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漫宇 贾文毓
摘 要:行政村名作为地名的一个分支,是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过程中为识别周围的地理环境要素与周围其它地区而对居住地约定俗成的一种语言符号。行政村名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运用统计法、归纳比较法等方法分析后得知,张家界市的行政村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地形、水文、植物、动物及景观颜色的特征,是当地人的生产生活与自然环境长期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张家界市;行政村名;自然环境要素
一、引言
地名是人们对具有特定方位、地理范围的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词。它具有区别不同地理实体的作用。行政村名属于地名中的标准地名。标准地名,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进行标准化处理,并由有关政府机构按法定的程序和权限批准予以公布的地名。
我国对地名的研究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时期就有“水南为阴,水北为阳”的记载。现代有关地名的研究,多从地名的起源与演变、地名与语言、地名的命名原则等角度进行。从地理角度对地名进行的研究较少。尚未发现从地理角度对张家界市的行政村名进行专门研究的文献。
本文以张家界市的行政村名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分类法、统计法、归纳法等方法,从地理角度分析这些地名与自然环境要素的关系,从中总结出地名命名的规律。这可以在研究其他地区地名时,以及对张家界市其他方面进行研究时作为参考。
二、张家界市概况
张家界市是湖南省辖地级市,原名大庸市,辖二区二县。分别是永定区、武陵源区、慈利县、桑植县。
张家界市地处湖南省西北部,在澧水的中上游,属于武陵山脉腹地。经纬度位置为北纬28°52~ 29°48,东经109°40~111°20之间。张家界市地貌构造复杂,主要有山地、熔岩、丘陵、岗地和平原,其中山地面积占76%。在这些地貌中,最具特色的是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张家界市属中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适中,适合动物的繁衍与植物的生长。因此,生物资源和森林资源十分丰富。
张家界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开始在澧水两岸活动。《尚书·舜典》中便有“舜放欢兜于崇山”的记载。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国时,大庸就成为湖南境内的第一个行政区。此后,大庸的行政区范围在历史上经历过许多次变化。现在的行政区范围于1990年形成。由于大庸以境内的张家界而驰名海内外,因此1994年将“张家界”定为市名。
三、张家界市行政村名分类与统计
张家界市共有行政村名共1513个。与自然环境要素有关的地名从语源类型可以分为多类,本文选取地形、水文、植物、动物、颜色五类进行统计和研究。由于同一个行政村名可能包含多个自然环境要素,所以在分类时有重复计算,但这并不影响最终的分析结果。
张家界市行政村名的统计结果为下(表1)。
表中的“种类”指的是在某一地名大类中的不同小类。例如,“地形”这一大类中根据地形的不同又有台、岭、洞、坡等小类。根据表1可以看出,包含地形要素的行政村名数量最多,约占总数的45%。包含水文要素的地名数量位居其次。包含其他几种要素的地名较少,数量上大致相当。另外,包含地形、动物、植物要素的地名种类较多,而包含水文、颜色要素的地名种类较少。
四、张家界市行政村名与自然环境要素
1.地形与行政村名
张家界市地处云贵高原隆起区和洞庭湖沉降区的结合部上。市界为东西长,南北短的长条状。城市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澧水贯穿其间。张家界市的地貌构造较为复杂,山地为其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还有较多的岩溶、丘陵、岗地和平原。而且张家界市的地表起伏也很大,最高点海拔1890.4米,而最低点海拔只有75米。
由图1及表1可以得知,张家界市包含地形要素的行政村名较多,数量达到676个,种类达到28种。这与张家界复杂的地形地貌有很大的关系。在包含地形要素的的行政村名中,含“坪”字的行政村名数量最多,达到了200多个,远远高出其他种类。“坪”指平坦的场地。这些地名中包含“坪”的行政村,大都位于群山环抱的一块平地之中。张家界地貌以山地为主,加之境内溪河纵横,所以平地显得尤为可贵。人们利用这些有限的平地进行生产生活,在这些平地上建立村镇,并将之以“坪”字命名。
另外,含有“山”、“湾”、“峪”的行政村名数目也较多,都达到了50个以上,这也再次反映了张家界多山的地貌。
2.水文与行政村名
张家界市境内河流纵横,主要有澧水和溇水两大水系。澧水是湖南省四大河流之一,干流有北、中、南三源,都位于桑植县。三源在龙江口汇合后往南经过桑植县、永定区、慈利县,最终流入洞庭湖。溇水是澧水最大的支流,发源于湖北的鹤峰,向东南经过桑植县、慈利县,最终与澧水汇合。
由图2可以得知,张家界以水文要素命名的行政村名数量也较多。这与张家界市域内丰富的水系不无联系。在以水文要素命名的行政村名中,含“溪”字的地名数量远远超过其他地名。在澧水的源头和溇水的上游地区,分布有许多溪流。这些溪流的形成,是当地的地质活动造成的。由于地壳上升较快,河流向下切割的作用较大,而向两侧拓宽河道的作用较小。因此这些地区大河很少,而溪流却特别密集。
