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演员如何避免程式化表演是表演艺术中较为关键的难题。那么演员在长期的创作过程中应当怎样去真实自然的表演?各个历史阶段的表导演艺术家们都一直在寻求着解决的答案。我们常听到演员说他遇到了瓶颈,他在舞台上进行演出的时候却不能打动观众,甚至自己也感觉到重复与疲劳。“方法派”表演代表人物李·斯特拉斯伯格為此寻找到了答案,并总结了一些训练方法能解决演员程式化地表演这一难题。
关键词:表演艺术;程式化;“方法派”
探讨“方法派”表演训练时,李·斯特拉斯伯格通过同仁剧院建立了自己的表演训练方法,通过他自己的训练实践与经验,他提出了具体的影响演员表演的两个因素:虚假和俗套。表演过于大众化,整体表演痕迹过重,属于最初级的表演的通病。一旦一个演员采用了该种表演方式去创作,便很难完成出色的演出,在斯特拉斯伯格的认知中,此种演员便属于中流演员,自身比较平庸。对于演员而言,有些时候存在错误都不可怕,更可怕的是平庸,表演是其应该具备的职业技巧,不过当他们富有表现力的创造转化成了“经验”之后,那些有机的创作也就变质成了僵化的虚假。特别是观察一些已经成名的演员,当他们刚刚成名时的创作更加富有活力与表现力,不过一旦成名已久,整个人便开始保守了起来,在观众面前开始选择最保险的表演方式,力求自己不出现任何失误。渐渐的,此类演员也会逐渐泯然众人。
在斯坦尼体系中,斯坦尼认为任何演员的表演中,都应该存在“力争上游”的概念,不自觉的便会展开如何表演的概念。而一旦演员表演出现问题,并会受到指责,但演员有时并不会真正的去考虑问题是由于什么原因所引起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通过不断的审视自己,得出了答案,任何演员都想在表演中表现的更加完美,不过现实是很多演员的表演略显僵硬,而僵硬的表演形式正是由于人类最本能的安全感造成的。一旦演员踏上舞台,便会强烈的关注安全感,甚至可以说,当演员接到角色时,很多不自信的演员便会想如何能让自己毫无负担的完成整个角色的塑造。当然,该想法属于一种潜意识,不过在潜移默化中将会直接影响演员行为,从另外一方面来说,演员可能根本没意识到自身会有这样的诉求。
该想法并不陌生,属于人类本能的惯性反应,不过当此惯性反应落实到表演中,便会产生俗套表演。而在斯特拉·阿德拉的观念中,俗套的表演毫无意义。可以说,该表演根本不能带来任何刺激感,也没有任何美好的观剧体验。一旦当演员进入到此种寻求自我保护的状态中时,往往演员不会产生任何意识,这也是演员创作过程中致命问题。不过,一旦当导演直接了当的说出问题,指出演员的不足,那么很容易导致演员自信心崩塌,否认自己的创作价值。所以,保证演员的自信心,辅助他解决问题,进而可以帮助他表现自己最拿手的一面,还可能挖掘出一些演员的潜能,任何演员都希望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观众的认可。一些成熟的演员知道自己的“杀手锏”,往往会在关键的戏剧时刻展现出来。在创作工作中,很多演员可以被外界的反应所带动,不过往往表演整体缺乏对应的灵性,表演痕迹过重,让人们看到的是他在“演”。一旦演员陷入此种怪圈,那么他的创作就会成为“俗套”的表演。
当演员在采取俗套的方式进行创作时,思想中不会浮现角色的思想,他更多的想的便是:我正在表演。脑海中表演的概念越重,会使得演员更想表现自己,结果适得其反。我们在探讨俗套表演的模式时,不能忽略习惯的力量,之所以很多演员都会陷入到俗套表演中,便是由于俗套表演模式具有安全感。需要明白的是,在演出中,俗套表演是被人所接受并且能够留下一定印象的,俗套虽然比较低级,却行之有效。虽然整体的塑造让所有观众都知道这是假的,不过仍然能取得不错的效果。因此,程式化的表演虽然已经很难成为高级的创作模式了,不过仍然是表演,即使再糟糕,仍然是在探讨表演本身,并且力求博得观众的掌声。
探讨演员如何挣脱程式化表演的约束,需要来自外界指导,也就是演员需要一个可以辨别真伪的教师。当老师开展表演教学时,至关重要的内容便是帮助学生打破俗套表演的束缚。很多人认为可以通过在独处的环境中开展单人练习来解决。该种单人练习模式不仅缺乏角色之间的交流,并且很容易在单人练习中迷失自我。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很多演员在家里独自完成练习,进而也存在很多演员在不知不觉中便养成了程式化的表演模式。因此,老师的存在非常重要,他可以引导演员远离错误的表现形式,并且在训练中时刻提醒演员要抛弃任何程式化的创作习惯。很多演员已经离开校园,参加了比较多的社会演出,那么在其表演过程中,导演便可以充当老师,去指导演员改正自己的表演模式。不过导演很难像老师一样将教导放在第一位,与之相对应的是演员也已经专业化,更应该通过自我调节来修复自己的表演模式,并且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远离那种俗套的表达方式。在李·斯特拉斯伯格的表演训练中,可以通过“放任”和“胡言乱语”两种练习来消除并远离程式化的表演。
1 “放任”练习
放任练习便是一种放任式的排练,主要通过演员自己选择任何一段台词,不需要在念台词前去选择背诵,也不需要准备相应的情绪。练习主要便是观察,观察演员的情绪能否自发的进入到台词里。练习设计的基础目的便是能够完全激发演员自我的反应,使得演员能够按照刺激来完成对应的台词。例如选择的台词为:“今天真是个好日子,不过……”。当演员说到此处,可能完全是自然感情的流露,便将自己实在的情绪表达出来,“我真的是要被他给烦透了!”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烦躁等。虽然后续的台词与原本台词无关,但是其属于演员自己的真情流露,那一时间点的表演更加真实。虽然整体台词比较平淡,不过却能够引发演员新的感受。在实际的表演中,该练习比较困难达成,因为台词基本上与演员自身是没有关联的,他们能做的便是在台词中添加他们内心中产生的任何想法,无论这些想法是任何形式的。一旦演员能在这个练习达成这一个目标,那么就代表在那一个瞬间,他自己已经脱离了那些由潜意识导致的程式化的表演了。
2 “胡言乱语”练习
“胡言乱语”练习也是一种训练方法,其针对的主要是演员无法表现的问题。虽然在表演中,语言本身是最合适的表现手段之一,并且具有更直接的表现力,不过表演中不能理所当然的将语言摆放在最重要的地位。“胡言乱语”练习的目的是为了挣脱语言的限制,提升演员的自我能力。实际的运用是两个演员首先利用胡言乱语作为开端,具体可以描述任意一件事情,而对方如果不明白其描述的内容,则可以通过一个疑问词来表达疑问,虽然有疑问,不过双方仍然不能采用可以共同理解的语言,这就意味着两个演员需要想到一切可行的手段领会彼此的意图。通过此种练习,可以帮助演员更加注重与对手的交流,真实的在舞台上关注对手给予自己的刺激。这个练习可以帮助那些可以体会到角色感情,但却无法找有效表达方式的演员,让他们认识到语言虽然重要,不过依然可以通过对手的肢体表现、音调的大小高低来进行沟通。同时帮助演员建立节奏,发现创作中的新元素。李·斯特拉斯伯格认为这是个专门帮助那些陷入单一程式化表演模式的演员们的有效练习。
作者简介
于天驰(1990-),男,江苏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电影学(影视表演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