信息为“瞬时最大风力12级”。而盐城市民政局的负责同志电话一直占线。巧的是,记者在朋友圈还看到一位朋友途经受灾现场拍摄的图片,立即与她连线。16:23,许山那边信号似乎好些了,发出了第二条求助信息,16:25,第三条……记者成功拨通了许山电话,他只说了句“灾情严重,还有人被埋在下面”便匆匆挂断。十万火急!必须立刻去现场!记者当即向报社值班领导汇报情况。16:30,记者奔赴受灾现场。
一上车,记者争分夺秒,迅速进入工作模式,把一路上所见与风灾有关的信息全部记录下来,并保持与阜宁对接,及时向报社值班领导汇报。进入灾区,下起倾盆大雨,许多受灾路段被倒下的电线杆和树木堵住,在阜宁金沙湖景区附近,被龙卷风洗劫后的场景令人触目惊心。当官方统计的遇难人数从10人上升至51人,再到78人时,报社领导明确指示,当晚要发一篇消息和一篇现场直击式通讯。
突发灾害性事件,首次报道非常重要,党报更要先声夺人,在舆论场上掌握舆论的主动权。而作为驻站记者,这个时候有责任在第一时间全方位、多角度向读者呈现充足的信息。救援现场、救治灾民的医院、献血点、灾民安置点,以及交通、消防、卫生、民政等部门的抢险救援情况,面广量大的采访都需要抓紧完成。
虽然采访时间紧、任务重,但值班领导和编辑中心给了记者很大空间,鼓励记者“不要急,采访尽量充分一点,无论多晚我们都等。”当晚,记者完成稿件已是凌晨2点左右,而后方值班人员则一夜未眠。6月24日,《新华日报》不仅在一版头条刊登消息,而且拿出三版整版做成焦点新闻,图片视觉冲击力强,版面效果好,在当天众多媒体报道中更有气势和看点。
报道突发事件,“我在现场”应成为记者孜孜以求的职业操守。如果新闻做得不够好,原因之一就是记者不在现场,或者在现场而未深入其中。在灾区首轮连续8天的采访中,记者一路直击,许多稿件都是在现场完成。而那段时间,全国有300多位新闻记者云集灾区,如何采写出与别人不一样的报道,同样是个大挑战。
阿特斯协鑫阳光电力有限公司是这次受灾最严重的企业之一,龙卷风扫过,近4万平方米厂房坍塌,厂区内狼藉不堪。消防官兵在完成被困人员的搜救后,着手对车间内存放的15种高危化学品进行输转。如何确保这些“定时炸弹”在转移中不泄漏、不爆炸,是这次风灾中的另一场特殊战役,更是社会关切的热点。
6月25日,阿特斯外围拉起警戒线,值勤交警、志愿者不让任何人进入,连记者在外围拍照都遭到阻止。驶离阿特斯,记者不甘心,再次调转车头。如何进入阿特斯?记者考虑到驻站时积累的本地人脉资源;另一方面,利用省级党报记者的身份,与现场负责人沟通。功夫不负有心人,记者最终顺利冲破层层“封锁”,获批进入危化品输转现场采访。烈日之下,在现场守候的两三个小时里,记者抓紧了解背景,采访输转进展情况,中午11:40,消防人员进入重危区,记者第一时间向集团新闻客户端“交汇点”发回现场图片报道。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记者三赴阿特斯,直到消防人员将最危险的硅烷、三甲基铝全部安全转移。
虽然救援阿特斯的报道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及时见报,但“有准备就不会浪费”。在后期省委宣传部确定报道的四位典型人物中,就有在阿特斯负责抢险救援行动的前沿指挥、省消防总队培训基地主任陆军。记者接到采访任务时,陆军已撤离灾区,不过,由于之前对阿特斯救援现场进行了大量采访,与陆军等众多指挥官都有接触,所以记者在写稿时通过电话连线,很容易就还原了输转现场,报道一气呵成。
讲述废墟上的故事,更要彰显抗灾精神,传递大爱大义。普通群众和灾区人民亲如一家,同样通过故事来呈现。为给伤员献血,阜宁陈集镇农民陈志、倪敢建凌晨4点骑车30公里赶到血站,灾后两人又捐赠2万多元物资。为犒劳救援官兵,军嫂孙薇送来煮好的鸡蛋,但士兵们忙着抢险,水也不肯喝一口,把孙薇急得哭起来。
除了挖故事,还要正视听。救灾一线,往往由于时间紧急,各种信息横飞,对不实信息或已经形成舆论焦点的信息,记者要有理性辨析的能力和调查真相的勇气。6月26日,一篇题为《被压72个小时的一残疾老人获救》的报道在网络迅速传播,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省委宣传部交待记者连夜采访核实。接到任务后,记者赶到陈良镇丹平村,找到被救的当事人张维田,了解到老人23日遇险后曾被救起送医,26日当天在家中废墟上揭毡布时突然晕倒,再次被救。为了核实清楚,记者又采访了老人的亲戚,他们表示“天天看到张维田”、“ 还帮他拎过东西”,村民也说“他来村里领过食物”,随后救治老人的医生也证实张维田在灾情发生当天就由他亲手救治,所有信息都证实“老人被压72小时获救”报道不实。当这篇500多字的报道发给报社终端时,已是晚上11点左右。
