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文文献计量法的灾害医疗救援研究现状分析

2016-05-04 04:00:30张瑞华赵大仁何思长刘志会李娇月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主题词

张瑞华,赵大仁,张 涛,何思长,刘志会,李娇月

基于中文文献计量法的灾害医疗救援研究现状分析

张瑞华1,赵大仁1,张 涛2,何思长1,刘志会1,李娇月1

目的 探讨我国灾害医疗救援研究的现状。方法 运用文献计量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维普3大数据库1986-01-01至2015-12-31灾害医疗救援相关文献,借助SATI软件与Excel分析工具,分析文献的年代分布、基金分布、发文单位、杂志刊载文献情况等。结果 我国灾害医疗救援的研究文献数量从1990年的1篇增加至2015年的66篇;课题基金从2008年最初的1项增长至2015年的11项,均呈增长趋势。结论 由于灾害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巨大的破坏性,今后我国还需继续加大有关灾害医疗救援方面的研究,不断提升应对灾害事件的能力。

灾害医疗救援;文献计量法;研究现状

全球化正在深刻地影响世界各国灾害医疗救援的发展[1]。20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的灾害事件不断增多,台风、地震、海啸、疾病的流行与暴发等一系列灾害事件,由于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巨大的破坏性,对人类产生的巨大损失无法估量。但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灾害医疗救援体系的建立与发展为人类在面对与处置灾害事件时提供了科学指导,同时也大大减轻了由于灾害事件造成的巨大损失。目前,大多数灾害尚不能完全避免,因此,加强灾害医疗救援的研究,对减轻灾害损失具有重要的学术与实践意义[2]。为此,笔者采用文献计量法对有关灾害医疗救援文献进行分析,以探讨灾害医疗救援研究的发展情况,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搜索策略 (1)检索国内所有有关灾害医疗救援的文献。(2)检索语言为中文。(3)检索国内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维普3大学术文献数据库。(4)以“灾害医疗救援”为检索词,分别以“主题”、“关键词”、“篇名”、“摘要”为输入内容检索条件,输入检索控制条件——检索时间段设置为1986-01-01至2015-12-31,并以“模糊”为匹配类型进行检索。

1.2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急诊医学、灾害医学、医学应急管理;(2)灾害医疗救援的实践经验、灾害现场的检伤、灾后伤员的临床治疗与护理体会、灾害医学教育、灾害救援中新材料的应用介绍与推广、应急医疗救援指挥、地震相关医疗应急管理的相关调查研究、军勤应急保障体系的建设、灾害现场的远程医疗等相关研究。排除标准:(1)新闻报道、期刊杂志约稿、相关学术会议通知、译文、摘要性质文章和仅出现灾害医疗救援等字眼而未进行深入研究分析;(2)其他学科间的研究内容中与灾害医学、急诊医学、医疗应急管理间接相关;(3)无法找到链接。

1.3 研究方法 文献计量学是集数学、统计学、文献学为一体,注重量化的、综合性的、实用的知识体系,与对显性信息内容的分析进行比较,其对潜在信息内容的分析能取得更大价值[3,4]。 由5名专职人员搜集文献信息:包括题名、作者、作者单位、发表期刊、发表时间、基金来源、文献类型等,并应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根据题目和摘要初筛文献后,再按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通过SATI软件与Excel工具,对所获取符合条件的关于灾害医疗救援相关文献进行字段信息抽取、条目频次统计,根据抽取到的字段信息对条目内元素的频次进行统计和降序排列,对关键词、主题词、作者、发文单位、发表年代、文献类型等进行统计分析。

1.4 质量控制 (1)人员水平的质量控制:5名专职人员均经过中国知网(CNKI)及校图书馆的相关培训,组长对此次检索的相关要求进行严格培训,并制定统一标准,以减少人为因素对此次检索结果造成的影响。(2)数据的质量控制:①3名组员分别对3大数据库按照要求同时进行检索,结果由2人共同初步剔重汇总,同时参照纳入及排除标准,再次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章,组长与1名组员进行双人复核,对于整个研究中意见不一致的地方提交研究小组协商后决定,以保证数据质量;②重复发表者保留质量较高的文章记为1篇(同一研究对象不同研究主题的文章不计重复)。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录入资料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和百分率表示,分析采用描述性方法。

2 结 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初步检索文献共1403篇,参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经筛查和评价,最终确定文献857篇。2.2 文献的年代分布 灾害医疗救援文献从1990年的1篇增加至2015年的66篇,呈逐年增长趋势。笔者根据文献总量年度分布情况,大致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1990—2003年,相关研究文献较少,文献总量年均≤5篇,累积百分率3.27%;第二阶段:2004—2009年,在此期间文献数量成倍增长,由2004年的3篇增至2009年的133篇,尤其是2009年文献总量的构成比最高,达到15.52%,累积百分比达到41.31%;第三阶段:2010—2015年,文献数量呈波动增长趋势,到2014年文献总量的累积百分比达到92.89%,见表1。

