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继 迎
(1.山东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2.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715)
实践思维方式视域下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本体论
侯 继 迎1,2
(1.山东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2.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715)
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是实践本体论,但它不是像有些学者所说的以“实践本体论”这一名称来标志“马克思哲学”意义上的实践本体论,而是实践思维方式视域下的实践本体论。只有实践思维方式才能标志马克思新哲学,我们必须按照这一思维方式来理解他的本体论思想。在实践思维方式下,实践本体论表现为人自身的实践性、人化自然的实践性、人类社会的实践性等三个向度。
马克思;实践本体论;实践思维方式
“哲学所以站脚得住者,只以本体论是科学所夺不去的。”[1]哲学研究只有上升至本体论的层面,才能超越感觉经验的局限,真正成为一种形上之思以和科学区别开来,因此,本体论在哲学中是无法回避的。在中国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思维方式本身的限制使我们根本无法超越认识论的视野而深入到本体论层次,新课题也只能消融于旧的思维方式之中,从而无法实现对哲学理论研究的实质推进。基于此,笔者以为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一个相当重要而急迫的任务就是转变思维方式,开展本体论批判与重建。
对于“本体论”问题,学界的争论集中表现在“实践本体论”与“物质本体论”的交锋上。在这一问题上,笔者主张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是实践本体论。但在作出这一结论之后需要立即澄明一个问题,即在笔者看来,马克思哲学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思维方式上,他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的实质是以实践思维方式否定了一切旧哲学的思维方式。*关于这一问题笔者以前多有论述,可参见拙文:《论马克思的实践唯物论》,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论马克思的实践辩证法》,载《理论探讨》2007年第1期;《实践思维方式与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或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2004年第4期。
哲学思维方式是哲学家思考、理解、诠释和评价一切相关哲学问题的基本范式和最高方法论原则,是哲学理论的思想硬核和最高本质,是规范哲学家自己怎样思考问题的框架和定式,因此规范着他们对自己所涉及的全部哲学问题(当然包括本体论问题)的提法和解决方向。基于此,我们并不是像有些学者所主张的在以“实践本体论”来标志“马克思哲学”的意义上承认“实践本体论”的,而是把“本体论”看作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所涵摄的众多问题之一,即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是从实践思维方式理解本体问题而得出的“实践本体论”。因为前者并没有摆脱马克思所批判的作为传统哲学之“灵魂”的本体论思维方式,以本体论思维方式去理解马克思的实践必然将其视为概念化的本体,并认为实践范畴是马克思哲学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石,其他一切范畴皆由实践推演而来。这样一来,马克思哲学与之前哲学的不同也就仅仅在于更换了本体的称谓——不是“物质”抑或“精神”,而是“实践”。但笔者认为这种区别显然只属于本体论框架内的低层次、小范围的区别,它实际上仍然把马克思哲学看作一种向人们提供终极原因的带有实证性质的科学。虽将其命名为“实践唯物主义”,但只是本体论思维方式下的唯物主义的现代形态而已,即本体论思维诠释的实践唯物主义。这也决定了这种哲学只能属理论哲学而非实践哲学,正如王南湜先生所说,实践本体论“虽然从形式上看把实践的重要性抬到了极致,但这种抬高事实上只是对于实践概念的抬高,而非对于现实实践的抬高,在这类理论中,实践无论如何处于高位,也只是理论体系中的一个因素,从总体上仍然服从于理论,而并非真正的对于实践活动的重视”[2]。
事实上,马克思对实践地位的提高是通过批判与打破本体论思维方式、建构实践思维方式来实现的,因此只有实践思维方式才能标志马克思的哲学。在这种思维方式下,马克思不再将本体看作一个解释一切的“预定的点”,不再将本体论看作至高无上的第一哲学,其“真实意义不在于它是否能够达到所谓终极存在、终极解释或终极价值”[3]55,而是将本体视为自己理论的现实“立足点”和“基础”,将本体论视为基本的哲学问题之一,“永远保持一种实践的批判精神和超越意识”[3]55。总之,马克思实践本体论的建构得益于思维方式的转换,不转变思维方式就不能从根基处摧毁传统本体论,现代本体论也就无从建构。如果仅以“实践”替换“物质”,但还是按照传统的思维方式去理解马克思的本体论,那么实践本体论就无法逃离传统本体论的窠臼。
的确,如大家在马克思文本中所看到的,他只是在早期思想尚未成熟时使用过“本体论”这一概念,到了成熟时期,他就不用这个词了,也就是说,这时的马克思从未用“本体论”这一特定概念阐述自己的哲学立场、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所以有些学者据此否认马克思有自己的本体论。但笔者以为这种观点不能成立,实际上这正是马克思本体理论的独特性之所在,是实践思维方式的贯彻必然使其如此。
