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语熟语中的稻谷文化

2016-05-09 14:57刘文佳
青年文学家 2015年2期
关键词:语言

摘  要: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文化是一种由众多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语言同文化(尤其是精神文化)的许多要素之间天然的存在相互渗透,水乳交融的关系。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发展、吸收,都要通过语言作为传承手段。泰语熟语是泰语中的精华。熟语在泰语中扮演着一个传承者的角色,它做为泰民族语言表达的一种,大部分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从上一辈传到下一辈,记录了泰民族文化的缩影,传递了政治统治的色彩,家庭组合的观念,宗教信仰的寄托和稻谷文化等。泰国的地理环境适合水稻的种植,泰人的主要生产方式是以稻谷的种植为生计,稻谷在泰人社会中具有重要性,是文化的主要载体,具有许多的象征意义,体现了泰民族的特点。

关键词:语言;泰语熟语;稻谷文化

作者简介:刘文佳,女,云南省大理州人,1985年6月出生,学历:大学本科,职称:中教二级,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2--03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语言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使用的交际工具,说话是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行为,说出来的话语则是使用这种交际工具所产生的结果。

一、语言是文化的基石。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文化是一种由众多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语言同文化(尤其是精神文化)的许多要素之间天然的存在相互渗透,水乳交融的关系。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发展、吸收,都要通过语言作为传承手段。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交际的过程是人们运用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传递信息的过程,所以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分不开的。文化是形形色色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由于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别。互相了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同文化的交流常常遇到困难。泰语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属于一门外语,我们学习它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知道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要懂得他们的“心灵之语言”,即了解他们社会的文化。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开的。我们可以以语言为基石,通过观察一个民族的如生活方式、衣着打扮、举止行为、饮食习性等来了解他们的文化特点。

泰民族使用的语言浓缩着泰民族创造的文化,而泰语熟语作为泰民族语言表达一种,记录了泰民族文化的缩影。泰语熟语是泰语中重要的一种,因为它是更加精致的口语,如果使用得当它能使语言显得更加雅致、优美;它是比一般口语更加完善的言语;它能使冗长的语意精简化,有时我们不用去解释那些冗长的言语,只要能使用正确的熟语就能唤起听众和读者的兴趣。熟语在泰语中扮演着一个传承者的角色,它作为泰民族语言表达的一种,大部分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从上一辈传到下一辈,记录了泰民族文化的缩影,传递了政治统治的色彩,家庭组合的观念,宗教信仰的寄托和稻谷文化等。熟语大部分是人们口头广泛流传的现成语句,往往传达了人们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简练通俗,意思完整。口耳相传和凝聚着前人的智慧与经验是它的两个基本特点。

泰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国,稻米种植的历史悠久,产量高、出口量大,支持着泰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长期以来形成了对泰国具有重要意义与影响的稻米文化,泰民族是一个以稻米为主食的民族,他们有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他们勤劳、淳朴,他们热爱生活。他们以种植稻米为主要的生产方式,他们以稻米为生活之源,他们有对稻米的崇拜和信仰的传统,他们将稻米视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这种文化是由于泰国地理环境的优越性以及他们长期以来的生活习方式、风俗习惯、民族崇拜等要素的影响而形成的。而泰语作为泰民族的本土语言它必定与民族文化紧密的融合,泰语熟语大部分来源于民间,这些民间流传的话语 一代接一代的传承下来,它是历史的鉴证师是未来的指路者。它将多年来的优良传统保留、记录下来,是子孙后代不能遗忘的宝贵礼物,是民族的自豪和骄傲。因此也可以说泰语是泰民族文化的基石。

二、泰语熟语中记载的稻谷文化。

泰国的地理环境适合水稻的种植,泰人的主要生产方式是以稻谷的种植为生计。泰国地处亚洲中南半岛中南部,热带季风气候。泰国由于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其农作物丰富,是世界著名的大米生产国和出口国。

稻谷在泰人社会中的重要性,综合来说有五方面:

(一)稻米出口是泰国第二大的外汇来源;(二)稻米是无数农村社区的主要收入来源;(三)稻米的种植为很多城市中低收入的弱势人口带来很多季节性的工作;(四)农民在家中储存的稻谷很多时候是农民的储蓄方法,甚至好像货币一样,经常可以用来做生产贷款的抵押;(五)稻米是泰国食物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人们带来粮食的保障。

泰国的文化也是围绕着稻米发展出来。在泰国的农村,日常生活和文化节日与稻米的种植季节紧紧扣联,学校的假期都是定在稻米收成的时候;在许多宗教仪式中,米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就泰国的地理位置、风俗文化、宗教信仰的特点来说最突出的还是泰国的稻谷文化如:“??????????????????”“?????????? ??????????” “??????????????????” “??????????????” “??????????????” “???????????????”等熟语记载了泰人的稻谷文化。

