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万盛群众文化事业的调查与思考

2016-05-09 16:38刘承海
重庆行政 2016年2期
关键词:万盛市民群众

刘承海

群众文化事业,是指为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保障群众文化权益,由政府主导实施的文化公共事业。改进和完善群众文化事业,是党领导文化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政府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提升市民综合文化素质的重要职责所在。

一、万盛经开区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现状

(一)万盛群众文化事业发展概况

作为渝南黔北的历史老城、近代工矿城市、现代新型经开区,重庆市万盛经开区有着悠久的公共文化传统和相对完备的公共文化基础,文化积淀深厚,文化业态丰富。区内分布有不同历史时期的夜郎文化、红苗文化等历史文化瑰宝,传承有红苗舞蹈、金桥吹打、威风锣鼓等民族文化艺术;近代以来伴随煤炭产业的繁荣,兴起了带有工业色彩的矿山文化,矿工广场、工人俱乐部等场馆设施在矿区均有分布;近年来伴随万盛转型发展的深入,旅游文化、体育文化又成为万盛文化的靓丽名片,公园、健身步道成为全区蔚为壮观的景象。以风土民俗、生产生活、自然景观为内核的公共文化载体,为万盛推进群众文化事业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凭借和先天依托。

(二)开展群众文化事业的万盛经验

文化建设项目化:群众文化事业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没有一劳永逸和一蹴而就,必须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同步,不断巩固完善、提档升级。针对群众文化事业建设不能充分满足群众文化需要的普遍问题,万盛经开区将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纳入年度重点工作项目库,台账式管理,限时打表,结办销号。近年来,成功推动完成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黑山谷健身步道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并免费向市民开放。通过项目引领,万盛公共文化设施发展日新月异,从根本上改变了群众文化事业的落后局面。

文化服务创新化:着眼互联网+“背景下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将创新驱动”作为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的第一推动力,从建设智慧城市、科技城市的全局部署,推动公共文化设施、文化服务、文化产品的创新提档升级,促进文化服务体系现代化、智能化,满足市民的最新需求。加大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在群众文化事业中的应用,在公共场所、旅游景区、办公场地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把完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作为重点任务,推出数字电视、数字影院、爱万盛APP等,增加市民对群众文化事业选择的自主性;整合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统一服务平台,优化网络服务环境,对图书馆数字资源网升级改造,提高公共文化的远程覆盖率和服务效能。让人民群众享受丰富、高效、便捷的现代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文化设施分布层级化、全面化:注重群众文化事业在全区范围内的均衡分布,将建设重点向基层倾斜。区级层面群众文化事业设施建设,在充分考量万盛发展现状和市民文化素质、文化需求的前提下,尽量做到标准化、现代化,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服务需求;镇街群众文化事业建设,体现丰富化和多样化,各种文化服务门类齐步并进;村社区层面,充分因地制宜、因事制宜,科学考量基层市民文化需求和文化活动能力,以农家书屋、文艺活动、健身器材为载体,建设规模适中、便于操作和开展活动的文化服务设施,开展文化演出活动,确保每一位市民都看得懂、用得来,真正切实享受到应有的文化服务。

二、万盛经开区群众文化事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万盛经开区群众文化事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发展不均衡、不科学的一面。尽管问题多是苗头性的,但长此以往,势必影响整个群众文化事业功能的发挥,值得引起注意。

(一)社会各界对文化内涵认识不强,把握不准

广大社会群体对群众文化事业重视程度高,但理解不够专业精准。地方政府很大程度上将群众文化事业混同于公共基础设施,以抓项目建设的经验抓文化,仅从人财物保障上来推动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对文化的特殊性重视不够,对文化的规律理解不深,重硬件建设偏软件培育,重短促突击轻长效巩固。群众文化事业建设偏重外部构架,忽略发掘培育内生机制,难以形成品牌。方向上持续性差,受外部环境影响大,政策变动频繁,容易受决策者看法和注意力的变化而改弦更张。

