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杭春燕
让理论与舆论同向发力的方法与实践
□ 文/杭春燕
作者认为,开启历史新征程不能没有理论指导,走在时代最前列不可或缺舆论宣传。只有舆论跟着理论走,理论靠着舆论推,统筹用好理论与舆论两种资源力量,实现理论与舆论同频共振,才能尽显新闻舆论工作的恒久魅力,切实提高新形势下党的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理论 舆论 关联
杭春燕新华日报社经济新闻部主任、高级记者
党的新闻事业实践启示我们:理论与舆论不姓西,不姓儒,而是姓马姓共。正因为理论与舆论同根同源,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彰显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包括新闻舆论工作必须自觉汇聚理论与舆论这两种资源,集成运用这两种力量。
理论与舆论各司其职,关键要善于当家与持家。我们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始终保持着“两论起家、理论当家、舆论持家”的优良传统。理论与舆论密切关联,出发点和落脚点相同,理论的蓝图需要新闻舆论的谋划,舆论的背后体现思想理论的倾向。但两者也存在实践形式和表达方式的差异,理论当家重在管好方向、管住思想、管紧根本,舆论持家旨在举好旗帜、鼓舞士气、站稳立场。理论与舆论统筹发力,不仅要处理好当家与持家的关系,发挥好理论的“定盘星”“方向盘”作用,释放出好舆论的“晴雨表”“黏合剂”效能,而且要使理论与舆论迭加为用,牢牢地掌握在为人民谋利益的执政党手中,始终为创造历史的人民服务,始终为伟大的时代讴歌。
理论与舆论联动发展,核心要修好内功与真功。新闻舆论乃贯道之器。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形而上与形而下,交互感化,方能顶天立地。理论义不容辞承担着驱散思想雾霾、照亮舆论之路的使命,舆论理所应当担负起聚合理论火种、高擎理论之光的职责。理论建设要向下扎根,舆论传播要向外延伸。理论离不开巨擘和名家的智慧贡献,更需要转换话语体系,俯下身沉下心扎根群众。舆论离不开受众和“粉丝”的广泛参与,更需要展示态度表情,讲大局明是非凝聚人心。理论与舆论协同发力,尤需保持政治优势和政治定力,练好每一名新闻工作者的思想内功和业务真功,既要久久为功,善做善成,又要术业有专攻,多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理论与舆论协力同行,重点要展现力道与劲道。安邦定国文以载道,治国理政成风化人。当前新闻舆论工作的核心任务在于宣传研究阐释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生动诠释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奏响“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主旋律,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强音。文章为谁而写,关乎导向是否正确,立意依何而定,关乎事实是否准确,关键还在于理论和舆论如何汇聚精气神、把握时度效,如何体现思想洞察的力道与影响公众的劲道。理论与舆论同向发力,不但要在力道上把理论的正本清源与舆论的有效引导结合起来,牢牢把握理论建设和舆论宣传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而且要在劲道上强化正向效应、策应文化对冲、增强法治约束,使价值流淌笔端,使真理披情入文、统摄人心。
中国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奋斗,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任重道远、责无旁贷,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唯有统筹用好理论与舆论两种资源力量,促进理论引领与舆论引导的功能聚合,才能真正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筑牢意识形态工作的稳固防线,守好新闻舆论工作前沿阵地。
理论引领要拧紧“总开关”“总阀门”。理论引领就是在人的头脑里搞建设,不能走自己的路举别人的旗,也不能举自己的旗走别人的路,要鲜明回答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前进的重大问题,尤须拧紧思想“总开关”“总阀门”。理论引领要启人入“道”、让人悟“道”,架设宣传思想工作与党员干部群众之间的桥梁,把“中国话”讲深讲透、“普通话”讲精讲准、“百姓话”讲活讲精彩。说到底,要让理论插上舆论的翅膀,让理论荷载正能量“飞入寻常百姓家”。
舆论引导要抢占“制高点”“主阵地”。坚持舆论传播的正确导向,实现舆论传播效益的最优化,从来也绝不可能从“喊口号”“装门面”“贴标签”上取得预期效果,关键要建设好舆论阵地和营盘。舆论引导要立足责任担当,敢于亮剑交锋,善于疏导社会情绪,最大限度地消除杂音噪声;要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拒绝把恶性事件和灾难事故当作“狂欢的新闻盛宴”,让谣言止于真相;要融入并运用好互联网,把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转化成“最大正能量”,要把握好国内和国际两个舆论场,融会贯通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塑造中国灵魂和世界眼光。总的来说,要让舆论鼓起理论的风帆,让舆论唱响主旋律“赢得满堂彩”。
理论引领与舆论引导要开掘“动力源”。如何统筹理论与舆论,是新闻舆论工作的重大理论和现实命题。舆论跟着理论走,理论靠着舆论推,交织并贯通着理论与舆论的辩证关系,反映出应然与实然的内在要求。理论与舆论必须在互动中打造“表达共同体”,在同向发力中传播正能量。《新华日报》从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三年,每年都有重点主题报道,以及年中、年终经济盘点等,通过具体的事、鲜活的人来呈现不同主题,避免给人空洞说教的印象。这种报道形式的突破,通过一个新颖、真实、鲜活的新闻故事,有效放大了重大主题传播效果。最近即将组织开展的经济企业蹲点调查,也是试图以小见大、用理论之“镜”解剖实践之“雀”,打一场自身新闻报道供给侧改革的新仗。
