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对外汉语中级阶段民俗文化教学,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将从培养学生对中国民俗的兴趣,语言教学中兼顾民俗教学以及民俗教学中凸显文化对比这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民俗文化
作者简介:许衍,男,汉族,1980出生,江苏东台人,扬州大学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6--02
一、培养学生对中国民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学生学好中国的民俗,就应当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首先,对外汉语教师要思考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笔者认为,应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目的和目标,让其有明确的学习动机。而学习动机又与学习效果有关,学习动机强则学习积极性高,学习就效果好。
第二,教师要尽量与学生保持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学校的教育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基于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习者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第三,教师应该在教学手段上下功夫,以此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首先要精选教材,好的教材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选教材要体现中国民俗的多元性,中华民族是五十六个民族的集合体,在不断地融合中,各族习俗均属于我国的民俗,形成了“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钟敬文,1998)。[1]因此,“在选材上,要体现中国民俗文化的多元性特质,使教材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民俗而非‘汉族民俗。”[2]其次,要多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现在有不少的民俗文化方面的视频和一些民俗动画加上配音,比单纯用新实用汉语课本来上课更具有趣味性,能很好提高学习者的学习中国民俗文化的兴趣,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民俗内涵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下功夫。因为不断变换和改进的教学方法也是提高学习者学习兴趣的一个因素,比如运用讲授法教了一段时间,可以穿插一些游戏,也可以将学生分组对某个话题进行讨论等等。
总之,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教师要善于学习和总结,肯定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二、在语言教学中兼顾民俗教学
自上世纪80年代末到现在的近30年中,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一直在被关注着。学界对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关系多注意到在语言教学中如何将文化导入其中,而对文化教学如何进行语言教学却研究不多。
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后发现,王衍军在《谈对外汉语“中国民俗”课的教材编写及教学思路》一文中这样表述:“……文化依附于语音、词汇、语法等系统,隐含于语言中,在文化教学中同样也可以兼顾语言教学。特别是‘中国民俗课的教学对象多是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在教学中引导他们掌握语言知识、培养交际能力还是可以的。”作者还进行举例:“如在婚礼仪式上,人们将半生不熟的食品,如饺子、糕、面条端给新娘吃,当新娘咬第一口时,问‘生不生?新娘则必须回答‘生。这里的‘生具有两个义项:一是说面食没有煮熟,生;一是生育,生儿育女。”[3]
熟语是一个大家族,它包括俗语、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而它们自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比如,成语中的“精卫填海”,我们学它的时候就可以先解释一下其出处,了解它的文化内涵,这样就非常的好记,也会让学生活学活用。如俗语,“春捂秋冻不生病”;“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等多反映人们的生活经验。像讲解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就可以将这个三国里的故事大体上给学生讲一下。
三、民俗教学中凸显文化对比
“拉多曾指出外语学习者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人们习惯于将母语和母语文化的形式、意思及其传递的信息照搬到外语和外国文化中去。这种照搬不仅表现在信息传递的言谈话语上,也体现在行为举止之中。然而,他们的意图却是要像外语国家的人一样地理解和精通外国语言和文化。”[4]因此,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不时地将其固有的母语文化和汉语文化进行对比。比如在讲到如何送礼的习俗时,中国与韩国就有明显的差异。按说韩国的经济很发达,他们的人均收入比中国高很多。可他们在互相登门拜访的时候就只带些饮料、洗衣液等日常用品。像这种拜访的礼品既对别人有用又不至于让人有负担,自己也没有经济压力,还表达了自己的心意,真可谓是一举多得!韩国学生来到中国碰到的一个难题就是不会“送礼”了。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做客如何送礼”、“同事生小孩如何送礼”、“祝寿如何送礼”、“参加婚宴如何送礼”以及“送礼有何禁忌”等等向他们作详细讲解。
对外汉语教学主要是在跨文化交际的语境中进行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潜藏的民俗文化冲突必然存在。那么我们怎样解决上述的文化冲突呢?或者说教师怎样向学生解释类似的现象?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我们可以采用研究跨文化交际所使用的对比分析法来对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行为以及决定这些交际行为的交际规则、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进行分析,进而从中揭示出造成文化冲突的根源。这样做的目的是要研究和提出排除文化差异干扰的有效方法,促进彼此交流的畅通,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比如,“龙”在中国人的心中是神圣并具有崇高地位的动物。汉语中有很多由“龙”所组成的词语,如,“龙腾虎跃”、“龙马精神”、“生龙活虎”、“龙盘虎踞”、“龙颜大怒”、“龙凤吉祥”、“乘龙快婿”等等。“龙”翻译成英语为“dragon”,这个词在一些西方国家则是邪恶的动物,其语义正好和中国的相反,其实“中国龙”应该翻译成“loong”。再比如,柯玲的《对外汉语教学的民俗文化思考》[5]一文中有这样一个例子:“在某大学所举行的运动会上,一名汉语教师跑步得了名次,她的留学生马上向她祝贺:‘老师,比赛时你跑得比狗还要快。老师笑得有些勉强。”因为在中国的文化视域中狗是带有贬义色彩的。相反,在英语的词汇中“狗”的文化色彩则与中国完全相反,英语中的“You are a luck dog.”表示“你是一个幸运的人。”另外,英语中用“top dog”表示“当权者”。所以教师在讲解这些在东西方文化背景差异很大的例子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这种文化的差别,最好将这些文化的背景知识讲给学生听,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以免他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时候发生误会。
综上所述,对外汉语民俗文化的教学方法应该不拘一格、灵活多变,目的就是引发学习者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认为汉语原来是这么的有趣,这样学生就会将汉语的“难学”化作“有趣”。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中国文化、中国国情和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综合知识和相关必备的教学技能。
参考文献:
[1]1998年12月北京召开的中国民俗学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上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在所作的《建立中国民俗学学派刍议》报告中提出的“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理念。
[2]王衍军.谈对外汉语“中国民俗”课的教材编写及教学思路.[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3]王衍军.谈对外汉语“中国民俗”课的教材编写及教学思路.[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4]毕继万.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
[5]柯玲.对外汉语教学的民俗文化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6年7月第4卷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