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荒原中的挣扎与领悟

2016-05-09 17:07高萌翰
青年文学家 2015年36期
关键词:贝娄索尔书信

高萌翰

摘 要:索尔·贝娄是美国当代资格最老,最文明的小说家, 1976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标志着他事业达到顶峰。《赫索格》是他公认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无论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精准捕捉,还是凭借书信的形式表达对当今美国社会各个层面的深入剖析,都可称之为经典之作。本文旨在探索赫索格从精神荒原的困境中摆脱到他真正地领悟到人生的真谛的过程。

关键词:索尔·贝娄;赫索格;彷徨;领悟;书信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6-0-02

一、索尔·贝娄简介

索尔·贝娄是一位高尚的人道主义者。他认为在人们现代化生活中那些陈旧的价值观已经不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价值。而当代社会对人们的生活是一种无形的挑战,人们生活在这种压力重重的环境之中,容易缺乏安全感;对周围人不信任;对于许多琐事也会大惊小怪,甚至达到癫狂状态。因此,索尔·贝娄认为人类精神上的危机已经置于突出的位置上,亟待解决。所以,贝娄笔下大多数的主人公都是处于边缘化、异化、甚至是荒谬、不正常的人。他们试图与巨大的社会压力对抗、为真理和自由不断地奋斗。但与此同时,他们由于自身的弱点而深陷艰难的抉择之中,同时也遭遇了朋友的背叛和忍受了社会的各方面压力。但是这些主人公在经历了生活中的磨难后,最终都获得了心灵上的洗礼与启迪。这也正是贝娄希望他笔下的主人公在精神上的最终归宿。

二、彷徨中前行

小说主人公赫索格是一个善于思考、满腹经纶的人。正在他事业的关键时期,生活的磨难却接踵而至,好像上帝偏要和这位老实人开玩笑一样。他离了两次婚,但第二次离婚对他来说,打击更大。因为他第二个妻子马德琳和他的好朋友好上了,而且因为她的建议,他辞去了现有的工作,他心爱的女儿也离开了他。这一系列的事情使得这个可怜人对美好生活的信念彻底幻灭了,直接导致他彻底陷入了精神的挣扎与彷徨之中。比如在与玛德琳离婚之后,赫索格的精神几乎达到了崩溃的边缘,他开始行为异常起来:他刚刚还在吃饭,可思想一下子跳回到了很久以前;有时去找老朋友,可一进门,他又不辞而别。他将自己封锁在独自的空间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装在套子里的人”。虽然赫索格精神有些异常,但他仍然是个善于思考且内心善良的人。他思维超常,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然而,他却从不将这些思想转化成实际行动,任凭他心潮澎湃,但他却做事犹豫、不果断。这也正是他精神彷徨的另外一个原因。比如他称自己是个“意志薄弱,满怀希望的大傻瓜”[1],是座“专门制造个人沧桑史的工厂”[2],这正是他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切实际的人所发出的感叹。然而,赫索格这样的人正是贝娄所要塑造的人物:一位经受过各种各样痛苦与挫折的磨砺之后,更加负有使命感,对未来更加有信心的人。但事实上,像赫索格这样的人在现实社会中也比比皆是。由于在资本主义制度这种大环境下,个人与金钱主义至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人们之间猜忌、尔虞我诈等诸多因素注定使赫索格这样理想主义化的人成为悲剧式人物。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赫索格难免会变得内心焦虑、生活在彷徨之中。

三、信札中的领悟

自从和玛德琳离婚后,写信成了赫索格的唯一的爱好。他给著名人物—艾森豪威尔总统写信,也给著名律师写信,甚至还给死去的人写信。这些信的内容看似毫无逻辑,但是,这些信毫无疑问地成为了他传递思想的载体,成为他思考人类生存状态的重要途径。从赫索格写给他朋友的信件中可以看到,赫索格已经领悟到了他的价值取向与现代社会中人们价值取向的不同在于他做事情过于理想化,而这与现代社会中比较现实的人的想法大相径庭。他认识到了他与马德琳之间问题重重是因为他们对于同一件事的看法差异悬殊。比如他无论对任何人都有求必应,这给居心叵测的人有了可乘之机,体现出他做事有些愚蠢、木讷。而玛德琳却与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过于世故、漂亮,且工于心计。这一点与《名利场》的女主人公贝基·夏泼如出一辙:凭借自己的姿色为了达到攀上上流社会的目标而不择手段,不惜害了深爱她的两个男人。而玛德琳嫁给赫索格的目的是想利用赫索格让自己顺利地成为教授。而接下来她又利用赫索格给他的情人瓦伦丁找工作。目的达到之后,她便与赫索格离了婚,这体现出她她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择手段:恩将仇报,心狠手辣,没有人性的一面。而赫索格认为玛德琳的自私正是在资本主义制度环境下,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盛行,金钱至上,道德每况愈下等各种因素导致的。

