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于佰春
俄罗斯妈妈心中的一支歌
文于佰春
维拉妈妈向黑龙江省侨联领导倾诉她的中国印象(于佰春摄)
侨居中国的俄罗斯老人维拉妈妈在自己的90寿宴上,唱出一首流淌在心灵深处的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她曲折的人生经历和真切的时代感受在心中凝聚了太深太深的中国情结……
2015年9月30日中午12点,新东方宾馆庆典大厅里,回荡着优美而激昂的俄罗斯乐曲。12点18分,礼仪小姐给维拉老妈妈戴上了寿冠,中俄宾客们高唱一曲《祝你生日快乐》!在这喜庆欢乐的气氛中,生日庆典开始了。90岁的维拉老妈妈双鬓如雪,但那双深陷的灰蓝色的双眼依然炯炯有神。她眉宇间透射出温柔的母爱,如沧桑老人所独具的自信,更使人感到格外亲切。走过90年人生旅途的维拉,心中有说不完的真情故事,然而使她最高兴、最激动的莫过于在中国电视台记者倾情关注下,找到了阔别40年的海外游子林宝岐;最欣慰、最满足的莫过于自己在中国改革开放后所体验的晚年生活。
维拉是自幼迁居中国的俄罗斯人。长大后嫁给中国人为妻,生有一男二女。其丈夫过世后,维拉跟着大女儿林秀春度日,儿子林宝岐却在1960年去了苏联。此后,40年音讯皆无。尽管维拉过着衣食无忧的退休生活,但是,母亲思念远方游子所承受的精神折磨却是无法化解的。
1991年,一声惊雷,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儿子林宝岐身在何处,近况如何?成了老妈妈维拉的揪心事。她长夜无眠,魂牵梦绕,渴望有生之年能够找到儿子,见上一面。看到母亲日夜思念远行天涯的儿子,大女儿林秀春决心寻找哥哥,为妈妈圆上母子相见的梦。她多次赶往中俄官方和民间交往密切的哈尔滨寻找线索,但多年未果。2010年7月,黑龙江卫视国际部的记者们闻讯后专程赶往牡丹江,采访了维拉,制作了寻找林宝岐的短片。为了产生协助寻亲的效应,黑龙江卫视国际部专门在《你好·俄罗斯》的俄语频道上反复播放。此举马上受到了俄罗斯电视台的关注。
俄罗斯电视台有一个收视率极高的寻亲节目《等我》。饱经二战劫难的苏联,有近3000万人丧失了生命,战后离散,天各一方的亲友,不计其数。战后50多年来,每年的“祖国解放日”这天,老兵们都身着戍装,举着寻找亲属、恋人和战友的牌子参加聚会,希望找到劫后余生的亲人。正是顺应了民众情感的愿望,《等我》节目成了俄国人乃至独联体各国广大观众所倾心关注的公益节目。
俄罗斯电视台很快就在《等我》专栏节目中向俄罗斯和独联体广大观众转播了黑龙江卫视拍摄的维拉寻子的故事。正巧,已定居乌兹别克的林宝岐妻子看到了这个节目,便大声呼喊正在阳台上干活的林宝岐:“亲爱的,快过来,你妈妈在电视上找你呢!”林宝岐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一个箭步冲进屋里,看到母亲维拉正热泪盈眶向中国记者倾诉思子之情的场景,不禁泪如泉涌,放声痛哭起来。
俄罗斯电视台《等我》节目总编得知生活拮据的林宝岐拿不出回国探亲的路费时,并不富有但极具同情心的电视台记者们很快就募集了800美元,资助离别祖国40年的林宝岐踏上了回国探亲的万里旅途。
飞机在飘渺变幻的云层中上下穿行,林宝岐的思绪回到了50年前的那个冬天。20世纪60年代,中苏交恶,中国又陷入自然灾害,刚满18岁的林宝岐满怀挥之不去的阴影远行赴苏。他心里的中国印象是一种苦涩难言的感觉。林宝岐做梦也想不到50年前体弱多病的妈妈还能健在,更想象不到是中国媒体记者倾情帮助老母亲寻找自己。
“妈妈呀,在中国您过得还好吗?”
飞机徐徐降落在北京机场。进入市区,林宝岐被映入眼帘的时代画卷惊呆了:摩天大楼耸入云端,豪华轿车川流不息,衣着入时的行人打着手机悠然踱步,老人和孩子们的脸上绽放着幸福和笑容。林宝岐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惊异地发问:“这是中国吗?”然而,雄伟壮丽的天安门,确凿无疑地告诉林宝岐:你回到了祖国,回到了家!
