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背景下襄阳农村综合体建设研究

2016-05-08 07:34汪博兴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综合体农民农业

汪博兴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襄阳 441050)

城镇化就是要通过城镇发展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带动农村快速发展,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当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2%,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5%,其中2亿多农民工实现了从农村到城市的地域转移,从农业到非农产业的职业转换,但并没有实现从农民到市民身份的转变。[1]与此对应的是,我国集体土地的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是不完整的,[2]农民权益保障不足,加大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制约了土地的规模化使用,农村的公共服务依然缺乏,农民的生活条件依然艰苦,农业的生产效率依然有待提高。我国地区差异巨大,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城镇化更是处在完全不同的阶段。因此,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科学推进城镇化,推动农村和农业的发展,使农民能够尽快脱贫致富,是我们需要研究、探索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襄阳城镇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发展方向

(一)襄阳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襄阳作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20世纪90年代初襄阳的城镇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城镇规模迅速扩大。自1984年地市合并至2013年,城镇常住人口从85.29万人增加到306.49万人,城镇化率由18.65%提升到54.82%,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12%、0.31%,年均提高1.2%。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由22.9平方公里扩展到156.5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由40.74万人增加到112.67万人;县级城市和建制镇建成区面积由231.49平方公里扩展到499.7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由44.55万人增加到193.82万人;5~10万人的城镇发展到3个,3~5万人的城镇发展到8个,国家重点中心镇12个、省级重点中心镇11个、省级特色镇10个。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速了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

图1 襄阳市人口及城镇化水平变化趋势图

(二)襄阳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城镇规划和管理水平不高,城镇基础设施欠账多:城乡建设规划体系不完善。镇域、镇区、村庄规划滞后,城乡建设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衔接不够。县级城市和重点中心镇规划水平不高,自然生态优势利用不够,地域文化特色彰显不足,城镇风貌个性不鲜明。乡镇规划管理主体不明,职责不清。城镇空间布局和规模结构不合理。建制镇规模偏小,人口密度偏低,镇区人口超过10万人的没有1个,5~10万人的只有3个,仅占3.17%。城镇基础设施欠账多。县级城市和建制镇建设普遍存在“重地上轻地下”的现象,污水和垃圾处理等设施严重短缺,部分建制镇还没有配套建设污水管网,74个建制镇只有2个建有污水处理厂,绿化规模小、层次低。城镇管理水平不高。县级城市、重点中心镇管理粗放,尤其是建制镇缺乏管理机构,执法管理难以落实,违法建设比较普遍,脏、乱、差问题比较突出。

2.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城乡资源配置不均衡: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滞后。近10万转移到城镇的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子女,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难以平等享受城镇居民基本公共服务。教育资源总量不足、配置不均,城镇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资源总量与需求不匹配,城镇内部、城镇之间、城乡之间资源配置不均衡,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亟待改善。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能力不足,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不高。城镇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滞后,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社区公共服务站不健全,社区专业化服务不能满足居民需要。县、镇、村三级社会矛盾调解中心规范化建设水平不高,村级“一站五室”覆盖面不广。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功能不完备,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关爱机制落实不到位。

3.城镇经济支撑力不强,镇域经济发展滞后:综合经济实力不强制约了城镇化发展。县域经济实力不强,整体水平落后于武汉、宜昌、荆门等市。纳入全省考核的7个县(市、区)没有一个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镇域经济发展滞后,仅有7个乡镇进入全省百强;村级经济十分薄弱,相当一部分村缺乏集体经济和产业支撑。产业集群发育不够、竞争力不强制约了人口集聚,市场主体发育不足制约了农业人口就地转移。2013年,全市各类市场主体总量居全省第4位,仅占全省8.95%;吸纳就业人口全省占比为8.23%,低于总人口占比0.89个百分点;全市只有20.6%的农业转移人口在本地转移就业。