一方面,我们不能因为马克思自己没有声明建立本体论理论,就说他没有本体论,因为我们的判断不能以其用词为标准,而只能以其思想内容的实际为依据,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其言语的内在蕴涵、其思想的深层意蕴。从这一角度来看,马克思这一最“关心人”的哲学理论是有极其丰富的本体论思想的。历史上有许多哲学家都没有使用“本体论”一词来指称自己的理论,但我们并不否认他们有本体论,马克思哲学也不例外。
另一方面,我们应从思维方式转换的角度来考察这一问题。(1)马克思在他的博士论文中使用过“本体论”一词,此时的马克思处于黑格尔主义时期,坚持的是黑格尔的思辨思维方式、自我意识的辩证法,运用这一思维方式马克思改造了原子本体论,将人之“自我意识”宣布为“最高的神性”[4]190,确立了“自我意识”的本体论,“对神的存在的证明不外是对人的本质的自我意识存在的证明,对自我意识存在的逻辑说明,例如,本体论的证明。当我们思索‘存在’的时候,什么存在是直接的呢?自我意识”[4]285。马克思在这里以抽象的形式高扬了人的主体性。(2)《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马克思实现了思维方式的转换——人本主义思维方式(费尔巴哈式的)居于支配地位;同时,“对象性活动”概念的提出,对“劳动”与“实践活动”的论述表明马克思又不是纯粹的费尔巴哈派,他的实践思维方式已现端倪。在《货币》一节中,马克思这样说道:“人的感觉、激情等等不仅是[本来意]义上的人本学规定,而且是对本质(自然)的真正本体论的肯定;……只有通过发达的工业,也就是以私有财产为中介,人的激情的本体论本质才在其总体上、在其人性中存在;因此,关于人的科学本身是人自己的实践活动的产物。”[5]140在这里,把人的感情、激情等看作人本学的规定,是费尔巴哈做到的,“人的激情的本体论本质”沿用的是费尔巴哈的用语,“真正的本体论”“人的激情的本体论”都是围绕人之主体展开的。但是这里,马克思是在“发达的工业”语境下谈论“人的激情的本体论本质”的,实践是“人的对象化的本质力量”,这种“对象性的本质在我身上的统治,我的本质活动的感性爆发,是激情,从而激情在这里就成了我的本质的活动”[5]90。“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5]107只有通过“工业”(也即实践活动),“人的激情的本体论”才能得到确证。(3)马克思于1845年春天所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彻底抛弃了抽象的人本主义思维方式,确立了全新的实践思维方式,从而转变了思考本体问题的角度,开辟了本体论的全新视域,实现了本体论的革命性变革。
在马克思看来,传统本体论在现实生活世界之外、以抽象的超时空的方式是无法理解和把握存在问题的,这是一种“把现实问题变为思辨问题”的理论哲学的进路,马克思从实践去理解和把握人的存在(方式),从人的存在(方式)去解读存在问题,这种本体论我们名之曰“实践本体论”,它是一种“把思辨问题变为现实问题”的实践哲学的进路。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哲学的进路要求马克思不是在理论层面上直接“说”或“描述”本体问题,而是通过实际的运思来“做”或“表征”自己的本体论思想。所以在以后的著作中,马克思不再使用“本体论”一词,但在随后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对人的存在展开了集中的论述,这实际上就是他的本体论思想。我们必须像马克思那样去思维,才能从他已说出的东西中领悟到他没有说出但内蕴于其中的东西。按照实践思维方式,后来卢卡奇所说的马克思本体论的矛盾困境也就可以消解了——“如果试图在理论上概括马克思的本体论,那么这将会使我们处于一种多少有点矛盾的境地。一方面,任何一个马克思著作的公正读者都必然会觉察到,如果对马克思所有具体的论述都给予正确的理解,而不带通常那种偏见的话,他的这些论述在最终的意义上都是直接关于存在的论述,即它们都纯粹是本体论的。然而,另一方面,在马克思那里又找不到对本体论问题的专门论述。对于规定本体论在思维中的地位,划清它和认识论、逻辑学等的界限,马克思从未着手做出成体系的或者系统的表态。”[6]实际上,卢卡奇所说的“矛盾境地”正是马克思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使然。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明确地提出和确立了实践思维方式,即从实践理解一切相关哲学问题——包括本体论问题——的思维方式,从而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用实践思维方式考察本体论问题,马克思创立了实践本体论。实践思维方式的确立使问题的聚焦点从传统本体论对自在世界本体的追求转向对人类世界本体的追寻。“实践是对人来说现实的属人世界的生成发展的基础项、规定项、中介项,是属人世界一切事物(矛盾)生成发展的根基、初始之因、最高的根据和本质。所以,实践就是属人世界的本体。”[7]因此,我们“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即实践——引者注),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8]92。即从实践去思考和理解人类世界。实践本体论即是指以实践思维方式思考、理解、诠释的关于人类世界的本体论,是把实践看作人类世界的本质、基础的本体论。只有这样的本体论才是人的本性的自觉显现,因为它是以人的现实实践活动为核心的本体论,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本体论,体现对人的终极关怀的本体论。
