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

2016-05-06 09:40:10田春荣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国际石油经济 2016年3期
关键词:成品油原油进口

田春荣(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



2015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

田春荣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

摘 要: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下降和油品市场供过于求使炼厂加工量增长受限,但市场逐步放开和低油价下的存储需求使原油进口量创纪录地升至3.355亿吨,升幅接近9%。航空煤油、燃料油、柴油和汽油等成品油出口量大增而进口量缩减,使中国24年来首次成为成品油净出口国。柴油净出口量30年来首超汽油,燃料油进口量则降至13年来最低。旺盛的化工原料需求推动进口液化石油气市场继续扩张,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液化石油气进口国。2016年,经济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措施可能抵消低油价的影响,中国油品消费增速将维持较低水平,但国家进一步放开原油进口和成品油出口权以及新增储油能力的投用,将促使原油进口量继续上升,成品油出口量可能再创新高;进口液化石油气市场在经过两年的飞速增长后将进入稳定增长阶段。

关键词:原油;成品油;液化石油气;进口;出口

2015年,中国包括原油、成品油、液化石油气(LPG)和其他产品在内的石油净进口量高达3.443亿吨(见表1、表2),同比增幅为7.4%;估计全年石油产品消费量同比增长约4.8%,达到5.420亿吨。石油净进口量占中国石油消费量的比例(进口依存度)由2014年的62.0%提高到63.5%,为历史最高纪录(见图1)。

2015年,中国原油净进口量为3.326亿吨,在石油净进口量中占绝大部分(见图2)。低油价下的存储需求和市场逐步放开促使中国原油进口量在2015年继续保持近9%(8.8%)的较高增速。原油净进口量占国内炼油厂加工量的比例达到63.7%,2014年为61.2%。

表1 2015年中国石油和天然气进出口量

表2 1990-2015年中国石油和天然气净进口量单位:万吨

由于原油加工能力过剩和国内石油市场的逐步放开,2015年中国自1991年以来首次成为成品油净出口国,净出口量达到622万吨。柴油净出口量30年来首次超过汽油,燃料油净进口量则降到21年来的最低水平。液化石油气进口量在2015年轻易迈过千万吨门槛,在化工原料需求和用气成本降低的推动下,中国以1200万吨的年进口量跃升为全球最大的液化石油气进口国。

2015年中国原油和成品油进出口额见表3。

图1 2001-2015年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

1 原油

经济增长滑坡和柴油需求滞缓使2015年中国炼厂加工量增长放缓,但原油进口量继续保持较高增速。增加的进口原油需求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大石油公司旗下主渠道炼厂特别是沿海炼厂加工量提高;进口权限逐步放开后地方炼厂增加进口原油加工量;商业库存和战略储备继续增加存储。

2015年全年中国共进口原油3.355亿吨,增速为8.8%,略低于2014年的9.4%,但明显高于2011-2013年的增速,是连续第14年增长。中国炼厂原油加工量自1982年以来一直保持上升势头,2015年加工量增速为3.8%,虽然明显低于上一年的6.4%,但高于2012年和2013年。

2000年以来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和出口去向见表4。

表3 1995-2015年中国原油和成品油进出口额单位:亿美元

图2 2001-2015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量变化

1.1 原油加工量提高促使中国进口原油需求量上升

2015年中国经济经历了困难的一年,全年6.9%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是25年来最低的。制造业、房地产和货运市场滑坡引起的柴油需求减退,导致成品油销量增长放缓。因汽油、航空煤油和液化石油气市场旺销,并适度增加成品油出口,才使得2015年中国炼厂原油加工量仍维持近4%的增速,原油加工量提高到5.220亿吨。由于2015年中国原油产量仅增加约360万吨,炼厂原油加工量的增量即1910万吨原油主要由增加进口量来满足。