1、 稻谷象征着国家的富强昌盛。

稻谷在泰民族的观念里是最有价值的东西,泰国地广人稀,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气候条件都适宜稻谷的生长。泰民族以稻谷为主食,稻谷的种植和出口为泰国创造了高额的外汇。在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上,泰民族勤劳、朴实,生活得美满、幸福,泰国人民称他们的国王为“?????????????”象征着他们对国土的崇高敬意。同时,由于泰民族以种植稻谷为主要职业,到了丰收的季节,放眼望去“金灿灿”的大地尽收眼底,因此他们也称他们的国土为“?????????”在泰民族的语言中也有许多这方面的例子如:熟语“??????????????????”=????????????????????????????????米有剩余盐也充足 (喻:渔米之乡)

意思是说:家乡富饶美丽是因为盛产鱼和稻米。

“?????????? ??????????”

田里有谷子,水里游鱼。(喻:国家富强)

这两句熟语中都提到了鱼和米,泰民族勤劳、淳朴,他们种植水稻,鱼在水里伴着谷子的成熟而成长,收获谷子的同时也收获天里长大的鱼,鱼和米是泰民族最重要的食物。因此在泰族人的观念里只要能有米有鱼也就是拥有财富的象征。同时也反映出泰国是传统的农业国,自古以来都以种植水稻为主要生产方式,稻米是泰民族的生活之源。

又如:“?????????????”粮仓、米粮川(喻:渔米之乡、天府之国)形容国家粮食丰富、水源充足,人民生活优越。

在泰国也有与稻谷相关的节日,最重要的是“农耕节”。农耕节大典始于十三世纪的素可泰王朝,由此也可以看出泰王国稻谷文化历史之悠久。节日由占卜师选择在每年5月(泰农历6月)的一个吉日良辰按照婆罗门教的习俗举行。主犁官在号角乐声中扶着由两头白公牛拉的金色木犁耕田6圈,两名挑金担和两名挑银担的少女跟在木犁后面,主犁官不时从金担和银担中抓出一把把谷种,撒在田里。耕田播种仪式后,围在广场四周成千上万的人涌进田中,从土壤中挖出种子,连泥土装进塑料袋中,带回家去。他们相信,这些种子和王家田的“圣土”会带来丰收年和好运。犁田之后,司理官员为两头耕牛送上丰盛的饲料,包括稻谷、玉米、绿豆、芝麻、青草、水和米酒。两头耕牛选择了青草和玉米,占卜师宣布说,牛选吃了两种饲料预示着今年五谷丰登。这同时也表现着泰民族对稻谷的崇拜,泰人注重稻谷的力量。由此也可以看出稻谷在泰人的观念里不仅作为粮食而存在,只要有稻谷泰民族就拥有了财富,稻谷的出口也支撑着国家经济的收入、发展。因此,稻谷象征着国家的富强和昌盛。

2、 稻谷是恩情的源头。

“??????????????” 红米,热汤(喻:养育之恩)

“?????????????? ??”=???????????????????????????  ????????????????????????????????????

打破自己的饭碗(喻 :失去职业失掉生计)

稻米在泰人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它养育了泰民族,缺少了稻米这个民族将无法生存繁衍。没有了稻谷人们就无法生活;不种植稻谷人们也就失去了他们的职业。

泰民族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水稻的种植是泰民族社会物质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方式,是泰民族的生活之源,因此泰族人认为稻米对他们维持生计具有很大的恩德,他们相信有神在保佑着谷种,他们称这个神为“谷神娘娘”,在泰国农耕的时节当地的农民们会做许多祭祀活动以表达他们对谷神的崇拜之情和纪念谷神对他们的恩情。他们认为谷神娘娘能保佑农作物长得茂盛茁壮,如果当地的农民根据风俗祭拜了谷神娘娘那么他们的生活将富裕充实。虽然如今泰国的农村生活水平提高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这种风俗习惯却一直保留至今。

“?????????????????????”=?????????????????????????

吃热饭睡懒觉(喻:生活幸福、舒适)有了稻谷有了主要的粮食就能拥有幸福、安逸的生活,才有能力享受生活。

这类的熟语还有很多,但它们同时都反映出稻谷在泰民族的文化中存在着一种象征恩情的意义。稻谷养育了泰民族是泰民族恩情的源头,也影响了泰民族的习性与风俗是泰民族成为了一个勤劳、淳朴的民族。

3、稻谷是幸福的基石。

泰民族幸福的生活源于丰富的物产资源,泰国作为东南亚的农业大国以稻谷为主食,以生产、加工、出口稻米为主要收入来源。如果没有稻谷泰民族将失去大部分经济的来源,失去粮食保障,这样他们是的生活将会穷困潦倒,毫无幸福可言。而拥有了丰富地稻谷资源,能为泰民族带来经济、生活的保障,为泰民族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成为泰民族生活幸福的基石。如他们的语言中有:“??????????????”= ????????????????  ??????????米困难,槟榔贵(喻:饥荒、失收)其意义大致与中国的熟语“米珠薪贵”相近。米贵得像珍珠,柴贵得像松木,形容物价昂贵,人民生活极度困难

“??????????????”= ??????????????????????????  ???????????????????????????????????