实践是一种现实的感性物质活动,但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活动,它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是具有现实性的主体和客体的双重对象化的活动,是以真善美的统一为趋向的总体性的活动。*关于这一问题的理解可参见拙文:《确立科学实践观的基本原则:真善美的统一》,载《东岳论丛》2004年第4期;《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新理解》,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实践是人与世界的现实中介,人通过实践使外部世界分化为自然世界与属人世界(人类世界),又通过实践将二者统一起来,实践由此构成了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相互规定与转化的现实基础。实践规定着“人的类的特征”,规定着人的本质,人以实践的方式创生世界,赋予一切存在以意义。因此,实践是世界二重性与统一性的生长点,是现实世界生成和变化的总根源,因而具有始源性的本体的规定和特质。“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8]77这无疑体现了马克思本体论的实践转向:(1)这一转向带来了“本体”理解的变化,实践作为本体并不是传统哲学的超验的、永恒的、给定的“实体”,而是人的本质活动的展开与生成,人类解放的承诺就内含于实践之中。(2)这一转向带来了哲学本体论致思主题的变化,即由抽象的、未引入人的实践活动范围的自然世界转向自为的、由人的实践活动生成的属人世界。(3)这一转向使马克思真正实现了对传统本体论视界的超越,表明离开人、离开人的实践的所谓“本体”是不存在的,从而使本体论第一次真正成为关心人、关注人的生活世界的理论。
马克思所理解的现实世界既然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所生成的人类世界、属人世界,那么我们就必须从主体活动实践方面去对它作出理解。这一世界包含人自身、人化自然、人类社会三个方面,相应地,实践本体论也就表现为人自身的实践性、人化自然的实践性、人类社会的实践性三个向度。下面笔者将从这三个向度分别揭示人类世界的实践本体。
第一,人自身的实践性。马克思实践本体论所说的人不是抽象的,而是现实的。(1)现实的人是由实践生成的,即实践生成人。人固然首先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他是在自然界的长期发展中由动物演化而来的一种高级动物,这是人存在的自在前提。然而人、真正意义上的人得以产生的契机是劳动,是实践。人正是通过实践把自己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而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的。因此,人并不是大自然的现成作品,而是自己实践活动的创造物。(2)现实的人是由实践活动来获得发展的,即实践确证人、发展人。“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8]81,“没有对象性的关系,它的存在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5]106。人作为对象性的存在,总是以感性对象作为他生命的表现、存在的确证——“一切对象对他来说也就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成为他的对象,这就是说,对象成为他自身。”[5]86人正是在现实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中来不断地展现自己的本质的。“人,作为人类历史的经常前提,也是人类历史的经常的产物和结果,而人只有作为自己本身的产物和结果才成为前提。”[9]“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5]58人通过实践活动将自身的本质力量和品格对象化到客体事物之中,使事物发生改变,这种改变是对人的能力的确证,作出改变之后的事物满足了人自身的需要,实现了人的发展。这就决定了人不会停留在已变成的、现成的东西之上,他永远再生产着自己,处于绝对的运动变化之中。可以说,实践在创造世界的同时,也创造了人自身。所有这些都表明,人“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人是通过实践实现自我创造、自我发展的主体性存在。
第二,人化自然的实践性。马克思实践本体论承认自然界时间上的在先性(或先在性),这也是实践本体论的自在前提,但他同时强调,“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那个自然界”是抽象的——那种“被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5]116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离开人的实践,自然界就不存在,而是说离开人的实践的自然界不是人的存在、不是现实的存在。离开人的实践去追问的自然界只能是与人无涉的纯粹抽象冥想,它是无法进入哲学视野的。在哲学中,这种提问方式本身就是非法的。马克思实践哲学视野中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在人类历史中生成的、与人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的“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5]89。这一自然界也就是“人的自然”“人化的自然”,它是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的。在人类产生以前,大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作为自在自然而存在,人化自然是无从谈起的。人类出现之后,要获取生活资料以求得自己的生存,但自然界并没有给予人现成的、可满足人衣食住行之需的物品,更没有赋予人足以达到生存之需的自然本能。这决定了人不能靠适应世界而生存,必须靠改造世界求生存。自然的先在性与人的需求的特定性决定了人改造世界的活动——实践必须做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即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的统一。当人按照所把握到的自然规律去改造自然客体,使其发生符合一定实践目的的改变时,自然客体也就转变为人化客体,人化自然也就得以生成。随着人类实践能力的不断增强和提高,自在自然不断地转化为人化自然——人化自然得以发展。