表4 2000-2015年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和出口去向单位:万吨

2015年原油加工量增加的主要是位于沿海沿江省份的中国石化的炼厂和集中在山东省的地方炼厂,以及位于福建和四川等省的新建和扩建炼厂[1]。中国原油进口的逐步放开使地方炼厂比以往更容易获得进口原油(过去地方炼厂一直以进口燃料油为主要进料),随着越来越多的地方炼厂获得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和进口原油使用配额,地方炼厂进口原油加工量将不断提高。

表4 2000-2015年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和出口去向(续表)单位:万吨

1.2 油价下跌为增加原油存储带来良机

2015年,中国炼厂1910万吨原油加工增量中约有1550万吨来自进口,由于2015年全国增加的原油净进口量达2490万吨,估计有多达900万吨的进口原油囤入商业储备或政府战略库存。2015年,国际原油价格从过去3年高达100美元/桶的平均价格几乎折半,跌至54美元/桶以下,为增加原油存储特别是战略储备带来了良机。2015年,进口原油平均到岸成本比上年降低46%,降至每吨400美元(约54.53美元/桶)。同时中国存储能力的扩大也为增加原油进口创造了条件。

近年来中国分省市原油进口量和2015年最大的10个对华原油供应国分别见图3和图4。

2 成品油

受经济增速放缓和柴油需求疲弱的影响,2015年中国炼油产能过剩,炼厂在维持经济合理的开工率的情况下,增加油品出口的压力陡增。2015年,中国政府发放包括汽油、煤油、柴油和石脑油4种油品在内的成品油出口配额共4批,合计2865万吨,远超2014年的1950万吨。全年成品油(海关分类的液体石油产品)出口量升至3616万吨,比前一年跃升23.5%,为历史最高水平。出口的成品油除上述4个品种外,还包括燃料油和润滑油等其他几个液体产品。2015年,由于石脑油进口量大增抵消了燃料油进口量的下降,中国成品油进口量维持在近3000万吨的水平,使得中国由2014年净进口70万吨的成品油净进口国变为净出口622万吨的成品油净出口国。

近年来中国主要成品油和LPG净进口量以及成品油、LPG和其他石油产品出口量分别见图5和图6。

图3 2001-2015年中国分省市原油进口量

图4 2015年最大的10个对华原油供应国

2.1 中国24年来首次成为成品油净出口国

2015年下半年是近几十年来中国成品油出口贸易最活跃的时期,6个月的时间全都处于净出口状态,仅第四季度成品油净出口量就接近500万吨。12月份,成品油出口量达到空前的432万吨,比一年前多150万吨。第三季度末发放的第4批990万吨出口配额是第四季度成品油出口量迅速上升并达到创纪录高峰的关键推手。在两个中间馏份油品种——柴油和航空煤油出口量双双达到历史水平的推动下,2015年第四季度中国成品油出口量创纪录地达到1170万吨,并将2015年全年净出口量提高到622万吨,使中国自1991年以来首次成为成品油净出口国。2015年成品油净出口量是30年来最多的一年。

图5 2001-2015年中国主要成品油和液化石油气净进口量

图6 2001-2015年中国成品油、液化石油气和其他石油产品出口量

2.2 柴油净出口量30年来首超汽油

2014年和2015年,中国与经济运行状况密切相关的柴油需求仅增长1%左右,远低于2009-2013年年均4.8%的水平。供应过剩使柴油和与其馏份重叠的航空煤油成为出口量最多的成品油品种,2015年柴油净出口量自1985年以来首次超过汽油,包括柴油和航煤在内的中间馏份油品净出口量合计创纪录地达到1563万吨,比2014年增加550万吨。柴油出口量超过汽油并不令人意外,因为中国成品油市场受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影响最大的正是柴油。在制造业和原材料运输不景气以及替代燃料的影响下,2015年中国柴油表观需求量(产量加净进口量)同比增幅低于1%。与此同时,在创纪录的汽车销量和较低油价的推动下,汽油需求量增长达11%。2015年,中国炼厂的柴油收率降低了0.8个百分点,汽油和航煤收率分别提高了1.2和1个百分点。

