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航,陈东露,左夏云
(1.南京邮电大学,江苏 南京 210009;2.内蒙古工业大学 轻工与纺织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80)
内蒙古东部地区蒙古族服饰数据库设计
陈 航1,陈东露1,左夏云2
(1.南京邮电大学,江苏 南京 210009;2.内蒙古工业大学 轻工与纺织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80)
目前,蒙古族服饰相关文化多以文献、图片、书籍、影视等形式存在,且记录不全面,以电子形式全面存在的几乎没有,因此建立一个可以不断更新、不断补充完善的电子数据库,对蒙古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数据库;蒙古族;东部地区;服饰
1.1 东部蒙古族服饰概述
蒙古族主要聚居在中国北部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总面积为118.3万平方公里,东西横跨2 400多公里,包括三盟九市。其中,东部地区包括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等。蒙古族服饰特点鲜明,在世界民族服饰中占有一席之地。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造就了蒙古族服饰丰富多彩、灿烂夺目的特点[1]。
内蒙古东部地区包括扎莱特、阿鲁科尔沁、敖汉、科尔沁、克什克腾、翁牛特、喀喇沁、扎鲁特、巴林、奈曼等部落。东部地区蒙古族服饰强调色彩对比和服饰效果,以宽袍阔袋著称,其色彩艳丽,以蓝、白、红为主,犹如天空上漂浮几朵白云,翠绿大草原上点缀着鲜艳的红花,充分体现了草原儿女热情、豪放的性格。此外,他们的服饰千百年来以其独特的款式和精湛的制作工艺而闻名于世,以缝制工艺和绣花工艺精美著称,充分反映在妇女长袍、长坎肩和绣花大绒靴子,以及男装上精美的刺绣图案和绣花烟荷包的缝制工艺上[2]。
1.2 数据库概述
数据库指的是以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和存储的、能被多个用户共享的、独立于应用程序的、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或者可以理解为一个存储数据的“仓库”。一方面,数据库是构成数字化信息资源的重要基石,它由各类型文献信息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构成,是各种数据信息在今后的发展中得以立足的根本资源保证。另一方面,数据库的建设,可以弥补网络信息的不足,并且为自己的网络服务提供强有力的信息资源[3]。
要建立东部地区蒙古族服饰数据库,首先必须收集东部地区相关的蒙古族服饰信息。数据库中的蒙古族服饰信息主要包括文字描述和图片。通过查阅图书馆、书店、文献数据库等大量相关资料,针对取得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归纳总结,并对数据进行审定后建库。数据资料的主要来源是课题研究期间收集的各种资料,图片均为当地牧民的传统服饰,图片种类丰富,各种季节、场合、人群的服饰均有拍摄,满足了数据库的完整性和多样性。大量的老照片也记录了蒙古族服饰在各个时代的变迁,这些照片对数据库的建立非常有帮助,采用扫描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后期还要用Photoshop软件对图片进行处理,以满足数据库的需要。
3.1 开发系统使用的工具
Microsoft Office Access是由微软发布的关联式数据库管理系统,它结合了Microsoft Jet Database Engine和图形用户界面两项特点,是Microsoft Office的成员之一。Access最重要的优点是存储方式单一,易于操作,Access管理的对象有表、查询、窗体、报表页、宏和模块,便于用户的管理,是一个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Access数据库界面友好、易于操作,只需在软件使用过程中简单地了解其性能和制作,都能解决各种技术问题。因此,本数据库使用Access作为系统开发工具[4]。
3.2 数据库需求分析
在社会信息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要传承和发扬蒙古族服饰,仅仅依靠书籍等传统方式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要求,数据库不仅信息全面,而且便于用户操作。通过对内蒙古东部地区蒙古族服饰及该数据库系统的运作流程进行分析,该数据库中所涉及的实体有用户、部落和服饰信息,而每个实体都有相应的属性。用户属性包括用户名、用户密码和用户权限;部落属性包括部落编号和部落名称;服饰信息属性包括服饰编号、服饰名称、所属部落、款式图片和服饰文字描述。根据分析可画出每个实体的E-R图。用户E-R图、部落E-R图和服饰信息E-R图分别如图1、图2、图3所示。
3.3 数据库功能分析
通过需求分析及对数据库系统的流程分析,将数据库的用户分为一般用户和管理员,一般用户登录系统后能进行信息的查询,信息查询有两种方式,一是条件查询,如用户想要查询“科尔沁蒙古袍”,则用户可以在“部落”里选择“科尔沁”,在“服饰类型”里选择“蒙古袍”,点击查询按钮,系统就会显示出想要查询的信息;二是关键字查询,用户可以直接输入想要查询信息的关键字就可以查询到相关信息。而管理员除了一般用户具有的功能以外还能进行信息的管理,信息管理主要包括对用户的身份权限进行设定,对服饰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及删除等。系统还设计了“帮助”功能,以帮助用户对系统进行操作。系统的功能如图4所示。
4.1 登录界面创建
登录界面是创建数据库的第1个具体步骤,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使用户最先接触到数据库的界面,也是系统安全最重要的保障。用户登录时必须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且选择正确的用户身份,只有所有信息都输入正确,才能进入数据库的主界面,进行下一步操作。若用户输入信息不正确,则系统会给出相应的提示,如密码输入错误,则系统会提示“用户密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用户就要重新输入正确的密码才能登录系统。登录界面和登录不成功界面分别如图5、图6所示。
4.2 主界面创建