由表2可知,在澧水三个源头所在的桑植县,含有“溪”的行政村名在含有水文要素的行政村名中所占比重为0.66,高于其他三个县(区)。而这些地区的溪流分布较多。这就说明,行政村名能够反映一个地区水文要素的特点。
3.植物与行政村名
张家界市属中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春夏凉爽,秋冬温暖,无霜期短,降水和阳光充足的气候特点。这为植物的繁殖与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张家界市有林业用地面积1012亩,占71%,森林覆盖率高达64.61%。而且张家界的植物种类十分丰富,特别是张家界景区的原始森林中,植物种类达到1000余种。
由表1可以得知,张家界市包含植物要素的行政村名种类有37种之多,从侧面上也反映出张家界植物丰富的特点。从植物的种类上来看,既有榔木、枞、桑、芭蕉等木本植物,也有荷、莲、芙蓉、紫荆等开花植物,还有一些村名中包含花椒、棉花、韭菜等经济作物。由图3可知,数量最多的是含有“茶”,“竹”两种植物的地名。张家界群山环绕,山地的气候特别适合茶叶的生长,因此张家界也是一个产茶名地。另外,张家界温暖湿润的气候也很适合竹子的生长,竹编背篓、竹编工艺品是桑植县的特产。可见,竹、茶两种植物在当地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可见,地名的统计数据与当地植物的特征相吻合。
4.动物与行政村名
由于张家界市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拥有暖湿的气候。而且由于张家界市特殊的地形地貌,使其相对于外界较为封闭。这样的自然条件,是野生动物的繁衍和生存的理想环境。据武陵源当地族谱记载,清朝乾隆年间,武陵源“草木畅茂,荒郊旷野,道路俱系羊肠小径,崎岖多险,兽蹄鸟迹交错于道。山则有熊、豕、鹿、豺、狼、虎、豹诸兽,成群结队,咸若有性。水则有双鳞金鲤、重唇诸色之鱼,举网即得,其味脆而甘味”。据1980年中国科学院华南考队所得数据,张家界境内有陆生脊椎野生动物22目、58科、149种。以鸟类居多,占种数46.9%;其次为兽类,占28.9%;爬行类占16.1%;两栖类占8.1%。属国家一类保护的3种,国家二类保护的25种,其中18种被列《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可见张家界自古就是各种动物栖息的天堂。
由表1和图4可知,张家界以动物要素命名的行政村名种类和数量均较多。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包含“马”的行政村名。马作为山区中重要的交通工具,长期以来在山区的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张家界市境内地貌以山地为主,马是当地人必不可少的一种交通工具。另外,张家界市以动物命名的行政村名占行政村名总数的0.05%,比重不算大,种类却较多。这些地名中出现了犀牛、象、熊、豹等珍稀动物的名字。虽然,这些动物的活动踪迹现今都无法在张家界市找到。但综合史料所记载的内容,可以得出张家界市是这些动物曾经的活动区域。
5.颜色与行政村名
根据图5可以得出,张家界以颜色命名的的行政村名中含“白”、“青”、“黄”、“红”的较多。联系张家界市的地形地貌特点及动物植物特点分析可得:张家界地形以山地为主,群山环抱,再加上较为濕润的气候,形成了常年云雾缭绕的景象。另外,张家界市大部分地区地表都有植被覆盖,且所处的气候区决定了张家界市无霜期长。因此,张家界市地表的景观也是以白、青、黄、红几种颜色为主的。这与上图的统计结果相吻合。
五、结语
经过分析,张家界市的行政村名与自然环境要素的关系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行政村名是对当地自然环境特征的反映。张界市的行政村名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当地多山的地貌,纵横的溪流,以及丰富的动植物。
第二,行政村名不是对一个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简单的直接反映,而是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村作为一种聚落,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地方,因此考虑行政村名与自然环境要素的关系时,不能忽略人的活动规律。例如张家界虽然多山,但行政村名中以山命名的却并不多。究其原因,是因为人类活动的范围并不是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张家界市的市域内,而是零星分布在一些山间的平地上。也就是说,行政村名是通过人类的活动与自然环境联系起来的。
参考文献:
[1]浦善新,民政部地名研究所.数字地名[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
[2]王彬,黄秀莲,司徒尚纪.广东地名语言文化空间结构及景观特征分析[J].《人文地理》.2012,(1).
[3]王彬.基于GIS的广东地名景观分析[J].《地理研究》.2007,(2).
[4]杨洋,贾文毓.天津市乡镇地名与地理环境要素[J].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5]杨帆,贾文毓.洛阳市行政村名的语源类型与空间分布[J].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作者介绍:李漫宇(1995-),女,山西大同人,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13级本科生。
贾文毓(1960- ),男,山西洪洞人,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人文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