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易斯小说文化叙事的历史语境

2016-05-09 17:10杨海鸥丰涛许利平
青年文学家 2015年36期
关键词:辛克莱刘易斯

杨海鸥 丰涛 许利平

本文为2009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辛克莱·刘易斯小说的文化叙事研究”(项目编号:09YBA117)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辛克莱·刘易斯是美国文学的开路先锋,其作品曾被称赞为“高规格的美国历史文献”,成了文学具有巨大社会文化功效的最大佐证。而要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创造性地、准确地解读刘易斯的作品,对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文化思潮,即刘易斯小说文化叙事的历史语境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辛克莱·刘易斯;文化叙事;历史语境

作者简介:杨海鸥,怀化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叙事学和美国文学研究;丰涛,怀化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西文化与翻译研究;许利平,怀化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西方文化与翻译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6-0-04

辛克莱·刘易斯是美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一生中共创作了20多部长篇小说,一部短篇小说集,另外还有戏剧、诗歌和文学评论等,取得了文学上的辉煌成就。可以说美国文学是从刘易斯开始走向成熟,走向世界的。因而,对刘易斯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上世纪末以来,经过刘易斯研究学者们的共同努力,中国的刘易斯研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从中国知网上可以看到研究刘易斯及其作品的各种各类的期刊论文。但遗憾的是,不少研究者忽略了刘易斯作品创作的历史语境,导致对刘易斯作品分析的力度不深,对作品思想把握不准,甚至出现抄袭现象,也就是既对刘易斯作品感兴趣,又不知道说什么,只有借她人思想为自己的想法。鉴于此,本文将对刘易斯小说创作的历史语境之一——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文化思潮做一简述,以飨读者。①要想富有创意地、深刻地阐释刘易斯小说的文化叙事内涵,了解与刘易斯小说文化叙事密切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是非常必要的。刘易斯的作品曾被称赞为“高规格的美国历史文献”[1],成了文学具有巨大社会文化功效的最大佐证,其作品所呈现的社会文化风情与以下上世纪20年代美国文化思潮密切相关。

一、新旧文化的碰撞

对于美国人来说1920年代是个非常激进的10年。主要原因在于社会转型时文化上的新陈代谢过程中,现代化思潮与保守的传统文化之间产生的激烈冲突与对抗。凡勃伦论道:人们对于现有的思想习惯,除非是出于环境的压迫而不得不改变,一般总是要想无限期地坚持下去。[2]161对于代表富人利益的保守派,正像凡勃伦所说的,想把一切现有的思想习惯、精神面貌、观点、特质等继续坚持下去,以维护和保持他们的既得利益。像刘易斯小说里的那些殷实商人们就激烈反对任何社会上的变革,他们明确的口号是支持一个“稳健有力的、会做生意的好政府!”[3]29富人们的看法是不能使那些激进分子们越轨一步,他们认为“美国的民主并不意味着财富的平等,但确实要求在思想上、服装上、绘画上、道德上和词汇上完全相同”。[3]296正是这种守卫财富、守卫能保证财富安全的传统道德和思想,让控制着国家权利的保守派对一切被认为有违传统文化的思想行为展开了打击和压制,出现了一系列带偏执狂色彩的“非寻常事件”。萨科—凡泽蒂事件、禁酒令、斯哥普斯审判等,在当时影响深远,对1920年代的社会、文化思潮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并直接影响到青年一代的身心及他们的文学创作方向。刘易斯、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等20年代知识分子无不受其影响,我们很有必要先了解这些历史事件的真相。

斯哥普斯事件也称“猴案”,它是当时最轰动的事件之一。1920年,原教旨主义者控制下的田纳西州立法会通过了一项法令,宣布说“该州学校老师讲授任何否定《圣经》所说的上帝创造人类的理论,并且讲授人是从低一级的动物进化而来的理论,就都是属于违法行为”。[4]1481925年,约翰·斯哥普斯等几位年轻的中学生物教师因在课堂上讲授进化论而在法庭上受审,在这次引起了民众极大关注的司法审判中,美国前国务卿、总统候选人威廉·杰宁斯·布莱恩代表该州,遭到了辩护律师克莱伦斯·达罗的几近摧枯拉朽的诘问。最后斯哥普斯被判处有罪,交了100美元的罚款后被释放了。在斯哥普斯案中,代表保守派和原教旨主义的宗教取得了法律意义上的胜利,虽然他们知道,现代科学的潮流不可逆转,但在这场审判案中,他们还是显示了权利的分量,达到了目的。他们可以继续通过反对进化论的法律,拒绝科学知识的进入。而被控方以及关注此事件的青年知识分子取得了实际意义上的胜利,他们让全美国,乃至全世界看到了当权者的荒唐表演。

