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危重症患者外出检查的护理安全隐患和防范对策 吴晨

2016-05-04 11:39吴晨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1期
关键词:防范对策

吴晨

【摘要】 目的 探讨在急诊科危重症患者外出检查过程中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方法 对300例危重症患者院内外出检查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 查找原因并总结防范对策。结果 300例患者中有10例在转运过程中出现了轻度至中度的意外;2例因患者躁动而导致留置针脱出;3例出现血氧饱和度的改变;2例出现心率改变;1例出现呼吸心跳骤停;3例因评估不足导致检查途中液体中断。结论 急诊科护理人员针对危重症患者院内外出检查的安全隐患因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可提高转运的成功率。

【关键词】 急诊危重症患者;外出检查;护理安全隐患;防范对策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1.191

危重症患者进入急诊室后经过必要的抢救和处理后, 常需要转运至相关的辅助科室进行一些必要检查才能明确诊断。虽然院内转运患者的时间较短, 但转运过程中的护理风险却不容忽视。有研究显示, 高达71%的危重症患者在转运途中或检查过程中发生轻微甚至严重的并发症, 转运患者的病死率比正常高9.6%[1]。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急诊室危重症患者院内外出检查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就此提出相应的护理防范对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入住本院急诊室需外出检查的300例危重症患者, 男186例, 女114例, 年龄12~92岁。疾病类型:脑外伤、脑血管意外、胸腹联合伤、急性消化道出血、各种原因昏迷、感染性休克。

1. 2 方法 严格按照医院院内转运制度与流程操作, 常规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吸氧, 开发静脉通路, 评估并正确使用转运设备, 如氧气瓶、心电监护仪、除颤仪等, 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根据300例重症患者外出检查的护理体会, 结合临床实际, 分析影响危重症患者院内外出检查的护理隐患并对此提出相应的护理防范对策。

2 结果

300例患者中有10例在转运过程中出现了轻度至中度的意外;2例因躁动而导致留置针脱出;3例出现血氧饱和度的改变;2例出现心率改变;1例出现呼吸心跳骤停;3例因评估不足导致检查途中液体中断。

3 讨论

3. 1 安全隐患因素

3. 1. 1 患者因素 转运过程中危重症患者最常见的问题是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心律失常、呼吸节律的改变、 分泌物的增多导致气道堵塞甚至因缺氧而导致呼吸、心跳骤停, 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导致患者神志的改变, 患者躁动导致管道的移位甚至脱落。

3. 1. 2 医护人员的因素

3. 1. 2. 1 护送医护人员组成不合理 由刚入科不久的年轻医护人员或实习医护人员护送, 导致不能及时准确的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 并作出有效的处理[2]。

3. 1. 2. 2 转运前评估不足 转运前护送人员对患者的病情未做充分的了解, 造成转运前评估不足, 相关物品、药品准备不足, 导致相关意外出现。

3. 1. 2. 3 转运流程不通畅 转运前路线选择不当, 未提前通知相关部门做好准备, 造成外出检查等待时间过长, 导致病情变化而无法进行正确的处理, 造成严重后果。

3. 1. 2. 4 医护人员的责任心不够 护理人员对危重症患者的转运安全未重视, 导致转运途中出现静脉通路堵塞、导管脱落, 药物外渗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3. 1. 3 转运设备和基本药物的因素

3. 1. 3. 1 转运过程中出现设备运行不良 转运常用的仪器设备如简易呼吸机、监护仪、除颤仪、推注泵等要定期检查, 防止出现电池电量不足。转运前由于未检查氧气瓶内氧气是否充足, 导致途中供氧不足, 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2]。

3. 1. 3. 2 抢救药品准备不齐 转运途中由于病情变化, 必要的抢救药品不足, 导致无法进行有效抢救, 导致严重后果。转运途中维持血管活性的药物准备不足, 导致转运途中输注中断, 患者血流动力学波动剧烈, 出现严重不良后果。

