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燕
【摘 要】高校雕塑创作课是一门重要的课程,雕塑创作课教学的课题研究逐渐受到重视。许多高校开设的雕塑专业课程可从宽泛的角度分成基础课和创作课。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常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的创作方法较为单一,作品风格无法凸显个人特色,基于此,本文浅谈一下高校雕塑创作课教学,从创作性的技法语言形式与创作性的素描草图两个层面进行论述,以期为相关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校;雕塑创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4-0231-01
在高校雕塑专业课程中,泥塑课程被放在了重要地位,泥塑头像、胸像和全身像等是综合学习过程中的部分,让学生形成了对雕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法的基本掌握,在这个阶段,学生仅从最基本的层面描摹客观事物。而当课程进入创作课阶段,教师让学生形成一套系统的创造方法,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创作性的技法语言
泥塑雕塑技法在雕塑的作用日渐显现,作为雕塑专业的学生必然要接受严格的基本功训练,这就是技法的训练。技法的训练有塑造方法的训练和形体的训练等,以上训练方法均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雕塑技法。但在创作阶段中,教师应尝试指引学生运用新表达学习的技法,以更好地创作。
在塑痕的创新运用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泥塑技法,塑痕是雕塑中的专业称谓,即雕塑工具抑或手应用在雕塑过程中所形成的泥巴的自然纹理,相比一些表面光滑的雕像,通过塑痕便能较容易地凸显作品的手工性与作品的表现力。塑痕的运用经常出现在罗丹的作品中,其作品许多部分均借助手实现,极少用到工具,所以,于雕塑表面产生特定的塑痕。其中较为有名的《巴尔扎克像》便符合这种情况,罗丹创作开始前做足了准备工作,其中有制作许多小稿、解巴尔扎克等,最终选定的人物形象为,身体披着睡衣在夜色中思索的巴尔扎克形象。整体作品十分逼真,并无过多细致刻画,整体画面反映了作家和泥土接触后留下的自然痕迹,和之前以写纪念性为主的雕塑相比,无过大区别,自然的塑痕在艺术家的手中,表现出了雕塑的质感,折射出赫尔巴特的崇高形象。
“线”是对形体的一种表现,也可称为创作语言,传统雕塑多讲究使用块面造型,线本质即为物体的外轮廓线,由肌肉骨骼的穿插关系与块面的穿插结构构成,事实上,形体内部的线同样按照结构穿插形成。因此,传统雕塑无线根本不在于凸显线的功效,却是现代雕塑不可或缺的创作手段。
尤以意大利伟大雕塑家——曼祖为例,他创作了众多的浮雕作品,均是在线和面结合的基础上展现形象的,其中他给安特卫普创作的受难与埋葬题材的高浮雕,使用了划线的方式来刻画人物衣褶的主要转折与分割部分,均通过划线的方式刻画了人物的外轮廓,二者形成对比,线与体块相结合,“绘画感”便体现在整体浮雕作品中,顷刻展现了浮雕的构图及人物形象,生动而唯美,突出了极强的表现力。
二、创作性的素描草图
美术教学的本质在于素描,素描对一些问题的解决,如透视、比例和块面关系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学生进行的最基本的素描训练有观察方法的训练和造型方法的训练等。基础的素描教学重在解决基本问题,但在创作阶段,素描还具有另一种功能,即帮助学生形成创作意图。雕塑创作中的创作草图绘制应引起重视,事实上,很多著名的雕塑创作均源于画创作草图,画素描与速写是艺术家创作思维与生活的反映,同时也是创作习惯的一种表现,此外,草图即是创作,是最初的创作构想。
如现代雕塑之父罗丹,一生总绘制了2000余张草图与素描,其流程几乎通过素描草图而绘,创作的典型草图《青铜时代》通过写实的方式塑造了男子形象,无论是整体姿态,还是面部表情均非常和谐,全身舒展开来,好似无拘无束,展现了内在力量。身体轮廓结构匀称而不失完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精确的解剖知识,此外,也展现了草图中底座的厚度,对草图主体风格无丝毫影响,结合得轻松自如。素描草图真实地反映了罗丹的创作意图,奠定了他创作的坚定基石,《青铜时代》是罗丹艺术一生中的典型代表作品。
再如英国著名雕塑家亨利摩尔,终其一生共创作了5000余幅草图与速写,它们表达了他最初的创作想法,以更好地开展后续的创作工作。他一生都在创作母与子的题材,创作了两幅素描草图《斜倚的母与子》,通过最简单的线条将母与子的形象勾勒出来,尽管画面相当简单,然而审视其用线可见,精确地处理了体块[1]。另一幅草图画也反映了同样的一种情况,从四个层面:正面、侧面、反面和后面来描绘,雕塑家从不同的角度把控雕塑造型,清晰明了。
三、结语
有关创新思维的培养,应注重突出创新精神、创新欲望与塑造能力等的重要作用[2]。尤其学生在作品创作时,更要具备创新思维。总之,课程教学在创作课阶段中,教师应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积极参与创作中,采用多种方式开导学生,开启他们想象力,点燃思维的火花,创作出优秀的雕塑作品。
参考文献:
[1]辛力强.浅谈高校雕塑创作课教学[J].大众文艺,2015,(09):250-251.
[2]刘海岸,刘心平.浅谈雕塑创作教学中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培养[J].美术大观,2015,(06):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