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与评论的历时的量化研究

2016-05-09 15:04邢鸿儒
青年文学家 2015年2期
关键词:外国文学世纪文学

邢鸿儒

摘  要: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复杂的极具戏剧性的历史征程,在这一特殊时期,中国经历了从闭关锁国到多元化交流的历史变革,期间在外国文学的翻译上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翻译文学蓬勃发展,波澜壮阔,翻译评论此起彼伏异常活跃。翻译文本数量巨大,质量也随着开放程度的变化逐步拔高,给我国近现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参考,为中国了解世界,融入世界以及文学的长足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本文通过对20世纪翻译文学的历史性回顾,采用量化的手段加以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与评论;量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2--01

前言:

20世纪对于中国乃至世界而言都是具有开创性和重大转折性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有过屈辱的经历更有过顽强拼搏创造出无数奇迹的不朽之旅。中国在20世纪逐渐开始打破传统封建主义的束缚,开眼看世界,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进步性的发展,特别是翻译文学的活跃带动了中国整个历史文学的巨大转变,随着翻译文学的不断发展,翻译评论不断深刻内化,打破传统意识形态,引导中国人与近现代思想意识接轨,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给中国的进步与发展带来了生机与驱动力。翻译文学作为中国近代新文学的先驱者,是中国认识世界的窗口,是近现代精神意识的启蒙者,是超越时空、超越民族的一种精神动力和审美趋势。20世纪翻译文学异常活跃,数量巨大质量卓越,共计约有33600部翻译作品及专著,约2400册翻译评论及研究著作,成果丰硕,具有巨大的历史及现实意义,它不仅激发了中国文学的巨大发展潜力,更是中国历史革变的巨大精神驱动力。

一、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与评论的价值体现

20世纪文学家深刻认识到外国文学潜在的思想意识价值,纷纷投身翻译文学与评论研究上来,希望通过对外部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开拓一条救国壮国之路。20世纪翻译文学的发展对我国近现代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启蒙先驱,更是近现代文学发展的基础,外国文学的翻译与评论极大地转变了中国传统的文学意识形态,革变了整个中国的文学思想意识,开拓了新的文学文化新纪元,是中国多元化文化发展的开端。20世纪的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危机时刻,社会形态和思想意识急需革变,外国文学中所表现出来的异于封建主义思潮的个体主义、资本主义、人道主义及社会主义思潮[1],极大地开拓了中国文学家和革命家的视野,其中所蕴含的自由、民主、平等、科学的现代意识观念,正是当时精神意识形态启蒙和历史革变所需要的。

20世纪翻译文学改变了中国传统的文学观念,将文学载道教化的作用及文人墨客的排遣之“自娱”转变为关乎人生和国家命运与前途的重要事业。翻译文学的发展开创了新的文体,中国文学家通过对外国文学的翻译与研究,在外国近代文体的基础上创造了多种具有自己特色的新文学体,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发展。

二、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与评论量的化研究

自20世纪初,即清末时期便开始兴起新式教育, 培养了大批的翻译人才,代表人物有周桂笙、孙伏园、沈雁冰、鲁迅、苏曼殊、刘半农、郁达夫、徐志摩、赵元任、郭沫若、老舍、巴金、任君等文学家,其中绝大多数都有过国外留学的经历,海外阅历让他们具备了杰出的语言翻译能力[2],具有开阔的文学文化视角,和扎实的多元化文学素养,在文学翻译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我国近现代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0世纪中国人共翻译了约为32万外国文学图书,在一百年中,国人共翻译了1600册外国文学研究著作,在整个历史进程中文学翻译的数量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在五十年代及八九十年代一度达到高峰[3]。由于20世纪时代的更迭与政治文化的特殊性,翻译文学的发展呈现的是一种在曲折中前进的态势。清末是翻译文学的开端时期,共出版了八百多册外国作品。“其中五册出版于1901年以前”[4]其余的都是在20世纪初的十年间出版。六七十年代由于文化大革命以及意识形态斗争的原因中国翻译文学几近瘫痪。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改革开放的推进,翻译文学逐渐摆脱政治的束缚,蓬勃发展,到90年代一度迅猛发展,给我国带来了文学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近代民国期间翻译文学中,欧美文学翻译最为活跃,共为5041册,占翻译文学总数的90%以上。其中,共翻译了16国932册文学著作和文学研究著作,出版了329册外国文学研究评论著作。新中国成立后五十年代到90年代末共翻译了25000册作品,其中包含2400册本国翻译文学评论著作。

结语:20世纪翻译文学的蓬勃发展,庞大的作品书目,前所未有地丰富了中国文学并且给中国文学的发展带来了史无前例的转变,推动了近现代文学的发展和近现代先进思想意识形态的传播,给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国历史革变的主要意识驱动力,是中国开眼看世界和改革开发的主要精神之源,也是中国时代进步的必然产物和需要。本文,在进行量化研究的过程中不可能没有误差,仅此提供参考,为我国文学事业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高隽,杨林. 从马克思唯物史观看《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03:89-91.

[2]高玉. 文学研究中的语言问题及其思考[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2:70-78+2.

[3]何辉斌. 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与评论的历时的量化研究[J]. 外国语文,2014,04:93-98.

[4]张小曼,曹敏,孙颖琳. 翻译文学期刊对新时期文学创作的影响[J]. 学术界,2012,12:191-198+288.

猜你喜欢
外国文学世纪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世纪赞歌
阿来对外国文学的择取与接受
20世纪50年代的春节都忙啥
1999,世纪大阅兵
外国文学研究“认知转向”评述
My School Life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浅析外国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的模糊处理
新媒体语境下外国文学经典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