第三,人类社会的实践性。马克思实践本体论所言说的社会不是与人、人的实践活动无关的和抽象的外在实体,那样来理解社会就会将其看作现成的、给定的、强加于人的;我们不能离开人的实践活动对社会关系、社会结构进行抽象的考察,那样就会将社会历史的发展理解为与人无关的纯粹自然过程。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就是必须能够生活,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所谓“社会存在”,就是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社会关系”是“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至于社会结构,马克思说:“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8]71由此,历史就是人的生存活动即实践活动在时间中的展开与生成,而不是由某种外在于人的神秘力量支配的自在的自然进程。“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5]92无论哪个社会对于人的生存与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同时它也必然存在着一些消极的方面,形成对人的发展的限制。人们在历史中会通过实践活动按照社会发展的规律来改造社会客体,使社会日益成为人的实践活动所对象化的社会。这里也要做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在这种统一中推动社会的改变与发展,从而更好地满足人自身的改变与发展。所以说,社会实际上就是为人类实践所改造的社会——人类社会。不仅如此,人化自然与人类社会在本质上也是一致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关系之上的,改造社会也是以改造自然为基础的,而且被人化了的自然也只有对在社会中活动的人而言才是存在的。马克思对这一问题作过十分精彩的概括:“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自己的人的存在,并且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5]83
总之,按照实践思维方式,我们应“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动”[8]78,亦即实践活动。人的历史、人化自然的历史、人类社会的历史在本质上是三位一体的,它们其实是一个历史,即人类实践的历史。实践生成了一切、改变了一切、发展了一切,一切都因实践而敞开,实践构成人类世界的本体。
[1] 熊十力.新唯识论[M].语体文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250.
[2] 王南湜.实践观的变迁与哲学的实践转向[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6):43-48.
[3] 欧阳康,张明仓.马克思本体论批判的价值取向及其当代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02(6).
[4]马克思.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5]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6] 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上[M].白锡堃,张西平,李秋零,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637.
[7] 倪志安.论传统教科书的物质本体论局限——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方法论探讨之一[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77-83.
[8]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545.
责任编辑:夏畅兰
On Practical Ontology of Marxist Philosoph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ctical Paradigm of Thinking
HOU Jiying1,2
(1.SchoolofMarxism,Shandong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Jinan,Shandong250014,China;2.SchoolofMarxism,Southwest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China)
s: Marxist philosophy is a kind of practical ontology, which is studi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ctical paradigm of thinking, not the one named by some scholars. Only the practical paradigm of thinking can mark the new Marxs philosophy, and we must understand Marxs ontology thinking on the basis of the practical paradigm of thinking. In the practical paradigm of thinking, the practical ontology is characterized by three dimensions, that is, the practicality of Ones own, Humanized nature and human society.
Marx;practical ontology; practical paradigm of thinking
2015-03-19
侯继迎(1977—),男,山东夏津人,山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和方法论。
10.13216/j.cnki.upcjess.2016.02.0014
B0-0
A
1673-5595(2016)02-007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