2000年以来中国车用汽油和轻柴油的进口来源和出口去向分别见表5和表6。

2.3 燃料油进口量降至13年来最低水平

在中国政府逐步放宽原油进口权限后,地方炼厂进料以进口原油取代进口燃料油,使得2015年中国燃料油进口量减至1556万吨,比2010年前后的那几年年度进口量减少了约1000万吨,已降至自200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在地方炼厂集中的山东省,2015年在燃料油进口量减少33%的同时,原油进口量上升14%。

近年中国燃料油进口来源和出口去向见表7。

3 液化石油气

表5 2000-2015年中国车用汽油进口来源和出口去向单位:万吨

2015年,中国液化石油气(LPG)进口量由上年的710万吨增至1209万吨,增幅高达70%(见图7)。2015年中国液化石油气消费量以15年来最快增速上升,估计已升至3800万吨;净进口量为1065万吨,占LPG消费总量的28%,进口依存度达到2005年以来的最高值(见图8)。

在液化石油气进口市场的上一个繁荣期,即1995年后近10年的时间里,中国LPG的进口依存度约维持在30%~40%,1999年的46.4%为历史最高水平。在这10年里,中国液化石油气市场规模由750万吨迅速扩大到2000万吨以上,年均增幅达10.6%。自2013年开始,中国LPG市场迎来了新的繁荣期,估计3年来中国液化石油气消费量年均增幅高达15.3%。2005-2015年液化石油气进口量翻了一番。

表6 2000-2015年中国轻柴油进口来源和出口去向单位:万吨

3.1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液化石油气进口国

2015年,中国较上年增加的近500万吨进口液化石油气(其中丙烷多达380万吨)中的约80%用于化工产品的生产,其余则被工业或民用燃气吸收。大部分新增的进口化工原料需求来自过去两年多迅速发展起来的丙烷脱氢(PDH)生产丙烯产业。其背景是在2014年8月份以来的12个月里,浙江、江苏和山东先后有5座新建PDH装置合计285万吨/年的产能投产。此外,芳烃和汽油调合组分等产量的增加也激发了对进口丙烷和丁烷原料的需求。在化工原料的助力下,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液化石油气进口国(日本财务省最新贸易数据显示,该国2015年液化石油气进口量已由2014年的1096万吨降至1051万吨[2])。

3.2 液化石油气是需求增速最快的油品

中国液化石油气需求正以2000年以来的最快增速上升,估计2015年消费量达到3800万吨或更高,连续第3年以两位数幅度增长,且增幅至少已扩大到17%,在汽油、航空煤油、柴油、燃料油和化工轻油等主要油品中增长最快。化工原料和汽油调合组分需求也推动中国炼厂大力增产液化石油气。价格大幅降低使液化石油气在竞争性燃料中不再输给天然气。经过两三年的铺路,化工原料需求为液化石油气市场下一阶段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表7 2000-2015年中国燃料油进口来源和出口去向单位:万吨

图7 2001-2015年中国分省市液化石油气进口量

图8 2001-2015年中国液化石油气进口依存度

4 展望

4.1 中国原油进口量将再创新高并可能超过美国

更多的地方炼厂获得进口权限、新的储备基地贮油,将助力2016年中国原油进口量再创新高,并可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3]。

尽管中国油品需求增长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减弱,但2016年中国炼厂的原油加工量仍将以适当幅度上升,升幅不会显著低于2015年的水平,由于低油价下国内原油产量可能下降,因此增加的部分几乎全部来自进口原油。2016年,中国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已由上年的3760万吨提高到8760万吨,地方炼厂对进口原油的需求更加迫切。

中国原油存储需求也将持续。炼油业也在通过投资新建原油商储基地来提高炼厂的抗风险能力。政府在完成国家战略储备一期项目4个基地的注油后,二期和三期项目仍在建设中,可能有的基地已经开始或准备注油。按照国家制定的中长期规划,到2020年中国将形成相当于100天石油净进口量的总储备规模。