3. 1. 4 沟通方面的因素 外出检查过程中的意外与风险没有与患者家属有效的沟通, 未能得到家属的很好配合, 以致出现病情变化时产生不理解而发生纠纷。与后勤工友沟通不到位, 导致转运路线的改变, 延长转运时间。与相关辅助科室沟通不到位, 导致患者外出检查时需在检查室外等待, 增加了患者外出的时间。

3. 2 护理防范对策

3. 2. 1 转运前准备

3. 2. 1. 1 转运前与患者、家属及相关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转运前对意识清醒的患者做好充分的解释工作和心理安慰。对患者家属应详细交代转运的必要性和转运途中的风险, 征得家属理解并签字同意转运。通知电梯部门做好准备, 通知相关辅助检查科室做好接收患者的准备, 以确保患者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检查。

3. 2. 1. 2 仪器设备和药品的准备 各种物品的准备是患者成功转运的保障, 根据患者的病情准备相应的仪器(如简易呼吸机、心电监护仪、氧气瓶、简易呼吸囊、心脏除颤仪、气管插管设备)及相应的抢救药品(如阿托品、肾上腺素、多巴胺、利多卡因等)。转运前应检查仪器功能是否完好, 含有内置电源的仪器内置电源电量是否充足, 氧气瓶内氧气是否充足。

3. 2. 1. 3 转运前患者的准备 对危重症已行气管插管的患者, 转运前应检查气管导管是否固定妥当、位置是否正确、是否通畅, 转运前应尽量吸尽气管导管内分泌物。检查静脉通路是否通畅, 引流管、尿管是否通畅, 并妥善固定防止导管堵塞。

3. 2. 1. 4 转运前对患者病情进行充分评估 充分评估转运途中可能发生的意外, 并做好充分的准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和体位。

3. 2. 2 转运人员的准备 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人员应由具备较强责任心、良好心理素质和准确判断力的护理人员担当。转运护理人员应当具有应付突发事件的抢救能力, 如熟练掌握C反应蛋白(CPR)技术、熟练的气道管理技术。制定急诊危重症患者的转运标准及流程, 转运人员应认真学习该标准, 并严格执行, 确保患者的转运安全。病情不稳定患由应由了解病情的医生陪同转运。

3. 2. 3 转运途中的护理和监测

3. 2. 3. 1 加强转运途中的监测 转运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瞳孔、意识、血氧饱和度等,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氧气供给情况, 随时掌握患者病情变化并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如患者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立即就地抢救, 同时呼叫附近医护人员帮忙。

3. 2. 3. 2 保持管道通畅 转运过程中应保持静脉输液管道的通畅, 并做好相应护理, 对低血容量患者尤其要注意搬运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对气管插管患者应注意防止转运途中气管导管扭曲、脱落导致通气不足[3]。

3. 2. 3. 3 保暖和安全 转运途中应注意患者的保暖, 防止棉被滑落而导致着凉。所有患者均应增加护栏, 意识不清和躁动患者还应适当给予约束, 防止坠床。在搬运患者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安全体位。下坡时注意控制车速, 患者头在后, 尽可能的避免震荡颠簸。

综上所述, 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外出检查的转运是急诊抢救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后续治疗的重要环节。因此, 急诊护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危重症患者在转运途中的风险, 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 以确保患者在转运途中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徐丽青, 陈月娥. 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防范.中外医疗, 2012, 31(32):133-134.

[2] 袁晓飞, 罗德生, 方敏.重症监护病房气管插管患者外出检查的护理安全隐患和对策.山西医药杂志, 2013, 42(10):1203-1204.

[3] 黄旭叶.护理风险管理在重症监护室病人院内转运中的应用. 全科护理, 2012, 10(8B):2182.

[收稿日期:2015-12-28]

猜你喜欢
防范对策
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防范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高铁“走出去”政治风险研究
应收账款审计风险浅议
遗嘱公证风险的防范对策分析
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与防范对策
油田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与防范对策
浅析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潜在洗钱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