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丽芳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福清350300)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以福建滨海地区为例
戴丽芳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福清350300)
在现代旅游经济的发展中,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一项基本要求,旅游经济与城市的生态环境之间相辅相成的制约关系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对于如何实现旅游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对此,本文将主要针对协调发展度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总结滨海地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各种指标因素和问题,并通过福建省滨海地区的实证分析,具体的阐述和研究分析了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的依存性和协调性,旨在通过本文的研究为旅游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的进步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旅游经济;旅游环境;协调发展
滨海旅游最早源于发达国家。1730年在英国出现了历史上的首个海水浴场,这个海水浴场就是后来滨海旅游的起点。根据知名旅游部门的调查,在世界范围滨海旅游的效益可以占到总旅游业效益的一半。我国毋庸置疑拥有非常广阔的滨海旅游条件。根据2014年旅游部门调查显示,城市旅游效益超过千亿元的省份有超过17个,而在这之中滨海地区的省市就多大8个,而且排名前位的也都为滨海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滨海旅游所产生的巨大效益已经成为当地的产业支柱。
我国海滨地区旅游资源相对丰富,从环渤海湾到南海诸岛拥有先天的海岸线优势,十分适合开发滨海旅游的开发,目前我国的滨海旅游区总共划分成五个主要地区,本文研究的案例福建省隶属海峡西岸滨海旅游地区。海峡西岸滨海旅游地区在我国的滨海地区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发展价值和意义,分析和研究海峡西岸滨海地区旅游经济与升天环境的协调发展,对促进当地的旅游经济发展乃至海峡两岸交流发展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1.1 协调发展
协调,指在多种因素的条件下,以某种关系促使这些因素可以相互作用,并处于一种良性的环境下。在这种环境下可以让更多的类似因素或个体可以以一种条件得到协调的发展配合,进而延续这种良性的发展,另整个系统可以保持在良性循环的条件下持续发展。发展,即这个体系或者个体的延续,从小到大的一种进程,这种进程是良性的一种进化过程,而如果并非良性的情况,则称之为负发展,当境况没有变化的情况,可以称其为零发展。
薛惠锋、徐向东指出把时间维和空间维做为两个切入点来研究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从时间维度来说,旅游经济的发展必须在保证生态同时发展的前提下,利用生态经济的发展理论,让生态经济和旅游发展处于更加协调的关系下;从空间维度来说,旅游经济的可控因素很多,例如地域空间、传播手段、生态条件等,为了更好的发展必须尽量的减小空间要素的距离。选择时间、空间等的某个切入点,研究两者协调状况的方法,是种全新的研究方法。时空理念是它的核心,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做法,不仅保持了旅游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条件,还需要增加旅游所必要的空间结构特征,增加空间结构的优越性。
1.2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旅游经济系统的成长需要生态环境系统给它提供必然的基础,生态环境担负并约束着旅游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而且旅游经济系统还为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提供了新的动力,对城市环境的改善起到了促进并胁迫的作用,这两个系统之间紧密相联,最后通过稱合反馈作用,放大彼此间的协调影响,达到推进体系由无序向有序、从初级向高级状态的转变;此外,旅游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之间和外部环境间产生着讯息、能量以及物质的交换。
协调度模型是衡量目标间协调性的数学计算模型,其必须具备以下的设计原则:1.科学的设计。模型的首要条件就是符合科学理论,这是所有模型的前提,同时协调度模型的主要目的也不能忽视,即完美的展示和分析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协调关系,以此为基础开发模型;2.选择合理的模型要素,它是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两个系统的协调度模型的主要构成元素,并且协调度模型的设计一定要可以直接的反正所研究对象的两者之间各个要素的直接层次结构。
系统和个体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的条件,这些条件可以让系统分为若干个层次,这些层次就代表了关联性。同时个体要素也有一定的独立性,在系统的层次中占据自身的特性。系统与个体要素的选取必须谨慎科学,系统的协调度模型往往会涉及较多的内容,指标体系相对复杂,如果随意选取,可能让本就复杂的系统更加混乱,这将导致系统的协调度模型计算复杂,表现模糊,从而让协调度模型的分析产生误差或彻底失去价值。因此,协调度模型指标的选取必须因地制宜,有理有据。在表达完整的前提下,给予指标体系简洁科学的指标,科学的反应协调度,增强协调度模型的可操作性和协调度分析能力。
3.1 数据来源
本文所涉及的福建省滨海地区城市旅游经济有关数据与福建省滨海地区城市生态环境的有关数据皆为政府部门所提供的统计调查报告。其中,滨海旅游相关的数据来源于2007-2013年的《福建省统计年鉴》及《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生态环境的数据来源于2007-2013年的《福建省统计年鉴》及往年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福建省统计公报和福建省环保部门公布的数据,因而数据采集的真实性、可靠性与权威性有了最大程度的保证。
3.2 指标体系的构建
旅游经济的综合指标体系层可以分为:旅游总人数(X1)、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X2)、国际旅游收入(X3)、国内旅游收入(X4)、旅游总收入(X5)、旅游总收入增长率(X6)。
然后把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系统层划分成:绿地面积(X7)、人均绿地面积(X8)、工业废水排放量(X9)、区域环境噪音(X10)、污染粉尘量(X11)、生活垃圾处理率(X12)、污水处理率(X13)。
其中,评价因子并未涉及对滨海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资源价值条件等,只是单纯的采用跟对滨海旅游的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评价有关的因素,因此可以较为单纯的评价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同时,并无法更进一步对开发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起到过多的作用。
滨海地区女友发展有着特殊的性质和条件,如海洋脆弱性、再生困难、滨海区域特殊性等条件,在对滨海地区进行协调指标设计的时候必须考虑滨海地区的特殊性,更加科学、合理、具有良好的延伸和可操作性的前提下制定顺应生态旅游发展的指标体系。
