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密的心》中扭曲心理的极致体现

2016-05-09 17:22付馨慧
青年文学家 2015年36期
关键词:爱伦心理

摘 要:爱伦·坡作为文学史上最重要也是最特别的人物之一,长期以来一直是哥特文学、推理小说研究者们的研究重点。他的短篇小说《泄密的心》展现了一个心理扭曲的杀人者对自己犯罪行为的自述,风格诡异,却又真实而震撼。本文从爱伦·坡的心理状态入手,探讨了《泄密的心》中主人公扭曲心理的艺术体现。

关键词:爱伦·坡;泄密的心;扭曲;心理

作者简介:付馨慧(1981-),女,吉林省四平市人,硕士,吉林化工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6-0-01

一、爱伦·坡

1.爱伦·坡的语言艺术风格

在学习和研究世界文学史时,我们会读到为数众多的作家的名字,但在这其中,不得不说爱伦·坡是一个极为特殊的人物。他不仅具有特别的语言艺术风格,而且还是开一代先河之人物——“极致的美”的概念,推理小说,科幻小说,“纯诗”的主张等。

爱伦·坡认为,诗歌必须体现并影响人的内在感受,并以美为终极且唯一的目标。爱伦·坡认为诗歌没有必要展现社会意义。而在其他类型的文学创作方面,爱伦·坡坚持以奇特诡异的故事情节,夸张荒诞的描写展现人类意识中以及潜意识中的阴暗面。在具体的文字方面,爱伦·坡笔法细腻,描写入微,选词或凄美或恐怖,常常可以将读者带入另一个奇妙的世界。

2.作者心理状态对作品风格塑造的作用

爱伦·坡除了其独特的才华和丰富的想象力为人所推崇外,其多舛的命运和短暂的人生也使人扼腕。爱伦·坡的父亲在其出生后不久便离家出走,母亲在其三岁前病逝,上学后由于性格叛逆又酷爱饮酒,多次辍学。之后,养父母也相继逝去,他在27岁时娶了自己年仅13岁的表妹弗吉尼亚,这些悲惨的经历塑造了他的负面心理状态,他曾用“令人讨厌、令人憎恶、令人失望的生活”来描述自己所经历的一切,并投之于文学创作中。即使是在浪漫主义小说中,爱伦·坡也会将死亡与丑恶穿插于其中,并采用隐喻、夸张、象征等修辞手法渲染气氛,表达自己对人性和整个世界的理解。在背景设置中,他常常使人物置身于古堡、森林、黑夜、深渊等场景中,用犀利的手法表达人物的孤独或其它反常的心理特征,再加上考究的文笔、精准的用词和惊险奇妙的构思,爱伦·坡用文字将读者带入了光怪陆离的异世界,如同身在噩梦之中一般。我们也可以将其理解为爱伦·坡利用文字对他所经历过的生活的一种经过艺术夸张手法的复制。

二、《泄密的心》的写作手法

1.写作背景

爱伦·坡所处的美国当时是一个十分年轻的国家,政治、经济蓬勃发展,但又经历了清教徒殖民、印第安冲突、西部荒原开发等具有负面影响的事件,美国民众急需自己的文学以一舒情感,杂志社、报社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形成了美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这一时期也被称为“美国的文艺复兴”,爱伦·坡本人也被认为是美国浪漫主义思潮的重要成员。《泄密的心》创作于1843年上半年,当时的爱伦·坡还没有名声大噪,而只是勉强过活,且身体状况较差。虽然凭借自己的才华获得了几次工作机会,但终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成功,这其中包括偶然因素,也包括酗酒误事。当时他与作家詹姆士·拉塞尔·洛威尔相交甚笃,受其所邀定期为他创办的杂志《先驱》投稿,《泄密的心》即是在此期间的投稿之作。

2.第一人称叙述

全作采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这一写作手法将心理描写推向了极致。第一人称叙述对惊悚气氛塑造以及心理描写强化的作用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与读者构成对话关系,由此产生直接沟通效果。

第二,第一人称叙述暗含一种不确定性,即故事讲述者的话语可能带有欺骗性,从而增加悬疑度。

第三,更直观的心理表述。

第四,形成一种“作报告”似的场景,使读者宛如直接面对一个杀人者,听其自白,增加紧张气氛。

3.恐怖气氛营造与扭曲心理的极致体现

除上文所提到的第一人称叙述外,爱伦·坡还采用了其它的写作方法营造恐怖气氛。首先,杀人者对其有条不紊、计划缜密的杀人过程的叙述将其扭曲的心理状态直接展现在读者面前,他的惨无人道、冷血无情让人不寒而栗。其次,整个故事萦绕在一种阴森、黑暗的气氛中,爱伦·坡高超的遣词造句能力将细节展露无遗,杀人者的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第三,杀人者在叙述自己的犯罪过程时多次穿插洋洋自得的感觉,激起读者的彻骨寒意,使人产生强烈的反感。第四,爱伦·坡精心安排了三个场景,这些场景会令读者回忆自身经历,进一步营造了紧张恐怖的气氛。

利用这些艺术手法,爱伦·坡将杀人者的扭曲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在一定程度上与读者产生了心理互动,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效果。

三、总结

爱伦·坡作为恐怖艺术大师,为我们留下了多部短篇小说和艺术评论,同时也开创了恐怖、悬疑、科幻小说的先河。他的影响不可谓不深远,而我们对他艺术风格的研究也正在逐步走向深入。随着这些研究的深入,相信我们会更好地理解并赏析他的作品。

参考文献:

[1]Hayes, Kevin.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Edgar Allan Poe[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2]马爱农译.爱伦坡短篇小说选[M].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00.

[3]苏耕欣.哥特小说——社会转型时期的矛盾文学[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爱伦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爱伦·坡:《阿芒提拉多的酒桶》
悬疑与死亡:爱伦·坡哥特小说《黑猫》恐怖意象渲染
埃德加·爱伦·坡的《阿芒提拉多的酒桶》
论环境因素对爱伦·坡性格及创作的影响
心理小测试
试析埃德加·爱伦·坡诗歌中的“死亡之美”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