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特点及教育对策的研究

2016-05-03 14:29罗雅会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儿童游戏幼儿

摘 要:不同年龄幼儿因其身心发展的不同,对事物的感受和体验有其独有的特点,同时幼儿的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发展水平的不同,在游戏过程中对材料的操作也有其独有的特点。因此,教师及家长在指导幼儿进行游戏时应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根据游戏特点对幼儿进行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特点运用相应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幼儿游戏特点;教育策略

一、幼儿游戏的定义和本质

1.定义:作为一种跨越文化和年龄的人类行为,游戏是自助自由、是个体获得愉快满足的非功利性行为的总称。

2.本质:

(1)体验性。从形式上看,游戏是假象的、虚构的,但从实质上看,游戏者在游戏中获得体验却是真实的。

(2)规则性。游戏时给予一系列规则来执行的,它设定了游戏者参与游戏活动的基本结构,在游戏活动中是强制执行的。游戏规则都是事先规定好的。

(3)自主性。从游戏的过程分析,儿童在游戏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确定游戏内容,布置游戏场景,选择游戏伙伴、游戏材料,决定对待和使用活动材料的方式方法,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愿望控制游戏进程。

(4)虚幻性。从游戏的内容分析,儿童的游戏是虚构性的,是充满想象的。

二、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1. 游戏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1)在游戏中儿童可以潜移默化的学到许多知识。

(2)游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判断力、观察力。

(3)游戏能够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思考力。

2.游戏有利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1)儿童在游戏中作为集体的成员,开始学会相互理解,共同遵守规则,学会与人相处,借助游戏,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锻炼与发展。

(2)在游戏中儿童通过扮演多种角色,学会了理解别人,并尝试体验长大后可能成为的角色。

(3)在游戏中,他们先学会发现自我,他们了解到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自己的行为会带来什么后果,别人对自己有什么样的反应等。

3.游戏有利于儿童情绪的发展

(1)游戏是儿童表现情感的一种重要方法。孩子们在游戏的时候往往会全神贯注、无拘无束,显露出自己真正的本性。

(2)游戏是儿童克服情绪紧张的一种手段,儿童在游戏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3)游戏有助于消除孩子愤怒的心情,當代有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将游戏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治疗儿童行为问题或者情绪问题,都收到良好的效果。

4.游戏有助于学前儿童身体的锻炼和成长

幼儿在游戏中进行跑、跳、攀登、爬的活动时,加快了血液循化,促进新陈代谢,并增强体力,使他们的动作越来越协调、身体越来越结实。

三、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游戏特点及其教育对策

1.3-4岁幼儿的游戏特点及其教育对策

(1)3-4岁幼儿的游戏特点。①游戏是自发的、自愿的小班幼儿每天都在自发的进行游戏。不需要大人在旁边督促,都会主动地进行游戏。②游戏是自由自在的儿童在游戏的时候没有规定的模式。他们会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喜好选择不同的游戏。在游戏中他们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内心,尽情显露内在的潜力。

(2)3-4岁幼儿游戏的教育对策。从托班到小班,对孩子来讲是一个很大的跨度。小班幼儿欠缺知识经验,老师要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生活环境。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游戏活动,针对每个幼儿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游戏的不同主题,不同角色对幼儿进行教育和训练。但在观察与教育时,必须注意保持”教育在后”的原则,幼儿更容易接受。

2.4-5岁幼儿的游戏特点及其教育对策

(1)4-5岁幼儿的游戏特点。①幼儿开始自己组织游戏中班幼儿不但爱玩,而且会玩,他们能够自己组织游戏,自己规定主题。他们还会分工,安排角色,而且游戏情节比较丰富,内容多样化。②以结构游戏为主4-5岁幼儿的游戏中,结构游戏占了主要地位。幼儿结构游戏的目的比较明确,并且初步了解结构游戏的计划。③游戏的目的性差,需要成人一定的提示才能坚持游戏主题中班幼儿往往因为准备道具材料,而忘了游戏的最终目的,说明了幼儿以愉悦为游戏目的,任务意识不强。

(2)4-5岁幼儿游戏的教育对策。教师要尊重儿童的意愿,主题应由儿童自己提出,教师不要硬性规定,儿童有着不同的发展水平,教师要适时的给予指导,允许儿童根据自己的经验自由表现。教师教他们共同讨论、制定方案、分工合作、开展活动。组织幼儿评议结构成果,鼓励他们主动地、独立的发表意见,以发展他们的创造思维。

3.5-6岁幼儿游戏特点及其教育对策

(1)5-6岁幼儿的游戏特点。①充满幻想和创造儿童在游戏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创造不同的玩法,并且玩得津津有味。游戏就是玩,是”假装的,不是真的”。②合作意识增强,规则意识逐步形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有了比较明显的合作意识。③喜欢有挑战性的游戏,能够初步归纳游戏中所学的知识大班幼儿有明显的好学、好问的特点,喜欢有挑战性的游戏。

(2)5-6岁幼儿游戏的教育对策。教师要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幼儿创设富有挑战性的游戏氛围。要学会观察、诱导、鼓励、评议、示范等指导策略。也要尊重儿童的主导地位。鼓励儿童不怕失败,尝试有挑战性、有一定难度的游戏。

综上所述,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游戏带给幼儿无穷的乐趣和体验,游戏又是促进幼儿不断发展,不断接触社会的有效活动。作为教师和家长的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游戏对于幼儿的重要性,从而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游戏特点,采取不同的指导及教育策略。最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应是幼儿游戏的观察着、引导者或者是幼儿游戏时的伙伴,而不是”指挥官”,去强行规定幼儿的游戏规则和游戏方式。这样,我们的幼儿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才能让他们在游戏当中充分体验游戏所带来的乐趣,也能使幼儿在游戏中得到较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25-35.

[2]刘焱.幼儿园游戏教学论[M].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29-32.

[3]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44-53

[4]梁志燊.学前教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10-127.

作者简介:罗雅会(1994-7-14),女,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猜你喜欢
儿童游戏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爆笑游戏
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