??????????????????????????

新米肥鱼(喻:新婚之欢)

“???????????????”= ???????????????????????????????????????????????????????????

?????????????????????????? ???????????????????????????????????????????????????

???????????

老鼠掉进米桶(喻:穷汉娶了阔媳妇)

拥有了稻米就拥有了幸福的基石,失去了稻谷也就失去了幸福。

4、 稻谷是调剂人际关系的试金石。

如:“?????????????????”= ????????????????????????????????????????????

???????????

舂下锅米(喻:临时应急,临渴掘井)

这告诉我们不能到肚子饿的时候才去找吃的,而且只找够当时所需的数量而不为以后做打算。教导我们有备而无患,未雨绸缪的道理。

??????????????????????????????=?????????????????????????????????

??????????????????????????????????????????????  ????????????????????????????

????????????????????????????????????????????????????????????????????????

???????????????????????????????????????????????

煮饭讽刺狗,烤鱼讽刺猫。(喻:以利引诱)

稻谷在泰民族文化中有时也做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媒介,是人际关系冷暖的试金石。以上关于稻谷的熟语告诉我们泰人对稻谷的崇拜和重视,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是稻谷的重要性让泰民族的心紧紧的连接在一起,他们共同需要以稻谷为主食,来维持生计,他们也需要以种植稻谷为主要职业,来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如果没有稻谷作为媒介,作为桥梁泰民族之间也将四分五裂,国家也将因此而衰落。因此,稻谷在泰民族的观念里也是调剂人际关系的试金石。

泰语熟语载运了稻谷文化的轨迹,我们不仅可以从这些熟语中看到泰民族的生活、生产方式,宗教信仰,谷神崇拜等,也可以看出稻谷在泰民族的观念里是财富的象征,是叙述人生哲理的好材料,是人际关系的冷暖石,是家庭幸福和睦的保障。我们从谚语所载运的文化信息功能中可以打开泰民族社会历史的文化宝库。

美国已故的语言学教授萨皮尔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并且,语言不能离文化而存在。”柏默也说:“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而行的,它们可以互相协助和启发。”语言渗透于文化的各个层面,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语言记录着文化,它是文化表达和传播的工具。语言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同时文化也影响着语言的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泰发展是以民族语言为工具的,一个民族所特有的民族习惯、风俗、传统都反映在民族语言表达之中。泰语熟语作为泰民族民族语言表达的一种,记录了泰民族文化的缩影,传递了政治统治的色彩,家庭组合的观念,宗教信仰的寄托和稻谷文化等。而泰国作为传统的农业国,稻谷的重要性在泰民族心中早已根深蒂固,泰民族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水稻的种植是泰民族社会物质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方式,是泰民族的生活之源。稻谷在泰民族的价值观念里有着许多的象征意义,是财富的象征,是叙说人生哲理的好素材,人际关系冷暖的试金石,家庭幸福和睦的保障。而熟语则载运了稻谷文化的轨迹。因此我们学习语言不仅要学习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等,还要能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要懂得他们的“心灵之语言”,即了解他们社会的文化。

参考文献:

[1]?????????????????????? ?????????????????????????? ?????????????   ??.??????????????????????????????????????2541

[2]??????????????????????       ????????????        ???????????????????? 2543

[3]?????????????????????????????      ??.??.??????? ?????????????  ?????????????? ?????????????     ?????????????????  ????????????????????

[4]????????  ????? ?????????????????????      ??????? ??????? ???????????? ??.?       ??????????  ???????? ??????? ?????????????

[5]陈序经 著《文化学概观》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2月第一版。

[6]郭家骥 著 张文力译《西双版纳傣族的稻作文化研究》 云南大学出版社  1998年6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7]戴昭铭 著《文化语言学导论》语文出版社 1996年1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8]罗常培 著《语言与文化》  北京出版社出版 2004年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9]贺圣达 著《东南亚概况》

猜你喜欢
语言
(n,k)-语言及左-(n,k)-语言的一些性质
语言是刀
语言的魅力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多向度交往对语言磨蚀的补正之道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日常语言与播音语言
语言技能退化与语言濒危
我有我语言
论语言的“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