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有了学校教育,就产生了学校的课堂教学管理。小班化教育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主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以人为本,个性化教育”为核心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增加了师生间、学生间交往的频度和交流的密度;注重过程的评价,采取动态的评价方式。
关键词:小班化教育;初中英语;课堂管理;对策
随着出生人口的负增长、教育资源的充裕和家长对子女接受优质教育期望的提高,现形势下小班化教育也就成为了很多学生数急剧下降学校的必选之路,而英语课堂就是其中的重点之重。刚进入学校的学生,其背景、能力、兴趣、技能等方面差异较大,因此如何进行好课堂管理将是每一位英语教师迫切解决的第一要务。
一、小班化教育
小班化教育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重组,教学组织形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小班化教育以分层教学、合作教学、活动教学为主,使得学生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创造,要求学生个体全面和谐发展。小班化教育环境下,师生交流机会增多,交往的频率加大,师生之间更易加深了解,感情更加融洽。小班化教育中对学生的评价由于班级人数少,易操作,所以可以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及其组合,从而实现多样化,多元化评价。
二、课堂管理
《国际教育百科全书》对课堂管理做出了这样的界定:即“课堂管理是为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而创造有利环境的过程”。课堂管理需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注重个体发展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让每个学生都受到等距离教学,让每个学生充分享受教育资源,充分享受老师。
三、小班化教育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管理的现状分析
1.小班化教育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管理主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以人为本,个性化教育”为核心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围绕学生个性发展进行的教学活动。教师在课堂中做到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留给学生,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2.小班化教育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管理增加了师生间、学生间交往的频度和交流的密度。在教学中让每个学生都受到等距离教学,让每个学生充分享受教育资源,充分享受老师。教师由过去讲台前的知识传授者转向走到学生中间的合作者;学生由过去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向主动探究学习。
3.小班化教育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管理注重过程的评价,采取动态的评价方式。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每個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随时给予恰当的鼓励性评价。鼓励表扬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应善于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失时机的予以肯定和赞扬。
四、小班化教育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管理呈现的问题
1.学生学习方式单一或形式化
一方面,由于初中英语教学内容比较繁重,加之升学压力,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有些老师在有些课堂上不能很好地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是一味地进行自主或合作学习来完成知识性教学目标任务完成,导致严重束缚了学生学习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小班化教育背景下,有些老师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教学设计只是走形式,走过程,并未落到实处,没有得到实际效果。结果没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得到英语听、说、读、写四方面能力的发展。
2.教师没有完全摒弃知识的传递者的角色
由于每学期末和中考压力,不知不觉中出现了一些“不放心”的老师们把课堂管理的重点放在了知识的传递上,深怕学生掌握不好,以至于教师“亲自”反复讲给学生听的现象,这使得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受到严重的束缚。教学中,教师又成为了主动者,支配者。
3.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占据主导地位
虽然有的学校出台了《小班化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等,使得每节课堂都能极力去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自身发展,但是由于升学压力,学生与老师甚至家长都在不自觉中重视试卷形式的考试成绩,而忽视课堂上的过程性评价。从开学初上课积极参与、受到鼓舞、认真达标,到学期末不闻不问、失去斗志、放弃目标,受到终结性评价的影响很明显。
五、小班化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管理改进的对策
1.树立英语教师课堂管理意识,提高英语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管理
教学方式的转变需要教学理念的彻底转变,这种脱胎换骨的转变,首先是自我否定,而这种否定是人们最难以解脱和转换的,需要勇气、需要解剖、需要尝试。与此同时,英语教师还要不断地提高教学技巧,多去专研教育理论知识并与自身的实践活动相连接在一起,以不变应万变。定期邀请专家领导给予指导并排忧答疑,以此来不断提高很好地掌控小班化课堂教学管理的技能。
2.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学改革要取得成效,必须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而教学行为的转变,首先是角色的转换。教师们要走下讲台,零距离地走近学生,从师道尊严转变到与学生和谐交流。为此,教师一是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二是从教学的监控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三是从静态的知识占有者转变为动态的研究者,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3.根据学校《小班化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制定具有英语课堂特色的规章制度
教学改革的成败在与先进理论的导向和支撑,需要创造性的探究和实践,更需要以核心制度来激励和规范。要想真正做到有效的英语小班化课堂教学管理,就必须校内或组内制定一个有效可行的《小班化英语课堂管理制度》以此来评价一节课的成功与否,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如: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和对学生的习得评价都应主要以形成性评价、相对性评价、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而非以考试成绩为主的总结性评价为主。
参考文献:
[1] 埃墨等,王毅译.中学课堂管理[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 .
[2] 孟蔚萍. 小班化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烟台: 鲁东大学,2012.
[3]董蓓菲.小班化教育的中国模式---实现教学过程公平的理论与实践[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崔善花(1982-7-5),女,籍贯:吉林汪清,单位:延边大学师范学院,专业:教育管理硕士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管理。