斯科普斯事件具有重大的意义,它以一种近似于戏剧化的形式表现了当时那个时代最重要的对立之一——宗教与科学的冲突。“所有受过教育的人们都怀着惊讶和娱乐的心情看待这场审判,而原教旨主义者的确定性却逐渐被人们抛弃。”[4]152

另一备受关注的轰动事件是萨科—凡泽蒂事件。如果说斯科普斯事件表现的是当时科学与宗教的冲突,那么,萨科—凡泽蒂事件则是专制与民主的较量了。萨科和凡泽蒂是来自意大利南部贫困地区的移民,是信奉无政府主义的激进青年,是麻省东部工业区意大利的劳工领袖,也是现代派诗人,他们正是正统的中产阶级所讨厌的那种人。[5]411920年5月5日,他俩因涉嫌一桩谋杀案而被逮捕。有很多人都能提供他俩当时不在场的证据,但陪审团却从他俩带头搞工人运动,是激进分子、无政府主义者,是英语也说不好的外乡移民等这些因素所显示的反美国之政治态度的角度出发,认为他们会对国家的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宣判两人死刑。在随后关押的7年中,一次次申诉都被州法院驳回,美国知识界、工会、美国共产党等组织发起的一次次营救行动也都无济于事,萨科和凡泽蒂在1927年8月22日被推上了电椅。

萨科—凡泽蒂案件是美国文化史上影响深远的大事件,它反映了1920年代政治与法律、专制与民主之间的激烈冲突,在这一事件中,民主自由遭到严重践踏,“犯人”的政治倾向成了法治的牺牲品。萨科—凡泽蒂事件直接导致了众多文学作品的产生。《新共和》、《民族》和《新群众》等杂志,成版地刊登充满愤怒的诗歌。萨科和凡泽蒂两人的诗作也被编辑成册,以《提审美国》为书名出版。他们悲壮的故事被编成话剧在纽约的舞台上成功上演。厄普顿·辛克莱以萨科—凡泽蒂事件为背景创作了两卷本长篇小说《波士顿》,多斯·帕索斯的三部曲《美国》中不少地方都涉及了这一事件。“萨科事件”虽然发生在20年代,但直接影响了其后的文学走向,确立了后一个10年激进思潮在文学界的主导地位,也确立了30年代左派在文艺界的领导地位。[5]46

二.迷惘的一代

F.L.艾伦对美国20年代的知识分子的信条和主张作了如下总结:(1)他们认为,在性方面应该拥有比严厉的美国准则所允许的幅度更加开放的自由;(2)他们尤其蔑视通过立法对各种礼节的强制执行;(3)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对禁酒令表示激烈反对,同时他们也憎恨审查制度,并且对政治重生和社会重生充满了怀疑;(4)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宗教怀疑论者;(5)他们意见统一地嘲笑中产阶级多数派,因为他们认为这些人应该为禁酒令、审查制度、原教旨主义以及其他各种对人性的压制负责;(6)他们尤其喜欢颠覆大多数人心目中的偶像;(7)他们害怕规模生产和生产机器对他们自身以及对美国文化所产生的影响,为此在进行着争取成为独立个体权力的战斗。[4]4我们认为,这是对20年代美国知识分子思想和行为的比较全面的解剖,而通常被称为“迷惘的一代”作家,如欧内思特·海明威、司各特·费茨杰拉德、舍伍德·安德森、多斯·帕索斯、T.S.艾略特、埃兹拉·庞德、理查德·赖特、马尔科姆·考利、埃德蒙·威尔逊等人则是这群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们由于思想上与当时的传统文化格格不入而导致对周边社会文化氛围的诸多不满,或者还有其它各种相同或不同的原因而相继出走,自我流放到法国巴黎,成为20年代一道特殊的文学景观。

这批文化青年为什么迷惘?他们纷纷出走法国的动机是什么?由于这是一批在美国文学史上享有盛誉的作家和诗人,再加上20年代是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十年,因而,历来的文史学家和批评家们都竭力想对这一流放现象做出尽可能精确的文化阐释,他们主要的说法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战争幻灭说”和“文化朝圣说”。[5]54也就是说一是由于战争所带来的精神打击所致,因为不少流放作家间接参加了一战,他们把这场胜利的战争看成失败,看成一场道德灾难,面对着自己的“崇高行为”所带来的精神后果,产生了幻灭感。二是这批流放作家去巴黎是由于对粗俗、平庸的本国文化的鄙视和对法国宽松、浪漫和优雅文化的向往。此外,《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提出了不同但却也不乏真实性的阐释:“他们之所以要离开美国,是因为他们生性好动,总想要干一番事业,或者因为他们希望去学习、希望找一个生活比较便宜的地方,想解决一些个人或艺术上的难题。” [6]611