4.城镇资源环境承载力趋弱,环境保护压力加大: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2006-2012年,全市城镇人口增加了42.3%,城镇用地面积增加了89.8%,二者之比高达1:2.12,远高于国际公认的合理阈值1:1.12;农村人口减少了96.5万人,农村居民点用地却新增6 793公顷。土地利用粗放。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不高,2013年全市单位GDP地耗为105.4公顷/亿元,比全省平均水平(91公顷/亿元)高17.5%;城镇人均建设用地面积达到103.5平方米;农村建设用地人均290平方米,高出国家规定最高限额140平方米。环境保护压力加大。城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低,畜禽养殖及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突出,畜禽养殖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年排放量占全市排放量的比重高达56.5%和54.8%,农用化肥施用强度高于全省规划指标210公斤/公顷。

(三)襄阳农村居民就业居住意向分析

从襄阳农村大学毕业生未来就业意向看,选择回到家乡工作的只有7.59%,看情况和希望留在城市工作的比例达92.41%。从居住意向看,61.39%的学生希望在襄阳城区居住,愿意回到乡镇居住的只有12.66%。根据对农村学生的调查,只有57.59%家庭居住在农村,常年在农村居住的户数占实际户数的比例为53.7%,表明近一半的农村住户常年不在农村居住和生活。根据对襄阳偏远山区农村的调查,近10年来,其常住户数下降了50%左右,农村常住人口不断下降是大势所趋。在城镇化的背景下,如何实现乡村繁荣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工作。

根据“珠三角农民工未来工作和居住意向调查”的结果,①46.8%的农民工明确选择未来想留在城市工作,46.7%选择视情况决定是否留在城市工作,明确表示返回农村工作的只占6.5%;71.63%的调查对象选择未来留在城市居住,而选择回家和回农村居住的农民工占有效调查数据的28.37%。这与襄阳地区的调查数据基本一致。从影响农民工未来居住意向看,主要有年龄、文化程度、子女数等。一般来说,年龄越年轻、文化程度越高、子女越少的农民工,越倾向于在城市居住。

综合以上调查数据,可以认为,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到农村居住和从事农业的人数不断减少,到城市居住和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将越来越多是大势所趋。这是因为城镇具有更好的经济聚集和土地效率优势,农民在城镇能够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如果农村没有产业的支撑,农民只能选择进城打工,居住在农村的人就会越来越少,农村空心化现象必然加剧。即使有产业的支撑,农村人口不断减少和大量自然村的逐步消亡同样是不可避免的。从城镇化发展的规律看,产业的变迁、人口的流动是主要原因,其中产业的变迁是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原因。第一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使农村劳动力出现剩余,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使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可能。但在我国,导致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根本动力不是农村生产效率的提高,而是从事其它产业能够获得比第一产业更高的收益。因此,农村综合体建设要统筹考虑产业发展和农民生活两个方面的问题,从长远出发规划农村的未来,通过土地流转、迁村腾地、产业带动等,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社区集中”,按照产业发展的需要和人口的密集程度规划农村综合体,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和市民化,为农业的发展释放出更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空间。

二、农村综合体与城镇化建设的内在关联

农村综合体主要是以农村地域空间为载体,以一定的聚合空间为基础,对村落民居、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建设等生产生活要素进行集约配置,体现城乡一体化格局的、为农民生产、生活、居住提供各种服务的业态互补、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地域空间形态,是一种大规模、多功能、现代化、高效率、开放型的农村新型社区。农村综合体既要满足以农民为主体的多种经营组织的生产需要,又要满足人们的生活居住需要,是由产业功能、居住功能、生活功能、生态功能、社会功能等多种功能组成的联合体。农村综合村通常具备四个方面的特征:对象上服务农民和农业生产;地理上包围着小城镇,是小城镇的延伸;功能上,为农民提供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为农业生产提供周到的服务;地位上,介于小城镇和农村之间,形成小城镇——农村综合体——传统农村一体化的格局。[4]

