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悲剧,无论是西方悲剧还是中国悲剧,都在历史的舞台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悲剧理论同样是悲剧美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中西方文化思想、地域和背景等方面的不同差异,导致中西方悲剧在个体自主反抗意识、悲剧结局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走向。
关键词:中西悲剧;起源;差异;原因
作者简介:李文华(1990-),女,汉族,辽宁建平人,安庆师范学院文艺学研究生,主要从事明清诗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8-0-01
一、中西悲剧的起源
悲剧是一个重要的美学概念,在西方,悲剧的发展历程中,柏拉图、席勒、黑格尔等都对悲剧的发展做出过贡献,亚里士多德还为悲剧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在我国,“悲剧”这一概念由王国引入,并引发中国学者对此的研究,但由于中西两个民族文化传统以及历史背景等不同,中西悲剧也存在着差异。
早在远古时期,中国悲剧便以产生。中国悲剧记载可以追溯到周朝时的乐舞,《九歌》便是其中的代表作。屈原根据民间祭神乐歌改编的《九歌》,后来成为祭祀时的系列歌舞,如《九歌·湘君》是中华民族最早的爱情悲剧之一,而《国殇》则以慷慨悲壮的声威将战场浴血奋战的英雄气概以及国殇国祭的悲壮之调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歌舞以其简明易懂,传播性强成为人们表达感情的一种形式。中西悲剧均以歌舞的形式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
二、中西悲剧差异的主要表现
从古希腊三大悲剧艺术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所创造的命运悲剧,到莎士比亚的性格悲剧,到易卜生的社会悲剧,再到奥尼尔的当代悲剧,展示了西方文化中丰富的悲剧意识。西方悲剧艺术强调主人公对人生困境和灾难的主动斗争与反抗,在反抗中实现活着的意义,而不是消极的对待,强烈的自主意识,鲜活的、独特的个性是西方悲剧主人公身上体现出来的。比如悲剧主人公阿喀琉斯,虽然他的母亲已经明确的警告他,上战场他会因此而丢掉性命,可是为了替朋友报仇,为了不接受命运的安排,他毅然走向战场去肆意地驰骋,虽然最终以早亡而结局,可是他身上呈现的那种不屈的精神却值得后人敬仰。
中国的文学典籍中也存在着悲剧意识,在描写悲剧的文学作品中,主人公的人生大多是坎坷的、不幸的,多灾多难的,只是面对这种悲剧的人生,主人公的反抗却不如西方主人公那么强烈,而是有限度的,节制的,甚至显得有些软弱。诚如刘鹗在《老残游记》中所言:“《离骚》为屈大夫之哭泣,《庄子》为蒙叟之哭泣,《史记》为史太公之哭泣,《草堂诗集》为杜工部之哭泣,李后主以词哭,八大山人以画哭,王实甫寄哭泣于《西厢》,曹雪芹寄哭泣于《红楼梦》。”①中国的悲剧意识呈现出与西方不同的表现方式,这些都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引起的,儒家文化强调“仁”,重视宗法,个体在面对社会时,表现出来的是忍让,避免冲突。因此中国悲剧主人公大多数个体自主意识较弱,中国古典悲剧更多的展示弱小善良、无辜的小人物在矛盾冲突时的无奈与忍让,其显著的精神特征是顺从忍耐、含蓄蕴藉。窦娥的身上并没有西方女性那强烈的自我意识,她对生活的追求并不涉及高层次上的精神上的慰藉,而是满足于基本的生存需要,她没有积极的抗争,而是把所遭受的不幸命运理解为宿命,认为她所经历的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以为自己所经历的一切都是前世她做的恶,今世才会如此受挫。
三、中西悲剧差异的原因
西方文化发轫于古希腊文化,古希腊文化发轫于海洋文化,生存环境对塑造希腊民族的个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分散的、个体化的海上作业特点使得他们遇事全靠自己,因此也培养了他们极强的独立性和个性,这种独立的个性又对他们从事商业贸易有着很大的帮助,在商业竞争中,这种个性得到很好的张扬。而中国文化则比较复杂,不仅有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同时还有道、佛、法等思想体系,这种多元化的思想体系对形成中国人的性格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传统社会则是在儒家思想教化下形成的伦理本位的社会。张法分析道:“与西方不同,建立在农业社会和血缘宗族制度上的中国文化是内陆型的。它的政治思想是稳定,它的哲学理想是中和,它不是一种进取型,而是一种保存型的文化,‘天不变,道亦不变。中国文化的气质与西方文化比起来,显现为一种柔性,一种韧性,荀子说:‘柔自取束。束即放不开,没有超越性。”②在儒、释、道三家思想影响之下的 “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对我国悲剧的影响是深远的,影响着中国民众对悲剧作品的审美标准。所以,中国悲剧在只能在“忠、孝、仁、义”的框架中表现悲剧人物的悲剧精神。在“中和之美”、“哀而不伤”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古典悲剧的作品中总是“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③ 中国的悲剧,无论主人公经历着怎么悲惨的遭遇,但是在结局的时候基本都是美满的,是“大团圆”式的结尾,而这也比较符合中国观众的期待心理。
总之,中西方文化土壤的不同,使得中西悲剧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但是作为美学的重要载体和文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西悲剧都各自以自己的方式绽放着绚丽多姿的光芒,为世界文化乃至理论增添了亮丽的一笔。
参考文献:
[1]蒋观云.中国之演剧界.新民丛报.1905年3月20日.
[2]张法.中国文化与悲剧意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11.
[3]赵凯.悲剧与人类意识[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