本文借鉴前任对旅游经济协调发展体系理论的基础上,探访资深旅游与滨海地区环境规划专家等专业人士,结合多种对滨海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的评价因素,总结了一套适合福建省滨海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特性的协调度评价体系指标因素。本文所构建的滨海地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主要分为三级指标体系。第一级是协调发展目标,其作用是用于评价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的具体情况和最后的评价内容;第二级为次级分类,主要是将本次的评价调查分为旅游经济综合指标和生态环境综合指标,用于综合评价协调性。第三级为具体的特征评价内容。主要是制定了与福建省滨海旅游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相关性较高的因素作为评价因子,具体指标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1 福建滨海地区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
3.3 各层次指标权重的确定
在滨海地区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体系制定后,以访谈的形式,通过与十几位相关人士的调研,得到了相关指标的评分表,即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的相关分值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总结,以层次分析法,将得到的分值进行判别,也就是把相同层次的因素分值与上一层的分值做出对比分析和评价,在这个条件下利用层次分析法对目标因子进行量化分析,构成判断矩阵,计算出目标因子的各种属性值,包括最后得出的权重值,便可直观的反应层次内的排序对比。(见表2)
表1 标度及含义
表2 福建滨海地区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权重评价
从表2的福建滨海地区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权重评价与次序不难发现,排在末四位的分别是国际旅游收入、区域环境噪音、生活垃圾处理率以及污水处理率。这说明福建省滨海旅游经济环境中缺乏国际旅游收入,而在生态环境中区域环境噪音、生活垃圾处理率以及污水处理率表现都较差,目前没有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
随着福建省滨海旅游经济环境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对国际游客而言,对生态环境中的区域环境噪音、生活垃圾处理率以及污水处理率都会有严格的标准,就目前来说,上述问题是目前福建省滨海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困难之处。
3.4 协调性计算
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是相对而相辅相成的,其中的每个因素都与整体有着息息相关的影响,而且不单影响着整体,还同时影响着其他个体,因此在对福建滨海地区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权重评价之后,进一步量化分析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性,采用上文中提到的协调调度模型设计方法,根据相关理论知识对协调发展度模型进行了构建,设计出了福建滨海地区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度模型,通过对协调度模型的应用,得出了福建省滨海地区当前的协调性,从而科学合理的得到了福建滨海地区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值。
在参考一些业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文章构建了了协调度模型,用于评价福建省滨海地区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性的衡量标准。协调度模型可以更加系统全面和准确的反应协调性,提供一个全面、整体、聚合的协调发展对比标准,其对内部个体的衡量有所忽略,该协调度模型主要是对个体因素的调查分析,并与系统进行关联,分析协调性。所以,得到的旅游经济特征有单独存在的评价指标体系,生态环境也同样拥有自己的分析函数,是进行分别进行建构的。
把正数X1,X2,......,Xm。作为表示旅游经济特性的m个指标;把正数Yl,Y2,......,Yn。当作表示生态环境特性的n个指标(X,Y均是正数)。
f(X),g(Y)分别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函数。公式中ai,bj作为待定权重或者政策系数,双为X的标准化后数据,艺为Y的标准化后数据。
从理论上分析,可以看出f(X)和g(Y)的离差越小,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程度就会越高。因此,依据相关研究,本文首先构造了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公式中C作为协调系数,且O≤C≤1, C取0 和1之间的数值,C的数值愈大,显示出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就愈协调;相反,C的取值愈小,就愈不和谐,显示出系统处于失调或者紊乱的状态。其中,K为协调的系数,用来反映在某种环境下,旅游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的相互作用下达到最大效益。也就是说f(X)和g(Y)的乘积数值增大,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间综合效益将会得到更高的评价,前提是K≥2。
表3 协调等级分类
为了能对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间的协调水平有全面反映,选择C、f(X)、g(Y)来建构协调发展度函数,如下:
公式中D表示协调发展的参数,C表示协调值也可以直接表示协调度,T作为两者协调发展程度的整体评价指数,显示出两者的整体发展程度与效果,a与旦为待定的权重,T∈(0,1),D∈(0,1)。很明显,协调发展参数D归纳了地区内的协调系数C与整体发展程度T的信息。
基于前文的分析与概述,我们以协调发展度D的数值大小当作目标参数,把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状态归成两种对比关系,共五大类十五种基本类型,以此来对f(X),g(Y)的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定量的判断。
表4 协调发展程度分类及判别标准
0.60-0.80 中度协调发展类 f(x)>g(Y)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中度协调发展类生态环境滞后型f(x)=g(Y)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中度协调发展类同步型0.40-0.60 勉强协调发展类 f(x)>g(Y)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勉强协调发展类生态环境滞后型f(x)=g(Y)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勉强协调发展类同步型f(x)<g(Y)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勉强协调发展类旅游经济滞后型0.20-0.40 中度失调衰退类 f(x)>g(Y)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中度失调衰退类生态环境滞后型f(x)=g(Y)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中度失调衰退类共损型f(x)<g(y)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中度失调衰退类旅游经济滞后型0-0.20 严重失调衰退类 f(x)>g(Y)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严重失调衰退类生态环境滞后型f(x)=g(Y)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存在重大问题经济极度衰退型f(x)<g(Y)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存在重大问题经济处于落后型