2.3 文献的基金分布 关于灾害医疗救援文献的课题基金资助情况呈逐年增长趋势,2008—2015年课题基金总计为58项,占文献总量的6.77%(58/857)。课题基金从2008年最初的1项增长至2015年的11项,而在2014年达到最高,为13项(图1)。全军军事/医药课题基金计划资助的文章最多(16篇);其次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9篇);武警部队课题基金为8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分别为6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分别为为3篇。

表1 1990—2015年关于灾害医疗救援论文情况

2.4 单位发文数量分布 以文章作者单位进行统计(排名前10位),发现武警医院系统文章数量最多,为208篇,占文献总量的24.27%;其次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解放军医院系统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发文数量分别为89、79、76、72篇,分别占文献总量的10.39%、9.22%、8.87%、8.40%,见表2。

表2 单位发文前十名数量分布情况

2.5 杂志刊载文献情况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刊载最多,为294篇,占文献总量的34.31%;其次为《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医疗卫生装备》、《中华灾害救援医学》、《中国循证医学杂志》,分别为51、48、38、37、30篇,其余杂志刊载文献情况见表3。

表3 刊载文献数量≥10篇的前十名杂志分布情况

2.6 文献专业分布情况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专业发文最多,为406篇(47.37%),其次是临床医学专业、军事医学专业,发文数量分别为223、88篇,分别占文献总量的26.02%、10.27%,其余专业发文较少,见表4。

表4 发文数量≥4篇的文献专业分布情况

2.7 作者年资与发文情况 作者年龄中位数为46岁,发文数量最多的为解放军306医院岳茂兴,以第一作者发文30篇,占文献总量的3.50%,其次是朱飒飒、彭碧波、郑静晨、曹力、李宗浩,分别发文25、22、19、18、18篇,见表5。

表5 第一作者发文≥3篇的前十名分布情况

3 讨 论

随着近年来各种灾害事件的侵袭,如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SARS)、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3年禽流感H7N9及2016年暴发的寨卡病毒等,迫使人类需要采取措施减轻灾害事件的影响。与此同时,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及各种应急预案,有力促进和保障了灾害医疗救援相关研究的发展。

3.1年代分布情况 1986-04-02CNKI收录了我国首篇关于灾害医疗救援的文献——“第四届国际灾害医学会议简况”,此文仅对学术会议进行简要报道,故并非真正学术意义的研究。1990年解放军304医院付小兵[5]在《灾害学》杂志发表了“灾害中的医疗救护及灾害医学”一文,首次探讨了灾害医学的概念、特点、工作性质和范围,因此,关于灾害医疗救援文献的年代分布情况以1990年为本研究分析的起点年代。

本研究显示,第一阶段(1990—2003年)相关研究较少。但在此期间原卫生部于1995年颁布《灾害事故医疗救援工作管理办法》第39 号令,2000年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救援医学会成立[2],此阶段灾害医疗救援尚处于创始发展阶段,故相关文献较少。在第二阶段(2004—2009年),灾害医疗救援相关研究成倍增长,可能是由于灾害事件发生的增多和刺激导致。2003年SARS是全球众多国家和地区面临的一场疫病危机,同时也带来了各方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反思与研究。2008年震惊中外的8.0级汶川地震,给中国四川带来了巨大损失,此后基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有关汶川地震研究的文献成倍增长,故此阶段灾害医疗救援的文献迅速增长。而在第三阶段(2010—2015年),除受2013年H7N9等影响外,还处于新医改时期,新医改方案带来了医疗服务体系的变化,也促使了灾害医疗救援研究不断增加。从这3个阶段的文献数量发展趋势中可以看出,灾害医疗救援方面的研究逐年增加,从侧面反映出灾害医疗救援逐渐受到各方的重视,研究成果越来越多。

3.2 基金分布情况 2008年国家级课题基金资助文献已出现,表明从国家层面重视灾害医疗救援的研究。同时,科研课题资助总量不断增多,课题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课题基金的资助力度也不断增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军军事/医药课题基金、武警部队课题基金等逐年增加,为灾害医疗救援研究开展提供了资金的支持。但是,与国家级课题数量相比,省市级课题还较少,故在今后省市一级科研主管部门还需要加大对该方面研究的资助力度。

