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巴巴罗萨”计划何以失败?

2016-05-10 09:20何炜俊
军事文摘 2016年5期
关键词:集团军苏军基辅

何炜俊

1941年,由纳粹德国发动的“巴巴罗萨”计划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其实施揭开了二战中规模最为宏大、作战最为激烈、损失最为惨重的苏德战争序幕。最终,德国并未实现其在“巴巴罗萨”计划中的作战目标,并使德军第一次遭到重大战略性失败,进而使德军失去了取得战争胜利的重大机会。

“巴巴罗萨”计划的背景

1941年6月22日凌晨3时15分,根据“巴巴罗萨”计划,总兵力达550万人的纳粹德军及仆从国军,动用3900多架飞机、3500多辆坦克、47000余门火炮和193艘舰艇,在波罗的海至喀尔巴阡山脉之间兵分三路,向苏联发起全线突击。担任主攻的北方、中央、南方三路集团军群,在德国空军第1、2、4航空队的空中支援下,以第4、3、2、1装甲集群为先导,第16、18、4、9、6、11、17步兵集团军为中坚,向三个方向开始了震惊世界的闪击进攻。面对德军的突然袭击,由于苏联战争决策层的战略误判以及“大清洗”后苏军各级作战指挥员素质较低,苏联红军不断丧失领土,一路溃败。

这是德军在二战中发动的最大规模闪击战,也是德军最后一次成功的闪击战。尽管德军最终未实现预想目的,但一次又一次几近完美的歼灭战创造了军事史上一个史无前例的奇迹。

战争初期,从比亚威斯托克-明斯克,到斯摩棱斯克,从基辅到维亚济马-布良斯克,德军一次又一次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苏联重兵集团,进而将其全歼。白俄罗斯与乌克兰的首府相继被德国中央与南方集团军群攻占,苏联第二大城市列宁格勒也陷入北方集团军群的重围,导致莫斯科直接面临德军的威胁。

然而,这一次次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战役,却为德军在未来“巴巴罗萨”计划中的最终失败埋下伏笔。1941年9月30日,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开始进攻莫斯科。尽管德军英勇作战,但仍然改变不了最终兵败莫斯科城下的命运。莫斯科战役是德军在二战中首次遭到的重大失败,打破了希特勒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巴巴罗萨”计划的最终失败,标志着德军闪击战的完结,也使战无不胜的神话之师开始走下坡路,最后导致第三帝国军事大厦的崩塌。

“巴巴罗萨”计划失败原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苏联人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和英雄主义 苏联元帅朱可夫认为:“不是雨和雪在莫斯科附近挡住了法西斯军队,而是受到苏联人民、首都和祖国支持的苏军的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和英雄主义打败了德军百万以上的精锐部队。”

笔者认为,朱可夫元帅将德军失败的根本原因归咎于苏联人的不屈不挠过于牵强且缺乏说服力。在苏军战史中明确记载,从6月22日开战之初,苏军就涌现了无数具有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和英雄主义的战士,其在战斗中的英勇和顽强表现与莫斯科守军并无太大区别,诸如明斯克战役、斯摩棱斯克战役、基辅战役、敖德萨战役等战斗中的苏军表现,不胜枚举。1941年7月15日,德军闯入斯摩棱斯克市南城区,苏德双方为争夺斯摩棱斯克市展开激战。苏联第16集团军在卢金中将的指挥下,奋起反抗,英勇杀敌,誓死保卫斯摩棱斯克市。朱可夫也曾在回忆录中写道:“在整个斯摩棱斯克之战的过程中,苏联红军、斯摩棱斯克居民表现得无比坚强。为争夺每一栋楼房、每一条街道或者每一个居民点,双方都进行了激烈战斗。”由此可见,苏联军民在斯摩棱斯克战役中的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和英雄主义完全不亚于在莫斯科战役中的表现,如果朱可夫所述的原因真是德军失败的最主要原因,那为什么苏军没有取得斯摩棱斯克战役的胜利呢?在明斯克战役、基辅战役、敖德萨战役等战斗中同样如此。按照朱可夫的观点,岂不是到了莫斯科战役时苏军才有了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和英雄主义?