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都经历过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大量农村居民变成城市居民,城乡发展差距变小的发展阶段。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严重不足,社会事业欠账较多,损害了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使农业的收益率得不到较大提高,农村的生活环境得不到改善,导致农村发展严重滞后,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远低于城市市民的水平。农村综合体是统筹城乡一体化、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于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广大农村地区来说,农村综合体能够有效解决土地分散、大量闲置、效率低下、居住环境差和公共服务缺乏等方面的问题,能够对农村现有功能进行重新配置、对农地使用进行重新规划,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需要。

产业支撑是城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建设农村综合体同样要把发展经济与推进就业结合起来。李克强总理指出:“城镇化需要产业发展来充实,通过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和创业。”没有产业的聚集,就没有经济的发展;没有经济的发展,农村综合体就会缺底气、缺人气,就会出现“空壳化”的现象。从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经验看,新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发展壮大了经济,以经济作为后盾,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才能得到巩固提高,农村城镇化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宽。从国际经验教训来看,城市化的发展与产业发展息息相关,产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城市化发展水平和质量的高低。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的经验表明,产业聚集是推动城市发展的主导力量。产业的集聚,能够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城市产业的聚集能够吸纳大量富余的农业人口转移,使他们能够留下来,有工作可干、有地方可住、有保障可依。农村产业的聚集能够使部分农业人口留在农村,从事农业或农产品加工业,避免农村和农业的衰败。在墨西哥等拉美国家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大部分城市没有形成主导产业和配套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缺乏强大的实体产业支撑,吸纳人口就业能力有限,使爆炸式涌入城市的农村人口长期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成为城市的“边缘群体”。因此,在推动农村综合体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与发展农村产业相结合,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从源头上激发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目标,使农村综合体真正成为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农业发展的助推力量。

三、襄阳农村综合体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襄阳农村综合体建设的地址选择

农村综合体的选址应遵循“安全、省地”的原则,尊重群众意愿,结合自然条件,有利聚居发展,方便生活,便于基础设施配套和完善。从汉水中游地区城镇体系演变过程看,自然地理格局是城镇空间发展的外在动力,交通与经济重心变迁是城镇体系演变的内生动力,流民涌入与区域开发是汉水中游城镇发展的根本动力。[2]基于此,襄阳农村综合体在选址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交通的便捷性、产业的聚集性、村民的集中性、自然的宜居性等四个方面的要素。既可以打破原有的自然村落限制,又可以在原村落的基础上重新进行规划;既可以在原有的行政规划范围内开展,又可以跨村、跨镇,打破行政区域的限制。农村综合体的辐射半径根据自然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山地丘陵地区大约在10公里左右,平原地区可以在5公里左右,其平均辐射人口应在7 000~10 000人。

(二)襄阳农村综合体的产业选择

1.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业是战略性产业,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要通过引进现代种植技术,实现高产高效。根据地域特点不同,建立不同类型的农业示范园区。如鄂北岗地现代粮食产业示范区,西南山区绿色安全食品生产示范区,汉江沿江地区和秦巴山、荆山山地的生态种养植基地,城郊地区的“菜篮子”基地等。

2.着力培育支柱产业:没有支柱产业,没有特色产业,农村综合体就难以形成规模,农民增收就会受到限制。要推动一批经济基础较好的重点镇发展特色产业,打造特色经济强镇,夯实美丽乡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如太平店镇的化纤纺织新材料、双沟镇的农产品深加工及物流、石花镇的汽车零部件、武安镇的精细磷化工、黄集镇的农产品加工等。

3.打造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业就是金融保险、物流、地产、旅游、餐饮旅馆、信息中介等,都是为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要重点发展现代商贸、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文化旅游、金融服务等产业,积极发展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服务外包、健康养老等新兴服务业,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发展格局。

4.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襄阳作为农业大市,发展农产品加工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枣阳的小麦深加工、宜城的食品加工、南漳和保康的林特产品精深加工、老河口的油脂产品精深加工等都有很好的基础,要进一步培育龙头企业,加强品牌建设,使襄阳的农产品加工业发挥带动农业发展的作用。

