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依克孜米吉提
【摘 要】新疆向来被视为我国的舞蹈之乡,文化艺术气息浓厚,其本地的舞蹈形式、艺术风格也与我国中原地区大不相同,可以称得上是我国少数民族舞蹈中的佼佼者。本文对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艺术风格进行探析,以期为我国相关研究人员工作的更好开展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参考。
【关键词】新疆;维吾尔族舞蹈;艺术风格
中图分类号:J72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4-0156-01
维吾尔族舞蹈特点鲜明,充分地表现了维吾尔族人民热情好客、积极乐观的生活精神,而对维吾尔族舞蹈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推动我国少数民族相关文化事业的研究与发展将起到保护与带头作用。
一、维吾尔族舞蹈的艺术特征
(一)自娱性质。维吾尔族舞蹈一般出现在节日与庆典的表演中,充分地表现出维吾尔族人民热情好客、性格开朗等特点,带有自娱性质。所谓自娱性舞蹈指的是以娱乐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其舞蹈的组成部分大多来自于人民的自娱自乐,舞蹈的内容与形式也不过多考虑受众的喜好,在舞蹈进行中更不会受人数、实践与场合的束缚,维吾尔族舞蹈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在自由自在的环境中自我娱乐的舞蹈形式。维吾尔族舞蹈中最流行的一种被称作“赛乃姆”,该舞蹈历史悠久,表演中没有具体舞姿,舞者大多靠着即兴表演进行舞动,这就使得其极具自由性,舞蹈形式也极为活泼[1]。
(二)宗教性质。因为我国新疆地区的宗教氛围较为浓厚,宗教种类也很繁杂,宗教与歌舞具有天然联系,所以新疆地区的宗教类歌舞发展异常繁荣,维吾尔族因其宗教信仰原因,自身的舞蹈形式与宗教也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其中,最著名的萨满舞就是一种与宗教相关的极富民族特色的观赏性舞蹈。萨满舞大多只在大型宗教仪式与民俗集会中表演,这就使得其舞蹈形式大多场面宏大、伴奏声音较为嘹亮。萨满舞一般参与人数较多,为了保证舞者的动作统一,其需要较为嘹亮的节奏带动全体舞者,并以此实现旋律与舞动二者的有机结合。
(三)表演性质。传统的维吾尔族舞蹈因其自娱性质较强,舞蹈的表演性质较为一般。不过随着维吾尔族人民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舞蹈艺术家在借鉴民间舞蹈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民族舞蹈进行了相关创新,使得维吾尔族舞蹈的表演性质变得更强。在这种对维吾尔族舞蹈的二次创作中,其舞蹈特色与传统舞蹈中的自娱性和宗教性不同,创新的维吾尔族舞蹈表演形式大多短小精悍,其表演性质开始注重动作的表现力。这种创新使得传统维吾尔族舞蹈在新时期焕发了新的魅力,并使得维吾尔族舞蹈的技巧性、观赏性以及艺术表现力都有了重大提高[2]。
二、维吾尔族舞蹈的艺术风格
(一)造型的艺术风格。所谓舞蹈造型指的是舞蹈的外部形态动作过程,舞蹈的绝妙动作、优美姿态以及相关技巧都是由这一舞蹈过程展现出来。维吾尔族动静结合的舞蹈造型,给人一种极具民族风情的风格美体验。例如:在传统维吾尔族舞蹈《摘葡萄》中,舞者在表演摘葡萄、吃葡萄时,多次运用静态造型,这种优美挺拔的静态造型将摘葡萄姑娘的天真可爱、纯真执着的品质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舞蹈造型可以使观众在欣赏完舞蹈后,心中对舞蹈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念念不忘,并从此爱上维吾尔族舞蹈[3]。
(二)动态与动律的艺术风格。维吾尔族舞蹈的动态与动率能够充分体现其自身的艺术风格。我们知道,维吾尔族舞蹈一般较为热情火热,在舞者进行舞蹈表演时,这种热情奔放的特点便会充分体现在舞蹈动作中,并将维吾尔族舞蹈朴实的动态美进行充分展现。舞蹈表演者利用移颈、打指、翻腕等动作进行相关舞蹈表演的点缀,使得维吾尔族舞蹈乐观热情却不轻浮,细腻稳重但不琐碎的舞蹈艺术风格。
(三)节奏的艺术风格。舞蹈需要音乐配合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艺术风格,在维吾尔族舞蹈中,歌与舞的交相辉映使得其舞蹈本身的感染力大大提升。在这其中,维吾尔族舞蹈极其重视节奏发挥的舞蹈主导作用。在许多优秀的维吾尔族舞蹈艺术作品中,其自身节奏都融合了现代节奏特征,这就使得维吾尔族舞蹈更加具有时代气息,也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4]。
(四)神韵的艺术风格。维吾尔族舞蹈的神韵透露出一种感性、鲜活与飘逸的气质。神韵在舞蹈中虽然没有具体的表象,但在维吾尔族舞蹈表演中,每一名观众都可以通过舞者的表演感受到舞蹈内涵的神韵。而维吾尔族舞蹈蕴含的神韵通过不同的旋律与风格感染观众,引起他们对于舞蹈的联想,从而使之被深深打动。
三、结论
维吾尔族舞蹈是我国少数民族艺术的重要财富,也是新疆比较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而且其自身也是我国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与保护。
参考文献:
[1]古丽加克热木·乌司满江.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风格美探析[J].艺术科技,2014,(01):192.
[2]穆太力甫·莫合太尔.维吾尔族传统民间舞蹈《夏地亚娜》调查与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5.
[3]塔来提·吐尔地.维吾尔族舞蹈源流谱系调查与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
[4]朱大伟.从新疆歌舞团的艺术实践看维吾尔歌舞艺术的继承与发展(1949-2005)[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