莫斯科保卫战前苏联红军走过红场,所有的收阅士兵在阅兵之后直接奔赴战场

德军八月南北分兵 1941年夏季,攻势正盛的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在希特勒的“8月21日”指令下停止了对莫斯科的进攻,除少量兵力留作正面防御之外,其主力部队兵分两路,前往北部的列宁格勒与南部的乌克兰继续作战。这就是在史学界最为争议的分兵—八月南北分兵。许多史学家认为,此指令使德军丧失了夺取莫斯科的有利时机。

对于这一点,笔者认为德军南下进攻基辅并无错误,尽管在战术上,国防军最高统帅部有未在8月底及时将第2装甲集群调回中央集团军群的战略失误,但其南下行动从战略全局来说是仍需肯定的。

19世纪初拿破仑曾经说过:“占领基辅就等于抓住了俄国的双脚。”可见,基辅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号称“俄罗斯诸城之母”的基辅是苏联第三大城市,是重要的政治、科技、工业和文化中心,其周围地域还是著名的大粮仓。由于在第聂伯河和杰斯纳河的交汇处,基辅拥有四通八达的陆路、水路和航空交通。更重要的是,基辅既是苏联西南地区的交通要冲,也是德军夺取顿涅茨工业区和高加索油田的必经之路。

在基辅战役中,德军完成了人类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合围战和歼灭战,歼灭了苏联西南方面军近70万有生力量,并扫清了中央集团军群南翼的巨大威胁。根据克劳塞维茨法则,歼灭敌国有生力量比占领敌国土地更重要。倘若中央集团军群当时直接孤军突向莫斯科,苏军最强的西南方面军岂能坐视不救?基尔波诺斯将军将会不顾一切地打击德军中路的补给线。这样,博克元帅的部队将会暴露出180多千米的侧翼,这就显得非常可怕。另外,战事一旦陷入胶着,莫斯科方向和乌克兰方向的苏军就会两面夹击德军,很有可能让中央集团军群见不到1942年的春天。这正好印证了那一句名言:“地在人失,人地皆失。地失人在,人地皆得。”所以,德军部分高级将领全盘否定南下行动并将“巴巴罗萨”计划的失败全部归结于希特勒的无能指挥是片面的。

严寒的冬季 许多人将德军兵败莫斯科城下的最主要原因归结为严寒的冬季。当时,德军严重缺乏棉帽、冬衣和皮靴等御寒衣物,运抵前线的军用冬装也仅仅只够1/10的部队使用。不但如此,在严寒条件下维护武器装备的必备用品也奇缺,使得武器装备无法发挥作用:坦克的精密光学瞄准仪失灵、发动机必须经过预热才能使用、武器上的润滑油被冻结、轮胎的橡胶逐渐硬化等等,不胜枚举。在这种情况下,严寒极大削弱了德军先进武器装备的优势。德军将领古德里安在家信里曾提及到严寒的可怕:酷寒的天气、奇缺的装备、单薄的衣物、人力和物力的巨大损失,以及油料供应的紧张,这些情况使得作战行动痛苦不堪。

在整个冬季战役(1941年11月27日~1942年3月31日),德军在东线的损失达85.4万人,其中作战伤亡总计37.6万人,非作战减员达47.8万人(冻伤员达22.8万人)。此外,严寒还使大约25万匹战马倒下,进一步加剧了德军的后勤补充问题。尽管如此,笔者仍然不赞同严寒为德军失败的最主要原因。

苏联战俘

首先,当年冬天确实极其寒冷,是一个“140年未曾遇到过”的严冬,夜间温度低于零下35℃(当时的温度计只能显示到零下35℃)。毫无疑问,若无足够的防寒衣物,任何一个德军都不能在此严寒条件下生存下来。德军冬装的来源途径主要包含苏联工厂生产的、从当地人征集甚至抢劫的、大批已阵亡的或被俘的苏军冬装以及部队自身存储的冬装等等。这些五花八门的冬装使得德军保存了大部分实力,否则德军不可能在接下来的1942年里依然保持着很大的战略主动权。

其次,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德军在苏军初期的反攻下几乎全线败退,但是在1941年12月29日希特勒下达“不准撤退”的命令后,遭遇失败的德军却挡住了苏军的进攻,尤其是击退了苏军在奥廖尔、勒热夫和维亚济马等几个关键突出部的进攻。1942年2月4日,苏军进攻部队更是损失惨重,呈强弩之末之势。而1月和2月恰是苏联最寒冷的月份,但是德军却出乎意料地击退了苏军的进攻,并造成苏军数倍于自身的损失。倘若严寒是失败的真正原因,德军应该遭到更大的失败。显然,此观点并非最主要原因。

国力的巨大差距 “纳粹德国要进攻无论在面积、资源、人口等各方面都远居其上的苏联,必然会以失败告终。”这种观点实质是一种成王败寇论:把已知确定的历史事件结果作为最强有力的依据,轻率地判定胜利者终将胜利,失败者终将失败。它彻底忽略掉了历史事件本身所包含的多种复杂因素、进程以及各自所起综合作用的效应;片面强调并无限夸大胜利者的有利因素及作用,有意无意地忽略或不提不利因素及后果;对失败者也是如此处理,仅仅是换了个方向罢了。

