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LNG水上应用价值链

2016-05-04 01:10:41
中国船检 2016年5期
关键词:趸船价值链燃料

本刊记者

近日,从发改委官方网站获悉,2016年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要着力打造“一道两廊三群”,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随着国家对黄金水道的绿色航行要求不断提升,一直以清洁环保著称的LNG动力船是否可以突破瓶颈,大展拳脚?LNG水上应用是否可以走得更远?

LNG水上应用的上行道

一直以来,LNG动力船以其清洁环保的优势而得到国家的大力推进。2010年,我国内河第一艘天然气-柴油双燃料动力改造船“武拖302”在武汉成功试航,拉开了LNG水上应用的序幕。然而,一个时期以来,LNG动力船的推广工作收效甚微,进展缓慢。主要原因在于:政策上,鼓励措施和激励机制不完善;技术上,规范标准不完善,有“点”无“面”,无法成链;经济上,主要靠“油气差价”来推动LNG的船用,但由于燃料价格存在波动,此种模式不可持续;市场上,以改造为主,技术较粗糙,安全和环保均存在问题。同时,由于无配套的加注基础设施、重点关注大江大河、投资大、行政管理复杂、资金提供方主要是能源企业或银行相对比较注重短期回收等因素,极大地制约了我国LNG水上应用的全面推进。

经过6年的不懈努力,跨过艰难的瓶颈期,当前我国的LNG水上应用迎来了新的驱动力。中国船级社武汉规范所高级工程师甘少炜认为,当前我国LNG水上应用的主要驱动力是排放控制标准与补贴政策形成“推”与“拉”的“双作用”,逐步呈现出如下特点:船用LNG技术标准体系初步建立,基本涵盖LNG水上应用价值链;行业认识趋于理性;以新建船舶为主,发动机技术水平大幅提升;加注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鸡生蛋蛋生鸡”困局逐步打破;LNG水上应用发展呈区域化、“以点带面”之势;资本介入,注重长期收益,有力地推动了行业发展。

目前,据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数据显示,我国包括已建、在建和拟建的LNG动力船共有600余艘,包含460余艘纯气体燃料船舶和140余艘双燃料动力船舶。根据其他船级社的入级资料来看,国外已完工的LNG动力船舶近90艘,另外还有近80艘的在建船舶。与国外相比,中国LNG动力船数量已遥遥领先。

综合来看,除了传统的LNG运输船使用自身货物作为燃料外,其他类型船舶如散货船、集装箱船、渡船、拖船等也均有应用LNG燃料的实例。在国外,LNG动力客船、油船等亦不鲜见。实际上,仅从技术上考虑,LNG已基本具备覆盖所有船型和全部水域的条件。2014年12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发布“关于推进船舶应用液化天然气燃料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就重点明确了内河客船、内河危险品运输船和海船应用LNG燃料的试点要求,要求逐步实现LNG应用的船型全覆盖和水域全覆盖。

可见,LNG动力船的应用正值好风吹。那么,LNG动力船是怎样形成从改造为主到新建为主的局面呢?原因何在?

从改造到新建

目前,在建造方面,从之前的改造为主到现在的新建为主的背后,反映了哪些问题?甘少炜认为,由改造到新建,反映了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反映了整个行业对船舶应用LNG燃料的认识趋于理性,以往船东更关注短期经济性,更多地采用粗放的改造技术,重点关注的是柴油替代率水平。现阶段,经过前面一个时期的发展,整个行业已经认识到,简单粗放的改造技术,既不能为船东带来预期的经济性,又不能充分发挥LNG的减排优势,因此,只有采用技术更先进、性能更优良的新造气体发动机,才能将LNG的节能、减排效益最大化。

其次,它反映了我国气体发动机制造技术的提升。以往采用改造机,是由当时我国气体发动机的制造水平决定的,在当时,我国气体发动机新造机的排放状况和功率覆盖范围技术水平都不高,而国外气体发动机的价格水平偏高,因此船东倾向于采用改造机。而现阶段我国气体发动机技术水平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功率等级已基本覆盖主流内河船舶的主机功率段,排放水平也有了较大改善,不加后处理时已能实现Tier II标准,加上后处理可以达到Tier III标准,并且在效率、可靠性、功率密度方面也有了较大提高,因此现阶段选择新机成为了新的趋势。

三是反映了国际政策的导向性。2014年4月9日,财政部和交通运输部共同印发《内河船型标准化补贴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但该通知仅对新建LNG燃料动力示范船进行资金补贴,改造船舶将不能获得补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建LNG动力船的发展。

如何突破“蛋”“鸡”之困

在LNG动力船的推广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先建加注站,还是先造船的问题,那么,现在这一“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怪圈是否已被突破?又是怎样被打破的?