3.3 发文单位情况 以发文单位分析,全国武警医院系统、第三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解放军医院系统等单位发文较多。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借鉴了国外灾害医疗救援的先进经验,并非常重视军队在救援中的作用,早在2001年中国国际救援队组建时就吸纳了武警总医院人员;另一方面,以武警、军队为单位的医疗机构,本身担负国家突发应急事件处理的神圣使命与社会责任,与地方医疗机构比较占有一定的优势,因此,以武警、军队单位医疗机构的研究较多。此外,与国内其余省市医疗机构相比,以四川省为代表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发文数量相对较多,原因是这两家医院是四川省区域医疗中心,当遭遇突发灾害事件时,能够承担起突发应急救援的重任,近年来该省区域内的灾害事件较为突出且集中发生,如汶川地震、雅安地震,两家医院在医疗应急救援方面均发挥了巨大作用,故相应的研究及学术成果较为丰富。

3.4 杂志登文情况 2006年以前,我国尚无灾害医疗(医学)专刊杂志,故多数文章主要刊载于《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武警医学》、《空军医学杂志》及中华系列的《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中华医院管理》等期刊上,特别是中华系列杂志在此期间发挥了重要的学术交流作用。而随后2006年《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创刊、2013年《中华灾害救援医学》创刊,刊载了近年来大部分的灾害医疗救援文章,故这些期刊创刊与发展也更好地促进了灾害医疗救援方面的研究。

3.5 专业、年资与发文情况分析 发刊文献主要分布在预防医学与卫生学、临床医学专业,其他专业相对较少,可以看出灾害医疗救援的研究专业分布涵盖范围有限,还未普遍受到相关专家的重视。因此,在今后还需加大其他专业对灾害医疗救援的研究。论文作者的年资分布方面,年龄的中位数>45岁,表明了年轻的作者还不多。发文数量方面,以武警总医院为单位的作者发文数量总和最多,并建立了灾害救援医学研究所。

未来,从国际方面看,各国将均以降低病死率、伤残率和提高治愈率为目标,以加强现场急救、改进急救技术与装备、优化组织结构、加快后送速度为手段,进一步提高灾害医学救援的效果[2]。因此,在今后我国应借鉴国际经验,继续加大有关灾害医疗救援方面的研究,且丰富研究内容,如研发新产品、发展教育、建立标准等[6]。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层面,均需加大对灾害医疗救援方面课题的资助,灾害医疗专业期刊应发挥学术研究引领作用,同时行业协会加强各学者、各单位的交流,共同促进灾害医疗救援研究的发展。

[1]彭碧波,郑静晨.全球化时代灾害医疗救援发展探讨[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8,3(5):268-277.

[2]徐 丽,沈美华,陈建军,等.灾害医疗救援的回顾与展望[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4,2(7):366.

[3]郝鹏鹏.基于文献计量法分析我国医疗保险的研究形势[J].卫生软科学,2014,28(5):276-280.

[4]朱 亮,孟宪学.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比较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208):65.

[5]付小兵.灾害中的医疗救护及灾害医学[J].灾害学,1990(3):55-60.

[6]彭碧波,郑静晨.全球化时代灾害医疗救援新发展[J].中国应急救援,2008(4):43-46.

(2016-01-29收稿 2016-03-10修回)

(责任编辑 李 欢)

Analysis on the research status of disaster medicine in China based on bibliometric method

ZHANG Ruihua1,ZHAO Daren1,ZHANG Tao2,HE Sizhang1,LIU Zhihui1,and Li Jiaoyue1.1.School of Management,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engdu 610072,China;2.Organization and Personnel Section,The Second Hospital Affiliated to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Urumqi 830000,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search status quo of disaster medicine.Methods Literatures related to disaster medicine from January 1,1986 to December 31,2015 in Chinese HowNet (CNKI),Wanfang Data and VIP database were searched by bibliometrics method.The distribution of time,fund,author affiliation and magazine,etc.of disaster medical literatures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analysis tool of SATI and Excel software.Results The quantity of disaster medical literatures increased from 1 in 1990 to 66 in 2015;the number of research fund increased from 1 in 2008 to 11 in 2015,which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Conclusions Because of the uncertainty and immense destructiveness of disaster events,the funding for disaster medicine in China will continue to increase the studies on disaster medical assistance,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ability of responding to disaster events.

disaster medicine;bibliometric method;research status

R129

10.13919/j.issn.2095-6274.2016.04.001

张瑞华,硕士,教授,E-mail:cdzhagnrh@163.com

1.610072,四川省成都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

2.830000 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组织人事科

猜你喜欢
主题词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21 年第34 卷主题词索引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20 年第26 卷主题词索引
《老年医学与保健》2017年第23卷主题词索引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6 年第五卷英文主题词索引
《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2005年(第4卷)主题词索引
我校学报第32卷第5期(2014年10月)平均每篇有3.04个21世纪的Ei主题词
我校学报第32卷第6期(2014年12月)平均每篇有3.00个21世纪的Ei主题词
《机械科学与技术》2015年第3期英文摘要关键词平均使用2001年以后出现的Ei主题词1.697个
2014年第16卷第1~4期主题词索引
《疑难病杂志》2014年第13卷主题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