(二)管理运行机制不畅通,文化团体和个人独立作为不够

作为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民生事业,群众文化事业在政府管理统筹之下,形成文化机关处于核心地位,文化团体、文化人才处于外围的相对不合理格局。对群众文化事业的管理,行政色彩浓厚,官僚文牍主义现象严重,外行领导现象突出。这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主观能动性差。专职文化人才缺乏且流动性大,特色传统文化后继乏人,兼职文化工作者精力不集中。各类文化机构、文化团体以接受任务式开展活动,被动性明显,常态化自主性不足。缺少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重结果轻过程,导致文化工作者将更多精力和时间用来冲击夺取奖评类赛事,难以安心扎实做好基础工作。

(三)文化产品和服务同群众需求不完全契合

群众文化事业建设存在好高骛远倾向,对眼下市民需求关注不够,重建设轻服务。个别文化服务场所成为摆设,不具备为市民提供文化服务的基本功能。区级群众文化事业没有瞄准市民的真正需求,服务导向不强,过分追求新潮时尚,设备技术要求高,安全操作难度大,超出市民接受能力之外;部分群众文化事业设置进入门槛,部分市民被排斥在服务范围之外。

群众文化事业存在商业化倾向。作为对群众文化事业动力不足的弥补和矫正,商业资本的不恰当介入,侵蚀扭曲了群众文化事业的公共公益功能。商业培训、商业演出、场馆设施租赁、商业广告冠名赞助的泛滥,让市民对整个群众文化事业产生怀疑和不信任。部分商业主体借公共文化外壳,行商业盈利之实,滥用透支公共文化,造成对公共文化的严重损害。

地域文化特色彰显不明。群众文化事业的包装打造,存在同其他区县文化千篇一律的雷同面目,没有突出万盛文化的灵魂和鲜明特色,没有形成万盛公共文化特质。不能充分调动起市民的参与兴趣和理念认同,也不能提供精细化服务。群众文化事业硬件同软件资源没有有机融合,还停留在表层上的拉郎配阶段,文化软件牌随处乱打,以不变应万变,对地域特色文化缺乏必要的发掘提炼,浅尝辄止而得不偿失。

三、健全群众文化事业的建议

(一)顺应文化规律,立足长远发展

文化事业,有着其内在的发展运行规律。要充分认识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的内涵和要义,精心谋划,科学发展,着力扶持培育。要充分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和建设内涵,将群众文化事业建设列入万盛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从建设国家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国家旅游度假区的长远目标规划着手,持之以恒努力,充分激活群众文化事业内生力,着力提高群众文化事业质量内涵和水平。

(二)畅通公共文化管理运行机制,健全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

各级政府是群众文化事业的承担者,对群众文化事业建设有方向把控、后勤保障作用。服务公共文化事业,政府要着力发挥好宏观引导调动作用,积极营造环境、建立健全机制,到位而不越位。在微观具体的文化服务工作中,政府要无为而治,充分授权,放手支持文化团体、协会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作为。充分释放群众文化事业活力,将各类公共文化主体推向前台。适度引入竞争机制,有限度鼓励社会资本、商业资本有序介入公共文化事业,增强群众文化事业的活力和动力,增强质量意识和市场意识。

(三)尊重文化工作者主体地位,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适当增加文化服务人才编制和岗位,配备较为齐全的文化专业干部。通过强化内部管理,强化对文化工作人员培训,促进他们知识更新。整合社会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立文化服务社团,挖掘、吸收有责任心、号召力强、喜爱文艺的群众,加入到群众文化事业队伍中来,专兼职结合,并带动更多群众参与进来,扩大覆盖面和群众影响力。

(四)推陈出新,加大对群众文化事业精品的提炼打造

在满足群众文化事业硬件水平的前提下,将工作重点放在软件产品的包装打造上。积极继承吸收传统文化思想和文化品牌,有扬弃地推陈出新,争取在可预见的时间内,推出一批艺术水准高、深受群众欢迎的文化软件。在对文化精品的包装上,注意防止庸常俗套化和一味求新求奇的两个极端,将立足点建立在大众化基础之上。充分考虑群众接受能力,又不迎合群众,给群众带来精神娱乐中,起到教育提升群众的目的。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宣传部

责任编辑:张 波

猜你喜欢
万盛市民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渝黔高速公路扩能项目(万盛段)全线贯通
重庆万盛石林的形成时代及发育演化过程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推动万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专访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党工委书记肖猛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重庆万盛大桥今年8月底合龙 南万高速年底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