4.2 成品油出口量可能再创新高

2016年,低油价预期抵消了人民币贬值的影响,对增加油品消费利好,但经济增速下降和政府以节能减排为理由阻止低油价传导给消费者的做法将限制油品需求的增长。上年汽油、航煤和液化石油气市场旺销、柴油需求增长下降的局面可能会在2016年延续。中国炼油能力的扩大可能使国内油品供应过剩状况加剧,迫使炼厂将更多的成品油外销,2016年中国成品油出口量可能再创新高。

4.3 进口液化石油气市场将进入稳定增长的阶段

受下游产品供大于求和利润下降的冲击,2015年后期PDH装置开工状况不尽如人意,这可能对原定于2016年上半年分别在河北衡水和浙江宁波投产的两座PDH装置产生影响。如果这两座PDH装置加上福建福清的另一座新建装置合计196万吨/年的产能于2016年内投产,将新增丙烷需求约190万吨/年。可以预料,2016年液化石油气进口量将进一步上升。液化石油气市场在经历了2014-2015年的重新起飞后现正进入全新的平稳增长阶段。尽管经济增长面临困难,但化工产品国产顶替进口带来的原料需求、汽油质量升级带来的高辛烷值调合组分需求,以及今后两三年内进口丙烷的低价预期,为进口液化石油气市场提供了充分的稳定增长空间。

(注:文章所有图表数据来源均为国家海关总署。)

参考文献:

[1] 田春荣. 2014年中国石油和天然气进出口状况分析[J]. 国际石油经济, 2015 (3): 57-67.

[2] 日本贸易统计[EB/OL]. http://www.e-stat.go.jp/SG1/estat/ OtherList.do?bid=000001008803&cycode=1#TOP.

[3] 美国原油进口统计[EB/OL]. http://www.eia.gov/dnav/pet/pet_ move_impcus_a2_nus_epc0_im0_mbblpd_m.htm.

编 辑:王立敏

编 审:夏丽洪

China’s 2015 oil imports and exports

TIAN Chunrong
(Sinopec Group)

Abstract:Domestic economy downturn and oil product market oversupply in 2015 resulted in restrained growth of refinery runs, but the gradual liberalization of the market and low oil price-driven storage demand increased crude imports by nearly 9% to a record-high of 335.5 Mt. China became a net refined product exporter for the first time in 24 years, since exports of the products such as jet kerosene, fuel oil, diesel and gasoline soared and imports decreased. The net diesel exports for the first time exceeded gasoline to reach the highest in 30 years, and fuel oil imports have dropped to lowest in 13 years. Strong chemical feedstock demand drove the imported LPG market to keep expanding, and China became the world largest LPG importer. In 2016, the effect of low oil price would be offset by domestic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measures, oil consumption growth will still maintain a lower level, but the further liberalization of crude oil import and refined product export rights and new storage capacity coming on line will lead crude imports to continue growing, and oil product exports are likely to reach a new high. After two years of rapid growth, imported LPG market will enter a stable growth stage.

Key words:crude oil; refined oil; LPG; imports; exports

收稿日期:2016-02-29

猜你喜欢
成品油原油进口
成品油出口下降19%
成品油管道运行优化的研究进展
化工管理(2021年7期)2021-05-13 00:46:16
石油成品油销售业务发展的一些思考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19:44
数据进口
汽车纵横(2017年3期)2017-03-18 11:21:22
放开我国原油进口权的思考
初探原油二元期权
能源(2016年2期)2016-12-01 05:10:43
数据—进口
汽车纵横(2016年9期)2016-10-27 12:48:07
数据 进口
汽车纵横(2016年8期)2016-09-24 15:39:05
“1吨原油等于7.33桶”的来龙去脉
石油知识(2016年2期)2016-02-28 16:20:15
大数据是“原油”,不是“汽油”
声屏世界(2015年8期)2015-02-28 15: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