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锋琴 钱建兵
师:一个未知数,怎样才能变成已知数呢?知道张老师今年多大吗?
生:不知道。
师:既然不知道,那它就是个未知数,在座谁的年龄是已知数?
一学生示意他的年龄是11岁,教师在已知数下面板书:11。
师:现在,如果我告诉大家,我的年龄和他的年龄之间的某种关系,你能不能知道我的年龄?
生:(很肯定地)能!
师:(神秘地)偷偷告诉大家,如果把我的年龄减去20岁,还要比他大,谁知道,我今年多大?
生:不能确定。
师:看来,根据这一年龄关系,还没法确定我的年龄,这样吧,我再换一条试试:如果我的年龄减去30岁,就要比他小了。
生:还是没法确定。
师:奇怪了,给你这样的关系不行,那样的关系也不行。那你们到底要知道怎样的关系?
生:不能大也不能小,要正好相等。
师:好厉害的想法!那行,如果现在我告诉你们,把我的年龄减去25岁,正好和他的年龄相等。
生:36岁!
师:奇怪,三句话,同样都告诉了“我的年龄”和“他的年龄”之间的关系,为什么前两回都不行,而这回却又行了呢?
生:因为前两回只说了你的年龄减掉几岁后,要么比他多,要么比他少,所以我们无法确定。但这一次直接告诉相差25岁。
师:说得真好!不过,数学问题,如果用数学的方式来观察和思考,或许会显得更清楚、更简洁。张老师建议,下面我们试着把这三组关系,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来,看看大家会有什么新发现。
生:我发现,只有有了等号,我们才能知道未知数是多少。
师:可别小看这个等号哦,正因为有了它,我们才能够在未知数x和已知数11之间建立起某种等量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找到未知数的结果。像这样,在未知数和已知数之间建立的等量关系式,我们就把它叫做方程。
【赏析:方程是建立未知与已知之间等量关系的模型。张老师立足于这一本质。以猜年龄的情境,引导学生将已知与未知建立联系,在经历两次不等关系的“失败”之后,已知与未知之间的等量关系呼之欲出,从而凸显了方程的价值。这正是这一设计的独特之处,特别注重方程的价值,也就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等量关系,理解方程的意义,而不是为了方程而方程,方程的意义与解决问题相分离,使方程的意义退化成一堆堆无用的符号碎片,造成对方程的认识僵化。只有运用知识,才能体现其价值,才能让其生动活泼起来。
学生在初步学习方程时,面临最大的问题是:长期的算术思维困扰,总是将思维聚焦于如何去求得未知量,习惯于从问题出发或条件出发进行推理求解,而不是主要着眼于相应的等量关系。张老师将方程的认识立足于等量关系,突出等量关系在认识方程中的地位,方程没有经过任何运算,只是阐述一个事实本身,一个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事实本身。】
出示苹果、西红柿、西瓜、梨、草莓。
师:它们的质量都是未知数,有什么东西能使它们变成已知数吗?
生:天平。
师:有了天平与砝码就一定能知道它们的质量吗?出示下图。
师:观察,哪些水果的质量已知,哪些未知?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交流)
师:2号也有天平与砝码,为什么西瓜的质量我们没法知道?
生:因为天平没有平衡。
师:能不能说得专业一点?
生:因为2号天平中,未知数和已知数之间没有建立起等量关系。
师:可3号建立了等量关系啊?
生:虽然建立了等量关系,但两种水果的质量都是未知数,没有已知数。
生:这里的未知数没有和已知数建立等量关系。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相信大家对方程已经有了初步认识。这些式子中,有方程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出板书:
【赏析:这一环节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方程的形式化定义。定义在概念学习中是十分有用的,能够减少学生通过正反例辨别概念相关属性所付出的努力。重视方程的价值,并不是说方程的形式化定义不重要,而是这种定义要让学生感受到其价值,学生才有学习的意愿。承接第一环节对方程有了初步认识之后,这里利用天平,再一次丰富学生对方程的认识,因为天平是等量关系最直观形象的表达,直观地表示出方程的实质是建立已知与未知之间的等量关系。由于有了天平作为由直观情境向抽象的数学表达之间的一个过渡,利用纯式子进行辨析方程的形式化定义就不那么突兀,学生易于接受。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在一次次的比较辨析中,自然剥离了方程的非本质属性,逼近了方程的本质,方程的概念呼之欲出。设计的练习采用正反例强化策略,紧紧围绕方程意义中的要素——未知量和等式,科学合理。最后两个变式设计新颖,在对第7题的判断中,强化了未知量,第8题则强化了等式。】
学生分别列出4x=320。
师:观察三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生:列出的方程都一样。
师:奇怪,三个问题各不相同,怎么列出的方程是一样的?
生:因为它们说的都是同一件事。
师:既然这样,那你还能再找到一个问题,也能列出这样的方程吗?
(学生交流,汇报)
师:这样的问题,能找到多少个?
生:无数个。
师:那这无数个问题,为什么只需要一个方程就能表示出来?
生:因为它们的数量关系是一样的。
师:是啊,只要它们具有同样的数量关系,无论多少个问题,一个方程就能概括。这就是方程的魅力所在。
【赏析:方程即模型,方程背后是建模思想。在这一环节,张老师精心设计了三个不同的情境,抽象出同一个方程。在为什么的反思中,学生剥离了具体的情境,意识到“说的是同一件事”,实质就是让学生“去情境化”的过程,学生意识到这是一个模型。走出情境,是为了让学生建立模型,进行数学化的过程。让学生再找列出同样方程的问题是又进入情境,是为了加深对模型的认识,也是数学化的过程。在数学与生活之间转化,丰富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着力于思维的深刻性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