从而分类所得到福建省滨海地区的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计算分值,即可对福建省滨海地区的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分析(见表5)。
年份 D f(x)与g(y)的对比关系 发展类型2007 0.921 f(x)>g(y)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为良好状态,但生态环境处于落后状态2008 0.789 f(x)>g(y)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为一般状态,但生态环境处于落后状态2009 0.538 f(x)<g(y)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微不良状态,经济环境处于落后状态2010 0.784 f(x)<g(y)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为一般状态,经济环境处于落后状态2011 0.924 f(x)>g(y)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为良好状态,但生态环境处于落后状态2012 0.873 f(x)>g(y)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为良好状态,但生态环境处于落后状态2013 0.916 f(x)>g(y)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为良好状态,但生态环境处于落后状态
3.5 结果评述
从表5不难发现,福建省滨海地区,在2007~2013年期间,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基本上保持平稳,仅在2008年时有较大波动,这主要是因为2008年福建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全省因气象灾害406.3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81.1亿元。这促使当时协调度大幅度降低,但随后有恢复的趋势,并没有过多影响协调性。综合来看,福建省滨海地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基本上处于发展良好的状态,但生态环境有待改善。
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生态环境有着重大的影响,而生态环境又为人类的生存和繁衍提供支持,因此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这种相互支持相互制约的关系一直都是国内外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AHP评价方法与协调度的函数表达,以此评价福建省滨海地区的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度。得到结果,福建滨海地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呈良好协调发展,虽然生态环境还有待改善,但整体协调程度还是在不断增强的。
[1]钟霞,刘毅华.广东省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分析[J].热带地理.2012(05).
[2]麻学锋,孙根年,马丽君.旅游地成长与产业结构演变关系——以张家界为例[J].地理研究. 2012(02).
[3]庞闻,马耀峰,唐仲霞.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及协调发展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6).
[4]刘定惠,杨永春.区域经济-旅游-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 (07).
[5]柳松,李宗华.广州旅游业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检验[J].城市问题.2011(02).
[6]陈胜男.旅游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分析[J].华章.2010 (26).
[7]崔峰.上海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05).
[8]郝文军.辽宁区域发展“经济-环境-旅游”耦合模式分析——以锦州为例[J].北方经贸.2008(08).
[9]王辉,林建国,姜斌.大连市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度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2006(01).
Study o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econom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a case study of Fujian coastal are
DAI Lifa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qing, Fuqing Province,Fueing Fujian 350300)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tourism econom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 basic requirement, urban tourism econom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supplement each other between the restrict relationship has caused more and more people's attention, for how to realize the urban tourism econom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 Regarding this, this paper will mainly for issues related to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degree were in-depth analysis, summed up the coastal tourism econom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various factors and problems, and through the coastal area of Fujian Province, the empirical analysis and specific elaboration and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ourism econom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etween interdependence and coordination to through the research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economy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ity to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tourism economy; tourism environment;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F205
A
2095-7327(2016)-03-0062-05
戴丽芳(1975-),女,内蒙古赤峰人,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经济及管理。
海岛旅游环境管理—以平潭综合实验区为例;编号:JB12439S。
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