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文慧
【摘 要】
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挖掘语文教材,从教材中获得大量的写作素材。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从语文教材中吸取语言知识;从语文教材中学习作文架构;从语文教材中提升思想境界。
【关键词】
积累 教材 作文 素材 源泉
很多高中生表示,写作文的时候没有素材呀,没有素材写不出作文。语文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写作素材随处都有,如果学生能够认真的挖掘语文教材,就能从教材中获得大量的写作素材。
一、从语文教材中吸取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与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掌握了大量汉语言知识的学生,他们的文章通常写得较为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反之,学生写的作品就显得语言贫乏,如白开水一般淡然无味。那么,学生要从哪里吸收语言知识呢?其实学生立足课本就能获得汉语言知识,并且学生在学习汉语言知识的过程中便能找到写作素材。
如以一名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写园林景观为例,很多高中生的语言词汇显得特别贫乏,这些学生只会用“圆形的门”、“长长的走廊”、“弯弯的过道”来描写园林,作文几乎没有文学艺术性。于是这一名语文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林黛玉进贾府》,让学生思考曹雪芹是如何写贾府的园林。学生经过阅读肆现,课文中描写门的时候,应用“垂花门”这个词汇;描写走廊的时候应用“抄手走廊”这个词汇;描写园林中门与门的间隔应用“穿堂”这个词汇。这些词汇非常生动,富有文学感染力,学生阅读这一片段时,就好像富丽繁华的贾府就在眼前。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了解到要描写一件事物时,不能粗略的写“那个栏杆”、“那条石板路”,而要用更形象的语言描述这件事物。比如学生可以用“雕花栏”来形容栏杆的美丽,可以用“青石板路”来形容石板的颜色以及材质。
高中语文教师可引导学生吸收教材中的汉语言知识,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学生只有积累了大量的汉语言词汇,才能写出具有感染力的人物和事物。
二、从语文教材中学习作文架构
很多高中生在写作文时,容易出现架构的出陷。这种架构缺陷在限时、限字作文中体现得特别明显。比如有些高中生写作文的时候不拟写作提纲,只是信马游僵的写作,等到花费了很多时间打好作文的铺垫以后,发现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进入作文主题,这就带来学生写作虎头蛇尾的事情;有时学生花费了很多字数写与主题无关的事物,等到进入主题时,剩下的字数已经不足以充分的描述一件事物,这就带来作文跑题的事情。作文架构素材,是语文作文的重要素材,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积累写作架构,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拿出一篇标准的架构作为写作框架。
以一名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写议论文为例,很多学生写不好议论文,他们或者写议论文不能迅速的点出主题,或者不能围绕主题集中论证一件事。为了让学生写好议论文,这一名语文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劝学》这篇课文,让学生分析这篇课文的框架。学生经过分析,认为《劝学》一文可分为三段。第一段为点出主题,它说明这一次作者要论证什么,作者在这一段说明了人为什么要不断的学习。第二段为作者者应用比喻论证的方法,以多个角度论证自己要说的主题,即作者详细的说明了不断学习的意义。第三段为作者再次点明主题,说明人应该用怎样的态度对待学习。当学生学习完这篇课文以后,便理解了写议论文应当如何打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也是语文素材之一,如果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写作框架,就能根据写作需求迅速打好一个框架,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才能有逻辑、有重点。高中语文课本中收录了大量经典的课文,这些课文是同类题材中的优秀作品,语文教师可引导学生吸收语文课本中的作文框架作为写作的素材。
三、从语文教材中提升思想境界
一篇优秀的文章,必然有较高的思想境界。比如,有一些优秀的文章写的人或者事,可能是人们经常看到或听到的,但是很多人可能并没有深思这些人、事、物背后代表的意义,一些作抽提炼出人、事、物背后的核心实质,说明自己思考的方法,作者通过思考将看到或听到过的人、事、物升华。高中生所写的作文如果缺乏自己的思考、独特的见解,文章就没有文学价值。教师可引导学生以课文为基础,通过和课文共鸣来提高思想境界。
以一名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写科幻作品为例,很多学生写出来的科幻作品或者是抄袭其它文学作品中的,或者借鉴科幻电影的描述。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能力,这一名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逍遥游》,这一名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见过“鹏”这样的鸟吗?学生表示没有见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那作者是以什么为原形写出“鹏”这种鸟的外形呢?学生经过思考,发现作者借鉴了生活中看到的鸟的形象,以它们为原形,写出了鹏的形象。这名教师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学生读了这篇课文以后,会认为“鹏”不是一种普通的鸟,而是一种与众不同的鸟呢?学生经过思考,表示作者为“鹏”这种鸟赋予了神性,说它能“水击三千里”、“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教师又引导学生思考,在这段话中,作者赋予了“鹏”怎样的神性呢?学生认为,在这段话中,“鹏”有力量大的特点,而且志向高远,只愿意翱翔九天。这一名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那么,如果现在学生要写出一件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事物,应当如何描写呢?学生经过思考,理解了在现实生活中寻找一个写作原型,然后通过像征、比拟、融合的方法,可以创造出一个与原型不相同,具有幻想色彩的新事物。
高中语文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课本,了解学生理解升华人、事、物描写的技巧,然后将这些技巧应用在自己的作文中。
【结 语】
本次研究说明了高中语文教师应用引导学生挖掘课本中的知识,丰富学生写作素材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成为其他教师的借鉴。
【参考文献】
【1】丁之境.初中作文的有效教学【J】.广东教育(综合版),2009(03)
【2】程灿.作文有效教学之我见【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17)
【3】张菊红.让写作不再成为农村学生心中的痛——谈作文有效教学的几点体会【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09(08)
【4】王建军.“花”未眠——谈高中作文有效教学的探索【J】. 教学月刊(中学版),2009(07)
【5】陈玉驹.生态课堂是作文有效教学的必然诉求【J】. 教学与管理,20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