甘少炜介绍,现阶段,“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困境已逐步打破,加注基础设施已经得到初步完善,LNG加注趸船已在主要水域进行布点。例如,已建成投产的LNG加注设施包括中长燃2艘LNG加注趸船、“海港星01号”、“西江新奥01号”2艘加注趸船,此外还有新捷2艘500方LNG加注趸船和华强10艘500方LNG加注趸船也已完成审图,部分已开工建造。根据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在中国海事局和国家能源局项目“LNG燃料动力船舶加注站规划研究”,未来我国可在长江干线布局规划70个趸船加注站、西江航运干线布局规划16个趸船加注站,共计86个趸船加注站。

加注基础设施问题的解决主要得益于政策与技术两方面的努力。首先是政策的推拉作用。政策的“拉”,主要表现在鼓励和经济补贴政策。2014年4月9日,财政部和交通运输部共同印发《内河船型标准化补贴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对新建LNG燃料动力示范船进行资金补贴;2014年9月1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印发《水运行业应用液化天然气试点示范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扩大试点范围,推进示范应用。2014年9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国家能源局印发了《液化天然气燃料动力船舶应用推进工作方案》,制定了全面推进LNG在船舶上应用的工作目标,确定应用推进工作的组织单位,确定了主要工作任务,同时决定开展专题项目研究。上述政策均对LNG动力船应用发展起到直接促进作用。

政策的“推”,主要表现在实施了更严格排放标准。2015年12月2日,交通运输部印发《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冀)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对船舶排放控制区内的船舶燃料硫含量进行了严格限制,高硫油将被禁止使用;另外,环境保护部、交通运输部也正在组织相关单位起草新的船舶发动机排放标准,新标准不仅会纳入新的排放控制项(如CO、HC等),排放限值也将大幅降低,传统燃油发动机将面临挑战。上述政策均对LNG动力船应用发展起到直接促进作用。

技术护航LNG价值链构建

总的来说,现阶段加注设施已不再是LNG动力船发展的壁垒之一,而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为LNG动力船的广泛应用扫除障碍。作为一种低温、易燃、易爆燃料,LNG主要风险来自于充装、储存、运输、利用的全过程,主要包括LNG低温对船体结构、周围设备和人员的损伤和伤害,LNG发生泄漏后的扩散、燃爆风险等,这是由LNG的特性所决定的。作为技术保障,CCS基于目标型规范的编制思路,应用风险控制的理念,在船用LNG定量风险评估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理论研究工作;同时,CCS还开展了大量船用LNG的基础试验研究工作,在储罐布置、围护系统防护、冷箱累计压力试验、加注设施技术要求、机舱管路泄漏性分析、LNG Ready方案设计等方面积累了大量实际经验。特别是在LNG加注应用方面的研究,CCS于2015年获得了中国航海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其研究成果在十几条LNG加注趸船中得以应用,这些都为加快LNG水上应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LNG水上应用价值链的构建迎来了黄金发展机遇。那么,什么是LNG水上价值链,包括哪些重要环节?甘少炜认为,LNG水上应用价值链来源于LNG产业链,LNG产业链包括LNG的开采、运输、液化/气化、加注、产品制造、应用等各个方面。从早期的LNG动力船开始,CCS就关注到了LNG水上应用价值链上游端的构建,经过几年的研发,CCS已逐步形成了覆盖整个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技术标准体系,实现LNG水上价值链上的安全和环保应用,并为客户和社会创造价值。并且随着这几年相关工作的不断开展,除了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已逐步完善外,我国现阶段LNG水上应用链也已逐步成型,包括约640艘LNG动力船,19艘LNG加注趸船,4艘LNG加注船,3艘小型LNG运输船(以上数据均含在建订单)等。

LNG动力船的初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激励措施,而技术标准的不断完善也为LNG的水上应用点燃了前进的动力。截至2015年,CCS已经发布了《液化天然气燃料水上加注趸船入级与建造规范》和《液化天然气燃料加注船舶规范》,为LNG燃料水上加注设施的建设提供了完善的技术标准。同时,交通运输部宣布于2016年正式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京津冀)水域设立船舶排放控制区,实际上也是一种促进LNG动力船发展的引导机制。

资金介入方面,从目前加注设施的建设来看,既有国有企业资金投入,也有民营企业资金投入,总的来看体现了一种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发展趋势。

猜你喜欢
趸船价值链燃料
趸船在波浪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分析
来自沙特的新燃料
英语文摘(2021年8期)2021-11-02 07:17:58
生物燃料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导弹燃料知多少
军事文摘(2020年14期)2020-12-17 06:27:16
基于价值链会计的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
医疗器械包装发展价值链
上海包装(2019年4期)2019-08-30 03:52:56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30
工作趸船的设计
江苏船舶(2017年2期)2017-06-26 11:30:47
固定水域办公用趸船新型定位方法
江苏船舶(2016年6期)2016-03-10 01: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