5.强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支撑:要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增加蓄引提水能力,扩大旱涝保收面积,推进汉江沿岸防洪、取水、灌溉等基础设施改造。要加快推进农机化发展,大力推广新型农机具,提高大中型农机具装备率、使用率和集成配套水平,加快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要实施科技强农工程,推进现代农业产业链技术创新,实现产业链与技术创新链的有机结合,建立龙头企业牵头、高校和科研院所协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促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

(三)襄阳农村综合体的融资选择

融资难、融资贵是当前制约三农发展的瓶颈,需要通过改革创新来解决。要通过推广家庭农场+家庭农场协会+担保公司+金融机构“四基同创”及“双基双赢”合作贷款模式,积极创办新型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推进金融与农民合作社深度融合,推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主办行制度,着力破解“三农”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推进运转方式、配套方式、合作方式创新,构建“合作社+金融”的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要及时完成对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和宅基地使用权的确权颁证,尽快建立健全资产评估、产权交易等中介机构,扩大抵押范围,适当提高农民信用贷款额度。要建立政府主导的政策性农业产业化担保公司,增强对农民贷款的担保能力。要减免农民贷款的有关税费,提高金融机构的经济效益,调动金融机构积极性。

要加大财政资金向农村和农业转移的力度,使农村综合体在为农村居民和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优美环境、便捷交通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社会和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基层公共服务人员的工资待遇水平,使他们能够在农村获得体面和受人尊重的生活。

(四)襄阳农村综合体的规划原则

农村综合体的建设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不在没有规划的地方搞建设,不建设没有经过规划设计的小区和房子。要注重保护农村传统文化特色,保持农村自然生态风貌,体现绿色美、风情美、特色美、自然美,使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农村综合体在规划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农民主体、市场推动的原则:以改善农村最急需、最直接、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主要内容,逐步完善各类基础设施。

2.坚持发展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原则:要围绕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结合农业生产力布局统筹规划综合体(聚集点)的空间布局和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确保住宅建筑用地、公共建筑用地、道路用地、绿化用地、景观用地和基础设施用地的统一规划,使综合体满足功能完善、结构合理、设施配套的要求。

3.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尊重农民意愿、满足农民生活、生产和发展需要作为规划的出发点,要认真收集农民关心和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力求建设一个环境优美、功能合理、具有地方特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新型社区。

4.坚持保护耕地和节约资源相结合的原则: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县(市)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相衔接,要通过清理闲置宅基地、旧村改造等,实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目的。严格控制新村(聚集点)用地规模。要根据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结合实际,确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标准、规模及布局规划。

5.坚持因地制宜、注重特色的原则:要根据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现状院落布局、建筑风貌等特点,进行建筑方案选型及总平面布局。要充分利用襄阳本地的地理优势和地方建筑材料,既要合理继承传统的布局结构和空间形态,突出天井院落和屋顶坡面结构的灵秀特色,又要结合现代建筑特点和功能要求进行合理改造。要注意对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建筑物、古树名木、标志物等的保护,突出山水田园风貌,着力提高村庄布局水平、村落规划水平和居住设施水平。

四、襄阳农村综合体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现代化

襄阳作为农业大市,农业基础较好,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之一。因此,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现代化,对于襄阳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要探索创新农地利用机制,培育连片产业,完善产业衔接链条,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创造条件。种植业要打破土地的乡(镇)、村、组界限,实现集中连片发展,形成规模化的产业集中发展区。畜牧业要大力推进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引导养殖农户统一建设标准化养殖圈舍,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的健康养殖小区。

加快建设现代粮食产业示范区和有机农业示范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突出乡村风土民俗特色,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经济、社会与生态综合效益明显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推广环保种植技术,不断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逐步改善肥料结构。全面推广秸秆还田、地膜覆盖和免耕、少耕、深耕等农田保墒技术,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快推进地理标志农产品产地认证,积极推广农业标准化技术。

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充分发挥种植业、林业和养殖业的互补优势,鼓励种植业、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农户之间合作,延长生态链、产业链和收入链。推广应用绿色生态农业配套技术,探索生态型立体复合种养模式,构建种养结合、水陆互济的循环农业模式。