纵观史海,弱国战胜强国的例子数不胜数,俯拾皆是。

铁木真统一蒙古本部时,其疆域、资源、人口、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南宋,但蒙古铁骑依然征服了西夏、金国、花剌子模、波斯、俄罗斯、南宋等欧亚诸国。蒙古帝国之起源点和全盛点,根本不是在一个数量级上可以比较的。

再说“日不落帝国”辉煌的过去:它曾经统治的区域面积高达3350万平方公里、管辖人口3.94亿,分别是英国本土的137倍和8倍有余。如今,许多英联邦成员国都是“日不落帝国”夕阳西下的余晖。

此外,还有春秋时期的吴国占领楚国郢都、齐鲁长勺之战;西班牙征服印加王国、美国独立战争、以色列战胜阿拉伯联盟……诸如此类,古今中外,不胜枚举。

看到这些历史,有谁还能说弱国不能战胜强国?更枉论苏德两国国力的差距远远没有上述蒙古和英国两例那么巨大。

战略失误是“巴巴罗萨”计划的致命之处

笔者认为,真正导致德军“巴巴罗萨”计划失败的原因是德军战略重心指挥方面的失误,最大问题就是纳粹德国的民族政策,具体表现为希特勒宣布斯拉夫人为“贱民”,并决定把“巴巴罗萨”计划作为灭种的战争。

克劳塞维茨曾明确指出:“只有利用内部分裂的作用,才能征服俄国。”列宁也说过:“在整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俄国这样,大多数人民都在受压迫,伟大的俄罗斯民族在全部人口中仅占43%,还不到一半;其余属于其他民族,是没有权利的。在俄国1.7亿总人口中,约有1亿人口是受压迫和没有权利的。”

哥萨克人、高加索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和其他少数民族,都不会忘记10年集体化政策带来的恐怖:大约有1000万人被充军、饿死或屠杀。1941年,仅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三国中,就有4000万人渴望着要解放。

莱特林格在其著作《建筑在沙滩上的房子》中写道:“如果德国把一些类似1918年威尔逊总统的“十四点建议”之类的东西带入俄国,那么俄国也会像当时的德国一样崩溃。”“希特勒实际上不必从进攻莫斯科的队伍中分兵占领乌克兰,因为乌克兰人会自动向他投降的。”可是希特勒却采取了相反的做法,要将斯拉夫人灭种。正是希特勒这种极端的民族主义,葬送了“巴巴罗萨”计划的成功,葬送了苏德战争的胜利,葬送了第三帝国的未来。

截至1941年12月,德军共俘获苏军335.0639万人,同时还给对方造成了极其巨大的人员伤亡。德国安德尔斯将军曾解释道:“许多军人把这场战争看作是俄国改变制度的机会,他们希望德军胜利,所以便大批大批地投降……许多苏维埃的高级官员也跑到敌人这边来,并表示要对苏维埃作战。”同时,德军被当作解放者也受到了人民的欢迎。

诚然,苏联战争初期的巨大失败有其军事上指挥混乱的原因,但不能排除的是,处在极端残忍统治下的劳动人民对德军的美好向往。因为俄罗斯人不占大多数,国内民族矛盾自始至终都没有得到过彻底解决,从战后的发展可知,即使没有遭到入侵,苏联的最终瓦解也是必然的,因为缺乏一个维持各民族团结的基础。

但是,在国防军之后,纳粹人员出现在了占领区。纳粹人员在占领区的高压统治措施使得满怀信心的当地人迅速失去了希望,让他们感到纳粹的统治更为恐怖。于是,本来可增强德军力量的助力迅速转化成了充满仇恨的反抗力量,同时,也挽救了行将崩溃的苏联。在1942年,党卫军对俄国人的野蛮虐待是“前所未有”的。

高尔利兹说:“事实上,德国人不是想摧毁布尔什维克主义,而只是要奴役斯拉夫民族,这是在整个战争中最致命的错误。”如果德国把战略目标定为瓦解布尔什维克,且利用一切反对布尔什维克的民族和个人,以解放受布尔什维克压迫的名义进攻苏联,那不仅能够减少德军后方的损失,还能得到强大的助力,同时还能使波罗的海三国、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等后方日益稳定,提供相当多的人力、物力去增强德军力量。即使不能迅速灭亡苏联,也能逐步分化瓦解苏联,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结 语

如果德国能够制定正确的政策方针,击败苏联从而赢得战争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战争的错误是难以避免的,而战略上的错误更是极为关键的。一旦战略性的错误被敌人抓住且利用,则结果更是致命性的。

责任编辑:葛 妍

猜你喜欢
集团军苏军基辅
联合国秘书长访问基辅
基辅:一座文学之城
基辅60
胜利日阅兵(历史老照片)
“八路军”为何改称第十八集团军?
漫画轻兵器之十三
乌反对派结束占领基辅市政厅
乌兹别克拆苏军纪念碑引俄不满
坦克挂拖斗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