上面各种“流放”原因的说法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我们认为,流放的原因并不重要,最重要的应该是他们为什么“迷惘”,因为他们是由于“迷惘”而出走,由于“迷惘”而创作了独具特色的文学作品,形成了美国文学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归根结底,他们的出走只是“迷惘”的一种表现方式。“迷惘”的另一种表现方式就是他们手中的笔杆。笔者认为上述艾伦所阐述的20年代知识分子的主张和信条代表了迷惘的一代作家在当时的思想和行为,由于这些思想与当时的传统文化格格不入,从而导致对身处的社会文化氛围的诸多不满,造成思想上的、实际生活上的与当时社会传统文化的诸多冲突,而又找寻不到协调的途径和解决的办法来消除这种不满和冲突,于是用自我流放的方式作为一种解决办法。只是,流亡他国也并不能完全消解心中的迷惘和不畅,于是又拿起笔杆,用文学创作来宣泄和阐释心中的“迷惘”,寻找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也寻找导致迷惘的原因和借口,以求得心理的平衡和人们的理解。

费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1925)和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The Sun Also Rise,1926)就是这批流放作家所创作的表现“迷惘”之态的最优秀的文学作品。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浪漫的理想和残酷的现实的冲突,中西部文化与东部地区文化的冲突,传统道德与现代生活理念的对抗,以及以追求金钱作为实现梦想的手段的荒诞性都得到了出色的呈现。《太阳照样升起》写的是战后一群美英青年流落在巴黎的迷惘中的生活状态。他们表面上嘻嘻哈哈,纸醉金迷:泡酒吧、去钓鱼、看斗牛,内心却咀嚼着莫名的悲哀。小说传达了这样的主题:战争导致传统的精神大厦倒塌,新的精神家园又不知在何方,青年一代陷入彷徨无主的心态,他们感到觉醒了而又无路可走的悲哀。[7]280于是,他们迷惘了。海明威就这样通过小说中塑造的人物来替自己阐释了迷惘的理由。

三.乡镇神话

谢尔登·格雷布斯坦认为,美国社会进入20世纪之后,尽管有埃兹拉·庞德,维切尔·林赛,埃德加·李·马斯特,埃德温·阿林顿·罗宾逊以及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问世;尽管有杰克·伦敦,弗兰克·诺里斯,伊迪丝·瓦顿,西奥多·德莱塞以及其他一些作家的小说;尽管有了黑幕揭发者而且H.L.门肯的呼声在国内很高,但是大多数美国读者仍然喜爱形式传统,格调顺时、乐观、浪漫的作品。[8]23很多作家喜欢美化乡村生活,并把城市作为反衬,使乡村在美丑的对比中显示其幽雅纯真,乡村仿佛具有美国社会的一切优点,被看做是滋生邪恶的城市的对立面。特别是中西部村镇,更被看做是美国勤奋进取、开拓精神的摇篮。久而久之,竟幻化为美国乡村神话,人们把乡村当成了在城市中无止境的金钱角逐中而显得日益疲惫的身心的最后寄托地。

辛克莱·刘易斯在其诺贝尔文学奖的受奖演说中曾经概述了20世纪20年代文坛的这种情况,刘易斯在演讲词中批评了豪威尔斯,认为豪威尔斯之流在费尽心机地把美国变成英国大教堂式的城镇。而被誉为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的豪威尔斯对20世纪初的美国文学仍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豪威尔斯在其漫长的文学活动生涯中创作了30多部长篇小说、三十多部剧本、很多的短篇小说和大量的文学评论。其作品追求道德的教化作用,豪威尔斯所欣赏的,是家族式工业和旧日美国梦里拥有的价值观,即中产阶级的勤劳、节俭、诚实、坚韧、正直。豪威尔斯认为,“小说家愈是描写生活的微笑的一面,就愈能表现美国。” [9]21豪威尔斯的“微笑的现实主义”在20世纪初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反对,未及在美国形成潮流就被淘汰了,但对20世纪初美国文化和文学的歌功颂德的风气的形成是有很大影响的。

