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春,南京市委举行第三次党代表大会。这是建国以来、也是南京解放后召开的首届党代会,因而特别重要。
南京市第一次党代会是1927年12月4日在浦镇附近山上召开的,出席代表25人,会前推定孙津川为临时主席。那时正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处于白色恐怖年代召开的党代会。会议“完全接受中央决议”,确定把全省暴动作为当前工作重点。会议选举产生了13名市委委员和4名候补委员。书记吴雨铭,组织委员罗世藩,军事委员苏爱吾,职工运动委员孙津川,农民运动委员宋震寰。
南京市第二次党代会于1928年5月中旬,在浦口江边芦苇滩召开,出席代表12人。会议研究了南京党组织如何在白色恐怖困难条件下继续坚持地下斗争的问题。选举了13人组成的新市委,孙津川任书记,委员有罗世藩、叶守信等。
这两届南京市委,在白色恐怖的地下斗争中,先后牺牲了不少同志,如市委书记孙津川就被国民党杀害在雨花台。
时隔28年,且是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首届南京市党代会,其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
南京市委柳林向新华日报社长、总编吴镇发来了邀请函,邀请省报派记者参加南京市第三次党代会采访报道。吴镇把市委的邀请函拿到编委会上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应该派记者参加,而且一定要派资深记者去。于是编委会决定由资深老记者、编委姚北桦为组长,带领社长室总编室秘书祖丁远、党的生活组商沅君(女),三人组成报道组,作为《新华日报》特派记者前往采访,以示对南京市第三次党代会召开的重视。
当然,南京市委机关报《南京日报》社派出了更加强大的阵容,由总编辑方连(女)亲自率领众多编辑记者组成的记者团队,参加这次隆重的党代会;方连自己还是此次党代会的代表。
南京市第三次党代会,定于1956年6月18日举行,在党代会开幕前一天,我们新华日报三位特派记者持介绍信去鸡鸣寺南京市党代会筹备会报到并了解情况。接待我们的是市委郑秘书长,他是这次党代会筹备会副主任,又是大会秘书长。我在社长总编办公室工作几年,曾与郑秘书长有过几次交往接触,也算是熟人了。他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把党代会文件包括会议日程及内容向我们介绍后,又找来市委筹备会主任柳林,由我们报道组长姚北桦说明我们的报道计划并听取意见:根据六天的会议日程和内容,报道五至六篇新闻,三篇党代会特写侧记。第一篇侧记反映18日开幕,党代会重要报告,抒发代表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南京的豪情壮志;第二篇侧记主要写党代表讨论大会彭冲的报告和代表发言内容及表态;第三篇侧记是写党代会闭幕前的内容,反映代表们高举社会主义旗帜,充满信心贯彻落实南京市第三次党代会决议。
6月18日,南京市第三次党代会在南京长江路(原国府路国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柳林在开会前半小时专门接待我们。他一是代表市党代会筹备会表示欢迎;二是对新华日报社长吴镇表示感谢;三是感谢省报对市党代会的重视。我们向他保证新华日报一定天天都有市党代会新闻与读者见面。
大会第二天,我们写的开幕新闻发在《新华日报》头版头条,并由姚北桦执笔特写《新南京 新蓝图——中共南京市第三次代表大会侧记之一》。这是第一篇特写侧记,与党代会开幕新闻一起发表在6月19日《新华日报》第一版转二版,非常显著、醒目的位置。三篇特写,署名署的都是我们三个人。
就是这一天(19日)上午,代表们在市委市政府办公地点,即原国民党南京考试院各小会议室进行讨论。我们为了汇总上午各小组讨论情况,12点钟后才乘报社的吉普车去市委大院。行至市委大门时,迎面过来一辆黑色轿车,我们车礼让它先进大门。就在此时,我们从车窗望见了毛泽东主席与罗瑞卿、江渭清。我们一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毛泽东主席竟然与我们“隔车窗相遇,擦肩而过”!
当天下午,我们忙于整理材料,没有去市党代会旁听讨论。听说毛泽东在鸡鸣寺游览并参观原国民政府的考试院,也就是当时的南京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下午3时整,毛泽东接见市党代表。晚上在南京军事学院举行舞会,欢迎毛泽东。这是建国后毛泽东第三次来南京。
当晚,吴镇值夜班,向我们证实毛泽东的确来了南京。当天早晨,毛泽东读到《新华日报》上南京市党代会开幕的消息,上午去中山陵谒陵;中午时分从中山陵下来直奔南京市委大院……
南京市第三次党代会议的主题报告是《历史翻开新的一页》。出席代表419人,市委书记处第一书记彭冲作工作报告,第二书记何冰皓作市监委工作报告。会议讨论了《1956年至1962年工作规划纲要》;要求进一步增强团结,加强对马列主义和党的政策的学习,健全党的民主生活,加强党的纪律,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调动全市一切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我们特派记者第二篇特写侧记,由我执笔,把党代会16个小组讨论的综合加上第三天大会内容,进入社会主义新南京的建设,标题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征程——中共南京市第三次代表大会侧记之二》,刊于6月21日《新华日报》一版转二版。
会议选出中共南京市第三届委员会委员31人,候补委员10人以及出席江苏省第三次党代表大会代表和候补代表若干名。本届委员会是南京解放后由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首届委员会。三届一次会议选举产生市委书记处书记和市委监察委员会。市委常务委员会委员彭冲、柳林、何冰皓、贾世珍、周邨等11人,市委书记处第一书记彭冲,书记处书记柳林、何冰皓、徐步。
最后一篇闭幕新闻和第三篇特写侧记,由商沅君执笔,对整个党代会进行了综合概括。稿子出来后,我们三人又作了些讨论和修改,使侧记里的“里程碑”意义和气势更加强烈。此侧记刊发于《新华日报》6月24日(6月23日闭幕)第一版,题目是《南京新目标 新的里程碑——中共南京市第三次代表大会侧记之三》。
我们顺利而圆满地完成了南京市第三次党代会的报道任务,也得到了吴镇的赞许。那时,省委决定吴镇从《新华日报》上调去省委办公厅工作。他临离开《新华日报》时,两次动员我跟他一起调往省委办公厅,继续当他的秘书,我因热爱新闻工作而未去。
(责任编辑:顾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