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日平
[摘 要]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环境污染资源匮缺方面的严峻情形,如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本文结合怀仁县水资源状况及水资源利用现状,提出了可持续利用对策。对其存在的问题阐述并提出了建议,为缺水地区洪水资源利用与河道治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水资源 自然水 客水 可持续利用
中图分类号:TV2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1-0334-01
1.水资源概述
怀仁县地处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中部,具北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据县气象站24年的观测资料,年平均降雨量375mm,年均水面蒸发量1223mm,干旱指数3.26,是资源型缺水的主要原因。
全县水资源由自然水资源(地表水加地下水)、外调水(引黄水)和再生水三部分组成,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12526万m3。其中自然水资源可利用量7466万m3(地表水资源量907万m3,地下水资源量6559万m3),引黄水4380 万m3,再生水资源量680万m3(县污水处理厂生产的中水外排量)。
全县人均自然水资源量人均243 m3,属缺水区。水资源的问题是困绕怀仁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最大的资源性问题。
2.2014年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014年怀仁县工农业及生活用水总量为6480万m3,其中99.37%来自于自然水资源。在开发利用自然水资源中,地下水5781万m3,地表水658万m3。
3.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存在的问题
3.1 自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2014年自然水资源开发利用率86.3%;已达可利用量的上限。
3.1.1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全县地下水宜采区水质优良,绝大部分区域地下水水质达到饮用水水质标准,少部分区域也达到了灌溉水水质标准。
提水成本低:据2011年水利普查,水井的提水成本0.15~0.43元/m3。
方便高效:全县井灌区面积绝大多数为单井控制、就近灌溉,能够根据作物生长需要,适时方便的进行灌溉,输水距离短、效率高。
兴建水工程门坎低:开发利用地下水的水工程投资少,工程单一、技术普及,见效快。
基于上述实际情况,目前全县地下水开采量已达可利用总量的88.1%;总体上说,全县地下水已达超采的临界线,局部区域已超采。
3.1.2 地表水的开发利用
从上个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中期,在主要河流上兴建了中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5座、蓄水塘坝16座;2014年地表水利用量658万m3,占年均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的72.6%;部分河道更达90%以上,除超标洪水下泄外,河道全年断流,水资源全部利用。
工程蓄水的水质为Ⅲ类水,仅能供农田灌溉引用;输水距离较长、效率较低,灌溉利用的方便程度比井灌区差。
3.2 再生水的开发利用
2014年再生水利用量18万m3,是县污水处理厂排水管周边农田灌溉引用。
再生水的水质和生产区域,决定了其用途受限:因水质因素,为工业企业利用的范围受限;因地理位置、配套输水管路和输配水成本等因素,为农业灌溉的范围受限。
4.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虽然全县自然水资源紧缺,但客水资源(引黄水)、再生水资源目前相对较丰富,为确定怀仁县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提供了着力点。
4.1 自然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总的思路是,节水优先、总量控制、红线管理。
4.1.1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优质地下水资源,改善地下水环境,使超采区的地下水位止降回升,遏制其它区域地下水位下降的势头;开采总量的控制目标是可开采量的70%。
(1)农灌用水
目前,农业灌溉是地下水资源利用的最大行业,限制并减少农灌用水、节约地下水资源是重中之重。
一是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二是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严控井灌面积的增长。用5~10年时间,把全县水井的输水工程由渠道改成管道,输水效率达到95%以上;同时,在设施农业等种植面积上,全面推广喷灌、微灌和滴灌等灌溉技术,灌水效率提高到85%以上;在大田灌溉面积上,进一步推广膜下滴灌技术,把膜下滴灌面积的灌水效率提高到90%;在不适宜推广前述灌溉技术的面积上推广沟灌,力争把灌水效率由现在的60%提高到80%左右;把现在农灌用地下水总量压缩10%。
(2)城镇生活与工业企业用水
为应对城镇生活与工业企业改用引黄水后,水价大幅上涨对社会与经济活动形成的压力,城镇生活与工业企业取用地下水的控制原则是:今后以引黄水作为城镇生活与工业企业的基本水源,保留地下水源作为备用水源和调控水价的手端。
一是用5年时间,把现用地下水总量的50%置换为引黄水;在10年内,把现用地下水总量的70%置换为为引黄水。
二是从引黄供水工程配套完善之后起,新增城镇生活与工业企业用水,全部由引黄供水解决。
4.1.2地表水开发利用对策
为维系河道生态与水环境,防止河道漫滩化、荒漠化,只能适度开发利用地表水资源。
一是通过控制输水干、支渠建设,维持目前灌区面积;二是加大灌区输水工程的节水配套与改造力度,改造输水干、支渠,加建斗、农等砼防渗末级渠系;三是加大耕地平田整治力度,划小畦块面积,推广沟灌,杜绝大水漫灌;目标是把灌溉水利用率提高到65%以上。
4.2 客水资源(引黄水)的开发利用对策
用好、用足引黄水是其开发利用的基本思路。
4.2.1引黄水的作用与地位
引黄水作为满足今后全县城镇生活与工业企业用水增量的唯一水源,作为压缩城镇生活与工业企业取用地下水的替代水源;充分发挥引黄水改善水环境、水源结构,减少对地下水依赖的积极作用。
引黄水是全县今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源。
4.2.2加快引黄水利用的步阀
加快引黄水水处理、输配水管路工程等建设进度,严格控制工程投资与水处理成本;使引黄水2020年的利用量达到750万m3,2025年达到或超过2000万m3。
4.2.3加快水价改革
逐步提高现有公共供水水价,到2020年缩小与引黄水预期供水价差,2025年达到与引黄水预期供水同价;加大水资源费的征收力度,使工业企业自备水源的供用水成本与引黄水预期水价在2020年相接近、2025年相当或略高。
4.2.4加大利用引黄水的政策力度
水行政部门在严格执行使用引黄水免征水资源费政策的同时,对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工业和公共供水企业,既实行总量控制、又实行定额红线,使其不能、不愿再开采地下水。
由地方政府出台政策,让公共供水企业对使用引黄水的企事业单位减征或免征接入费或管道开口费等企业收费。
4.3 再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策
4.3.1充分肯定再生水资源对环境生态的作用
目前,县污水处理厂生产的再生水资源(中水)排入小峪河下游河道,并汇入桑干河;对改善小峪河下游河道、桑干河怀仁段的水生态环境有积极作用;这一作用必须予以维系、保留。
4.3.2合理利用再生水资源
吸取过去开发利用地表水资源的经验和教训,以维系、保留目前对小峪河下游河道、桑干河怀仁段水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为前提,把中水的开发利用量应控制在50%左右。
5.建议
通过行政手段、经济政策、完善配套工程等措施,合理配置各类水资源,来解决怀仁县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自然水资源短缺,客水(引黄水)、再生水资源利用不足的矛盾,实现水资源的均衡、合理开发,可持续利用;进一步提高自然水资源在生态与环境用水中的承载能力,充分发挥引黄水和再生水资源在农业灌溉、城镇生活、工业用水中的承载作用,最终达到经济与社会共同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
中国科技博览2016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