一夜旅程,林宝岐赶回生身之地牡丹江,快到家门口时,远远望见身穿俄罗斯节日盛装的妈妈,正站在那儿等候自己,便箭一般冲上去抱住了妈妈。进屋后,林宝岐看到母亲的卧室舒适明亮,客厅、厨房宽敞、整洁,他强烈地感受到这是一个充满爱意、温馨和幸福的家,而自己却离开得太久太远了。
合家团聚后,林宝岐告诉妈妈,自己在国外过得挺好,其实他是把自己50多年来的风雨人生深藏心底。林宝岐当年去了苏联后,辗转流落到苏联中亚地区,在乌兹别克当过兵,后来在银行当押运员,娶了一位亚美尼亚姑娘为妻,先后生育了12个孩子,苏联解体后,社会动乱致使林宝岐一家陷入困境。7个孩子因意外伤害和疾病而不幸夭折。这位饱尝人生艰辛的中国老人先后亲手掩埋了7个儿女,自己还遭遇过劫匪,死里逃生后,留下了头痛的后遗症。人生厄运和凄风苦雨已经把林宝折磨得伤痕累累,疲惫不堪。
尽管林宝岐想隐瞒自己的人生苦楚,但饱经沧桑的维拉妈妈深知在那种动乱不安的环境里,儿子绝不可能享受到自己在中国过上的这种安逸富裕的生活。所以,她除了悄悄地让女儿给林宝岐多准备些美元外,就是经常和女儿一起陪儿子逛街散步。让林宝岐感动不已的是家乡的惊人巨变和母亲晚年的幸福生活。
50年前,仅10多万人口的边陲小城牡丹江市,现在拥有近百万人口,已发展为扼东北亚经贸通道咽喉部位的旅游商城。入夜,凭窗远眺,灯光绚丽的立交桥犹如彩虹,川流不息的车辆更增强了城市的动感。热闹的夜市灯火灿烂,步行街上游人如织,到处弥漫着浓郁的现代都市气息。这一切,都是母亲维拉生活环境中的真情实景。在这样安定、富裕、欣欣向荣的社会环境中,母亲的晚年能不幸福吗?面对祖国和家乡的沧桑巨变,回味自己远在异乡的飘泊人生,林宝岐不禁感叹道:“天上人间!”而这正是妈妈维拉想让游子林宝岐感受的。
其实,维拉的身上生来就流淌着革命者的鲜血。参加过十月革命的父亲在维拉出生后不幸因病去世。母亲怀抱着只有3个月的维拉从海参崴经绥芬河来到中国。维拉长大后,母亲回到俄罗斯。维拉嫁给中国人后,在牡丹江远郊一个城镇学校教俄语,后来在牡丹江铁路医院当医护,直至退休。林宝岐从妹妹的倾诉中得知:自己离家远行之后,母亲维拉患上了严重的肝病。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加之中苏关系恶化,作为侨民的维拉和全家人愁肠寸断,几乎绝望了。
一天早晨,市侨务办公室的几个领导叩响了维拉家的门。原来,他们得知了维拉的情况后,专门带了特批的奶粉、面包、香肠和白糖等在当时属于极为难得的奢侈品来慰问维拉。侨办还给维拉出具了证明,让有关部门给维拉特批了按月供应的牛奶、肉食和奇缺的药品。而当时普通市民每人每月只供应2两豆油、4斤粗粮。承受着极度困难和饥荒压力的中国人民竭力善待苏联侨民,这使得重病缠身,濒临死亡的维拉奇迹般的得以康复。1964年,当大批工人被裁减下放或支援农业时,市侨办明确通知维拉的工作单位:不能把维拉作为下放对象。维拉又一次感受到人民政府的关照与呵护。
退休后的维拉赶上了中国改革开放新时代和中苏睦邻友好新开端。维拉决心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为密切中苏乃至后来的中俄友好关系做点自己的贡献。她看到城市里兴起了“边贸俄语热”,便在家里办起了俄语培训班。当时,边贸人员参加一期社会上俄语培训班,至少要上千元学费,而当时每月只有500元退休收入的维拉却分文不取。其实,女儿家并不富裕,还有四个正在读书的外孙需要接济。但是,全家人都理解、支持维拉老妈妈的义举。钱,谁都需要,而友谊和感情无法交易。
维拉克服青光眼和高血压等疾病的折磨,带着老花镜,每天在家中一字一句的教中国孩子学习俄语。暑往寒来,经过几年的栽培,终于有了骄人的硕果,她的十余名学子都以优异成绩被聘为省内外边贸、旅游公司的首席翻译和经理。
晚年的维拉看到自己的奉献,在改革开放和中俄友好交往中发挥了作用倍感欣慰。她由衷地热爱中国,并为自己和中国人民一起跨入改革开放的新世纪而高兴。
中俄宾客载歌载舞,生日庆典进入高潮。维拉老妈妈想为大家唱一支歌,报以热烈掌声的客人们也实在想听一听维拉老人心中激荡着怎样的歌曲。这应该是一首古老的俄罗斯民歌,或是赞美友谊的颂歌。维拉挺了挺腰板,双手击节,放声高唱了出乎宾客们意料之外的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维拉在侨居中国的人生体验中,经历过不同时代的风风雨雨,她深切的感受到“社会主义好,人民政府亲”。所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自然而然地成了流淌在维拉老人心灵深处的一支赞歌,它表达着维拉老人积聚了一生的中国情结。
侨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