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媛
摘 要:教育管理工作,是高职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职院校的整体教学活动效率都有直接影响。教育管理工作不同于经济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沟通是高职教育管理的手段,其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教育管理工作应突出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特色,积极建立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构建完善的教育管理内部制度,认真审视当前高职教育管理工作不足,并思考全新的教育管理方法,才能推动高职教育的进步。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现状;改革;问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C647;G40-0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1-0013-02
一、前言
近些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一些高职院校迷失了发展的方向,办学思路变得混乱起来。这些高职院校开始盲目效仿普通高等院校的办学风格,模仿其教育管理的手段,使得高职院校的以就业为导向的特色难以突出出来。作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院校,做好教育管理工作是提高教育水平的前提。在高职教学改革过程中,只有加强教育管理工作创新力度,更新教育观念,才能科学化解高职教育的矛盾,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要加强高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提升高职大学生素质,为社会培养有知识、有活力、有创新的优秀人才。
二、高职教育管理的现状分析
高职教育与普通高校教育不同,其教育管理的模式自然也具有自己的特点。在当前的高职教育管理工作中,有的学校管理工作漏洞百出,高职的教育任务难以完成。下面,对高职教育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只有深入分析高职教育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才能把高职教育管理工作做好。
(1)高职教育管理工作盲目模仿普通高校。高职院校应当有高职院校的特点,目前来看,许多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规划没有体现出高职院校的特点,专业的设置论证内容也不够完整,一些教学制度有着明显的拼凑敷衍痕迹。更有一些教学制度来自于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学管理方式,这就使得高职院校的教学制度与社会中企业的需求不尽相符,影响了高职院校理论教育目标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契合度。还有一些高职院校认为高职教育是要求较低的教育与大量实践活动的结合体,因此,许多专业课程的设置都像是本科院校的压缩版,根本没有突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有的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过于传统,只重视理论教学,忽视理论知识创新,忽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影响了互动性教学活动与探究式教学活动的实施。实践教学不能落到实处,自然影响了高职教育管理工作的质量。在教学管理工作上,学分制并没有在高职院校得到真正落实。有名无实的学分制,无法激发高职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影响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高职教育管理工作队伍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队伍应当是高职院校的特色教师队伍,这与高职院校重实践、重技能的教育理念相符合,与培养高技能、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目标相符合。但是,大多数高职院校将高等院校的师资队伍作为榜样,同样建立了具有较高专业理论知识能力与教学经验的教师队伍。这些教师往往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缺少企业或者基层的工作经验,没有从业经验,这样就无法准确地分析行业的动态以及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由于教师对大学生专业所对应的行业了解不多,就难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更无法带领大学生熟悉未来的工作流程与环境。教学内容枯燥,实践活动较少,影响了大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进而影响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一些高职院校虽然聘请了一些行业专家做教师,但这些专家大多为挂名教师,没有实质性的教学工作。
(3)高职教育管理工作制度不够健全。教师管理制度,是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的规范与模板。在有的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中,过时的管理制度占主要地位,管理经验指导着教育工作者的日常工作。高职教育管理,实质上是教育教学管制,做好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是许多高职教育管理工作者的目标。有的高职院校内部的教育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统一、科学的标准,就会直接影响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效率。教育管理工作涉及到各类教育工作者,有的高职院校没有针对这些人的教育管理责任、工作内容、工作量建立工作考核标准,会极大影响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管理工作积极性。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管理工作就缺乏明确的目标与定位,也缺乏工作的努力方向。
三、高职教育管理的改革建议分析
认真审视当前高职教育管理工作不足,思考全新的教育管理方法,才能推动高职教育的进步。要对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就要从思想、教学模式以及制度等多个方面进行改革。一个方面的落后,就会影响教育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在高职教育管理工作中,应实施以下具体策略。
(1)突出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特色。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于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应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将行业的发展与企业的要求作为教育管理工作执行的标准。积极把握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改革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专业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具有个性化特点,才能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要从最新的教育理念出发,对高职院校各个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突破课程体系对教学内容的限制,提高教学内容的应用性与教学活动的实践性,让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快速提高。教师要用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应用知识,提高个人技术水平,这也是教育工作改革的关键。在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中,理论知识教学应当重视在实际中应用,切实提高大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以利于大学生更好就业。从高职院校教育工作实践性、应用性与技能性的角度出发安排课程,重视大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关注行业内最新工艺的传授,才能提高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工学交替的模式组织教学,提高大学生学习时间的弹性,培养大学生的职业能力,是教育管理工作改革的重点内容。在实践性的教学中,让高职大学生适应社会工作环境,对于高职教育的长远发展十分重要。
(2)积极建立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建立高素质教育管理工作队伍的前提。高职院校要摆脱高等院校教育管理工作模式对自身的影响,积极开拓人才招聘与引进的渠道,走出一条高职院校的发展之路。要选择那些专业知识丰富、实践经验丰富以及讲授能力强的教师加入到高职院校的教育队伍,用多种方法做好教师培训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让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氛围发生变化,给大学生完全不同的高职学习体验。无论是大学生还是教师,都要定期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新的行业技能。教师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将自己的所学与教学技巧结合在一起,传授给大学生。双师型的教师,要做大学生职业道路上的引导者,与大学生一起针对专业学习内容去找寻兼职,与大学生一起在一线工作、学习。这样的教师队伍,会让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得以改革,更能让大学生的学习观发生改变。
(3)构建完善的教育管理内部制度。完善的内部教育管理制度,会给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工作规范,让他们有规范可依,找到评价个人教育管理工作的标准。高职院校领导者要重视学校教育管理制度的建立以及各项配套制度的健全,给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便利的工作条件。首先,要建立教育管理规范。明确培养专业性、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规定课程体系的建立标准以及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等。其次,要建立教育管理学习制度。以此制度为标准去组织教师培训工作以及教学研究工作。第三,要建立教育管理工作相关的考核制度。针对位于不同岗位的教育管理工作者建立不同的考核标准,考核其工作量、工作内容,最重要的是考核工作成效,根据考核结果给予鼓励与惩罚,提高教育管理工作效率。
四、结束语
教育管理工作,是高职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职院校的整体教学活动效率都有直接影响。教育管理工作不同于经济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沟通是高职教育管理的手段,其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认真审视当前高职教育管理工作不足,并思考全新的教育管理方法,才能推动高职教育的进步。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热点话题。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考虑高职大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优化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才能开辟出一条全新的高职教育之路,为社会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创新人才,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和渴望。建立完善的高职教育管理体系,并坚持以大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才能让高职教育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做出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周建松,唐林伟.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历史演变与科学定位[J].中国高教研究,2013(02).
[2]邵文红.关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3(02).
[3]李俊,刘书琴.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漫谈之课程改革现状分析及建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4(07).
[4]胡勇智.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教材现状分析及改革建议[J].职业技术教育,2010(29).
[5]钟秉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等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J].高等教育研究,2013(11).
[6]刘焕阳,韩延伦.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及其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2(12).
[7]陈育芳.创新高职教育管理体系的策略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10).
[8]丁廷发.论人本化理念下的高职教育管理机制[J].教育与职业,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