无限贴近现场、深入现场,现场就是记者的战场,是记者最重要的“ 责任田”。
□ 2016年6月25日,消防官兵在紧急处置阿特斯公司受灾厂房中的危化品。(新华社/发)
7月4日,离“6·23”盐城特大龙卷风冰雹灾害过去已有十日,驻站记者跟随《新华日报》一位副总编和一位主任记者一起,重返灾区,对抗灾救灾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深度挖掘抗灾救灾背后蕴藏着的精神力量。
交稿时间锁定6日上午,而4日下午我们才到达灾区,时间非常紧急。在这不到两天时间里,大家深入一线现场、走访人物、深挖故事、采访当地主要领导,全盘掌握面上情况,研究提炼主题,拟定报道方向,采访进行到凌晨,写稿更是通宵达旦。6日上午,成稿送审。8日,《新华日报》一版重要位置,刊登了盐城特大龙卷风冰雹灾害抢险救灾纪实通讯——《狂风中屹立不倒的强大力量》,并配发评论《铆足精气神 建设新江苏》。对于这篇8000字的纪实报道,报社评报小组认为“题材重大,构思精当,采写扎实,行文大气,激情洋溢,体现了新华水准新华高度。”这篇报道也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是风灾过后,在众多媒体轰炸式碎片化报道中极少能冷静分析,延伸总结、提炼提升的报道,这也反映出党报的责任和担当。
回首“6·23”报道,无论是前期单独作战,还是后期与报社派来的记者抱团合作,驻站记者因独特优势最容易接近现场,并全程参与整个报道,这些既是对驻站记者能否勇挑重担,快速反应的考验,又是对驻站记者诸多能力的一次极好的锻炼和提升。反思“6·23”报道,面对突发事件,驻站记者应具备哪些素质?
对“第一时间”要有更加清晰的概念。如何在第一时间获得信息,驻站记者在平时工作中要广交朋友,注重人脉资源的积累,广布“信息源”。事件发生后,要在第一时间快速对新闻传播价值作出判断,并及时与报社沟通。事件突发,与鞭长莫及的本部记者相比,驻站记者占了一个“快”字,但受主、客观条件制约,这个快还有更多的提升空间。
新闻等不起,特别是突发事件,要求驻站记者“说走就走”,要在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并“武装到牙齿”,会开车,会摄影,会在车上快速写稿,“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从这个角度讲,驻站记者必 须是时刻准备着的“全能型战士”。同时,这个“快”字还要求驻站记者成为一名全媒体记者。每天,不仅要为《新华日报》提供鲜活的文字稿,还要为“交汇点” 的“滚动直播”提供最新信息,记者要脚踩风火轮,第一时间到现场,快速在手机上形成有质量的图文。
要做好一名驻站记者,功夫还在平时各方面的积累,除了人脉的积累,写作能力的积累,还有作风的磨练。做记者十多年,顶风冒雨、不舍昼夜采访写稿已是家常便饭。灾害发生后,作为《新华日报》唯一一位驻盐城站的记者,关键时刻要扛起责任,什么苦都能吃。灾情发生当晚,记者采访基本都泡在雨中,接下来的一周里,由于淋雨、水土不服和肠胃不好的原因,腹泻得几乎脱水,吃药也不顶用。考虑到灾区没有厕所,克服困难的最好办法就是少进食,每天除勉强吃顿早饭外,连水也不敢喝。6月30日晚,记者在坚持完成首批报道任务后撤离灾区,是这次风灾报道最后撤离的媒体人。
能战斗仅是一方面,记者还要有强烈责任心。为了核实张维田老人“被埋72小时获救”的报道,记者夜访丹平村,当时大型机械开赴村头,汽车进不去,许多人劝记者不要去找张维田,打电话给村主任了解情况即可。事实证明,要在灾区找到一个人非常困难,但记者坚持“不见到当事人,宁可不写稿”。当晚,在没有任何光亮的灾区高一脚低一脚,走了近一个小时才找到村部,从村部安置点赶到当事人家中,最后在路上堵住了张维田。老人听力不好,交流困难,记者借着手机亮光,与老人纸笔对话,可以说整个采访费尽周折,但千方百计找到核心人物,了解事实,还原真相,这篇短短几百字的稿子背后,源于记者对新闻的敬畏。
(作者单位:《新华日报》驻盐城记者站)
编 辑 梁益畅 46266875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