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艾荟
“你内心肯定有某种火焰能将你和其他人区别开来。”南非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库切如是说。
每当想起此言,我心中便激荡着莫名的、难以抑制的澎湃心潮,仿佛藏于心底和岁月深处曾经绚丽的执着以及而今已慢慢冷却变淡的梦想被重新点燃。仿佛自己又回到了青涩的一往无前、无知无畏的年龄,仿佛自己的心中仍住着一个踌躇满志、雄心不已的“此间少年”。
如今,我与青春年少的身影只能在模糊依稀的梦境中惊喜重逢,然后与“年轻”轻轻挥手作别,渐行渐远。向前望,人生几乎平淡得一眼能望到头,心中不再存有奢望与幻想,人生也失去了瑰丽奇幻的色彩,就连自己的内心也开始确定此生不会再有意外的惊喜,不会再有奇迹发生。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机械重复索然无味地过下去,直到生命的尽头。这样想着,不免心生恐惧、悲伤之感,不禁对自己感到灰心、失望。
或许是该问一问,在自己的内心,是否还残存着那未熄的尚留有余温的一小簇火焰?
当初青春少年意气勃发初踏人生征程之际,心中莫不对一切人事怀着赤诚善良,对生活寄予热情厚望,对人生充满期冀理想,对世界持有敏感好奇。年少的激情交织汇聚成炽烈旺盛的生命之火在体内灼灼燃烧。然而经历了岁月变幻,世事变迁,物是人非后,那火焰被如水的时光、复杂的人事、琐屑的生活、冷酷的现实,一点点辗落成尘,失去了光芒、光彩和温度,徒留一堆余烬,任风吹散。
不得不佩服,时间就是个神奇而无情的魔术师,它悄无声息,却又残酷暴戾地在每一个神采奕奕、娇艳明丽、未经世事的少年脸上布满蛛丝尘埃。他们眼里逐渐充满倦意和厌烦,灰头土脸,颓败之相毕露。
然时光能改变容颜,却难以驯服我们的内心。命运只眷顾极少的幸运儿,大多数平凡的普通人,都难以逃脱身陷两脚踏入淤泥的现实、困境与宿命,纵使你心比天高意欲一飞冲天,又怎奈双脚难以离地的痛苦乏力和无奈?
但只要心中有一把火,即使我们置身黯然无光平淡无奇的命运中,也不会轻易地被那些繁杂琐碎枯燥无聊的庸常现实所裹挟、淹没和埋葬。它使我们怀着不甘,以不屈的信心与意念和命运抗争,不断地挣扎,并试着跳脱出来。或许有一日我们能够跳出来,眺望四周,看见远处广阔蔚蓝的天空。那时我们终于可以舒一口气,获得内心的轻盈自由。
命运或许只能赐予或分配给我们一个毫无跌宕,毫不起眼,无足轻重的剧本与角色,可我们却能将它演绎得感情丰富且自得其乐。
我们需要给不断地自己“添柴加薪”。年轻时,心中有一团火,更多的是对外界、外物的追逐与渴望;成年后,心中有一团火,那是对自我、对内心、对生命、对这世界的探寻与感知。它使我们永远保有天真、敏感与好奇;它使我们在灰暗的世界里,乏味的人生里,找到一丝光亮和温暖。
英国诗人兰德在75岁垂暮之年写下那首著名的《生与死》:“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只要活着,每个人都应当在心中为自己点燃一把生命之火,它能为我们寂寞的人生照明,取暖;它能使我们活着的确是“活着”;它能使我们作为那个真正的“自己”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