积极培育农产品加工经营企业,创建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产品加工业核心竞争力。要创新土地流转制度,大力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规范发展农民合作社,引导种养大户通过注册登记升格为家庭农场或农业企业。要建立“综合性、跨区域、信息化、大统筹”的农业综合服务机构,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各类经营性服务组织,引导服务组织向合作制、公司制方向发展。

(二)优化农业产业布局,突出产业地域特色

襄阳农村经济存在着经济发展模式单一、经济水平相对落后、产业规划重点不突出、经济发展特色不明显等方面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打破传统思维,充分认识到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和农业经济发展的规律。各地要根据资源、交通、环境、文化等方面的差异,确立发展重点和主导产业,最大限度地发挥好资金、技术、经营等方面的优势,把特色产业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突破口。

要借鉴新农村产业发展的八种可资借鉴的起步模式,探索适合农村特点的农业发展道路。

1.工业企业带动型:对于具备工业企业发展要素的乡村,要在整合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的基础上,促进工业企业的发展,使工业企业与乡村融为一体、和谐发展,走工业企业带动型的道路。

2.特色产业带动型:对于具有生产某种特色产品的历史传统和自然条件的乡村,要围绕一个特色产品或产业链,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营,形成产业聚集,走特色产业带动型的道路。

3.畜牧养殖带动型:对于具备规模化的畜牧龙头企业和特色的养殖品种的乡村,要在规模化拆建、产业化经营、循环化利用的基础上带动农村发展、农民增收,走畜牧养殖带动型的道路。

4.休闲产业带动型:对于交通便利、风景怡人的乡村,要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立农业生态园、养殖场、采摘园、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学农教育基地、农艺园、民俗村等方式,走休闲产业带动型的道路。

5.商贸流通带动型:对于具备便利的交通、完善的基础设施及配套条件的乡村,应大力发展现代农村商贸流通服务业和市场网络,建立以农村为中心的市场,以市场促产业、以产业带乡村,走商贸流通带动型的道路。

6.旅游产业带动型:对于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便利的乡村,应加强与旅游相配套的娱乐、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活动为内容,走旅游产业带动型的道路。

7.合作组织带动型:对于集体经济有一定规模和发展前景的乡村,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集体合作组织把农民组织起来,通过公司化运作,整合社会资源,促进农村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走合作组织带动型道路。

8.劳务经济带动型:对于缺乏资源和区位优势的乡村,应通过政府或集体的力量,通过转移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以劳务经济促进当地农村的发展,走劳务经济带动型的道路。

(三)科学规划综合体布局,打造宜居宜业村民家园

农村综合体的建设要因地制宜,要结合地域和业态的不同,以满足宜居宜业为目标,对功能区进行合理规划。主要要解决好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道路通行问题。要满足在城镇和乡村之间进行通达的货物交流,与城镇之间的道路等级要不低于现有市镇之间的标准。二是基础设施要配套。水电气路、通讯网络、污水垃圾处理、绿化、商业设施等,应与市(镇、区)形成互补与共享。三是社会事业要保证。卫生、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的配置规模和档次,要考虑到其功能发挥和社会效益。四是公共服务要完善。物业管理、治安保障、纠纷调处、就业服务等方面要配套完善,服务水平要不断提高。五是农技服务要加强。农资供应、科技服务、农产品销售服务等方面要加强,要由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其它市场主体提供服务。

注 释:

①五邑大学熊柳青提供的调查结果。

参考文献:

[1]辜胜阻.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农民工市民化路径[EB/OL].(2014-01-22)[2015-11-10].http://news.xinhuanet.com/house/nb/2014-01-22/c_119070841.htm.

[2]贾康.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制度改革的新思路[J].经济纵横,2015(5):1-10.

[3]李清华.丘陵地区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思考[J].城乡建设,2012(12):65-66.

[4]徐俊辉.明清时期汉水中游治所城市的空间形态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3:5.

猜你喜欢
综合体农民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Bořislavka社区综合体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西班牙AIGÜES DE VILAJUÏGA建筑综合体
Megapark商业综合体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B CAMPUS教育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