输入正确信息并成功登录系统后,用户看到的就是系统的主界面,主界面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它是最直观的现实世界,包含着数据库所有信息。对用户而言,数据库的可用性依赖于主界面,大量的资料和信息的获取在于界面上各种控件的设置和大量代码的编写,所以数据库主界面的建立在数据库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界面上方为名称,一目了然,主题突出,左侧为查询界面按钮,包括主要的服饰查询、信息修改、返回登录。其中,信息修改按钮在一般用户登录时属于灰色按钮,不能进行操作,只有管理员才能进行此项操作。右边是部落选择,系统主要逻辑是以“部落”进行划分,故查询的第一按钮就是部落分类,点击就会出现相应信息。最底部为“返回”按钮,在每个界面都有,方便返回上一界面。主界面如图7所示。
在主界面中用户可以选择服饰查询、信息修改等功能,也可以返回登录系统重新登录。因为在本数据库的设计中以一般用户的身份进行登录时主界面中的“信息修改”功能是无法使用的,只有管理员身份登录才有权限使用。
系统主界面的主要代码有:
Private Sub Command10_Click()
[Forms]![系统主界面]![fenlei]=Me.Command10.Caption
DoCmd.OpenForm“服饰信息列表”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23_Click()
DoCmd.OpenForm“查询界面”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24_Click()
DoCmd.OpenForm“服饰信息修改”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25_Click()
DoCmd.OpenForm“登录界面”
DoCmd.Close acForm,“系统主界面”
End Sub
……
选择“服饰查询”功能,用户可进入到“服饰查询”界面。服饰查询界面如图8所示。
在服饰信息显示界面,可以将数据信息完整的展示出来,包括服饰编号、服饰名称、所属部落、服饰款式、服饰图片和服饰描述等,点击“下一页”按钮即可查看搜索出来的下一个数据信息。
若用户想要进行类别查询,则用户可以在主界面中选择想要查询的部落,进入到服饰类型选择界面。服饰类型选择界面如图10所示。在这个界面中用户可以选择的服饰类型有头饰、蒙古袍、鞋靴、坎肩、帽子、佩饰等,用户可按照自己想要查询的内容进行选择。选择完成后就会显示出相应的服饰信息。如用户选择了部落“扎莱特”,服饰类型“蒙古袍”,则出现的服饰信息列表如图11所示。若用户想查看服饰的详细信息,可点击“详细信息”,则会出现服饰详细信息的界面,如图12所示。
在查询界面用户输入关键词如“蒙古袍”点击查询,就会出现所有部落关于“蒙古袍”的信息。服饰信息界面如图9所示。
服饰详细信息界面和服饰信息界面很相似,唯一的区别就是在服饰详细界面没有“下一页”来选择查看下一个数据信息,因为服饰详细界面就是用户精确查询的结果,只有一个。
在主界面还有信息修改功能,这是只有管理员才能进行操作的,可以更新和修改数据库的内容。信息修改功能如图13所示。因为服饰编号是唯一的,因此可以通过输入“服饰编号”快速查找出所要修改的数据。然后根据需要修改数据内容,包括服饰编号、所属部落、服饰名称、服饰款式、服饰图片和服饰描述等,完成后点击“保存修改”即可保存修改的数据。
近年来,服装行业由于受到欧美风、韩流、日流等的影响,人们的穿着习惯,风格都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传统服饰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在调研蒙古族服饰的基础上,结合收集到的各种资料,针对该地区各部落服饰的发展和变迁,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建立了内蒙古东部地区蒙古族服饰数据库,为保护和传承蒙古族文化提供了最佳的条件,为发展蒙古族服饰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有效的信息服务渠道。另外,该数据库经运行使用,在系统功能、用户界面、安全性能、可靠性能等方面均表现出良好性能。
[1] 卢 彬.蒙古族服饰研究[D].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10.
[2] 李丽莎.社会生活的变迁与蒙古族服饰的演变[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0,24(1):104-108.
[3] 董晓红,高晓霞.蒙古族传统图案数据库的设计与开发[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1,(2):184-185.
[4] 向海华.数据库技术发展综述[J].现代情报,2003,12(1):31-33.
Database Design of the Mongolia Nationality Costume in the Eastern Region of Inner Mongolia
CHEN Hang1, CHEN Dong-lu1, ZUO Xia-yun2
(1.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210009, China;2. Light Industry and Textile Institute,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ohhot 010080, China)
Mongolian costume culture was more in the forms of documents, pictures, books and television at present. The record was not very comprehensive, and there were almost no in the form of electronic. Therefore, it was very important to establish a continuous update and constantly complement electronic database for the cultural protection of Mongolian costume.
database; Mongolian; eastern region; apparel
2015-09-12;
2015-09-26
陈 航(1993-),男,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处理及其应用技术,E-mail:1010990969@qq.com。
G644
B
1673-0356(2016)01-003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