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
摘 要:当听到“课程”这一名词时想到的是什么?是即将重新修订的教材?是各级优质课推评出来的好课集结成的光盘?还是一连串教师必须要教的主题?学生和品德课程相联结的关系,是一种课程的实施过程。具体地说是如何面对每个不同的学生,用何种教学方法将教材内容教得更恰到好处,让学生最多地参与其中,让学生在知识能力的学习中,在过程方法的积累中,在情感态度的培养中,逐步构建出一个汇同各种要素的自我发展的向上趋势。“个性化微课程”的实施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打个比喻,善用“个性化微课程”构建“自我发展圈”,就如同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制出一件神奇外套,会随着他们长大而变大,让他们在成长路上风雨无阻。
关键词:品德课程;个性化微课程;自我发展圈
“个性化微课程”的实施意义在于对每个学生独一无二性的认同。我们必须像达尔文先生在《物种起源》中提出的生物多样性理论那样,即使面对的是同一个年级同一个班的学生,他们也会因为天生特质、抚养方式、家庭环境、受早期教育程度的不同,而具有“个体差异”,具体表现为:体质健康、智力水平、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和生活习惯、思考方式、行为处事各不相同。就课程本身而言,最终将产生“学习效度和学习力”以及三维目标达成度不一的不同发展。
什么是“个性化微课程”?笔者粗浅地理解为:针对品德课程的现阶段教学状况,以班里的每个学生为出发点,把筛选出来的能拿来用的“体验性任务”都拿来用的系统过程,其提出、实施、总结、后续都有完整的序列。最重要的是,这要建立在对每个学生的需要有正确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而学习过程又是高质量和有针对性的,无关乎体验性任务的难或易,持续时间的长或短。
什么是“自我发展圈”?笔者粗浅地理解为:针对品德课程的现阶段教学内容,以每个学生现阶段学情为点,以学生在体验性任务中能够获得的个性化资源库、学习体验为半径,画一个圆,形成一个发展空间,这是一个主动探索、发现、建构自我发展的趋势。
一、基于学情,创设原点
当我们拿着书本和同样一篇教案走进教室前,有没有做过学情调查?有没有针对不同层级学生进行重难点预设?是否对突发教学现场纠偏预设?有没有想过:上完这节课后每一个“决不雷同”的学生学到些什么?教师要明确的是在“面向全体学生”和“区别每一个学生”的教学不是一对矛盾!两者相辅相成,因为——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最终的目的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
【案例一】
重视一张调查表——细微切口,认知视窗,道德增长
课前困惑:在组织引导《品德与生活》第四册第五单元《长大真好》中的《假如我有二十元》这一教学内容时,笔者曾一度担心二年级的学生对二十元钱没有感性认识,无法深入关于合理支配二十元的讨论,更不能达成尝试合理使用二十元钱的教学目标,也无法通过进一步的教学指导让学生明白长辈们给自己零花钱的心意,从而理解、珍惜长辈对自己的关爱。
解决方法:冥思苦想后,一张小小的课前调查表成为这堂课的关键,解决了最初的困扰。笔者鼓励学生自主设计调查表,要求学生简单写写长辈们会用二十元钱买什么,并问问这位长辈这样做的原因。每位学生多向几位长辈提问,听听不同原因。
实施成效:学生带着设计调查表的兴奋与参与调查的好奇,了解到长辈们会如何支配二十元钱,也在心里记下了长辈们使用二十元钱的原因。通过调查学生发现原来二十元可以买到够一家三口吃一顿的菜;也调查到二十元可以买到提供全家人一天丰富维生素的水果;也调查到二十元可以买到烧菜佐料、书报等其他生活必需品;还调查到长辈们愿意把二十元钱给小朋友做零用钱,让小朋友自己计划着花。由此学生得到二十元与具体商品的联系,开始对二十元有了感性认知。而且学生从调查到的花钱原因中明白把钱花得有需要、值得、有意义才是合理用钱。这就为组织引导学生尝试支配二十元钱埋下伏笔,同时也为学生感恩长辈对自己的抚养、关爱做好铺垫。
【分析】
面对教学目标,与其匆匆考虑教学方法与教学流程,不如着手平实却细致的学情调查,以判断学生现有的道德认知水平与道德实践能力,构想学生道德认知的下一个增长点以及道德能力可能发展的方向与空间。
重视学情使在集体中开展课前调查更容易、更有针对性。虽然此次课前调查的范围立足于全班,但是通过分析结果许多个体特征就凸显无疑,便于归类。有的学生对长辈把二十元用在哪里漠不关心,也不询问花钱目的。这类学生就表现为对此次实践体验没有兴趣,他们就是授课时需要特别关注的对象。有的学生却把长辈的二十元用在哪里调查得清清楚楚,说起原因来头头是道。此类学生就表现为乐于参与体验,对学习内容有浓厚兴趣,往往道德认知水平略高,是个别化指导中可以选用的同伴榜样。以此激发别的学生向榜样看齐,养成良好的道德习得态度。
