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在脑外伤治疗中的效果①

2016-05-11 01:42曹彦鹏田荣振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6年2期

曹彦鹏,刘 宁,田荣振,屈 洋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脑外二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10)



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在脑外伤治疗中的效果①

曹彦鹏,刘宁,田荣振,屈洋

(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脑外二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10)

摘要:目的:对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在脑外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从我院选取在2013-06~2014-06期间接受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的脑外伤治疗患者74例,共分成2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观察组进行早期颅骨修补和脑室腹腔分流术,对照组所进行的脑室腹腔分流和颅骨修补术之间相隔3~6个月,先进行脑室腹腔分流。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相比,预后良好例数明显偏低,重度残疾数也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术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外伤,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关键词:早期颅骨修补;脑室腹腔分流;脑外伤治疗

脑组织作为人体各个器官正常运转的指挥官,起到的作用非常重要。而脑外伤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症,在进行颅骨修补术时,其并发症较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临床医师在不断地对这方面进行研究,就是为了避免颅骨修补术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居高不下。当前,许多医院都普遍应用了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来对脑外伤进行治疗,因此,为了探究它的临床效果,现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选取在2013-06~2014-06期间接受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在脑外伤治疗的患者74例,所有患者经过各项检查确诊为脑外伤颅骨缺损和外伤性脑积水。其中男48例,女26例,年龄18~67岁,平均(34.5±6.2)岁,且按照GC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分别是:3~5分14例,6~8分25例,9~12分35例。7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脑损伤状况,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且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观察组同时进行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实施麻醉,为了把引流管放入腹腔内,穿刺患者侧脑室的三角区[1]。同时,注意放置的引流管深度大约控制在8cm左右,且留置的引流管长度在25cm左右,左右浮动不超过5cm。选用进口中压抗虹分流管接入分流泵来引流脑脊髓,直至膨出脑组织。选用经电脑塑性过的进口钛合金网颅骨进行颅骨修补。此外,在手术中要特别注意分离假性硬脑膜与颞肌。对照组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至少3个月后,再进行颅骨修补数。随后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

1.3效果评价标准

密切关注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状况,从并发症发生状况,预后状况以及神经损伤情况来判别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采用GCS系统来评分,良好

2 结果

2.1手术效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预后情况如表1所示,从中可知,对照组与观察组相比,预后良好率偏低,而重度残疾率明显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3~15分) :除轻度损伤外基本可自主生活;重度残疾(9~12分) :存在缺陷,勉强能自理;重度残疾(<8分) :患者不能自理。

1.4统计学方法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对比(n =37)

2.2神经功能缺损对比

见表2。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神经功能缺损方面,手术之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后,在两组评分均下降的前提下,对照组的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术后神经

2.3并发症状况

见表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3.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8.6%,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状况对比(n =37)

3 讨论

脑外伤多由外界暴力伤害所造成,常常可能是由于发生车祸或者建筑工地发生事故导致,所以,它并非属于颅脑外科的罕见病症[2]。针对重型颅脑外伤,临床上常用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来治疗,但是此方法存在颅骨缺损严重的弊端。为了避免颅骨缺损,也为了减少神经功能损伤,就需要采取颅骨修补术进行治疗。经过本次临床研究发现,针对脑外伤颅骨缺损患者,先进行脑室腹腔分流,3个月或者6个月后再进行颅骨修补,不利于患者恢复神经功能。而如果一次性同时进行脑室腹腔分流和早期颅骨修补,会为患者争取最佳的恢复期,能让患者最大程度的恢复[3]。经以上数据表明,对照组的患者在预后效果和神经功能恢复方面没有观察组好,且并发症较多,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应用早期颅骨修补和脑室腹腔引流术的患者,在预后情况、神经功能恢复方面效果明显更优,术后并发症也少,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建斌,杨建雄,叶志其.老年重型颅脑损伤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J].广州医药,2014,45(3) : 36-39

[2]孟凯,葛海东,黄之同.依达拉奉联合纳洛酮治疗脑外伤所致昏迷患者临床观察[J].哈尔滨医药,2012,32(1) : 7

[3]蒋莉娅,龚镭,黄继人,等.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颅脑外伤伴发癫痫的实验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4) : 1117-1121

(收稿日期:2015-10-10)

作者简介:①曹彦鹏(1982~)男,黑龙江巴彦人,本科,主治医师。

中图分类号:R651.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104(2016) 02-01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