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振萍 李素珊 庞莉 梁小燕 邱晓俊 刘忠民
【摘要】 目的 探讨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联合ST-T异常在颈动脉硬化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19例体检科健康体检者, 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其分为颈动脉硬化组(58例)和非硬化对照组(61例)。所有入选者在颈动脉检测的同时应用脉搏波速度测量系统测量baPWV和心电图, 以评价baPWV联合心电图对颈动脉硬化的筛选价值。结果 颈动脉硬化组与非硬化对照组心电图ST-T异常发生率及baPW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联合baPWV与心电图检测的灵敏度与特异度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 baPWV与心电图ST-T异常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颈动脉硬化的检出率。
【关键词】 颈动脉硬化;脉搏波传导速度;心电图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1.004
ST-T改变是冠心病的主要心电图表现, 而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作为评估动脉弹性的非侵入性手段之一, 是评价动脉硬化的一种简便、快速的方法, 并成为心血管疾病无创检测的研究热点之一[1, 2]。本研究通过联合检测体检者ST-T改变和baPWV改变, 探讨其对预测颈动脉硬化的价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6月在龙岗区人民医院体检科的体检者119例。其中男73例, 女46例, 年龄34~65岁, 平均年龄44.3岁。排除标准:患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者;体温>38℃和(或)合并任一系统严重感染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近期手术、外伤、妊娠者;排除陈旧性心肌梗死、束支传导阻滞、心肌病、主动脉夹层、携带起搏器、肺梗死和肺栓塞等影响心电图诊断的因素或疾病。入选检查者先行baPWV检测, 然后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和心电图检查。告知检查者试验检查的目的和方法, 所有入组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
1. 2 方法
1. 2. 1 baPWV测定 应用动脉硬化测定仪(型号BP-203PREⅢ, 欧姆龙大连公司)测定患者baPWV。患者取平卧位, 安静休息5 min后, 将血压袖带按标识置于左右侧肱动脉、左右踝动脉, 并将压力换能器置于相应动脉搏动最明显处以记录脉搏波波形, 同步记录心电图和心音图, 调整各波形使其清晰, 每个测量部位均同步连续记录16个相应波形, 仪器自动计算baPWV。
1. 2. 2 颈动脉彩超检查 仪器使用飞利浦7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7.5 MHz。受检者取平卧头仰位, 检查部位包括两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及其分叉部。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 IMT≥1.0 mm, 视为异常增厚;其次观察血管腔内有无斑块, 将IMT≥1.3 mm定义为斑块标准。颈动脉硬化的判定标准为:颈动脉任何一处发现斑块, 或IMT≥1.0 mm、分叉处IMT≥1.2 mm, 内膜面粗糙不光滑, 回声不均。
1. 3 心电图检查诊断标准 受检者取平卧位, 保持呼吸平稳, 采用12导日本光电9130P同步心电图机进行心电图检测, 标准电压为10 mV, 走纸速度为25 mm/s。心电图缺血性ST-T变化:主要表现以R波为主导联的ST段下移(平行、下斜型下移)达标(>0.05 mV), 或平直延长达标(>0.12 s), T波低平或倒置。
1. 4 研究分组 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颈动脉硬化组(58例)及非硬化对照组(61例)。将baPWV、心电图结果进行分析评价, 计算出相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等流行病学指标。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硬化组baPWV明显高于非硬化对照组(t=5.12, P<0.01), 且两组心电图ST-T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 P<0.05)。见表1。
2. 2 baPWV、心电图、baPWV与心电图联合对颈动脉硬化的预测价值 单独应用baPWV时, 其灵敏度为71.4%, 特异度为40.3%;单独应用心电图ST-T异常时, 其灵敏度为50.4%, 特异度为47.9%;baPWV与心电图联合检测时(两者中有一项阳性就判定为阳性), 其灵敏度达82.4%, 特异度达60.5%, 联合检测灵敏度及特异度高于单独应用baPWV或单独心电图检测(P<0.05)。
3 讨论
动脉硬化是一种慢性疾病, 早期通常不会引起临床症状, 随着年龄的增长, 动脉壁中弹性蛋白的比例下降, 动脉壁脂肪退行性变, 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最终使动脉僵硬度增加, 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最典型的疾病。当出现临床症状时, 多为靶器官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所致, 但此时治疗相对困难, 治疗效果也差。因此早期检测发现动脉粥样硬化, 对于预防或早期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疾病, 特别是冠心病的防治至关重要。
国内的多项研究[3, 4]颈部血管硬化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资料显示冠心病组IMT厚度和颈部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IMT厚度与冠心病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提示颈部血管超声检查与冠心病发病有明显相关性, 颈部血管超声可作为评估冠心病的重要检查之一。本研究结果发现颈动脉硬化者缺血性ST-T等异常心电图表现较非颈动脉硬化者明显, 显示颈动脉硬化与心电图ST-T改变密切相关, 推测颈动脉硬化与全身动脉尤其是冠状动脉病变及病变的程度密切相关。
引起ST-T改变的原因很多, 除了常见的冠心病外, 高血压、心肌病、心包炎、心脏神经官能症、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等, 以及体位改变、过度换气和药物均可能引发ST-T改变。随着冠状动脉造影的普遍开展, 证实一部分心电图呈慢性ST-T改变的患者, 其冠状动脉造影是正常的, 因此单独利用心电图ST-T改变诊断动脉硬化的准确性越来越受到临床的质疑, 临床上多联合其他检测项目进行综合评定。
baPWV是指脉搏波在一定时间内沿动脉壁传导的距离, 大动脉弹性减退、僵硬度增加, 其传导速度必然加快, baPWV与冠心病存在相关性, 因此baPWV被认为是能准确反映大动脉硬化的早期指标。作为检测动脉硬化的又一无创检测方法, 虽然不能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手段或方法, 但可作为早期检测冠心病的便捷的筛查手段[5, 6]。
综上所述, 联合检测baPWV与心电图能明显提高筛查颈动脉硬化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因此联合应用baPWV及心电图检测, 能提高颈动脉硬化的检出率, 适合于健康体检、门诊首诊怀疑有动脉硬化的患者的初筛。
参考文献
[1] 王继光. 动脉血管早期病变的检测.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7, 27(24):1917-1919.
[2] 陈百玲, 王增武, 李贤, 等. 自然人群心电图缺血改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联性研究. 医学研究通讯, 2004, 3(2):10-12.
[3] 余朝萍, 许锋成, 唐娟娟, 等. 超声检测颈动脉病变与冠心病关系探讨. 四川医学, 2012, 33(9):1675-1677.
[4] 刘永年, 黎开明, 邓湘玲, 等. 294例冠心病患者心电图与颈动脉硬化超声影像分析. 医学临床研究, 2008, 25(7):1292-1293.
[5] 仲恒, 徐丽梅. 脉搏波传导速度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5, 27(9):53-56.
[6] 范文茂, 徐新, 胡秀莲, 等. 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心律失常的相关性研究.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1, 3(3):180-182.
[收稿日期:2015-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