此时此刻的学情调查与栽种植物前花功夫培松土壤颇有些相似意味。的确,只有在能促进学生最近发展的道德能力平台上才能让学生听得投入、看得真切、想得细致、参与得积极、悟得深刻。
二、基于体验,形成半径
笔者相信“每一位学生的体验就像他们的指纹那样独一无二”,也很愿意在教学中整合学校内各项活动的资源,把这些资源为品德课程所用。可以说“个性化微课程”的重要部分就在于学生在体验活动中能不能开展个性化学习。(1)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有没有主动性?或者教师是否能够调动学生,为他们的主动参与提供有趣、有效的铺垫步骤。(2)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有没有独立性?能够有独当一面的时候,哪怕时间很短或者仅有一些非常初步尝试。(3)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有没有独特的感受?能让他们有心里“怦然一跳”的时候。(4)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有没有发现问题?从而为解决该问题做出一点学习上的尝试。
【案例二】
重视一张成长存折——多元激励,真情促进,意志激发
场景还原:在组织引导《品德与生活》第一册第二单元《学习真快乐》这一教学内容时,针对“展示台”聚焦的问题“和昨天比一比,今天我有哪些进步?”笔者不单单让学生在课堂中说自己的进步,还鼓励同伴之间相互找找进步,更鼓励学生问问各科老师自己的进步,最后让学生回家听听长辈说自己的进步。然后鼓励学生一笔一画地用简单拼音把听到的进步都记在小小的《成长存折》上,另外还请学生把它“晒”在教室的“学习园地”里,以此来鼓励自己未来的学习生活,如有更多进步就再补充着写、再帖。
实施成效:一张《成长存折》浓缩了一年级学生九月入校后取得的大进步,当他们喜滋滋地读着大家的评语时,激励促进的作用便进一步升华。的确,学生在倾听伙伴、家长、老师对自己的夸赞中,发现自己长大了,懂事了,能干了,更树立了面对未来学习生活的良好信心。因为各个群体往往用多维度的视角来评价学生的点滴进步,使他们的每一次能力增长与道德成长都得到了更多关注,正是多方位的正面促进强化了激励的功效。
【分析】
使用《成长存折》的过程就是树立目标、努力实现、寻求肯定、展示激励的体验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自发地建立了与学校、家庭的联系,从关注小我,慢慢地开始关注同伴、长辈眼中的我。由于体验时间没有被仅仅限定在一节课中,而是贯穿于整个学期。当该“存折”上记满了同伴、老师、家长这些和学生最亲近的人用不同的话语与方式给出的鼓励时,学生内心便获得了极大的快乐。这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持续性体验,因为有依据的褒奖远比有依据的批评更具信服感,更能被学生群体接受,更能起到强化其道德行为的正面效应,以此促成其道德意志的形成,经内省后成为持久的道德智慧。
三、基于推进,汇成整圆
写到这里,本文中提出的“个性化微课程”其实没有高深的理论,也没有复杂的操作,而是在于两个层面的落实:(1)教师始终关注每一个学生现阶段发展,并创设学生能够参与的体验任务,并愿意始终坚持去引导。(2)学生始终对道德学习保有持续的兴趣,并能在多元体验性任务中认识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自我。
(一)基于学情,与学生成长规律对接,更尊重个体多样差异。善用细致化学情分析、个别诊断等方式,直面生态课堂的生命差异。从而对学生群体的成长规律、道德认知水平、道德行为能力等了然于心,更细致周密地创设教学步骤。
(二)基于体验,与学生生活经验对接,更重视针对性教学的实施。善用针对性个别促进,落实生态课堂的有效指导。对由学生群体的生活经验与社会经历缺乏、道德情感态度缺失所反映出的问题现象及时发现、紧抓不放,从而弥补道德认知不健全所产生的道德偏差,全面实际地开展品德教学。
(三)基于推进,与学生心灵对接,更全面地促进持续生命成长。善用真情化个别激励,最优地发挥生态课堂的评价优势。从而最恰当地激励主体体验探究,最有效地强化主体道德意志,使其最终成为一位具有独立道德智慧且品格健全的社会人。
参考文献:
李稚勇.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3.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