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课能否上好不是偶然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备课。在备课上花一分精力,在教学里就有一分的效果。教学是十分复杂的艺术。教师要摸清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习惯,吃透教材,还要考虑教学目的、原则和方法,只有备好课,才能安排好教学环节,在有限的时间里,自始自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备课”是教师为课堂教学做准备的一个动态过程,是教师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教学设计的再创造。以往传统的英语备课更多地侧重于知识性备课。这一点本无可厚非,但“教学是否成功,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因此,要适应新课改的精神,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素养,必须在“备课”这一环节进行思想上的转变,应由原来的知识性备课向策略性备课转变,即实现“有效备课”。所谓“有效备课”,是指教师在备课中对教学目标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突破,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手段让学生真正主动地去探究、去思考。
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有效”备课呢?我个人认为我们要注意下列几点:
一、掌握学情——充分了解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要想收到师生双赢的效果,教师既要钻研教材,又要充分了解学生,做到掌握学情,分类推进,使学生在不同程度上科学发展,如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学习态度、知识要求和接受能力一无所知,或若明若暗,则容易脱离学生实际,造成教学失败。
1.了解班级基本状况。包括班级特征、学生构成、智能结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对本科的学习态度及代表性意见等。只有对班级了如指掌,才能通览全局,科学实施。
2.了解学生个性特征。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姓名、年龄、特长爱好、师生关系等状况详细了解,作为备课依据,以便区别对待,分类指导。
3.了解学生学习基础。一是班级整体基础;二是个人学习基础,还要了解班级中优差生的所占比例。在讲授新课前,特别要了解学生对原有知识的预习准备是否充分;新课讲授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障碍以及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是否浓厚等。
4.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的反应。教学工作是教学内容和具体方法的双重体现。教师采取何种方法实施教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经常深入班级,了解对教学的意见,及时反馈信息,调整教学方法。
5.了解学生个性品质。学生的个性品质包括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想象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信息接受、处理能力、现代化教学技术掌握运用能力等。还包括学生的气质,性格,动机,兴趣,自信,自律等非智力因素。“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很大的。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智力差异,为因材施教提供依据。
6.了解学生动态变化。教师既要从静态角度了解学生,更要从动态角度熟悉学生。即及时了解学生各方面的变化和进步。如学习进退、作业完成的变化、组织纪律、兴趣爱好的变化,受到表扬、批评和学生之间纷争、矛盾后的变化等。特别要了解关爱差生的情绪变化。差生是学生中的弱势群体,自卑心理强、缺乏学习动力。对差生的微妙进步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并加强引导,使之体验成功的愉悦和增强前进的动力.
二、吃透教材内容,理解课标
备课时英语教师要掌握五个要素。一是掌握课程标准。只有理解课程标准的实质,才能与时俱进、居高临下地钻研教材,确定目标,探索创新,指导教学。二是掌握教材内容。教师只有研究教材体系,明确教学任务,弄清教材的基本结构、指导思想、知识技能、编写意图、内涵外延和深度广度,才能最终明确教学目的与要求。三是掌握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学重点在知识结构中起纽带作用,是教学内容的知识核心,在教材知识总量中占较大比重教学难点除少数处于教学重点外,大多数则包含于教学重点之中,在教材总知识量中比重较小。它的特点是有局限性、差异性和局部性。在备课和教学中,教学难点往往不易被发现。教师不应把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相互混淆。四是掌握教材特点。教材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备课的结构、教学活动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不同教材的特点要选择不同形式的教法。因此,教师在研读教材的过程中,特别要理出教材的特点,才有助于根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恰当科学的教学方法。五是弄清教材疑点。所谓教材疑点就是学生对教学内容中含混不清,似懂非懂,容易误解且产生疑惑的部分。教师在备课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容易产生质疑的问题,以便释疑解惑。
三、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的效果体现在课堂,所以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是提高备课质量的关键。教师在备课中要精心设计最佳教学过程,选择最优化的教学方法,选编典型习题,写出具体可行的教案,并设计好板书及课堂小结。在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有效的课堂导入。课堂导入要结合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和学习的兴趣。
(2)有效的课堂问题设计和练习。所设计的问题应该由浅入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教师就应该精选练习,使学生所做的练习针对性强,效率高,而不是题海战。
(3)板书设计。目前由于多媒体的应用,有许多教师忽略了板书的应用,这是不合理的。适当合理的板书可以加强讲授效果,突出教学目的和重点,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板书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在课堂上进行表情达意,教书育人的书面语言。板书具有不可替代性,板书使课堂教学任务性更明确。它是教学目标的再现,无论是在教学过程中的示范和贯穿,还是课后的小结,它都是整节课学习的一道明线索,是一节课的骨架。我们在备课时,一定要非常注重板书的设计。如果板书能通过多样的形式变化而达到新颖别致、新鲜活泼的艺术高度,就能给学生以视觉美感和新奇感,使学生保持对板书的兴趣,且能提纲挈领地把握住教学重点。板书设计的基本要求:内容精炼、重点突出;语言科学、用词准确;条理清晰、布局合理;形式多样、启发思维;书写规范、示范性强。板书的目的在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板书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有的教师不重视板书,视其为“雕虫小技”,有的板书随心所欲,信笔由缰,缺乏一定的计划性;有的横七竖八,龙飞凤舞,难以辨认;有的密密麻麻,满天繁星,不得要领;有的囿于某一呆板的样式,千篇一律,面目可憎。其实板书在达到简明扼要,突出重点等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同样也要讲究板书造型的直观、新颖、优美。
(4)课堂小结。通过简明扼要的总结,可以让学生强化记忆和理解。
学法设计。在新课标理念下学法设计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进行科学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指导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知识,对学生进行学法训练。
四、课后及时做好反思与总结
分析和认识为什么这样教,该不该这样教,促使教师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去审视分析自己将要付诸实施的课堂操作行为,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反思应成为教师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备好课,上完课,这节课并没有结束,课后我们还需要静下心来反思,将自己课前的设计与课堂的实施作一番回顾和比较,哪些地方成功,哪些地方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还可以去问问学生课后的感受,以及将这些一课一得写下来,这是最真实的教学一线手记,可以促使教师成为“反思的实践者”。
耶鲁大学认为,学生有三个学习任务,一学会提出问题,对任何事情提出质疑;二通过学习,获得更多的信息来回答问题;三经过独立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感悟,强调对知识的建构。学无止境,同样,对于一个教师来讲,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也很多。身处科学日益发达信息化的今天,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补充知识量,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要在不断的学习中形成自己独特的东西。新课程提倡教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需要不学生科的教师交流合作,教师要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获取较大的知识量。只有真正掌握了教学真谛的教师才是一个好教师,才是一个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也才是一个对学生帮助很大的教师。
总之,追求“有效”,是课堂教学的永恒话题,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它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我们教师从“备课”人手,逐个环节、逐个步骤地去实践、思辨、提升,使它成为现实。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进行“有效备课”,定能在教学中迸出智慧的火花,有效地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