理论转化关键在于“形散而神不散”。时代命题群组使得理论与舆论紧密关联,理论转化致力于推动重大课题在内容和形式上转换。理论在内容上借助“大课题”设置舆论“小问题”,通过观点的交锋交融达到释疑解惑、明辨是非的目的。理论在形式上可以做成新闻、讲成故事、变成作品。理论转化通过舆论的广泛内容和多样形式实现,必须以理论思维指导舆论内容生产,使理论生动转化为舆论宣传的素材与话语,做到形散神不散。江苏省委宣传部王燕文部长在培训班上提到,注重发挥智库引领社会舆论的“风向标”作用。新闻工作者要自觉借力智库资源做好舆论工作,在新闻采访中多吸收最新智库成果,多听多引纳智库专家学者的观点评述,在深度报道中多让智库专家出镜说话,高位瞭望社会舆情,理性解读社会热点,提高报道的权威性与公信力。
舆论聚焦重点在于“撒得开收得拢”。只有找准思想认识的共同点、情感交流的共鸣点、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化解矛盾的切入点,舆论聚焦才能打准靶心,收放自如。全媒体时代舆论传播日益呈现受众广、多向度、海量化特征,每时每刻大量社会舆论热点在媒体空间迅速生成、扩散、发酵。“风起于青苹之末”“盛怒于土囊之口”,如何在舆论矩阵中准确识别真假,实现收拢聚焦,迫切需要练就一双能看清现象又洞见道理的“火眼金睛”。坚持将“陈情”和“说理”结合,必须在报道选题上下功夫,并将精彩内容在显要版面展现,借媒体将某个事件、某个道理,转化成老百姓容易接受的方式或者语言,去感染、影响和教育他人。《新华日报》一直坚持在头版开辟“新华关注”栏目,将每天最吸引眼球的江苏重要新闻进行理论与舆论的双重观照,如2016年以来的《苏州去年常住人口仅增1.2万——人口红利渐失 抚养负担趋重》《楼市去库存 政策再加码首套房贷首付比例降至两成》《新年上班第一天“咬咬耳朵”“出出汗”镇江约谈16名干部引震动》《车改实施后首个工作日,记者直击各地落实情况 —— 取消“官”车倒逼“官”念转变》,用最鲜活的新闻语言反映重大主题。
理论转化与舆论聚焦要“共饮一江春水”。理论“春江水暖”但藏有“惊涛骇浪”,舆论“春潮涌动”但多有“漩涡暗流”,理论转化与舆论聚焦都需要汲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源头活水。理论和舆论之间“不能隔着一条河”。理论转化要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辩证统一的关系,舆论聚焦要讲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和建设力量。理论和舆论要共同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航程。理论转化要精心投放航标,拓宽航道;舆论聚焦要提倡千帆竞渡,百舸争流。《新华日报》“一张图读懂XXX”的新闻产品,就是有理论含量、有可视化表达的舆论传播新探索,受众效果好,转载率也高。
理论和舆论同处宣传思想工作“快车道”,同向发力,步速一致、步调相符,才能消除理论引领和舆论引导的“时差”。锻造理论与舆论同向发力的加速器,需要全面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全新整合理论研究和宣传舆论两支队伍、全力贯通学术和大众两种话语体系。
深度推进媒体融合。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要让新型主流媒体担当主角,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如2014年全国两会报道中,新华报业首次从集团层面组建全媒体矩阵,破除内部壁垒,实现了集团资源的融通汇合;抓住2014年全国青奥会在江苏南京举办的契机,首次在业界组建“七大媒体联盟”,来自世界各地的217家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形成浩大的宣传声势。时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的彭兰教授则认为这是“对融合概念的一次升华”。2015年全国两会报道,新华报业的媒体融合无论意识还是手法都再上新台阶,推出的5个全媒体创新栏目个个吸睛,尤其“今天我主持”,首次选取集团纸媒资深记者出镜做PC端节目主持,不仅是对传统记者角色意识的一次大突破,同时也实现了平面媒体和多个新媒体平台的深度融合,彰显了新型主流媒体集团的竞争合力。
全新打造人才队伍。理论之树长青,实践之路宽广。理论研究队伍和新闻舆论队伍要“手相连”“心相通”。媒体集团要培养懂理论、善于运用理论的新闻工作者。新闻舆论工作者处在意识形态工作的最前沿,既要苦练业务真功,潜心“低头拉车”,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更要留心“抬头看路”,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一方面要继续办好有关理论版面、理论栏目,另一方面则要以理论素养注入报道,以理论之维构建报道模式。近年来,针对“经济新常态”这个大逻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项新任务、“强富美高”新江苏这幅新愿景,经济部同志专门补理论之课,搞懂搞透有关理论内涵,合力攻坚,推出了一批有分量、有时效性的作品。
创新融通话语方式。理论聚焦内容和本质,舆论擅长表达和表现,理论与舆论要促进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的“对流”。建设理论话语体系要强化辐射力,用好“显微镜”,吸纳鲜活实践元素,防止曲高和寡,杜绝自弹自唱和生涩面孔。建设舆论话语体系要增强向心力,用好“望远镜”,胸怀宏大实践视野,提防平庸低俗,杜绝眼高手低和本领恐慌。两种话语体系要同一频道,同一声道,联袂出演,共同构筑起求真、向善、尚美的宣传阵地。在2014年12月全国首个国家公祭日报道中,新华报业再次彰显东道主城市主流媒体的影响力,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和互动,策划推出了“国家公祭・南京1213新华报业全媒体行动”,完美实现了地方媒体与国际传播手法、话语方式的接轨;2015年是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新华报业隆重推出以“正义之胜”为主题的大型全媒体行动,派出多路记者分赴7国采访,重回二战期间所有重要节点性、标志性的战役和事件所在地,足迹遍及欧亚非美四大洲,其视域之广、格局之大,再次凸显了我们对历史与现实交互、理论与舆论融合的话语方式新探路。
(作者是新华日报社经济新闻部主任、高级记者)
编 辑 文璐 wenlu@xinhu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