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2016-05-09 01:35王建荣
中国科技博览 2016年12期
关键词: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混凝土

王建荣

[摘 要]随着公路工程施工工艺的改革和发展,混凝土工程得到普遍应用,公路工程中混凝土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治混凝土质量通病,成为提高公路工程质量的重要内容。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些质量问题,这些质量问题如不能根除,将影响工程的质量和结构的安全。如何最大限度的消除质量问题,保证工程质量,是工程施工人员急需掌握的,本文就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2-0192-01

一、蜂窝

1、产生的原因

(1) 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振捣不密实;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2) 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2、防治的措施

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浇筑现场应有专人旁站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合适;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筑应堵塞严密,浇筑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对于小蜂窝,将蜂窝部位洗刷干净后,用1:2水泥砂浆抹平压实,待初凝后用水泥灰涂搽,使其表面平整光滑,颜色一致;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干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加强养护。

二、麻面

1、产生的原因

(1) 模板原因: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木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模板拼缝不够严密,振捣时局部出现漏浆,脱模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涂刷失效。

(2) 混凝土的原因: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和均匀;混凝土未分层浇筑,下料不当,使混凝土产生离析;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2、防治的措施

(1) 模板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筑混凝土前,模板缝隙,应用工程双面胶、腻子等赌严,模板脱模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有漏刷。

(2) 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一般每点振捣时间约20-30秒,每点距离为20-30cm为宜,无气泡排出为止。应在模板拆除后,立即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1:2或2:5水泥砂浆修补,将麻面抹平,待初凝后用水泥干灰涂擦,使其表面平整光滑,颜色一致。

三、孔洞

1、产生的原因

混凝土施工不规范,未按照设计及技术要求施工,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预埋件处,混凝土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2、防治的措施

(1) 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施工,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筑,在模板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预留孔洞,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筑门,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凝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

(2) 将孔洞周围的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筑、捣实。

四、露筋

1、产生的原因

浇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

2、防治的措施

(1) 浇筑混凝土时,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验,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浇筑高度超过2m,应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析;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应及时调整直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

(2) 表面漏筋,刷洗干净后,在表面抹1:2水泥砂浆,将允满漏筋部位抹平;漏筋较深的凿去薄弱混凝土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待初凝后用水泥干灰涂搽,使其表面平整光滑,颜色一致。

五、缺棱掉角

1、产生的原因

混凝土浇筑后未按照规范进行养生,配合比控制不准确,使混凝土强度降低或低温施工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因管理不善边角受外力或重物撞击,棱角被碰掉。

2、防治措施

(1) 混凝土浇筑后应认真浇水养护,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1.2Ma以上强度;拆模时注意保护棱角,避免用力过猛过急;吊运模板,防止撞击棱角,运输时,将成品阳角用草袋等保护好,以免碰损。

(2) 缺棱掉角,可将该处松散颗粒凿除,冲洗充分湿润后,视破损程度用1:2水泥砂浆抹补齐整,或支模用比原来高一级混凝土捣实补好,认真养护。

六、表面不平整

1、产生的原因

混凝土浇筑后,只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未用抹子找平压光,造成表面粗糙不平,模板未支承在坚硬土层上,或支承面不足,或支撑松动、加固不到位,致使浇筑混凝土跑模,使混凝土表面凹凸不平。

2、防治措施

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浇筑混凝土后,,应根据水平控制标志或弹线用抹子找平、压光,终凝后浇水养护;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保证不发生下沉跑模,浇注混凝土时要有专门人员检查;在浇筑混凝土时,加强检查,混凝土强度达到2.5Ma以上,方可在已浇结构上走动。

七、强度不够,均质性差

1、产生的原因

水泥过期或受潮,砂、石集料级配不好,强度不够含泥量大,杂物多,混凝土配合比不当,计量不准,混凝土加料顺序颠倒,搅拌时间不够,拌合不匀或外加剂使用不当,冬期施工时,拆模过早或早期受冻,混凝土试块制作未振捣密实,养护管理不善,或养护条件不符合要求。

2、防治 措施

(1) 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新鲜无结块,过期水泥经验收合格才能使用;砂、石子粒径、级配、含泥量等应符合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证搅拌时间和搅拌均匀,并加强对试块的管理和养护,使试块和砼在同条件养护。

(2) 当混凝土强度偏低,可用非破损方法(如回弹仪法,超声波法)来测定结构混凝土实际强度,如仍不能满足要求,可按实际强度校核结构的安全度,研究处理方案,采用相应加固或补强措施。

结束语

结语:本人就结合近年来公路养护维修工程,浅淡自己对混凝土工程常见质量问题的一点认识。混凝土施工质量要以施工图设计文件要求为标准。要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对每一道工序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与控制。此外还要随时查阅施工记录,其中包括原材料试验和试件强度资料、配合比、隐蔽构造物(各种钢筋的位置)等,作为工程质量评定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张海富,何淼.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14)

[2] 李新.浅析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的措施[J]. 石河子科技. 2005(04)

[3] 李占国.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质量通病防治[J]. 工程质量. 2001(02)

[4] 曹建.浅析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的措施[J]. 科技信息. 2009(13)

猜你喜欢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混凝土
混凝土试验之家
关于不同聚合物对混凝土修复的研究
混凝土预制块模板在堆石混凝土坝中的应用
混凝土,了不起
浅谈建筑工程防水渗漏质量通病的防治
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中常见质量通病分析
加强住宅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思考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