1918年的麦里迪斯·尼柯尔森的《民主之谷》被认为是粉饰太平,营造乡镇幸福村落的极盛时期。这本书对中西部人们所显示的生命活力以及民主精神给予了竭力的赞美。认为在中西部没有什么阶级差别,有的只是锐气和前进的推动力,即使显得有点落后或存在某种缺点,那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很快就会改变或改正的。尼柯尔森写道:“民主之谷的人民……想得多也谈得多;他们以特有的强烈感情焦急地思考世界大事;无疑,他们交换意见比美国其它地方的同胞都自由得多。”又写道:“人们为美国城镇和西部城市那奇异的个性所感动。”还写道:“在西部更小的镇上,尤其是以美国血统为主的地方,社会的分界线往往模糊得根本不存在了。”[10]总之,无论世上别处有何问题,对中西部的小镇是用不着担心的。“对此教条我们在1920年之前是臣服的,”格雷布斯坦说道,“直至辛克莱·刘易斯的《大街》为止。”[8]53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刘易斯的小说横空出世了。既不同于远走他乡,用文学创作来宣泄和阐释心中的困惑的“迷惘的一代”作家,更不同于歌功颂德豪威尔斯之流,刘易斯的《大街》、《巴比特》等小说一反20年代文坛温文尔雅、歌功颂德的文风,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上世纪早期社会转型时期现代化思潮与保守的传统文化之间产生的激烈冲突与对抗,打破了二十年代美国乡镇神话、商业神话、医学神话和宗教神话,横扫了美国文化领域中的陈规陋习和丑陋面貌。它们就像来自中西部大草原的一股股飓风,挟持着道道闪电划破了二十年代的美国文学天空。②辛克莱·刘易斯成为了美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一位里程碑式的作家。正如瑞典学院1930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所说,“辛克莱·刘易斯作为一亿两千万人的代表之一,开创出了新的文风——美国式的风格……新型的伟大的美国文学,随着全国范围内的自我批判而开创起来,这是一种健康向上的象征……辛克莱·刘易斯具有新兴移民应有的气质特征,能不断开垦新的土地,并使之变成精耕细作的沃土。他是一名开路先锋。”[11]刘易斯是美国文学的开路先锋,他的作品是一座座富矿,而要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创造性地、准确地解读刘易斯的作品,对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文化思潮,即刘易斯小说文化叙事的历史语境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前提。

注释:

①需了解更多详情的,请参看本人知网上的博士论文《辛克莱·刘易斯小说的文化叙事研究 ——以〈大街〉等四部小说为例》第二章。

②参见哈伦·海切尔,《文学谬论》( 波士顿,1944),第136页;坎比,《美国文学史》(纽约,1948),第1227页。海切尔称刘易斯20年代的作品在美国文学中最有激励性,并说刘易斯“全靠他的心力促进了现代美国小说的成熟和得到承认”,而《美国文学史》称刘易斯是“美国小说在广度和艺术上大体成熟的那十年里最有影响的作家”。转引自S.格雷布斯坦:《辛克莱·刘易斯》,张禹九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175页。

参考文献:

[1]H.L. Mencken, “Portrait of an American Citizen,”1922. Sinclair Lewis: 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 Ed. Mark Schorer. Englewood Cliffs , N.J.: Prentice-Hall,Inc., 1962. p.22.

[2]2托斯丹·本德·凡勃伦:《有闲阶级论》,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3]Sinclair Lewis, Babbitt.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85.

[4]弗雷德里克·刘易斯·艾伦:《浮华时代:美国20世纪20年代简史》,汪晓莉 袁玲丽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

[5]虞建华:《美国文学的第二次繁荣》。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41页。

[6]埃默里·埃利奥特主编:《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朱通伯等译。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年,第611页。

[7]刘海平 王守仁主编:《新编美国文学史》(第一卷。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80页。

[8]谢尔登·诺曼·格雷布斯坦:《辛克莱·刘易斯》,张禹九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23页。

[9]盛宁:《二十世纪美国文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第21页。

[10]梅里迪斯·尼可尔森:《民主之谷》。.纽约,1918,第8-9页。转引自谢尔登·诺曼·格雷布斯坦:《辛克莱·刘易斯》,张禹九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52-53。

[11]Erik Axel Karlfeldt, “1930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Presentation Speech,” Richard Lingeman, Dictionary of Literary Biography,Volume 331:Nobel Prize Laureates in Literature, Part 3: Lagerkvist-Pontoppidan.A Bruccoli Clark Layman Book. Gale, 2007.pp66-91.

猜你喜欢
辛克莱刘易斯
分裂的场域与多元的形象
——论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厄普顿·辛克莱形象构建
辛克莱尔有个性的女足队长
萨科—樊塞蒂审判案的艺术再现:评厄普顿·辛克莱的《波士顿》
国会议员、民权偶像约翰·刘易斯逝世,享年80岁
画家刘易斯的草稿
作家的回信
刘易斯:被自大击败的拳王
不要轻视任何对手
卡恩之妻:令人费解的痴情
世界上最短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