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文霞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如何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所执教的《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谈谈自己的感想: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一篇借物喻人的叙事性文章。这篇课文表面上写的是樟树,实际上写的是人。那么“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要不要教给学生呢?回答是肯定的。但是,怎么教,有讲究。我们昆山的语文特级教师张敏华主任提出“本色语文”这个研究课题,结合这个课题下面我就谈谈上这节课时自己的一个构思:让我们的语文课回归本真,上好常态课,让课题引领课堂。
一、怎样真教语文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口头为语我的理解就是指“听说”,书面为语指的是“读写”相结合。显而易见语文教学首先应立足语言文字的教学,然后是进行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对于任何一篇课文来说,教学环节设计必须紧紧围绕课文的语言文字,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教学的立足点。
无论哪篇课文都要许多语言文字的东西,如何抓、怎样抓,这是值得我们思索的问题,我们不妨先来看看这篇课文后面的练习:1.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2.用钢笔描红田字格中5个生字3.读读下面的10个词语4.读读下面的句子,并用带点的词语造句(1)无论...总是...(2)只要...就...5.搜集宋庆龄的有关资料,说说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她故居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这些题目的出示就是告诉我们学习语文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读通课文并有所感悟,积累课文所描绘树木的词语,并学会使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说话。想到这些我们是否可以感悟到我们的语文课堂要教的东西可真不少啊!如果我们不把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训练作为重点并落到实处,那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在半空中兜圈,当然也会失去应有的真意。
二、怎样真学语文
现在,许多语文老师已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着力进行语言文字的实践活动,并总结出不少操作层面的宝贵经验。但同时又一个重要的层面被忽略了,那就是课堂教学中只抓住了“语”而丢掉了“文”,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凸显“文”呢,这也是我们昆山市语文特级教师张敏华主任“本色语文”所倡导的。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谋篇布局、构段方式、表达方法等。而《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就是一篇非常好的学“文”素材。
比如,课文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难道不应该让学生认识吗?如果学生学完这篇课文,脑子里只有描写樟树外形的一些印象,而感受不到樟树的可贵之处与宋庆龄博大的情怀是相互联系的,这就难免流于肤浅。再比如,本文的谋篇布局方法非常巧妙;单就写樟树来说,作者就从事物的不同角度来写,其中每写一个方面都围绕事物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如在对樟树香气的描写中,作者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恰当地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方法,使人充分感知樟树的香气之悠长。再比如,了解文章在写作方法上借物喻人的特点和学会运用“无论...总是...”“只要...就...”造句,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见语又见文,才能使语言所蕴含的意象丰满鲜活起来,也才容易体悟文章所包含的情感。
三、怎样研究语文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曾说过:一堂好的语文课首先要有“语文味”。何为“语文味”?就是“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写”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在教学中我以读激情,以读促悟,以情助读,情景交融。学生在读书、读书、再读书的过程中,得到情感的体验,受到思想的启迪,感悟课文深刻的内涵。在教学中我始终围绕“这是两棵怎样的樟树?”贯穿全文,串联各个段落,并层层递进,思读课题,细读课文,感受其樟树的蓬勃。在教学课文重点段落第五段时,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边读边思考樟树与别的树木有什么不同之处?再让学生圈点批注,小组讨论、交流体会樟树的“可贵之处”,这样既保证了每个学生都充分参与,又给他们的参与提供了可选择性。
我初探如何让我们的课题真正进课堂,让课题引领课堂研究语文。在今天的教学中我一改以往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评品等一系列语文的学习活动,让孩子们在语言文字的实践中,真正获得语文知识并提升语文技能,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力求做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完完全全为学生。
【作者单位:昆山市张浦镇第二小学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