从赫索格写给艾森豪威尔总统的信中,可以看出他对当今美国社会的各个层面都有了不同的领悟:他向占据社会主流的实用主义提出了质疑并对此提出了意见;他对国家的一些制度和法律等方面进行了批判。比如,国家只注重发展一些能够带来巨资的行业,而不注重人的道德情操的培养,人们只要不触犯法律,做任何事都可以。因为在他看来人们为了金钱与权力不择手段,人们为了自己的私欲将崇高的理想、高尚的人格抛之脑后,而国家的制度也助长了这种风气的蔓延,这便是人们忽视伦理道德、人性腐化与堕落的原因所在。这正像赫索格给艾森豪威尔总统写的信中所说的那样:“个人与个性在现实中几乎丧失了存在的空间,因为国家的目的现在已经和制造对人类生命并无必要的商品纠缠在了一起”[3]。

四、心灵的领悟

赫索格作为一个高级知识分子,他对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有着微妙且独到的见解。赫索格以崇高的人生观来引导自己要为人善良,可他却被看成是疯子,但他宁可在这样一个道德伦理每况愈下的社会中作为一个疯子。“如果我疯了,那倒好了”[4],这也正是赫索格对当代美国社会的无可奈何之处。赫索格领悟到正是因为他的善良,对任何人都不设防备之心,他才会被狡猾之人伤害的疯癫至极;也正是因为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仍然以旧的价值观念作为自己的道德标准,没有以发展的眼光去接受新的生活,才会导致他在现实生活中与社会其他人显得格格不入。他不禁感叹到“是不是所有的传统都走到了尽头?信仰已经破产?而大众的意识尚未成熟?尚未准备好第二个阶段的发展?道德沦丧,良心堕落,对法律、自由、公德心的尊重已沦为懦弱、颓废和野蛮”[5]。但是,这些问题并不是赫索格一个人所面临的问题,因为身心分裂不仅仅集中体现在他一个人的身上,而是所有现代人患有的通病。赫索格在心灵上的领悟与她在信札中的领悟的原因有所不同。赫索格在心灵中的领悟是当他意识到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不被他周围的人所认同,而做出的对自己未来人生的重新思量,是他经历了精神的迷惘与痛苦挣扎后的自我省察之举。而赫索格在书信中的领悟是因为赫索格无法对其他人宣泄自己内心的压抑而做出的一种无奈之举。

小说的结尾处赫索格选择退隐乡间,他领悟到了在这样的现实社会中,他最需要的是静下心来,让自己的内心世界释然,让自己与自然亲密接触,从而忘记来自朋友的背叛,妻子的不忠,以及社会道德的沦丧带给他的折磨与痛苦。最终他要重新振作起来,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全书的结尾处,赫索格说:“我对现状已经相当满足,满足于我的和别人的一直给我的安排只要我能在这往下去,不管多久我都会感到心满意足的”[6]。全书最后一句话是:“现在他对任何人都不发出任何信息,没有,一个字都没有”[7],这表现出他对生活有了最终的领悟,这是来自于内心深处的领悟,也是在经历了各种苦难与折磨后的痛彻心扉的领悟。赫索格认为人性是美好的,认为如果人与人之间能够做到和谐相处、互相帮助,那么社会风气便会好转,人性的光辉便会重现。在压力重重的社会中,人们更要做到改变自我去适应社会,学会接受新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刘硕良.诺贝尔文学奖作家论(下)[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3:61.

[2]刘硕良.诺贝尔文学奖作家论(下)[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3:61.

[3]孟庆枢.李毓榛,外国文学名著鉴赏[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1040.

[4]孟庆枢.李毓榛,外国文学名著鉴赏[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1040.

[5]孟庆枢.李毓榛,外国文学名著鉴赏[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1041.

[6]索尔·贝娄.赫索格[M].纽约:维京出版社,1964:348.

[7]索尔·贝娄.赫索格[M].纽约:维京出版社,1964:348.

猜你喜欢
贝娄索尔书信
失窃的书信
打分
共 筑
南非萨索尔公司宣称在莫桑比克南部近海发现石油
索尔·贝娄的婚姻
索尔·贝娄创作中的“大屠杀”阴影及其反思
论索尔·贝娄小说创作的文化源头
别有用心
索尔·贝娄作品中的圣经原型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