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方华
我与海龙屯的相识,源于2014年夏天的一次采访,也因此认识了海龙屯考古队的负责人李飞老师。他前前后后在屯上工作数年之久,是当之无愧的“海龙屯考古第一人”。他的考古笔记,让我对海龙屯的观察和体验有了不一般的视角。
海龙屯是一座用石、砖、瓦、木修筑起来的山巅城堡,其中石材的使用最为广泛,遍布于关隘、城墙、地基台阶,甚至立柱以及窗卢。从山脚下的关隘开始,我就带着一种朝圣般的心态,去仰视那些巨大又冰冷的石头。岁月虽然让屯上的琼楼玉宇烟消云散,却无法在这些朴素的石块上留下伤痕。从被垒成关隘或城墙的那一刻开始,它们的色彩就已经凝固,即使许多地方塌陷了,在丛生的荒草之中依然不曾有任何改变;后来,装饰繁缛的木料因战火而灰飞烟灭,造型优美的瓦当因倾覆而碎屑四溅,色泽明亮的青砖因时间而褪色苍老,它们依然固执地保持着原本硬朗而冷峻的姿态。
事实上,令我慨叹的不是石头,而是它们所代表的意义。遥想当年,要开采如此巨大的无数巨石,需要付出多少气力、血汗乃至生命,才能满足杨氏土司“置一城以为播州根本”、“立子孙万代之基”的要求?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些石料大多沉重无比,在那个年代,运输的难度或许比开采的难度更高。但史料中并没有留下关于石料运输方式的只言片语,山上也没有任何痕迹供我们参考,只能推断他们或许是借助了滚轴、滑板,辅以水泼润滑等方式拖拽而来。
可是,不管如歌猜想,面对那些巨大的石块,我只能惊叹,而所有惊叹的顶点,当属飞虎关面前的“三十六步天梯”——巨大条石垒就的台阶高近70厘米,台阶平面向下倾斜,台阶两侧,就是数十米高的悬崖。当年那场轰轰烈烈的“平播之役”,杨应龙能抵抗明朝大军数日之久,这道天堑功不可没。短短的36步,却让尽头的飞虎关遥不可及,不知道有多少士兵倒在这里,不难想象那种血流成河的悲恸和哀怨……当年,提着长刀的杨应龙,一定也曾傲立飞虎关。当一块块巨石毫不留情地滚向数十万大军时,我想他的心一定是在歇斯底里地呐喊:保家卫国的荣耀家族,变成了“逆乱播州”的粝浑;抵御外族的堡垒,成了家与国的战场,这或许是时代的悲哀。
屯上的繁华宫殿,随着杨氏土司700多年辉煌的终结而付之一炬,唯有那些青石,默默无言地穿过了岁月的轮回和历史的兴衰,呈现在我们面前依然无动于衷,被鲜血浸透过的色彩、纹理和棱角,也已经被风雨洗刷干净,可谓峥嵘远去,青石依旧。
我不由得想起李飞老师考古笔记中的那句话:“当目光穿越时空,穿越那一块块巨大的条石,我仿佛看到海龙屯兴建之初。石工如雨的汗水渐渐风干,浑厚的劳动号子渐渐飘远,一座石头城堡巍然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